达尔文的“性选择”

1

雄孔雀的大尾巴,

达尔文的“性选择”。


孔雀为什么有一个毫无用处的漂亮大尾巴?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达尔文。明显没有生存优势的部位,既招惹天敌,又影响逃生,怎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这不是给“进化论”添乱吗?

于是他提出了“性选择学说”:是因为雌性喜好与选择,让雄性获得了繁衍优势,从而弥补了“多余尾巴”带来的生存劣势。

问题来了,雌性孔雀的择偶观,不也应该从有利于繁衍的角度出发吗?为什么为了男色让“孔雀类”冒这么大风险?

有两种解释:

  • 一个是说早期尾羽是对鸟类有益的,例如在风中飞得更稳,结果后来“失控”了,雌鸟越来越喜欢长尾巴雄鸟了。

  • 一个是说,长尾巴是雄鸟向异性炫耀自己身强力壮,显现自己的基因优势。

2009年,科学家们开始对兽脚类恐龙羽毛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令这种假说得到了有力支持。--别忘记了鸟类恐龙血裔的身份。

在人类社会,雄孔雀的大尾巴,就是饭桌上的秀肌肉,和男人的“炫耀性消费”。自认为有脑的秀小聪明,有权势的秀地位,有钱的秀买单。

表和车,都是男性器官的衍生。

有人称之为“攀比动力学“。

成功人士为了彰显其能力开始消费各种”地位商品“,更贵的婚礼开销、更大房子、更多奢侈品、更豪华海外旅游……所有人都被裹挟进来,开始争相攀比,更要命的是由此造成的”支出瀑布效应“会让相对低收入群体生活更为捉襟见肘。

当“攀比动力学”遇见“择偶经济学”,我们比达尔文还烦恼。

2

厉害的犹太人,

学者“优先”择偶权。


中国人对自己的聪明,总有着“笑而不语”的自信。欧洲人太钝,美国人太粗,日本人太坏,印度人太穷,惟一入得我们法眼的,恐怕只有犹太人。

在我们看来,犹太人首先是有钱。美国前400个富豪家族中,犹太人占了23%。在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近一半。

其次犹太人很聪明。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家中将近有四分之一是犹太人,超过四分之一的菲尔兹奖得主都是犹太人,5 5 %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是犹太人 。

但在我们不太留意、也不太在意的那些“玩儿虚的”领域,犹太人同样杰出:

  • 51%的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是犹太人;

  • 20世纪伟大哲学家当中,犹太人占1/4;

  • 在艺术、流行文化领域,有许多巨星都是犹太人;

  • 1930年对美国4000多名拳击手的研究表明,其中的优秀选手(很多)都是犹太人。

公元64年,犹太教主盖姆拉颁发法令要求所有男性必须能够诵读《塔木德经》。下一个在男性间普及了读写能力的民族约在1700年后。

《塔木德经》写道:

一个男人应该变卖所有财产去娶一位学者的女儿,也应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位学者。

该法令对择偶的影响相当意味深长:

1、学者有择偶优先权;

2、学者影响女儿;

3、学者的女儿有择偶优先权。

犹太人有些地方和中国人有些像,例如他们也喜欢一大家子。但比较而言,犹太女性非常“当家作主”,被视为家庭的基础和支柱。这方面早期得到了律法的庇护。

择偶观会相当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但择偶观不取决于男性或者女性,而取决于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漫长的历史演变。

3

哈佛招生,

“一切都是套路”?


关于“评价系统影响行为选择”,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话题:

哈佛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前阵子因为被指控歧视亚裔学生的入学申请,哈佛大学的招生系统被公众看了个底儿朝天,据分析,最容易录取的四种学生,简称为“ALDC”:

A指的是运动员,大学会邀请那些有杰出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

L指的是哈佛校友的孩子,申请人的父母本身也需要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

D指的是院长或者系主任的兴趣清单上的申请人,这些人通常是学校富有的捐赠者的子女,或者名人的后代,大多是白人;

C指的是学校老师和教职员工的子女。


我曾被人问:海外学校很看重学生所做的社区服务与公益活动,这会不会鼓励造假?

曾听说有个人的孩子是某某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后来才知道那个乐团是该人自己掏几千万成立的。

我的回答是:

1、只要学校的评价系统是“三观正确”的,就是好的;

2、假如学生为了迎合学校的评价系统,假装去做好事,如果他能够坚持好几年(学校会评估考察你是否真正投入),也就弄假成真了。

有次我在群里扔了几篇海外大学申请信,写得质朴感人,结果有人评价:满满的套路。

其实人类不就是因为“套路”才从丛林走出来的吗?人类一起幻想,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进而,衍生出某些评价系统。

既然一切都是“装”的,大家不过都是过家家而已,为什么不过得体面一点儿呢?

太多人变成眼中只有“强弱” 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了。

我也不打算就高考这个评价系统说些什么,毕竟对人民来说,(看起来的)教育公平无比重要,不管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4

外在回报,

动机偏移。


动机(英语:motivation),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英语:motivating)。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动机时常被视为是行为的前导驱力,若能掌握人们的动机,则往往可以协助预测其行为的方向性与模式。

自从霍桑效应的重要性被实践及学术界重视,各种激励理论也如雨后竹笋般涌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或内在激励)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这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

被内在动机激励的学生,更可能愿意进行这项任务,并且在任务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学生们更可能拥有内在动机,如果他们:

  • 把他们学习成绩归于自己控制的因素,即自主性

  • 相信他们有取得预期目标的能力,或者说最终结果不是取决于运气

  • 对掌握一个主题的知识感兴趣,而非死记硬背取得好的成绩

外在动机(或外在激励)指的是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这种动机常常与内在动机相抵触。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

通常的外在动机有金钱、分数、强迫、惩罚等。竞争总体上也属于外在动机,因为它鼓励人们打败其他人,而非享受行为内在的回报。有观点认为个体的独特性与任务取得的奖杯徽章也属于外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外在的回报可能会导致动机偏移,即取得外在回报成为任务进行的主要理由而内在动机会被削弱。

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效应:

实验观察中,期望继续通过画画获得缎带和勋章的孩子,比没有奖励情景中的孩子用来真正绘画的时间少。

对于不会有外在奖励的孩子,自我决定论认为如果任务满足了他们的价值标准和信念,外在动机会被个体内在化,并以此满足他们基本的心理需要,并进一步成为作决定的参考依据或行为的前导驱力。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5

天赋“冲动”,

延迟满足。

动机比能力和才华更重要。

因为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动机”强烈的人并不多。

钱钟书写完《围城》后,又抽空写了长篇小说,命名《百合心》,后来把草稿扔到不知哪里去了。他写道:

“年复一年,创作的冲动随年衰减,创作的能力逐渐消失——也许两者根本上是一回事,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创作冲动,的确就是创作天赋的一部分。

作为内在动机的“冲动”,会遭遇外在动机的评价体系,受外在回报外的影响。

既要让“内燃机”热情工作,又要令其不致于发生“动机偏移”。

抵御诱惑,延迟满足,都与此有关。


6

霍桑效应,

仆人式领导。


有人说90后不好管,给压力给激励都没用,不爽就不开心。《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写道:

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帮助员工,让他们觉得有使命感、有动力、有活力,这样他们才会以最好的状态去工作。

有一条最佳之道,就是:

采用仆人式领导者的谦卑思维。

仆人式领导者认为,其主要职责是在员工的探索和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服务,并向他们提供切实帮助以及情感上的支持。

这个做法让人想起了霍桑效应。

霍桑研究是在1924年至1932年进行的,是一系列对工人在改善各种条件下(薪酬、照明条件、工间休息等)其生产效率变化情况的研究。

但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条件的改善并未对生产率上升产生明显效果,有些甚至回到初始的状况。

实验结论是: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7

自我驱动,

内部记分卡。


有个不知真伪的鸡汤故事,说比尔.盖茨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他在西雅图一家学校图书馆帮忙,管理员让他把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

他便像当侦探一样,认真地寻找放错位置的书并放回原处。第一天,他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书。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加认真,找出了二十本。

过了两个星期,他的父母要搬家,比尔.盖茨担心自己走后,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

没有过多长时间,比尔.盖茨又出现在管理员面前,并且高兴地告诉他,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帮忙,所以他让妈妈又把自己转回这边上学,由爸爸来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送他,他就自己走路来。

这方面,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等等都是类似的人,是强烈的自我驱动者。巴菲特投资公司,也专选那些不给钱也热爱着工作的管理者。

这就是所谓的“内部记分卡”,用内心的标尺,而非外部的利益诱惑后短期回报,来作为自己决策和行为的评价系统。

巴菲特说:

“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

前者,是外界给你打分的记分卡;

后者,是自己给自己打分的记分卡。

这是巴菲特从他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财富。他的父亲是个特别“轴”的人,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人生经历,教会巴菲特做一个思想独立、有主见、尊重自己内心想法的人。

有些望族特别出人才,与其说是血统和基因的缘故,不如说是“评价系统”的家族扩散。


7

我们的内部记分卡,

是什么?



