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我为简短的回答向庞大的问题致歉。”

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



一、无意义的混乱

马斯克格外喜欢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的代表作《银河系漫游指南》。年少时,他在读这本书时,就曾尝试着找到宇宙中属于自己的位置。从此他就开始了夹生的、癫狂的一生。

作者完全不能预测自己的著作会带来什么。就像这本书的初意与马斯克的感触截然不同。假如你没读过,我们看看故事讲的是什么:

福特·派法特是一位宇宙漫游研究员,来自参宿四附近的小星球,受雇于银河系漫游指南公司,负责从银河系四处搜集资料,编辑《银河系漫游指南》,但他已经被困于地球15年,直到一天,渥罡人受命负责摧毁地球,用作兴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他借机搭上便车,同时救走了他的地球朋友亚瑟·丹特。

渥罡人发现了两人搭上便车,而渥罡人的长官决定将两人从太空船抛出气闸外,一般人在真空的环境下,只能存活三十秒,同时在三十秒被另一艘太空船救起的机会更是数亿万分之一。不过,银河总统柴法德·瘪头士和他的地球女朋友崔莉恩刚巧偷走了以突破非或然率技术的太空船黄金之心,并驶经两人被抛出气闸的空间,又救起了两人。

四人驾着黄金之心朝传说的星球马格西亚出发,传说中,马格西亚是一个替富人兴建人造星球的星球,不过宇宙经济过度膨胀,引发全宇宙的经济破产。

亚瑟·丹特在马格西亚上被告知,地球其实只是一个实验。原来许多百万年前,老鼠其实是一种超智慧生物,它们建造了一部超级电脑深思,它们问超级电脑,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是什么,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计算,深思告诉老鼠的后人答案是42,深思解释它只能计算出答案是什么,但答案的原因必须由另一部更高智能的电脑才能解释,而该部电脑就是地球。

在计算出答案前的5分钟,地球却被渥罡人毁灭,地球的全部资料销毁,老鼠认为仅有的资料寄存在最后离开地球的亚瑟·丹特的脑中,于是决定向亚瑟·丹特开刀做手术。

小说中充满尖锐的讽刺和隐喻,将整个宇宙的运行看作无意义的混乱,无论是宇宙的哪个维度或时间,这种混乱永不消失,好似一块五公斤重包裹着柠檬的金砖拍碎了你的头。

有趣的是,少年马斯克并没有看到作者的讽喻,反倒是像谢耳朵那样看到了别的什么东西。这一点决定了他日后的轨迹,我们稍晚会说明。

《银河系漫游指南》带给马斯克最大的感受却是: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难

因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或多或少的都带有自己主观或者认知的偏见,所以很难确定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正确的问题。

道格拉斯•亚当斯没有让马斯克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反倒令他这个无意义的、混乱的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当然,在钢铁侠坚定地执行火星计划时,他个人的人生看起来倒也是无意义、且混乱不堪。理性,激情,应用于计算的逻辑异常复杂,但隐隐约约也可以自圆其说地阐释一下,后面我会做如此尝试。

二、宇宙里的答案

小说里的“42”是什么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某个终极答案?

爱因斯坦说:“所有科学中最重大的目标就是,从最少数量的假设和公理出发,用逻辑演绎推理的方法解释最大量的经验事实。”

《终极算法》的作者佩德罗•多明戈斯教授有一个假设:

所有知识,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未来的,都有可能通过单个通用学习算法来从数据中获得。

多明戈斯将该学习算法称为“终极算法”。

他认为,如果这种算法成为可能,它的发明将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实际上,终极算法是我们最不愿意发明的东西,因为一旦对其放松,它会继续发明一切有可能发明的东西。

这个世界正在越来越逼近终极算法,还是更加远离?

我们的直觉与此似乎正好相反,我们对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相的信心不是在增加,而是在衰减。

物理学之父阿基米德曾经豪情万丈地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牛顿以其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如同先知般,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

牛顿乐观地宣称:如果一条规律对于所有我们已经见到的事物都成立,那么这条规律对全宇宙的所有事物都成立。

拉普拉斯写道:

(牛顿的)《原理》将成为一座永垂不朽的深邃智慧的纪念碑,它向我们展示了最伟大的宇宙定律,是高于(当时)人类一切其他思想产物之上的杰作,这个简单而普遍定律的发现,以它囊括对象之巨大和多样性,给人类智慧以光荣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则惊叹“数学在自然科学中不可思议的有效性”:

由少量的观察推导出规律,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超出其预测范围的领域


三、求解世俗世界

让我们回到世俗世界。

并非只有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科幻迷们才致力于追求“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

人们不同程度地试图找寻“终极答案”,只是落在不同的问题设定上。作为个人主义者,我会将话题引向偏于个人的终极答案。

就像达利欧在《原则》里尝试做的。他说自己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理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Principles”,可以翻译为“原理、原则、法则、主义、本质、源泉、根源”等等。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希望表达的不会少于这些可能的中文涵义。

甚至野心更多。牛顿于1687年7月5日出版的彻底改变世界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英文书名叫《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e Philosophy》,后来经常就被简称为《Principles》。

投资家成功后琢磨“本质问题”,未尝不是值得鼓励的好事,好过他们胡干别的什么拯救世界的事情。

在导言里,达利欧写下了自己的原则总纲:

a、独立思考并决定:(1)你想要什么;(2)事实是什么;(3)你如何实现。

b、以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做决定。

c、遵照原则做事。

d、以系统化的方式来决策。

为什么要重温这本“过时”(按照现在的所谓知识更新速度,即使如此干货的畅销书,不用几个月就有点儿人老珠黄了)的书?