从巴菲特那里,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从父亲那里传承“内部记分卡”;

从犹太人那里,我们知道一个民族可以从先辈那里传承尊重学者的内在动机。

我们正处在一个毫不掩饰外在动机的时代。

不外乎是房子,赚钱,孩子上名校。

那么,谁来告诉我:

我们的内部记分卡是什么?

这个可比雄孔雀的大尾巴复杂多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一切皆套利

好的商业模式,

就是能算得过别人算不过来的账。

1、一间免费的咖啡馆

天上为何掉馅饼?凭啥砸在我头上?

“Shiru Cafe”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日本连锁咖啡店,目前在全球有28家分店,还开到了哈佛。它最大的特点是:卖咖啡不收钱。

学生除了可以在店内享用免费咖啡外,也可以花1块钱将咖啡外带。而店内则提供桌椅、WiFi、还有充电插头等。学校的教职员,也可以享有该福利。

目前Shiru在全球开了28家分店,其中印度有7家分店--让我想起今年去西雅图,微软附近热闹的印度餐厅。

2018年Shiru首度跨出亚洲,在美国的布朗大学旁设立了第一家美洲分店。Shiru预估布朗大学分店每年会有10万名师生光临,统计至2018年10月已经有76%的布朗大学生登记为会员,每天平均会接到600通订位。

现在又已经在筹备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及Amherst学院分店。

为什么这间免费咖啡馆能活下来,并且貌似火爆?


2、不止是Think outside the box

如何在2小时内用1块钱赚到100块钱?

在斯坦福大学的课堂上,Tina Seelig教授给了班上14个小组各5美元,作为启动基金。

每个队伍需要在两个小时之内,运用这五美元赚到尽量多的钱。

前几名的队伍在两个小时之内赚到了超过600美金。

例如:

有个队伍发现了大学城里的一个常见问题,周六晚上某些热门的餐馆总是大排长队。

于是,他们向馆提前预定了座位,然后在周六临近的时候将每个座位以最高20美元的价格出售。

又如:

在学生会旁边支了一个小摊,帮经过的同学测量他们的自行车轮胎气压。如果压力不足的话,可以花一美元在他们的摊点充气。后来他们改为捐款,挣得更多了。

最后的赢家是怎么做的?

这个团队认为他们最宝贵的资源既不是五美元,也不是两个小时的赚钱时间,而是他们周一课堂上的三分钟展示

斯坦福大学作为一所世界名校,是各大公司的抢人胜地。这个团队把课上的三分钟卖给了一个公司,让他们打招聘广告。

就这样简简单单,三分钟赚了650美元。

他们发现:他们手头最有价值的资源既不是去售卖自己的时间,也不是去卖面子,而是售卖他们班上的同学——这些人才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这个案例被用于介绍什么叫“创新思维”(Think outside the box)。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更本质、更“粗暴”的话题:

套利。


3、看不见的套利

Shiru Cafe的原理一样,它卖的是大学生的“人头”。它不收钱,收的是顾客的个人信息。

▲ Shiru Cafe 咖啡店. 图片来自:布朗每日先驱报

顾客在换取免费的咖啡前,要在 Shiru 的官网上登记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电话号码、邮箱地址、兴趣爱好、工作经历在内的个人信息。登记完成后,顾客即可在门店里免费换取咖啡。学生和教职员工将享有以下福利:

并非所有顾客都会被 Shiru Cafe接待。 Sarah Ferris 是 Shiru Cafe 布朗大学分店的经理助理,她表示:“如果顾客不是学生或教授(教师),咖啡店将拒绝接待。当然咖啡店也可以进行现金交易,但 Shiru 更希望学生顾客能使用个人信息进行交换。”

▲ 图片来自:罗德岛公共广播电台

Shiru Cafe 的公司经营理念与使命如下

Shiru Cafe 的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免费咖啡”为赞助商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而赞助商也能通过这些信息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个职业选择。

目前 Shiru 的运营收入主要是来自于日产、铃木、摩根大通和微软几家主要赞助商,这些赞助商会在 Shiru Cafe 的门店里播放广告。

对于这些赞助商来说,通过 Shiru Cafe 收集到的顾客信息数据,他们能根据顾客们的个人信息和偏好进行调研、对产品进行针对性推广。

对于 Shiru 而言,他们能清楚哪些兴趣爱好、消费水平的顾客是门店的常客,以寻找更多的广告赞助商。

下面是Shiru Cafe给赞助商的回报:

据说,赞助商之一的摩根大通日本新员工有 40% 是 Shiru Cafe 的老主顾。

在我看来,Shiru Cafe的秘密在于发现了一个套利机会。

在人才竞争的年代,特别好的名校,属于稀缺资源,大企业会直接从学校截住优秀毕业生。

这个人力资源上的套利有两种:

1、原产地套利;

直接从原产地垄断货源。Shiru Cafe在日本和美国,瞄准的都是那些最好的大学。

从校园“垄断”学生,好比买断了西湖的龙井产地,或者控制了大闸蟹的阳澄湖。

2、劳动力套利。

印度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IT的,又好又便宜,英语没障碍。这里面其实有了双重套利的意思,即经济学概念里的劳动力套利。


4、金融套利

传统意义上的套利,是金融领域的名字。

套利,是指投资者或借贷者同时利用两地利息率的差价和货币汇率的差价,流动资本以赚取利润。

通常指在某种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的情况下,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低风险的收益。

例如,某只股票同时在伦敦和纽约交易所上市,同股同权,但是在纽约标价10美元,在伦敦却标价12美元,投资者就可以在纽约买进,到伦敦卖出。

尽管在理论定义中套利可以是无风险的交易,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套利都是“统计套利”,即交易获利的概率大于损失的概率

套利交易的风险始终存在,轻微的风险包括成交价格的滑点误差减少了利润,严重的风险包括给标的物定价的货币币值大幅波动、经济基本面急剧变化导致原有的比价规律不复存在。

一旦黑天鹅出现,某些套利行为便有灭顶之灾。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债券套利策略在1998年9月造成了46亿美元的损失。其策略为做空美国国债与其他国家国债的价差。

由于国债间价差变动通常不大,该公司需要大量借款、提高杠杆来从微小的价差变动中获利。

1998年8月17日的俄罗斯债务违约事件,导致该公司加了过大杠杆的套利失败。

在1988年写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汇报了当年公司进行套利获得的“异常巨大的利润”,当年的投入获得了超过50%的收益,而公司每年仅参与少量的但是规模很大的交易。

但是,即便如此,他表示,即使有大量的现金,公司亦不会在次年进行套利交易。套利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宣布的事件没有出现。而随着市场对套利的追逐,概念和范围也变得越来越泛滥,风险也随之增大。

巴菲特有两次著名的套利案例,一好一“坏”。

案例一:价格飙升带来的可可豆套利

1954年,巴菲特刚加入格雷厄姆-纽曼不久,可可豆的价格从每磅5美分飙升至超过60美分。一家手握大量可可豆的公司——洛克伍德被格雷厄姆“相中”了。

这家公司库存的可可豆的价值,比公司市值高得多!买他们的股票,相当于打折买抢手的可可豆。巴菲特当时被格雷厄姆指定负责这次套利,获利丰厚。

案例二:一波三折的红杉树套利

巴菲特在1981年进行的阿卡塔公司套利投资显得一波三折,在当年写给股东的信中,也用“复杂性”、“多变性”来加以描述,并总结了关于套利条件的四个问题:

1、承诺事件发生的概率多大;

2、承诺如果没有兑现,事态将如何发展;

3、用于套利的钱会被困住多久;

4、事态超预期的可能性多大。

官司缠身的阿卡塔公司在美国拥有超过1万英亩的红杉树森林,美国政府将以分期付款、单利6%的方式购入该地块,用于扩大红杉国家公园。

KKR公司将出手接过这块“肥肉”,承诺在次年1月支付每股37美元的价格收购阿卡塔公司。

看起来是个躺着赚钱的机会,其实不然。“惊险”过程如下:

  • 巴菲特于当年9月底以33.5美元的价格初次建仓,预期年化回报为40%——不包括红杉树的所有权。

  • 到了12月底,KKR宣布推迟收购。出于对事态的持续关注以及对KKR、阿卡塔公司的了解,巴菲特继续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入。

  • 然而,在次年2月底,股东大会再次宣布推迟收购项目。

  • 3月中旬,KKR彻底放弃了这笔交易。

  • 幸运的是,新的买家出现了,收购推迟至6月进行,报价为每股37.5美元。

  • 化险为夷后,额外的价值——红杉树所有权为巴菲特带来了一笔预期外的收益,相较之前5.19亿美元的评估价,法庭认为该所有权价值应为6亿美元。

由上可知,即使某些套利机会,看起来像煮熟的鸭子,也存在飞掉的可能性。


5、经营性套利

一切商业,或者价值的创造,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套利”。

确切而言,商业追求的是可重复的套利

广义化而言,什么是商业模式?就是:

一块钱进入你的公司,出来的时候是一块零五分,而且是可持续性的。

一切的本质在于算账。

但是套利型商业模式,对比一般的商业模式,是在开张做生意之前,已经赚了一块儿。

套利机会多么好,多么板上钉钉,也是基于某个概率的。

经营性套利,通过重复套利动作,可以利用大数定律,大概率地实现成功套利,而不是把宝押在一个偶然事件上。

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能算得过别人算不过来的账。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还是海底捞。

  • 为什么海底捞可以“不计成本”地讨好客户?

  • 为什么等待区有那么大方的食物和服务?

  • 为什么在竞争那么激烈的餐饮行业海底捞还能一路做大?

▲ 火锅发源地:重庆朝天门

说海底捞的人太多了,我从“套利”的角度简单说几点:

一、高换台率

高换台率,是餐饮行业的命脉指标之一。为了实现高换台率,海底捞用尽各种办法让你愿意等。

24小时不打烊,送餐服务,以及各种衍生的产品与服务,其实都是对高换台率的不懈追求。

二、高毛利

餐饮行业毛利本来就高,外加火锅的特点,以及品牌的定价权,令海底捞有丰厚的本钱去回报顾客,犒劳员工。

三、标准化+中央厨房

火锅的标准化,降低了管理成本;中央厨房不仅提升了效率,实现了规模效应,还构建了数字化神经中枢。

四、低租金

餐饮的成本,相当一部分是房租。大多数餐厅最后都沦为给房东打工。海底捞至少有三种方法拉低租金:a、高换台率;b、自带流量,无需那么好的位置;c、与房东的议价能力。

五、网红化

互联网时代,大家为买东西而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少。

线下的商业要活下来,需要成为“目的地”。“目的地”本来是旅游领域的概念,我将其引入到商业领域。请看(请点击➡️)《每个价格区间,都有一个你渴望的商品,和一家伟大的企业

海底捞将社交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数字化时代,其实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了。这是数字时代与线下产业最紧密的纽带,也是套利按钮。

六、简单管理

海底捞的管理简单吗?实现起来肯定不简单,但对于员工而言其实最简单。为什么呢?当你对一个人无条件好的时候,例如对你的家人,其实是最轻松的,什么都不用想,即使人累,心不累。

将复杂的员工管理简化为“变态服务”,员工只管全心全意提高满意度。

可以这么说:海底捞的商业模式就是围绕“套利”展开的。

而海底捞的文化又是与其商业模式高度契合的。

简而言之,海底捞的这类商业模式,就像开赌场,不怕你占便宜,就怕你不来。

6、惊险的一跃

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能算得过别人算不过来的账。

亚马逊在推出Prime会员时,一算账,运费太贵,将会亏得一塌糊涂。但贝佐斯还是“一意孤行”,直到“神奇飞轮”转起来,才释放魔力,成为亚马逊的大杀器。

这是算得过平台经济的账。

Airbnb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傻,谁会让陌生人住进自己的房子啊?被无数投资人拒绝嘲笑,创始人依然不动摇。

这是算得过共享经济的

淘宝也是,谁愿意从陌生人那里买东西呢?那时候骗子横行,面对面都会上当,何况网上?

这是算得过人性的

套利绝非简单地算得过来帐,必须建立在“惊险的一跃”之上。

有个笑话说,一位英国人看到美国遍地都是卡内基图书馆(这位世界首富一生捐了3500座),惊奇地说:在这个国家居然可以靠开图书馆成为首富!

除了亚马逊起家的时候靠网上买书,开书店绝非好生意。当当和京东不知消灭了多少家实体书店。

但是,近些年,却有些书店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貌似越做越大,其中一家就是西西弗书店。

据说该书店平均12天一家新店。其诞生于1993年的贵州,核心价值理念是“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

西西弗以满足“客群心理共性趋势需求”为目的,打造以物理空间体验为基础、以产品运营体验为核心、以服务互动体验为增值的“三位一体”复合体验模式。作为零售企业,关注运营的体系宽度与深度,才是生存发展的根本。

但从本文“套利”的主题来看,就是一句话:

购物中心的租金让利。

西西弗创始人金伟竹说:“2008年~2011年,是实体书店最艰苦的3年,当时的中国刚刚迎来高成本时代,书店死亡大都因为成本过高,加上互联网对传统市场的冲击,非常难熬。”

这时难熬的还有另外一群人:商业地产开发商。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是中国购物中心的黄金10年。开发商大建各种Mall。2006年我也在成都宜家旁边选中一块地,与以色列的合作伙伴投资建设了凯丹广场,后来整体卖给了凯德置地。

开发商如此钟爱投资购物中心,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市场需求。

早期商业设置的匮乏,令人们对购物中心这种业态趋之若鹜。

二、政府需求。

出于对招商引资、拉动经济、提升土地价值的考虑,地方政府喜欢开发商建商业。

开发商们投其所好。典型如万达,左手拉着沃尔玛,右手绑着五星级酒店,从地方政府那里拿到了很多位置好、地价低的土地。

购物中心一旦散卖就死了。整体持有的话,靠租金收入,往往需要养上数年,熬不起。怎么办?

还是以万达为例,除了政府喜欢的购物中心和五星级酒店,整个项目里的现金流来自住宅和街铺,然后利用“白捡回来”的购物中心等商业向银行贷款,滚动发展。

这是开发商的“套利”。

有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和五星级酒店,拉高了周边的地价。

这是地方政府的“套利”。

2001-2016 年,全国购物中心数量以17.6%复合增长率逐年攀升,2016 年已超4700 家。

受电商冲击,加之商业项目过剩,据说70%的经营者都在亏损。

2001-2016 年全国购物中心数量(家)

于是,在各自的“患难”中,购物中心与西西弗书店们一见钟情。

实体书店“集体死亡”,原因是门店租金。租金占到成本的20%以上,基本就要亏本。

西西弗能将这一比例严格控制在10%以下。2014年开在深圳万象城的店甚至直接免租!

秘密在于与商业地产商合作。

出于人流、文化、亲子方面的考虑,购物中心给优秀的实体书店抛来绣球,给出“零租金、装修补贴”等优厚条件。

购物中心得到的是“形象工程”,文化品牌,精神高地,多元业态互补,高层次的目标人群,更长的滞留时间,关联消费等等。

西西弗书店抓住这一机会,从2009年起只选在大型商超和购物中心,解决了“租金贵”这一核心难题。

这与上面海底捞的案例类似。

当年经济型酒店的扩张,也是靠盘活位置差的库存物业而获得低租金,实现了快速扩张。

如果说,一部分购物中心是开发商套利的副产品,那么,快速崛起的连锁实体书店,某种意义上也是从购物中心那里套利的结果。

获得购物中心青睐的实体连锁书店,还没开业已经“赚”到了租金,别的竞争对手如何比拼呢?


7、天上为什么掉馅饼?

天上为什么掉馅饼,有两重意思:

a、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什么有免费咖啡喝?

b、对于商家而言,为什么有套利机会存在?

我喜欢用以下方法来拷问一桩生意机会:

一、天上为什么会掉馅饼?

二、馅饼为什么砸在我头上?

本文前面分别从消费者和商家的角度,回答了“套利”之“天上为什么掉馅饼”。

下面从商家的角度,说说为什么掉在“我头上”。

没有定价权,你就没有套利机会。

西西弗书店独创了“物理书店+阅读体验+书友会+信息交流”的平台,店内配备了免费阅读区、自营品牌咖啡等,即使顾客没有买书的想法,也能因其他因素留下来。

西西弗跳出了“书商思维”,将自己定位为“多元化经营的文化空间”。非常在乎空间氛围,比如设置阅读区,提供沙发、椅子、甚至鼓励你抄书。某种意义上几乎重新定义了书店与你的关系。

“从市场来看,有‘读’才有‘买’,你站在书店里读十本买一本,那也是生意。我们店员不会因为读者买不起书而另眼相待,在这个情怀烂大街的时代,我们推动大众阅读的初心还是在的。”

“矢量咖啡”、“不二生活”两大协作品牌是每家西西弗书店的标配。书的空间占比80%,咖啡吧座占比15%,创意杂货占5%。

图书、咖啡、简餐、音乐、艺术、健身、创意产品,还有举办读书会、讲座、签售会等店内活动,以多元化的经营对整体盈利构成支撑。

▲ 加缪与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既学习了亚马逊的推荐系统,又实现了网络书店所不具备的“翻翻看”和“马上带回家”。据说其有一个强大的选书团队。

尤其是,西西弗书店也符合我所说的互联网时代的“出趟门目的地”之要求。

本质而言,这家有二十年历史的书店,其议价权来自于多年的耕耘所累积的深厚底蕴与专业功力。

在匹配度的前提下,套利机会与自身实力成正比。

例如,拼多多的流量套利,是基于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基础之上的。


8、可复制的套利

套利经常是有时间差的。

一旦切入,必须可以自我复制,形成壁垒,从而垄断了套利机会。

如果是一次性,就没啥意思。

上面的几个例子,都具有高度的“可复制性”。

这里的“复制”,绝非连锁、中央厨房这么简单,还涉及到企业文化不被稀释,管理与人才跟得上,能构建网络优势,利用互联网,以数字驱动,等等。

▲ DNA复制原理

听起来“套利”是个过于货币化的词语,但是假如一个企业要拥有“套利”能力,恰恰要有非凡的愿景和文化。

9、超级用户的套利

让我们从用户价值的维度,来理解“套利”。

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创建于1936年。创始人古德温曾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会计师。他对GEICO的商业模式的设计具有独特性

一、其业务定位与一般保险公司不同按照细分市场GEICO专门为政府雇员这批特定的群体提供汽车保险

古德温认为作为政府雇员的汽车驾驶出现事故的概率要低于其他人这样保险的赔付率就要小得多

二、在营销模式GEIOC的保险单的销售采取邮寄的直销方式而不是依靠代理商

由此可以节省大约10%~25%的保险代理费。除此之外,因为没有保险代理的强行推销,也避免了一些不合适的保单。

正是因为这个模式为GEICO的发展开掘了一条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 同行们恨死了GEICO的这只吉祥物小蜥蜴

除了直销,GEICO最有趣的套利方法是:

界定“超级用户”。

在传统的保险公司里,优质的保险用户,与普通的用户,是混为一体的。

既然有一部分用户有着更优的理赔概率,为什么不能专门服务于他们?