达利欧是顶尖的聪明人,他在《原则》一书中,半个公式都没用。据统计,假如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每用一个公式,阅读量就会掉多少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达利欧可能有如下假设:

1、懂公式的人,无需列出公式,他们也明白是啥意思;

2、不懂公式的人,列出来也没用,干脆就让他们当鸡汤看假装懂懂就好了。

下面让我们看看,达利欧默认读者该知道哪些公式。


四、聪明太多,怀疑太少

达利欧毕业于哈佛商学院,通过案例教学法,接受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不用说,他有理论、懂计算、晓实战,对于“期望值计算”这类基本功,当然了然于胸。

何谓期望值计算?举例如下:

塔勒布在投资研讨会说:“我相信下个星期市场略微上涨的概率很高,上涨概率大概70%。”但他却大量卖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赌市场会下跌。他的意见是:市场上涨的可能性比较高(我看好后市),但最好是卖空(我看坏结果),因为万一市场下跌,它可能跌幅很大。 

分析如下:

假使下个星期市场有70%的概率上涨,30%的概率下跌。

但是如果上涨只会涨1%,下跌则可能跌10%。

未来预期结果是:70%×1%+30%×(-10%)=-2.3%。

因此应该赌跌,卖空股票盈利的机会更大。

如芒格所言,巴菲特每天做的,都是算这个简单数学问题。与其说是一种数学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模式。知道容易,做到极难。

1982年8月,墨西哥对其债务违约。因为美国银行正在向像墨西哥一样高风险的其他国家提供贷款,总额约为其资本金总和的 250%。美国的商业贷款活动逐渐陷于停顿。

达利欧是少数预见到这一情况的人,他预测美国正在走向一场萧条,尽管美联储增加了货币供给,令股市出现了创纪录的涨幅。

达利欧将这一现象解读为市场对美联储行动的条件反射式反应。并引用了历史:在 1929年,股市上涨 15%之后,就出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崩盘。

与索罗斯和塔勒布一样,达利欧是个将理论与认知付诸行动的人,他计算如下:

  •  美联储的努力失效,经济走向崩溃的概率是 75%;

  • 美联储的行动一开始成功刺激经济,但最终仍然失败的概率是 20%;

  • 美联储提供了足够的刺激来挽救经济,但最终触发恶性通胀的概率是 5%。

作为计算的结果,为了通过对冲规避最不利的可能性,达利欧开始买入黄金和国债期货,作为对欧洲美元的对冲,这是一种押注于信贷问题加剧的风险控制方式。

看起来,这个推理毫无漏洞

然而,达利欧错了。错得亏光了整个公司。

原因我们姑且不说了。总之,即使达利欧预测的那部分全都对了,但是连锁反应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波动,都可能令推理失效。美元回流导致的升值压力,令美联储降息,驱动了一场意外的经济繁荣。

这个故事,一直被我储备于一个待写的主题《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结果的结果不是结果》。这篇写出来更简单有趣些,但我还是打算把当下这篇更有挑战些的议题完成。

在我看来,年轻的达利欧犯了三个错误:

错误1、正确太多。在哈佛商学院的精英教学体系里,他一直在学习“如何做对一件事”,他们聪明而自信,志在必得。然而,在一个复杂系统里,做对、并证明自己正确,经常是危险的;

错误2、怀疑太少。现实世界里,他没能保持足够的自我怀疑。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研究》中反驳了“因果关系”具有真实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

错误3、自我高估。个人世界里,他高估了自己的专业和判断。在卡尼曼的研究里,对自己的高估外加对外部意见的低估,令我们的决策判断远没自以为是的那么靠谱。

五、试错和可证伪

埃皮克提图说:一个人不可能重新认识自己认为已经了解的事物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向。

另一方面,人们喜欢发现、或者制造“因果关系”。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

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

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

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过去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

伯特兰·罗素将休谟视为是实证主义者,认为知识只有可能是从对于事件的观察上衍生而出—从“对感官的印象”或是“感觉的数据库”里得出,同时其它任何不是透过观察经验而得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

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命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

试错法属于证伪主义。可证伪性,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即“这些结论必须容许逻辑上的反例的存在”。

索罗斯和塔勒布都是波普尔的信徒。塔勒布写道:

虽然索罗斯在他写的文章中没有明白表示,但他懂得怎么处理随机性方法是保持批判性的开放心胸,而且不以改变看法为耻。他到处宣称自己容易犯错,却仍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因为他晓得本身的缺点,其他人却自视甚高。他了解波普尔,也过着波普尔式的生活。

波普尔表示,科学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严肃,世界上只有两类理论

一、经过检验并以适当的方法予以驳斥、已知为错误的理论,称之为已被证伪(已遭否证falsified)。

二、尚未得知错误或者尚未遭否证,但将来有可能被证明为错误的理论。

塔勒布对此解释道:

为什么没有一个理论正确?因为我们无从得知是否所有的天鹅皆为白色。其中使用的检验机制可能有误,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提出这样的陈述:世界上有黑天鹅。

理论无法被验证,只能暂时被人接受。以棒球教练贝拉的话来说,过去的资料里面有很多好东西,可惜的是它也有坏的一面。落在这两类理论之外的,就不叫理论。

如果一个理论没有包含一组可以被检证错误的条件,只能称之为骗术——否则无法加以驳斥。

为什么?因为占星家总是能够找到理由去解释过去的事件,比如说“火星在线上但运势不太强”。同样的,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改变一位交易员的看法,那么他就称不上是交易员。

牛顿物理学和占星术的差别说来讽刺。牛顿物理学是科学,因为它允许我们证明它是错误,而且确实已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然而占星术却不能被证明错误,因为它没有提供条件让我们驳斥它。

这一点成了判别科学和胡说八道的基础,称做“画界问题”(the problem of demarcation)。

塔勒布对波普尔下面的名句推崇备至:

“这些人有大胆的观念,却对本身观念的批判不遗余力;他们设法要了解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使用的方法是先了解它们是否可能无误。他们大胆推论,然后极力尝试推翻本身的推测。”

他认为,“这些人”指的是科学家,但也可能是任何人。

以上这些“夸夸其谈”的理论到底有什么用呢?

很有。

我们的文化喜欢以“到底有什么用”来评判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证伪”这个东西可以有什么用。

题目:最少翻动的次数

桌上放着四张纸卡,分别写着1、2、3、4 (如下图):

有人说:“1的背面都写着2。”

请问:你要将几张牌卡翻开才能验证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你可以用手蒙住这里想一下,然后再往下看。

答案是:

3张。

为什么呢?

  • 要翻开“1”确认背后是“2”,要翻开“3”、“4”确认背后不是“1”,以上都符合时,该说法才是对的。

  • 至于“2”就不用翻开了,因为它背后不管是多少都不影响那句话的正确性。

如果用“证伪”的方法,就更容易理解了。其实,这也正是“逆向思维”的精髓所在。倒过来想,怎样才能证明这个说话是错误的呢?如果无法证明是错误的,自然就是正确的、或者说暂时是正确了。

NND,我又不参加奥数,这种小伎俩有个鸟用?

让我们再来一题。

题目:找规律

给你三个数字 2 , 4 , 6,请找出该序列中的潜在模式。

条件:你可以提出其他几套包含三个数字的序列 ,并将获知它们是否符合这种模式 。 例如你可以问,8,10,12,这三组数字符合该模式吗?

这看起来是一道简单得有诈的幼儿园大班题目。难道不就是“偶数 、升序数和连续数”吗?又或者是2的连续数倍数?

这是《做最好的决策》里的一道题。沃顿教授休梅克写到:

形成某种假设通常是个好主意 ,特别是如果有很多假设可以得到实证检验的话 。但是 ,当人们真正制定策略来检验他们的假设时 ,一种暗中为害的确定性偏见可能会乘虚而入 。

不知道你是否和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检验适合他们规则的序列。如下表的 “检验一个假设 ”一栏中所示 (对于每个测试序列是否符合 “ 2 , 4 , 6 ”这组数字的隐含模式这个问题 ,该表中作出了是或不是的回答 ) 。 

书中写道,经过三次成功测试之后 ,参与者通常会自信满满地说 , “偶数 、升序数和连续数 ”的假设是正确的 。但他们错了 。

可以考虑用一种替代方法来检验违反假设的序列 (如第四行所示 ) ——换言之 ,就是故意犯错 。如果参与者选择了不符合他们当前假设的数字 ,他们通常会更快地发现 ,真正的模式是任何升序数 。

这种模式很少被发现 ,除非被试者愿意犯错 ——也就是说 ,愿意去测试那些违背他们信念的数字 。相反 ,大多数人陷入了一种狭隘的错误假设 ,正如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那样 。如此一来 ,他们唯一的出路是 :犯一次错误 ,并且证明这终究不是个错误 。

(注:也许有另外的潜在模式,例如:任何不降序的三个数字。在此我们稍微跳过。)

你必须采用“试错法”。如作者所说,有时 ,犯错不仅是得到正确答案的最快方法 ,也是唯一方法 。

参与这项实验的大学生,仅 1 0 %的人发现了“正确”模式 。

绝大多数人则被困在一种狭隘的假设中 ,例如偶数和连续数 ,而且他们只去测试符合这一模式的数字组合 。从短期来看 ,他们使用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但从长远来看 ,他们错了 ,因为他们并没有通过足够广泛的实验来发现这种潜在模式 。