这便是一个巨大的“套利机会”。

Costco的会员,互联网时代的超级用户,知识付费会员,都是类似原理。

巴菲特说:“GIECO取得的成功并不是因为我们比其他人更努力取得的,而是我们能够秉承自己的理念和哲学。”

伟大的套利机会,来自于伟大的理念与哲学。

佩奇在 Google 创立之初,便洞察到,到在互联网时代,让所有人很容易免费上网,并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这样的公司可以值一万亿美元。

伟大的公司=伟大的愿景+伟大的套利。

最后

Shiru Cafe是一个全新物种。

西西弗是一个全新物种。

无人商店是一个全新物种。

你+套利点=全新物种。

牛逼的书店多了去了,为什么是你有机会套利?

关系好的人多了去了,为什么馅饼掉在你嘴边?

以前的“套利”,是你找到一个煤矿,或者拿到一块地。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你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定价权。

定价权=愿景+商业模式+专业。

越来越多的套利,是基于信息和数据的。还有线上与线下的彼此套利。

最后一个问题,假如你套了利,那些主动的合作者也愿意让你去套,那么到底是谁被套了呢?

以无人商店为例,被套的可能是被裁掉的店员,以及别的商店。

即使商业并非一个零和游戏,但也是此消彼长的。背后总有残酷的淘汰与财富转移。

所以,你是套利者,还是被套的人?

注1:本文里,咖啡馆的案例,斯坦福的案例,与巴菲特套利的案例,引用了网络文章的一些文字,没能找到原文作者。内容并没有涉及到本文的观点。

注2: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孤独大脑是什么?

人生算法

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Master夜访孤独大脑

你需要的不是重来一次的人生

最好可能性的世界

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当梅西哭泣

像一个混球

混合算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是想用小恩小惠来逃避真正的责任


欢迎胡问,我来乱答。

七同学   

喻老师,我快和他订婚了。但发现他嫖娼和聊骚约炮没有成功的事,他说再也不会了也不想失去我,我该怎么办?
老喻 
被你发现说明他心机不深,“没有成功”说明他或是憨厚、或是长相安全,“piao”说明他买卖公平,感觉这样的好男人如今不多了,请珍惜。

阿权      

老瑜,我今年20岁,一名健身爱好者,我看上了健身房一名女教练,她比我大两岁,她对我也是有意思的。我想追她和她谈一段恋爱,但我妈也在那健身房,并且她在健身房混的比我熟,我是那种表面像妈宝那样的男孩。我妈想让我找个本地的,虽然我跟她达成了恋爱自由的共识,但朋友圈重叠,我这件事我超怕我妈干涉。我就想问,竟然知道这件事十有七八没啥好结果,换做是你,还干吗?
老喻 

先把奶断了。

王昱(yu)棠   

27岁的高领,还没处过对象。换作老俞,是继续等待,还是先随便谈个提升一下恋爱技巧,以便遇到真爱时好得心应手?
老喻 

为什么处男的思想这么复杂?

唐尼     

被已婚优秀的男人追求渐渐动心了很纠结怎么办?
老喻 
好处是你不用对他负责任,坏处是他不会对你负责任。

一念情起? 一念缘灭     

婚姻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生活意义在那里?
老喻 
一结婚,你就懂了第一个问题,并且不再有心情问后两个问题了。

郑明荣  

喻老,我是得到的用户,久仰大名。对于读书这个事,个人总是看不下去书,但是听书还能够坚持。但是很多想看的书又没有语音版的。喻老有何高招可以赐教吗?非常感谢!!
老喻 
假装听比假装看要轻松一些。

这么美     

老喻,上了一个很烂的大学怎么办?
老喻 
哈佛、耶鲁等学校现在有很多非常棒的免费在线课程。

岳琦     

您平时会打坐或者冥想吗?
老喻 
看起来高雅、厉害的东西我全都不会。但很想学一下冥想。

跃迁    

娘炮一词你怎么看?
老喻 
人们有权喜欢或不喜欢“娘炮”,但以权力禁止“娘炮”是可耻的。

Ella       

72年出生女坐标上海这个年纪的我还在做着广告公司的一线销售的工作,但还爱学习并一直健身,对工作和生活还有好多期望,看起来应该是积极乐观的人。想问一下这样的我在身边的八零九零后们看来,是不是很阿Q很可笑?毕竟我比那些九零后们的妈妈都还要老了。我对自己对工作的那些期待和信心,是不是应该放弃?不要那么努力安于现状就好了?
老喻 
健身房那么多80、90后的小伙子,专心点儿,干嘛去想他们妈妈?

原野牧流      

老俞,和女朋友聊天总是没有话题,属于尬聊,但是又喜欢她,该怎么办才好?
老喻 
一开始就没太多共同话题,将来便不会发生因话题枯竭而彼此厌倦的惨案。

Y     

老喻你是不是又偷懒了,我怎么感觉我看过。
老喻 
这类“文章”格式的好处是,留言区的问答会变成下一篇“文章”。
 

Alim     

男,27岁,单身。20岁父亲的逝世对我影响较大,一毕业在大城市做自己喜欢的互联网技术开发。从小喜欢读书,热爱极限运动,极其追求心灵的满足感。经常被妈妈说成你怎么这么小年纪就说话做事像50多岁老人一样。喜欢自己独处听音乐,思考问题,还有时候觉得自己独处几百年都不会觉得孤单{当然不一定能活到几百年}。有时候感觉自己不太正常,老师怎么看这种心理状况
老喻 
少年老成,独处静思,都是优点。只待一个能和你一起静静发呆的人。

༺文༻     

解忧杂货店里也有一段关于问答的情景,其中说道:“其实有烦恼或者需要做艰难决定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决定,向别人提问诉说不过是希望别人肯定自己内心的决定”请问:如何看待人就是个矛盾体。
老喻 
自相矛盾是庸人,矛盾共存是高人。

廖胖子4.0   

老愈经济是否进去冬天?
老喻 
又不影响你在福布斯的排名。

万古长空悬皓月  

喻老师,怎么看待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
老喻  
你怎么看食物的尽头是大便这句话?--我并非对哲学和神学不敬,只是觉得这类问题很无趣。

何相旗       

昨天呢,一个将近30岁的老男人,出差在外地沈阳,和朋友第一次走进了夜店,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看到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在舞池不停的扭动与摇摆,看到年轻的小孩们喝着我叫不出名的洋酒,抽着烟眼神中流露着叛逆和忧伤。我看到不断的有稍微上点年纪的大叔大妈们在收拾着遍地的垃圾和纸屑碎片,我在想他们会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啊,是不是收拾卫生的他们早已看透这个世界?经常去夜店的人,是为了什么?
老喻 
垃圾被送去废品回收站,年轻人被送去荷尔蒙回收站--夜店。

万子杰     

喻老,请问人工智能真的能颠覆金融业,取代绝大多数职业投资经理嘛?(虽然目标是那少部分没有被取代的,但毕竟自己的阅历跟不上时代更换的速度呀)现在是一名大四计算机本科生,准备跨考金融有一年了,但最近看了好多人工智能的文章,感觉好慌...毕竟人只有一生,每一个重要的抉择都好关键,所以现在好迷惘求解惑
老喻 
想要用人工智能颠覆金融业的人,需要懂金融的计算机人才。

 K K     

老喻啊,一定要送小孩出国么,这里的教育我确实很失望。
老喻 
从犹太人的经历看,苦难无法摧毁教育。可能家庭的内部环境还是首因--暂不谈民族差异的因素。出国读书有另外的风险。

小李子      

您的处世原则是什么?
老喻 
人不烦我,我不烦人;人若烦我,我必逃之。

说走就走的旅行?      

您的'理想国'是什么样子的?  (知道这个问题很大,可以简答。)
老喻 

说人话,行人事,做人梦。

晓珺      

老喻,怎么看权谋和领导力?
老喻 
远离权谋,哪怕因此失去领导力。

   

你的回答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对不对?你就是在玩么?
老喻 

即使你真的有病,我也是假的医生。

少侠王小石      

老喻中美贸易战谁能赢,答一下嘛。
老喻 

秦始皇能赢,嬴政嘛。

(念着)       

老喻,看到你的本人,和看到您的文字,就想起,人不可以貌相,才知道,自己有多小?
老喻 
是说我又丑又老?认错人了。

Prozac     

怎么当一个看起来完全不聪明的聪明人?
老喻 

你的难题是不知道如何“看起来完全不聪明”?还是根本不聪明?


留白      

什么是不朽?
老喻 

木乃伊。

黔云子      

老喻老师,我想听听您对人工智能时代下孩子教育的战略思考。而且,您在加拿大,中国的教育环境您也知道的。那种面向未来教学理念的学校毕竟是少数。家长按理是不该把学校当成博弈的对象,但面对未来,老的那一套教学方式方法确实令人堪忧。所以求教您的看法。
老喻 

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哪国都只是探索。教育应该是"古典"的,尤其是家庭所应承担的那部分。假如学校不尽如人意,可以让孩子视其为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世界中的一部分,提早实习而已。

王旺      

眼前一根葱与秋后一担粮,如何选择?
老喻 

眼前四分之一根,秋后四分之三担。

十月十      

如何能让一个女孩对我死心?
老喻 
做变性手术。

刘宗强蒙石头      

从事的可以说是浪费资源的行业,活成了自己最厌恶的样子,不想庸碌下去。想活的本真些,为身边人踏实做点实事,又能撑得起这个家,该怎样?
老喻 
你要环保,你要自我实现,你要与众不同,你要为人坦荡荡,你要讨好身边的人,你还要养家糊口,你一下子要得太多了。能不能倒过来?一项项来,先养家糊口...

小敏       

老喻,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办,怎么也忘不掉,新欢和时间都改变不了我对他的喜欢……
老喻 
他不影响你的新欢和时间就好。

%      

室友是个喜欢。。的人,但问题是他喜欢带别人到家里来,晚上吵的我睡不了觉,但考虑到他爸的地位,我不想和他撕破脸,怎么办?(不方便换室友)
老喻 
若是因为听得太清楚而睡不着可以戴个降噪耳机,若是因为听得不太清楚而睡不着可以用水杯贴在墙上听。

夏虫语冰     

老喻啊,我本不排斥性,直到有次一个女性朋友失恋喝醉酒,我在ktv找到她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扶她的时候,她对我又亲又抱,我没亲她,当时我也反应很大,怕控制不住就铸成大祸…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她很可怜,至此后我对性也没那么开放了,更加关注所谓“名声”的虚头巴脑的东西,这可咋办呐?
老喻 
赞你不趁人之危~

All-blue      

老喻,我看到很多大神都说自己一年可以看一两百本书,而且还可以跨学科地看,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而我自己一年看二三十本就很多了,并且吸收到的感觉还不多,那么怎样能做到看书又快,而且又吸收好呢?自认为这样不可兼得,可是大神如何做到的,您有什么样的方法呢?
老喻 
我觉得打成汁喝更容易吸收,假如真有“跨学科打汁机”。

孜孜以求?       

老喻,您好!我和老公结婚8年,孩子6岁。老公会不定时背着我看A片,被我发现的第一次,承诺再也不看了。可是最近又被我发现了,我心里很难受也很难接受这样的事情,潜意识告诉我,老公是否有出轨了?我该怎么处理?
老喻 
单纯的蠢女人,请知晓,消耗“敌人”弹药能大幅降低出轨概率。

 

Juan?      

办公室有个绿茶婊,还总向领导告我状怎么办?要辞职吗?
老喻 
人们常有一种变态的自虐,试图通过惩罚自己来报复对手。
 

啊骚南      

27岁,14年毕业合伙创业,小赚。自此总是借口“忙”,一年回不了几次老家,爸妈老去的速度比自己想象的快,今年奶奶去世自己还在出差更是狠狠敲了一棍,虽以成家,却不像家。可能这些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就是想要有所成,给他们更多保障。很困扰,求老喻指点迷津...
老喻 
赚钱来日方长,而亲情不是。也许对亲人的爱会令事业更牢靠。

差不多可不行       

墨菲定律和概率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老喻 
墨菲定律与熵有关,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关,热力学第二定律与概率有关。

xyy      

喻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您对“人生若只如初见”有什么感觉?看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作者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他一直苦苦寻找的人生答案。我看到那一节,也哭了,莫名其妙很感动。
老喻 
扯淡的书。小心那些让你产生廉价感动的东西,尤其是当其不惜胡乱杜撰。
   

有肉吃   

老喻,好多人都说餐饮业是低端行业,没有门槛,而且竞争激烈,但是我自己好像很喜欢,我花了3万开过一家店干了9个月倒闭了,但是现在还是想干餐饮,你觉得餐饮是低端行业吗?
老喻 
海底捞、麦当劳、星巴克,都算餐饮行业。低端吗?
  

Jane T     

爱是什么?
老喻 
爱是第五元素,是生殖冲动,是孤寂宇宙里的一点点光芒。
      

心花怒放      

没有什么特别想问的,希望老师给些忠告,对于一个十八岁的girl.
老喻 

别完全相信男性,别完全不信男性。
      

Zowie丶     

瑜老,我是一个普通本科毕业两年从事过两份销售工作现在待业在家的渣子。最近总想怎么才能找到符合自己性格、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一份职业,可以为之奋斗终生成为事业;也总是想,不想在体制内等别人出坑我再进坑一步一步等老了慢慢晋升,每天跟人喝酒混日子碌碌无为过一生;还会想一些,怎么才能成功,怎么才能活的有意义,怎么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给家里减轻经济压力等一系列不靠谱的问题。能不能给25岁对未来迷茫毫无头绪并且焦虑无比的我一点建议
老喻 

 "符合自己性格、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成为事业",你对工作的要求相当贪婪,能不能先从家里Gun出去?
   

小安       

旁观者如何回到局内人?
老喻 
怀疑自己在做梦而想回到现实中,办法是掐自己。旁观者变成当事人,可能就是主动或者被动地感到肉痛。
   

小七      

讨好型人格的人一般会过的很不开心,但我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被讨好的人却不爱这样的人?我们不是一生都在找一个会包容自己,给自己自由的人吗?
老喻 
讨好型人格的本质是想用小恩小惠来逃避真正的责任。
 

pharm     

我被比特币套牢了,没钱去创业,咋办?
老喻 
反正都不靠谱,套在哪儿都一样。

   
Dupain     

为了转行而重新学习,发现周围的朋友,但凡和IT相关的找工作机会多多(坐标加拿大)。当然,他们自身技术十分厉害。我当前的专业属于3D art,涉及但不重编程,如果学习需要额外的投入时间。现在技术和行业的融入度越来越高,从长远发展看,是否有必要学programming呢?感谢Yu道长。
老喻 
有必要。

音乐王子       

老喻,我明知有各种道理不因该用暴力体罚孩子。但是每次又控制不住情绪。你说咋办才好。我这是逃避有计划的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吧?
老喻 
只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水滴咖啡      

情商高是外人舒服重要呢?还是自己舒服重要?
老喻 

让自己真舒服+让外人有舒服的幻觉。
    

徐江      

俞师,投资挣了很多钱,是继续工作,还是加强学习,今后以投资为职业?
老喻 
若是投资挣了钱,继续投资;若是投机挣了钱,见好就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后者。

番尧

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可逆转的平庸,恐惧怎么办?
老喻 
这是一种很平庸的恐惧。

寻梦途    

刚开始看教育学的书,由于工作方向后来又看互联网,在往下是市场营销学,在往下是经济学,再往下是社会心理学。每一个步都觉得是上一步不可缺少的,但又觉得担心自己求全,而在无边的知识里没了方向,或者说太形式化。你有经历过么?请问我该怎么办?我知道我可能不会言听计从,但我很想听你的看法。谢谢。
老喻 
对于阅读,我一贯的观点是,猪吃什么长得都是猪肉。

胡永吉    

流氓不可怕,只怕流氓有文化。你怎么看?
老喻 
 "流氓有文化"好过"流氓文化",我看到的到处都是流氓文化。

H&K    

我在地铁公司上班,喜欢涂模型。做的还不赖,能换钱,不过效率不高。您觉得靠手艺吃饭会是件艰难的事情么?我觉得我做模型代工有点像理发师(提供服务),这样的事情是以量取胜,还是以质取胜好?我有能力也喜欢画高质量的作品,不过现在看,换钱吃饭有点艰难,我应该怎么为自己定价?
老喻 
羡慕能靠手艺吃饭的人!若不能复制,以质取胜;若能复制,想想看如何复制,如何与网络结合,如何形成IP。

鲁中叟     

罗素说:美国的民主,没有生命,也无意义,因为人民无法撤换那些真正统治他们的人。老喻如何评价?

老喻 
一个乞丐走进西餐厅,来到一位绅士面前,啪的给他一个大嘴巴,训斥道:我在窗户外面盯你丫好久了,吃西餐用刀叉是从外到里,基本规矩你懂不懂!