不论什么时候 ,只要你没有多少确凿的证据 ,你在探讨自己关于各个部分如何组合在一起的最初推测时 ,你的正确率就不高 。找出这种模式的最快方法 ,就是去尝试很多否定性测试 。

简而言之,证明“所有的天鹅全都是白色的”,不是去找更多的白天鹅,而是要去找究竟有没有黑天鹅。

王尔德说:“想象是模仿,批判的精神才具有创造力。”在数字时代,在金融时代,在复杂时代,试错和证伪,是弄潮儿们的利器。

如此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达利欧在《原则》一书的“导言”开头就写到:

在我开始告诉你们我的思考之前,我想先说明,我是个“愚人”,相对于我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我真正知道的并没有多少。

不管我一生中取得了多大的成功,其主要原因都不是我知道多少事情,而是我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己应该怎么做。

我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它帮助我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


六、从直觉到算法

犹太人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即使命运多舛,他们仍然能够去思考人类自身的那些终极问题。

索罗斯和卡尼曼都曾在二战时期,东躲西藏、四处逃命。手无缚鸡之力的卡尼曼,在建国之初的以色列,又经历了独立战争的炮火。

在军营中,年轻的卡尼曼“发明”了一套算法,用于军队的面试,令效果大为改观。四五十年后,他已经荣获诺贝尔奖,回到军营参观,发现自己当初的“算法”仍在高效运行着。

那套算法和下面要提及的阿普家评分原则一样简单,却远比军官的经验和直觉更加靠谱。

“我们满心相信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这份信心建立在一个稳妥的基础之上:我们最大限度地忽略自己的无知。” 

丹尼尔·卡尼曼如是说。

专家是靠不住的,直觉是靠不住的,你我都是靠不住的。

卡尼曼发现,应用数据统计方法得出的结果,经常比专家的预测结果要准确得多。

更新研究则更深入地指出:均衡考虑各项预测因素的公式更有优势,因为它们不受样本突变的影响。

这种基于等权原则的计算方案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可以在不作任何事前统计研究的基础上就能开发出有用的运算方法。

这种基于现有数据或者常识的简单等权公式通常可以预测出意义重大的结果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卡尼曼举了下面这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一项拯救了千万婴儿的简单运算法堪称对于这项研究的经典应用。妇产科医生清楚地知道,如果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分钟内无法正常呼吸的话,他/她就会有很大的脑损伤甚至夭折的风险。

在 1953年麻醉学家弗吉尼亚·阿普加( Virginia Apgar)介入之前,内科医生和接生人员一直在用他们的临床经验来判断婴儿是否处于危险状态,不同人员的依据也不尽相同。一些人侧重于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另一些人则观察婴儿的啼哭频率。由于没有一个标准,人们经常错过危险信号,导致许多新生儿不幸夭折。

一天早饭后,一个住院医生问阿普加医生如何对新生儿作系统评估。她回答道:“这很简单,你可以这样做。”阿普加快速写下了 5个变量(心率、呼吸、反应、肌肉强度和颜色)以及 3个分数( 0、 1、 2分别代表各个变量的稳健度)。

阿普加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有所突破,而且这一突破还可能被应用到所有的产房中,她便开始用这种方法评估每一个出生一分钟的婴儿。一个得到 8分以上的婴儿一般是肤色粉红、蠕动、啼哭、面部扭曲并拥有 100次以上的脉搏,这样的婴儿外形很好。低于 4分的婴儿一般是浑身青紫、肌肉松弛、不爱动且心跳微弱,这样的婴儿需要立即救治。

应用了阿普加的评分原则后,产房的护士们终于在判断婴儿情况是否危险的问题上有了一套标准,人们认为这个公式对减少婴儿的夭折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阿普加的方法依然应用于每一个产房中。

阿图尔·甘德( Atul Gawande)近期的著作《一份清单宣言》( A Checklist Manifesto)也介绍了一些其他案例,以说明列表以及简单原则的优点。

行文至此,让我们回到开头的《原则》里的四个基本原则中的两条:

1、以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做决定。

2、以系统化的方式来决策。

关于第一条,可信度加权,我们在后面的决策树里会介绍类似的方法。

达利欧强调道:

  • 我犯下的代价惨痛的错误使我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从“我知道我是对的”变成了“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

  • 这些错误让我养成了谦逊的习惯,我需要用谦逊平衡我的勇敢。

  • 我知道我可能会错得离谱,又好奇为什么其他聪明的人对事情的认识与我不同,这促使我既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也从别人的视角看问题。

  • 这让我看到了很多维度,如果我只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是看不到这么多的。

  • 我懂得了如何对不同人的观点进行加权,从而选择最好的观点,也就是说,我用可信度加权的方式做决定。

  • 这降低了我犯错误的可能性,真是太棒了。

那个从哈佛毕业的、差点儿被墨西哥债务违约击垮的自信青年,现在已经是一位老到的、“我可能错了”的、休谟与波普尔的信徒。

而关于第二条,则是达利欧认知更新后的行为更新。其策略是:

  • 以算法的形式把决策标准表达出来,把这些算法植入计算机。

  • 进而以此提高集体决策质量。这样的决策系统(尤其是在实践可信度加权的情况下)是极其强大的。

在准备中的“得到”课程里,我将此描述为:

年轻时的达利欧已是一名超级球员,他对点状的概率计算滚瓜烂熟,但很多时候却不能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挑战;

后来,他变成一名超级教练。球队靠系统,而非超级球员来赢得一场球赛;

再后来,他还会成为一名超级经理


七、决策高手

富兰克林说:人,在二十岁,意志支配一切;三十岁,机智支配一切;四十岁,判断支配一切

我们并非是命运的产物,而是命运降临之后我们的决策与行动的产物。

无论多么擅长计算,如果不能做出决策,采取行动,毫无意义。

有两种思维模式:决策和行动。

只有资源不可撤销地分配到行动中,决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因此,我们需要付诸行动,并且思维从思考模式转换为行动模式。

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只是踩着西瓜皮做决定,其实放弃了决策的权力。

就像《解忧杂货店》所写:

其实所有纠结做选择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所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有些知识即使知道了也毫无用处,如果不知道就会很惨。例如下面几点:

内控点

德国籍犹太人早在 20世纪初于柏林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目的是以科学的方式去探索人类思维的谜团。

《思维简史》一书介绍道:

格式塔心理学家在揭示思维的有趣现象并将其巧妙呈现出来这一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就好似暗夜中射出的一道微光,渐渐点亮了天空。

灰色在被紫色包围时看起来像绿色,被蓝色包围时则显得像黄色。如果你对别人喊:“别踩那只香蕉虫!”他一定以为你喊的不是“虫”,而是“皮”。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在外部刺激与由此引起的人的内部感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因为人的思维会以多种稀奇古怪的形式介入这个过程

形象地说,在外部世界对你施加的影响、以及与你内心的感受之间,应该预留一个缓冲空间。你要在这部分空间里,进行自己的决策。否则,你就活得如同一只惊弓之鸟。

芒格说:“宏观是我们要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地方。”

决策框架、流程、要素

《斯坦福商业决策课》里说:

决策是我们塑造未来的最强大的技能,做出良好决策是让人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我们期望的关键。

要在行动之前判断决策质量,我们需要明白决策的本质内涵。

该书认为,每个决策都可以划分为六个不同要素,每个要素都必须高质量地解决。这就是优质决策的六大要素:

( 1)合适的框架;

( 2)创造性的选项;

( 3)相关及可靠信息;

( 4)清晰的价值和权衡;

( 5)充分论证;

( 6)付诸行动。

决策树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里写道:

我们会运用“决策树”这样的图解形式来描绘决策情境。这些图解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对个人或公众决策情境中的一些要素进行总结,以便于将科学决策理论所涉及的一些原理加以运用,从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

决策树状图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我们用一张布满选择点和结果的假想地图来表示情境,这些选择点和结果会导致相应的后果,就像道路上表示岔路口的路标以及沿路的各种事物。

在图解的最右边,我们列出了可能的后果,这些后果都是和决策树中的选择点以及相应事件相联系的。我们将会用一些数字来概括决策者对于相关结果的评估(它们在传统意义上被称为“效用”,但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个人价值”)。

决策树叶可以称为概率树。对其比较形象的比喻是,在每个有多种可能的节点,就出现了一个平行世界。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人人都有超级大脑,你我为何还这么蠢里有描述。

在本文第“四”节计算期望值的例子里,也可以用决策树的形式进行表达。

勇敢地做决定

除了投资,绝大多数情况下,随便做个决策都好过没有决策。

如查兰所言:你需要强大的内心,对于真正有意义的事,你要锲而不舍地施加你的影响力,还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来寻找新方案。别怕得罪人,勇敢地表达你的主观判断。别怕,要勇敢做艰难决定。

以上这些算是“决策”的基本动作。下面,则是高手的自选动作

修剪决策树

影响一件事情的因素可能会很多。但是在决策树中,罗列过多选项,意义并不大。专家的建议是控制在6、7个以内。

曾有研究表明,顶尖职业棋手和普通棋手的计算速度差别并不大,但前者修建决策树更富有效率。

在一篇标注“原文/ Farnam Street”的译文里,有如下精彩论述:

我们通常认为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最佳决策。有时候这是对的,但有时候这反而会拖累我们的进度。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会非常有风险。

许多顶尖的成功人士会采用简易而且通用的启发式决策法,以便省去针对单独情况的思考。

启发法(heuristics)是指依据有限的知识或不完整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方法。

  • 对史蒂夫·乔布斯而言,启发法的默认模式也许是“说不”。

  • 对沃伦·巴菲特而言,是对任何需要计算器或电脑辅助的决策“说不”。

  • 对埃隆·马斯克而言,启发法可能意味着从第一性原理*开始推演。

  •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可以借鉴的决策方法。他会先问自己,这是一个可逆决策还是不可逆决策?