子木     

这是第二次看孤独大脑的文章,第一次是偶然看到别人推荐关注后挑了一篇,感觉不错,就留下了;第二篇就是今天的问答。

一个毕业刚大学毕业两年的年轻人,毕业后去了深圳上了一年班,在金融集团公司上班,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一年后就回武汉创业开了奶茶店,半年不到亏了50多万,加上其他方面的亏损近百万,现在每天还是在找项目,越找越发现自己当初的无知与鲁莽,越找越慌,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很多时候别人看我很轻松没事人似的,而我自己清楚自己压力很大,很多时候内心都是寝食不安,只是外表看起来淡定而已,有时候忍不住就想找个玄学大师帮我算上一卦,询何时会有财来……。老俞,你有没有觉得我这样的年轻人很可怕也有种没救的感觉?
老喻 
先回去上班吧,别找项目了。创业不是赌博,先试着在别人的平台上把一件事情做好。

IRVing    

喻老师觉得一个好的夏令营应该给小朋友带来什么呢?
老喻 
发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关于未来的某些可能性。

免打理烫发工作室.杨叔

根据巴菲特的滚雪球理论,如何找到很长的雪道?
老喻 
首先是活很久,包括本金和寿命;其次也许没有雪道,只有西西弗斯的坡。

猪悟能       

喻老师你好,我18岁,年轻精力旺盛,所以对性很渴望,但我现在又不想找女朋友,因为我对身边的女生,只是稍稍有点喜欢而已,我也不想因为对性的渴望,才跟她们在一起,我想以后找到我真正爱的女生在去做这件事。所以我很矛盾,请喻老师帮忙解惑。
老喻 

兄弟你这么风流倜傥,左手右手随便挑。

惬懦       

一定要活的有意义吗?
老喻 
一旦你开始思考“活的意义”,最终有意义或无意义并无差别。

杜冰冰     

虚拟的故事能否也说明一个道理?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而编造的虚拟故事是否成立?
老喻 
假如该道理只是为了说服别人或者欺骗自己,随你怎么编。

如梦初醒      

老喻,为什么会推荐外国的个人外?
老喻 
推荐国外的个人传记,并非我崇洋媚外,而是我极端厌恶假的东西。

朝闻道     

为什么很多网络小说拍成了电视剧,而三体这种内涵深刻,情节史诗的小说没有被拍成电视剧?
老喻 

画鬼容易画猫难。虽然三体也是一只科幻猫。

Fāng     

男友在隔壁教室上课,本人没有化妆并且鼻子在日常出油,如何避免见面?
老喻 

你确定没化妆他能认出来?

阿利波波     

喻老师好,我自己有公众号,以前也经常写些东西,关注者都是陌生人。后来有同学朋友知道了,就都关注我了,然后现在我就不好意思写了,总觉得哪里别扭了。
老喻 
坚持写,我的经验是围观的人多了,反而不会不好意思。

陈泉舟       

我很好奇老喻怎么看待摇滚乐?
老喻 
我喜欢Dire Straits的《Brothers in Arms》,Sting的《Shape Of My Heart》,Kurt Cobain的《And ILove Her》...以及无名歌手在酒吧唱着自己写的无人知晓的歌。

空调水暖-周友忠13544036674      

俞老师,对贪嗔痴怎么理解?
老喻 
 “师傅师傅,灭除贪嗔痴三毒后,是不是可以发个女弟子给我?”

A银城棋院姚老师      

30岁喜欢上跑步,连带生活变得越来越自律,需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少,越自律越疏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走出去认识更多交心的朋友,渴望高质量的友谊,工作上的交往只有流于表面的客套,越长大越孤独。老俞,有解吗?盼复!
老喻 
挖掘跑步的社交属性。

Quality       

您对于人生观世界观这么理性(无情又冷冰冰的),怎么还能保持感性(孩童的愉悦)?这就是矛盾共存的情形吗?您倾向于哪一方多一点?
老喻 
倾向于机器猫。

陈小军       

喻老师,看书是不是一个从量开始,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顿悟或者深刻理解一些事情,从而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今年断断续续看了几本豆瓣评分较高的书,没感到有什么大的收获,是我的看书方法不对还是读的太少?求指教,谢谢!
老喻 
先从提升自己工作的阅读开始。学习需要穿过身体。

柴龙       

您的人生信条是什么?
老喻 
1、在时光中随波逐流;2、让身边的人好。

夜星       

初入大学,虽然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却依旧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哪怕是一点点。但不论是社团面试还是小组活动,结果都不好。问:怎样在这开学的一段时间有让大家觉得我还是有优秀之处的?
老喻 

愚钝可以掩藏,而才华无法伪装。

Lero     

老喻,请问您怎么看待尤瓦尔赫拉利的三部简史?
老喻 
我对该三部曲在中国取得远胜于其它任何国家的轰动感到好奇,似乎从中可以感受到国人的漂泊与焦虑。书本身不错,但谈不上有太多新的东西。

百思@晓妍      

你认为人生的起点都一样吗?人家出生家庭好,你赞同吗?
老喻 
1、人生起点都一样?多不好玩儿啊,水平高的人会喜欢让别人先跑一会儿,就像围棋的让子棋。

2、“出生家庭好”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充满父母关爱的温暖的普通家庭,胜过冰冷的豪门。

王晨东     

你认为现在社会人群向城市聚集,以后会不会发生有大批人回村里。
老喻 
基本不会。除非发生非常诡异的事件。

与世暂相忘      

那个你选择怎么死的答案,吃唐僧肉撑死的答案很悖论,很智慧。
老喻 
 “现实”会不会就是悖论构建的幻像?

陈小军       

喻老师,最近将手里的钱外加借朋友的钱交了首付款,买了房子,现在所有的工资只能够还房贷,给自己的压力很大,想兼职却找不到活,如何才能度过这几年的难关,求指点?
老喻 
如果是自住,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是一线、或区域中心城市,这几年咬咬牙挺过去。因为你的收入总是会涨,或者说钱总是会贬的。(不要炒房。)


苏佐     

喻叔,应该怎样看待生活中被神化的人?
老喻 
装神弄鬼。

南雪    

为什么看完电影《发条橙》想一枪把自己给崩了?第一次感觉脑子里如此乱哄哄,只有自杀才能换来清静。
老喻 
尽管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但是,反抗才能体现尊严。永无休止地推石头的西西弗斯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



请留言吧!

问题可能会被放出,本人回答绝无疗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辛普森悖论与“人生的第三条路”

概 述

有新闻说美国iPhone用户忠诚度没Android高,

但该国iPhone的占有率却是在上涨。

两个数据都是“真实”,原因何在?

辛普森悖论揭示了数据会说谎的秘密。

本文最后少不了来一碗实用主义的鸡汤,

扯了一下“怀才不遇”的统计学原理,

和逆向运用辛普森悖论的人生第三条路


意外吗?统计显示iPhone用户忠诚度没Android高。

据CIRP分享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9月份的前12个月,(美国市场)Android用户的忠诚度(用户留存率)为92%,而iOS则是89%。

据了解,CIRP的季度统计以500名真实消费者为样本。

我好奇查了一下,CIRP公布了2017年Q4美国智能手机市场,iPhone的市场份额达39%,与2016年四季度的34%相比,同比增长了5%。

由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自2017年底以来,iOS用户的忠诚度是持续上升的。

既然iPhone用户更不忠诚,投奔Android阵营的人不该更多吗?为何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这里的确会有一个令人“疑惑”之处。

让我们简单算一下:

1、500个用户,按照最新市场份额,iPhone用户有195人,Android用户有305人;

2、Android用户的忠诚度(用户留存率)为92%,而iOS则是89%。所以叛逃率分别为8%和11%;

3、按此计算,Android用户叛逃了305*8%=24.4人,iPhone用户叛逃了195*11%=21.45人。

所以,真相是,尽管所谓“忠诚度”更低,但iPhone用户的净流入人数还是更多。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曾经写过的辛普森悖论。

斯坦福讲义里的例子:某大学历史系和地理系招生,共有13男13女报名。

历史系5男报名录取1男,8女报名录取2女。地理系8男报名录取6男,5女报名录取4女。

历史系:1/5(男) < 2/8 (女)
地理系:6/8(男) < 4/5 (女)
合 计:7/13(男)> 6/13 (女)

上面的数据给出一个令人迷惑的结论:尽管每个系女生的录取率都更高,但整体算下来男生的录取率却更高。

1、每个系的女生的录取率却都高于男生录取率。

历史系女生的录取率(2/8)大于男生录取率(1/5)。地理系女生录取率(4/5)也高于男生录取率(6/8);

2、整个学校统计,男生录取率(7/13)高于女生录取率(6/13)。

当人们尝试探究两种变量(比如新生录取率与性别)是否具有相关性的时候,会分别对之进行分组研究。然而,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有时反而是失势的一方

该现象于20世纪初就有人讨论,但一直到1951年,E.H.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阐述此一现象后,该现象才算正式被描述解释。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此悖论,即辛普森悖论。