乔布斯的原则是不要第二选项,他甚至不要广告公司拿出候选方案,而是把第一套方案做到极致。当然,iPhone照样是要有不少原型机的。

简而言之,乔布斯如同屠夫一般修剪决策树

巴菲特天生就是个计算机。假如他的人肉计算机没算清晰,还要打开电脑算一下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是多少,那就太不堪了。

而在贝佐斯看来,如果决策是可逆的( reversible),即使没有十全的信息,我们也要当机立断。如果决策是不可逆的( irreversible),那么我们最好三思而后行,确保考虑足够充分的信息,并尽可能透彻地审视问题后再行动。

贝佐斯利用这种启发法做了创立亚马逊的决策。他认识到,亚马逊就算失败了,他也能重回之前的岗位。他仍可以从失败中学到很多,并不会因此后悔。他敢于冒险,因为这项决策是可逆的。启发法很好地为他所用,并长期为他的决策提供指导。

可逆的那部分,高手们有“系统动力学”与“贝叶斯公式”。

概率化的思考与行动

在决策树上,各种情境被赋予的数值是概率化的,期望值也是概率化的,最终计算也是概率化的。

对于决策高手而言,要把好的结果和明智的决策分开。什么意思呢?就像职业球手,认真打好每个球(决策),而不会受到比分(结果)的影响。

进而言之,即使我们竭尽全力做对了大多数事情,仍然未必有好的结果。

在无知的情况下决策

《赋能》一书,探讨了复杂环境下的组织变革。作者写道:

2002年2月,美国国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申明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部长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打趣地说了一句流传甚广的“金句”:

“如我们所知,有些是‘已知的已知’,即有些事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我们同样知道,也有些是‘已知的未知’,也就是说有些事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但还有些事是‘未知的未知’,即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无知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决策?本文已经提及了:

  • 概率化思考;

  • 应用算法;

  • 打造应对不确定性的敏捷团队。

以及后面要提及的:系统动力学、混合算法、贝叶斯法。

对付不确定性,塔勒布采用的是杠铃策略,一方面是因为他从事金融行业(按下键盘做决策),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捕鲸者(期货交易,等待大机会)。

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捕虾者,而且需要物理意义上、更高频地劳作,该怎么办?

八、系统动力学&混合算法

连续决策

决策树?太理想化了,谁会用决策树来选择老婆老公?

装腔作势地在PPT上画一堆吓死人的图表,我们脑海中就浮现出麦肯锡之类。马云们对他们也满是嘲讽。

那些排行榜上的老板们,例如碧桂园的杨国强,难道还会用决策树吗?

我的回答是:

超级决策者们即使不画出决策树,甚至不懂决策树,但他们天生就是决策树修剪高手。

上面没有提及、现实中也经常被我们忽略的是: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并非是有一个决策问题,被洗得干干净净地摆在盘子里,让你拿刀叉来解决。

现实中,我们面对的,往往是“连续决策”的难题。

这类连续决策难题,有些是不可逆的,表现为“我这辈子真倒霉”式的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儿;有些则是贝佐斯所说的“可逆”的决策,这次不行下次再来。

系统动力学

在《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一书里,作者讲了自己在MIT的一次经历。教授列举出两家有竞争关系的企业 ,让大家进行讨论 :

A公司和B公司是两家势均力敌的检测仪制造商。 

A公司的产品包装独特、设计新颖;B公司的产品样式简单粗糙 ,能看见配管 、传感器等内部构造 ,两家公司的产品性能及价格等几乎没有差别 。

教授当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

 “ 5年后 ,哪家公司会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 ”

看起来答案应该是A吧 。

然而 ,正确答案是B公司 。 

为什么呢?

  • B公司产品能看见内部构造 ,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进行加工 。

  • B公司也通过学习吸收这些顾客公司的加工 ,推出相应的新产品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结果 , B公司在顾客自身加工的基础上改良产品 ,让用户体验变得更好。

  • 反观A公司 ,用华丽的外表设计掩盖了本质性的东西。

反馈是冠军的早餐。--肯.布兰查德

作为MIT的明星课程,系统动力学的立场是:

不囿于表面现象及细枝末节 ,发掘事物背后隐藏的模型及动力机制 。

作者认为,系统动力学是通过隐藏于现象背后的 “模型 ”及 “动力机制 ”去捕捉本质的综合学科,如下图:

模型,是指产生某种现象的结构 ,包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动力机制 ,是以长远目光观察模型产生的现象 ,以及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及动向 ,即会出现怎样的模式 。

系统动力学强调:不还原要素 ,从全局捕捉

以往的科学方法论注重的是要素还原主义 ,而系统动力学则是基于俯瞰全局的角度。这有点儿像围棋的局部计算与大局观的关系。

不过,阿尔法狗的大局观那么厉害,也仍然属于某种“还原主义”,这里我们先不岔开去细究了。

一句话,决策树试图通过建立算法框架,去除非理性的影响,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而系统动力学,则通过“全局观(模型)+动力机制+反馈系统”,来发掘 “条理清晰的答案 ” 。

混合算法

超级决策者厉害的地方在于整合决策的能力。决策树在他们那里,变成了一个“系统动力学”。

一个机构是“死”的还是“活”的,或者“活”得怎么样,取决于“系统动力学”运行之状况。

就像一辆车。有的车昂贵、豪华,但跑不起来;有得车跌跌撞撞,却能开去西藏。

如此我们便很容易理解:

为什么后期的雅虎,看似也有一手不错的牌,就是打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亚马逊、今日头条等公司业务纷杂,却有清晰的“飞轮效应”。

极少有CEO是系统工程学高手。我称之为“混合算法”,即:将技术、商业、社会、愿景、人性、市场中的不同变量,代入一个简洁完整的方程式,进行快速、锐利的决策。具备这类能力与天赋的CEO极少

混合算法+系统动力学=“飞轮效应”。伟大的公司都有明晰、可见的飞轮。不管规模多大,业务多复杂,都表现为聚焦、紧凑,拥有“单一”式的敏捷,如滚雪球般快速增长,并以反馈系统,具备自我更新、以及反脆弱的能力。作为结果,这些公司多为轻资产,利润率高,现金流极好。

混合算法高手,懂得“复杂理论+概率思维”。他们经常认为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而非自夸神勇。他们相信“涌现”,而非宏大的无所不能者。这要求决策者既要着眼长远(有点儿牛顿力学式的),又要能够忍受眼前的混乱(有点儿量子力学式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演化与自我刷新。运气,执行力,学习力,缺一不可。并且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贝佐斯所言,可传染、可习得。


九、了不起的贝叶斯

拉普拉斯妖

拉普拉斯被认为是因果决定论的信徒。

尽管被誉为法国的牛顿,拉普拉斯并不像牛顿那样信奉上帝。牛顿伟大的计算有赖于“上帝存在”这个前提。例如在太阳系,各个行星及其卫星的运动既受太阳的制约,又以难以捉摸的多种方式彼此互相影响。牛顿认为要使这一复杂的系统免于陷入混乱,需要有上帝的不时干预。

当拿破仑看到拉普拉斯的巨著《天体力学》时,问他为何不提上帝。拉普拉斯明确地回答:“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

拉普拉斯在1814年提出假定: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定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妖”。作为预言先知,它传承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理论,能通过牛顿的简单公式轻易计算出宇宙中某个原子的过去和未来。

后来,这只物理学上著名的怪兽,被量子力学打败了。

可我们忽略了拉普拉斯对概率和统计学的巨大贡献,而概率正是量子力学时代的救命武器。

拉普拉斯给出了一个古怪的关于太阳会升起的概率方程,他声称这个概率是(d+1)/(d+2),d是过去太阳升起的天数。拉普拉斯声称这个公式可以应用于所有我们不认识的事物上,或是在我们已知,但由于我们不知道的事物而陷入泥潭的事物上。

塔勒布在他的书中,很隐蔽地盗用了拉普拉斯俏皮而智慧的、对“已知的未知事物”的概率预测,即,存在可很久的事物,未来会继续存在那么久。所以他只喝几千年前的饮料,只看经典之作,等等。

然而,如前所述,塔勒布是休谟和波普尔的信徒。而在“因果论”这一点上,拉普拉斯与休谟貌似属于“敌对阵营”。

又或者说,敌对阵营彼此间经常是犬牙交错、相恨相爱的。

牧师贝叶斯

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一件事而来。

托马斯・贝叶斯,英国人,生于 1702年,曾在爱丁堡大学学习神学和数学。后来成为一名牧师。

贝叶斯一生中仅写过一篇数学论文,题为《关于概率思考中某一问题的解法的考察》。他试图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也许是因为不太有信心,贝叶斯将其搁置一旁。

贝叶斯去世后,他的朋友理查德・普莱斯整理了他的论文,于 1764年发表于皇家学会的《哲学纪要》。

一直在进行类似研究的拉普拉斯,注意到贝叶斯的成果。1781年左右,拉普拉斯将贝叶斯对“逆概率”的理解,整理为沿用至今的公式:

没人能想到“简单的”贝叶斯公式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这个公式对人类的个人决策和公共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重温一个著名的题目:

某城有两个出租车公司,分别是蓝色和绿色公司。在所有出租车中 85%的出租车是蓝色, 15%的是绿色。一辆出租车涉嫌一桩深夜肇事逃逸案。目击者事后确认那辆车是绿色的。法庭测试了该目击者在夜间视觉条件下辨别蓝色和绿色出租车的能力,发现他在 80%的次数中能够正确辨别各种颜色,但 20%的次数却与另一颜色混淆。那么你认为肇事车辆如目击者所言是绿色的概率是多大呢?