关于上题“录取率”,倒过来想容易很多,历史系女生被淘汰6人,男生被淘汰4人。地理系女生被淘汰1人,男生被淘汰2人。男生在基数较大的历史系申请人群中,绝对录取数更多,从而令整体淘汰率更低。

为了避免辛普森悖论出现,就需要斟酌个别分组的权重,以一定的系数去消除以分组资料基数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必需了解该情境是否存在其他潜在要因而综合考虑。

  • 关于基数差异所带来的相关思考,我在(请点击➡️)《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一文中,有所提及。

  • 另外一种基数差异所带来的认知陷阱,就是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提出的“基础概率谬误”(Base Rate Fallacy)。我在此前的文章,多次探讨了这个使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人的直觉经常与贝叶斯公式计算的结果相悖?这是因为,人们在使用直觉的时候经常会忽略基础概率。(请点击➡️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简单统计学》里写道:混杂因素常常出现在使用观测性数据的研究中,因为人们无法通过现实的方法使这些因素维持恒定。

所以,我们应该牢记:

一项研究的结论有可能受到混杂因素的干扰。

该书作者加里.史密斯说,辛普森悖论实际上是更早时候由两位统计学家发现的。

辛普森悖论指的是:

当聚合数据被分解时其中的模式发生逆转的现象。

该书还举了几个有趣的例子:

1、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在五个存在竞争的主要机场,拥有优于另一家航空公司的准点运行记录,但其总体准点记录则不如竞争对手,为什么?

因为阿拉斯加航空拥有许多飞往西雅图的航班,而西雅图的天气问题经常导致飞机延误 。

2、对于每个年龄群体,瑞典的女性死亡率都要低于哥斯达黎加,但瑞典拥有更高的女性总体死亡率,为什么?

因为瑞典拥有更多的老年女性 (老年人拥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 ) 。

3、一项医学研究发现,一种手术对于小型和大型肾结石的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另一种手术,但其总体成功率却不如另一种手术,为什么 ?

因为它经常被用于治疗大型肾结石(大型肾结石的治疗成功率相对较低 ) 。

以上例子之所以存在辛普森悖论,是因为某种混杂因素对聚合数据产生了影响 。

更值得学习的是,加里.史密斯写道:这并不意味着分解数据永远优于聚合数据 。举例如下:

在下表中,对两个假想的棒球选手进行了比较,将数据分解成了单日和双日。例如 ,科里在双日的 1 0 0次击球中击出 2 0个安打 ,安打率为 2 0 / 1 0 0 = 0 . 2 0 0 。

在这些编造出来的数据中 ,两名选手恰巧在单日拥有更好的表现 ,科里恰巧在单日拥有更多的击球次数 。因此 ,虽然吉米在单双日都具有更高的安打率 ,但是整个赛季安打率更高的人是科里 。

根据这些数据 ,你认为谁是更好的击球手 ?

正确答案是:科里。

因为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单双日是一个有意义的混杂因素 。这只是数据中的一种巧合而已 。

在此情况下,聚合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谁是更好的击球手 。

下面介绍一个更“实战”的案例,这段内容来自“数数科技”(公众号:ThinkingData)。

这个例子其实是倒过来说辛普森悖论

总评中占优势的,在每个分组比较中反而都占劣势。

工作中的典型案例

某产品的用户中有10000人使用Android设备、5000人使用iOS设备,整体的付费转化率应该是5%。细分发现其中IOS设备的转化率仅为4%,而Android设备则是5.5%。“聪明”的数据分析师得出结论:iOS平台的用户付费转化率低下,建议放弃IOS平台的研发。

一般来说,iOS平板的付费转化率比Android平板高出很多,而iOS手机的转化率也相对更好。这种情况下,设备类型就是复杂变量,如果数据是根据设备类型得到,那么其他的数据就可能被完全忽略。

接下来我们来对比这一组数据:

由此可见,Android设备转化率无论在平板端还是在手机端的转化率都小于iOS设备,这也跟我们的常规预期相符。

当计算全设备情况时,Android的转化比例为550/10000=5.5%,iOS的转化比例只有200/5000=4.0%。这也是题中“聪明”的数据分析师得出iOS版本应该下线的根源。

原因与应对策略

误区产生的原因说起来也很简单,就在于将“值与量”两个维度的数据,归纳成了“值”一个维度的数据,并进行了合并。

(从上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基数较大的Android平板把“整体转化率”的数据带偏了。

如果要避免“辛普森悖论”给我们带来的误区,就需要斟酌个别分组的权重,以一定的系数去消除因分组资料基数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而在实际转化例子中,就需要用如“ARPU”、“ARPPU”这样看似相似实际上有很大差异的指标来进行分割。

同样地,如果要更客观分析产品的运营情况,就需要设立更多角度去综合评判。还是拿上述的设备转化率为例,产品层考虑转化的前提会优先考虑分发量、用户量、运营思路、口碑等等。而往往为了实现最后的转化需要,需要更多前置目标做铺垫。

A/B测试中的注意点

联想到产品运营的实践,一个常见的A/B测试误判例子是这样的:拿1%用户跑了一个重大版本,发现试验版本购买率比对照版本高,就说试验版本更好,我们应该发布试验版本。

而事实上,我们选取的试验组里往往会挑选那些乐于交流、热衷产品、又或者是付费率高粘性高的用户,把他们的数据与全体用户对比是不客观的。当最后发布试验版本时,反而可能降低用户体验,甚至造成用户留存和营收数据的双双下降。

收获与总结

避免辛普森悖论的关键是要同时参考不同用户间的事实全貌。

第一,准确的用户分群在数据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免费产品当中,平均用户不仅不存在,而且是误导研发的因素之一,所以关键在于利用特征将用户进行合理划分。

第二,在一个具体的产品中,普适型的数据(如粗暴的对比IOS和Android总体情况)是没有多大参考意义的,一定要细分到具体设备、国家、获取渠道、消费能力等等再进行比对才有价值。

第三,斟酌个别分组的权重,以一定的系数去消除以分组资料基数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必需了解该情境是否存在其他潜在要因而综合考虑。


我们认为数据科学家和分析师是客观的,但数据可能会撒谎,如西谚所言:“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用好意铺就的”。

亚马逊欧洲商业智能部门负责人、资深数据科学家KarolisUrbonas,研究了数据科学家们应该知道的三种常见的“谎言”。以下是引用他的观点:

1、平均无处不在的平均值

平均值这种过度使用的聚合度量造成了无处不在的谎言。无论何时使用平均指标–除非底层数据正常分布(这种状况很少出现)–平均值都无法反应现实的任何有用信息。当数据分布偏斜时,平均值将受到影响,没有任何意义。平均值不是一个强大度量工具,容易受到异常值与正态分布有偏差的影响。

2、将数据拟合为假设–证实性偏见

如果数据科学家不得不快速得到结果,他们不得不快速回答或者解决问题。这意味着他们会把发现的第一个杂散相关就当做答案。在这些情况下,数据科学家搜索证据以确认假设,即“为假设寻找数据”。

3、并不存在的模式

人类的大脑善于在混乱中发现模式或图案--有时,它们开始发现并不存在的模式。这是数据科学家的致命陷阱。

说到数据会说谎,最有欺骗性的的例子莫过于统计学中著名的辛普森悖论了。正如前面两段所提及的。


假如我们的工作与数据和统计无关,辛普森悖论有何意义呢?

(来自百度百科)辛普森悖论就像是欲比赛100场篮球以总胜率评价好坏,于是有人专找高手挑战20 场而胜1场,另外80场找平手挑战而胜40场,结果胜率41%,另一人则专挑高手挑战80场而胜8场,而剩下20场平手打个全胜,结果胜率为28%,比 41%小很多,但仔细观察挑战对象,后者明显较有实力。

量与质是不等价的,无奈的是量比质来得容易量测,所以人们总是习惯用量来评定好坏,而此数据却不是重要的。

除了质与量的迷思之外,辛普森悖论的另外一个启示是:

如果我们在人生的抉择上选择了一条比较难走的路,就得要有可能不被赏识的领悟,所以这算是怀才不遇这个成语在统计学上的诠释。

关于道路难易的选择,有三种人生路线:

1、较难的道路。例如爱因斯坦,他说,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类似的职业有科学家、首富、体育冠军、明星基金经理、超级巨星,等等。

这类道路,获胜概率极低,付出代价极大。也容易落入“怀才不遇”的境地。

当然,在一个富足的、有安全感的社会里,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条路。期待我们亦如是。

此谓:Think big!

2、较容易的道路。平凡之路,是你我普通人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过过日子,陪好家人,自得其乐,不危害社会,也没啥不好。

比较是万恶之源,这条道路上的人的绝大多数苦恼,来自与第一条道路人士的比较。

3、短期容易长期较难的道路。这种道路眼下看起来并不难,人人可以走,但最终坚持下来的却极少。

巴菲特在1989年给股东的信里写道:

我们之所以能够获得现在这样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总是专注于发现那些一英尺高的,我们能够跨越的障碍,而不是因为我们获得了什么能够一举越过七英尺的能力。

虽然说起来似乎有点不公平,但是无论在经营还是投资当中,往往都是坚持那些简单和显而易见的东西比解决难题更赚钱。

如同上面的“辛普森悖论”里提及的篮球比赛,长期投资这类事,是可以绕开“专挑高手挑战”之路的。

在某种意义上,价值投资,长线思维,其实是逆向运用了“辛普森悖论”,找到高确定性的小目标,看起来“分组比较”中没什么优势,但利用时间的魔力,最终实现了总体统计上的最高回报。

选择较容易的“一英尺高的横杆”,去找平手挑战篮球,并非逃避难题,专挑软柿子捏,而是为了实现可重复、可持续的事情。

只有在更少的、更重要的变量分析上持续做到最好,才是提高整体投资回报确定性与大概率的最简单、最朴素的方法。

此谓:Think  long!

最终,正确的Long,都将变成Big。


最后

第三条道路,其实是前两条道路的混合。其短期看起来是第二条路,长期看起来是第一条路。

对比“较难的道路”,理论上这条路普通人也有指望。在这条道路上,要取得非凡的成果,没有必要非得做非凡的事情

但,反之,仅靠平庸的叠加,不管你多么拼命、坚持,也未必能够取得非凡的成果。

这其中需要天赋、勇气、努力、热爱、意志、运气和梦想。

深究下去,第二条路上的人,就条件而言与第三条路上的人并无二致。对于绝大多数资质平庸的世人,第二条路是生活的常态,第三条路是生活的希望。辛普森悖论是两条路之间神秘链接的一种。

关于这“短期容易、长期较难的道路”,上帝是慈悲的,令这路可期盼;上帝是智慧的,让这路不简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张学友是“逃犯克星”?贝叶斯公式告诉你真相

为什么张学友的每场演唱会都有逃犯落网?

先看看“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的“显赫战功”:

  • 4月7日南昌站首个逃犯在现场落网。

  • 5月5日赣州演唱会开场安检的过程中,警方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成功抓获一名网上逃犯。

  • 5月20日嘉兴演唱会安检时,发现逃犯一名,随后被警方逮捕。

  • 6月9日金华演唱会,两名逃犯落网。

  • 7月6日呼和浩特,警方抓获冒雨前来观看演唱会的全国在逃人员王某某。

  • 7月8日洛阳演唱会,早在5月份就期待满满的洛阳警方成功拿下“七杀”。

  • 9月21日遂宁演唱会,第一场就抓到了10余名违法犯罪人员。

  • 9月28日石家庄演唱会,现场三名逃犯落网。

  • 9月30日咸阳警方成功抓获5名逃犯。

几乎每场演唱会都会有逃犯落网,“歌神”张学友怎样看待自己“逃犯克星”的称号呢?

连续九场,场场有逃犯被抓,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先让我们跳开,来看一个影院中的贝叶斯推理。

(下面案例的英文出处:Brandon Rohrer

你前往影院排队观影,前面有个小伙伴,长发披肩,衣着中性,如上图,请问Ta是女士的概率有多大?

情况A

我在《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中介绍过类似的计算方法。

如上图,是一种视觉化的贝叶斯计算法,在《统计学关我什么事》一书中有详细解释。

请注意上面绿色和黄色两个长方形:

1、“面积”的概念在贝叶斯概率的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事件的可能性,由绿色和黄色两种构成。二者各自的概率,体现为长方形的宽度。例如上图中,是假设男女比例是1:1。

3、长方形的高度,是指“可能世界”的可能构成。例如上图,绿色长方形指女性的可能世界,进而该可能世界,是由“一半长发+一半短发”的假设比例构成。

了解了面积法,开始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假定影院中男女各占一半,100个人中,50个男人,50个女人。贝叶斯计算的特点,就是可以主观预测,毛估估一下。

第二步:假设女人中,一半为长发,余下的25人为短发。而男人中,48位为短发,两位为长发。这同样是基于常识和主观预测的毛估估。

第三步:由此可以计算,有25个长发女人和2位长发男人。

第四步:所以,Ta是女士的可能性为“25/(25+2)=92.6%”。

情况B

现在让我们增加一个新的信息,你现在排队是在准备进入男士休息室。依靠这个额外的信息,仅采用常识和背景知识即可完成判断Ta更可能是男性,无需思考。

但是,贝叶斯推理则能以数学实现形式,做出更加精确的预测。

其意义在于,在某些你无法很简单靠常识和直觉来做出量化判断的时候,你就需要精确的算法了。所以让我们继续用贝叶斯来计算如下:

如上图,还是采用面积计算法我们开始推理:

第一步:100个人在男士休息室外排队,我们主观猜测毛估估一下,其中98名为男士,有2位陪同的女士。如上图中的绿色长方形,因为女性极少,所以该长方形很“瘦”。

第二步:假设女人中,一半为长发,一半为短发。而男人中每50人里有两位为长发。和上面的情形一样,这同样是基于常识和主观预测的毛估估。我们注意到,尽管男性长发的比例很低,但是由于人群基数较大,所以下面计算男性长发人数的(深黄色那个)长方形很“胖”,有4个之多。

第三步:按照以上的假设,短发男士有94人,长发为4人。而两位女士则一个长发一个短发。即,长发人士里有4男1女。

第四步:Ta是女士的可能性为20%。


这里涉及了两个个关于概率的概念:

1、先验概率。是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概率,它往往作为"由因求果"问题中的"因"出现的概率。

例如上面长头发是男是女的案例里,开始根据常识,假设人群整体性别比例为1:1。

2、后验概率。是指在得到“结果”的信息后重新修正的概率,是“执果寻因”问题中的"果"。

由于知道了是在男士休息室前的排队,根据此信息,将人群男女比例调整为98:2。

过程称为“贝叶斯推理”。贝叶斯推理可以总结为:通过观察行动(信息),将先验概率通过贝叶斯更新,转换为后验概率。

贝叶斯算法之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放异彩,是因为其具有学习功能。贝叶斯推理中,修改过的“各个类别的后验概率”,已经使用了所有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从信息中学习到的结果”。贝叶斯推理正是具备了“收集信息并自动变聪明”的功能。


张学友演唱会抓逃犯,和贝叶斯计算有什么关系呢?

最近几年,摄像头、人脸识别、联网技术大规模使用,是导致逃犯被抓的首因。

简单来说,每个演唱会抓到逃犯的比例应该是比较接近的。张学友的演唱会有何不同呢?

不全面分析如下:

原因1:张学友的男性歌迷较多。

从抓捕照片看,基本为男性逃犯,好像只有一位女性。

因为男性人群的基数更大,所以张学友演唱会上出现逃犯的概率更大。

原因2:演唱会规模较大。

因为整体人数基数越大,男性歌迷人数更多,有逃犯的可能性越大。

原因3:年龄段分布较广。

原因4:阶层分布较广。

原因5:演唱会基本都在二三四线城市。

以上原因3、4、5,可能令歌迷与逃犯的人群重合度更高。也就是说,因为年龄分布、阶层分布、城市分布的原因,即使是在同样数量的男性歌迷中,出现逃犯的概率更大。

概括而言,因为:

  • 更大的人群基数

  • 更高的男性比例

  • 更高的逃犯比例

导致了张学友演唱会上出现逃犯的数量较多。

根据以上5点信息,我们通过贝叶斯推理,会有类似上面“男士休息室”的信息更新。

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面积法”计算一下。

所以,在张学友的演唱会上,出现疑犯的“后验概率”更高。

悬念在于,为什么逃犯愿意铤而走险去看张学友的演唱会?

上面分析后验概率,计算的其实是张学友歌迷中包括逃犯的比例。但是这个比例再高,如果逃犯不来现场,也没用。

下面我们用决策树分析法,计算逃犯愿意冒险主动来到现场的可能性。

我没有更多别的演唱会是否有逃犯被抓的数据,简单用决策树分析如下。

在寻常情况下,逃犯决定是否去看演唱会,会进行下图思考:

所以一般演唱会,逃犯冒险去看的概率为10%。

但是,张学友不是一般人啊,他人品正,没绯闻,歌唱得荡气回肠,容易令英雄豪杰们产生共鸣。

作为灵魂型歌手,张学友令逃犯歌迷更愿意冒险。

逃犯们每天东躲西藏,日子压抑。又如《肖申克的救赎》里所言,每个罪犯都觉得自己无罪。脑海里浮现出张学友的歌曲,“有故事的人”不禁感慨万千,非理性指数大幅上升。

于是,逃犯冒险去看张学友演唱会的概率为30%。

这样,逃犯出现在张学友演唱会上的主动可能性,对比一般演唱会,一下变成了三倍。

加之前面提及的较高的逃犯比例之“后验概率”,二者相乘,令逃犯出现在张学友演唱会上的数量较多。

在技术手段的帮助下(该类逃犯对科技进步估计不足,也拉低了理性的比例),张学友的演唱会变成了逃犯放飞自我的舞台。


你陪了我多少年,花开花落,一路上起起跌跌。”

那天晚上,亡命天涯的大哥,在最后的四大天王的歌声中,勾起了年少往事,飞蛾扑火般慷慨赴约,哪怕最终身陷牢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