用“概率树+贝叶斯公式”计算如下:

人类在认识和判断上,天生有一种直觉无法回避的偏差:

忽略基础概率。

以上题为例分析如下:

  • 在此问题中,最重要的基础概率是道路上蓝色、绿色出租车的比例,这应该成为判断的起始点——在所有证据(例如目击者证词)呈现之前的“先验概率”。

  •  Bar-Hillel( 1980)发现,当她将此问题呈献给不同群体的人时,人们普遍都忽视基础概率;当人们听到具体的目击证词时,基础概率便黯然遁入背景之中。

  • 于是,典型的答案是目击者的正确率为 0. 80,人们并未根据基础概率信息进行调整。

  • 如果我们将这些数字代入贝叶斯定理的公式中(见上图),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0. 41。

在此,我们的焦点不是讨论人类直觉搞不掂基础概率,而是对基础概率的主观设定,然后根据新的信息进行调整。

诡异的魔力

贝叶斯公式的诡异之处在于,有些时候,作为基础概率的先验概率,可能只是主观猜测的,但仍然能够对未来做出预测。

这有异于休谟和波普尔的“我极可能错了”之怀疑和证伪。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贝叶斯公式不被待见

贝叶斯统计的优势在于:

  • 在数据少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推测,数据越多,推测结果越准确;

  • 对所获的信息可做出瞬时反应,自动升级推测”的学习功能。

研究者发现:人们学习新的概念,往往能从单一的案例中学习,尤其是孩子。而机器学习则需要成千上万的数据才能达到类似的精度。人们也可以用更丰富的方式学习概念,例如在行动、想象和解释层面。

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计算模型,捕捉到人类的学习能力,为基于字母的手写体创造出直观的概念。在这模型背后,研究者使用了简单的贝叶斯程序完成。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分类任务中,贝叶斯程序战胜了深度学习方法,达到了人类的水平。这个模型也通过了图灵测试。

一个简单的数学概念为何会产生如此魔力?

研究人员提出以下讨论:

  • 人类大脑的思考和决策过程,是否如同贝叶斯程序一样?

  • 我们知道达尔文用极其简单的模型解释了人类复杂的进化行为,那么贝叶斯定理会成为人类大脑的进化论吗?

  • 大脑认知是一种贝叶斯程序吗?

晕眩的四则运算

贝叶斯公式非常简单,只需四则运算就能搞掂。在《统计学关我什么事》一书中,作者用图示法,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进行贝叶斯计算。

问题:假设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那么,接下来生的孩子依然是女儿的概率为多少?

在我过往提及大数定律的文章里,这道题的答案当然应该是50%。

然而,那是假设生男生女的概率各是50%。从医学上看,有些夫妻的先天条件可能更加偏向于生男或者生女。

但我们这对夫妻的状况一无所知。

贝叶斯推理的魅力正在于:即使没有事前的客观数据,也能进行推算。也就是说,可以主观设定先验概率,进行推算。

这可以更进一步解释为: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贝叶斯推理的思想”,全面了解它的神奇和不可思议,以及奇怪和可疑之处。

《统计学关我什么事》所采用的方法其实是决策树的某种变形,但决策树是没有“胖瘦”的,而下面的面积法,每个矩形的宽度对应的是“概率之概率”的数值,所以更加直观,可以完全摆脱贝叶斯公式,来进行计算。

第一步:猜一猜“概率的概率”。

即使我们也不知道这对夫妻的真实状况,姑且猜一下,他们生女孩的可能性或者是40%,或者是50%,或者是60%。

由于我们对上面三种可能性只是猜猜,所以这三种可能性各自的概率都估为1/3。

第二步:根据以上猜测的数字,开始计算三种可能性的情况下,生男孩女孩的概率。

第三步:把第二步的计算结果,装到第一步的三个“预测盒”里。

简化如下:

第四步:因为我们现在有“夫妻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信息,所以我们根据此信息刷新一下。

第五步:根据更新后的信息,我们重新计算p(生女孩的可能性)分别为0.4、0.5、0.6三种情况下各自的概率。

如上图,三者的比例是4:5:6,所以各自的更新后的概率,由原来毛估估的1/3,变为:4/15,5/15,6/15。

第六步:我们先毛估估,然后用第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已有信息刷新,得出了新的概率猜测。然后我们用此数据来计算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

采用本文开始的期望值计算方法,或者用更直观的决策树计算:

x=0.4*0.27+0.5*0.33+0.6*0.4=0.513

所以,生第二个女孩的概率是51.3%。

像人一样

以上推理过程,如下图:

《统计学关我什么事》总结道:

主观和客观。我们在初中、高中阶段学习的概率,是一个客观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某现象的概率是多少”的问题来说,答案是唯一的,无论是谁回答,都会给出一个唯一、客观的数值。在“掷骰子出现 1的概率为六分之一”的情况下,概率表示的是:丢出这个骰子后,出现的结果为 1的可能性的程度。这个答案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然而,本讲中提到的“概率”,并非上述的客观性概率。“第二胎还是女孩的的概率”这一情况下的“概率”,并不能像上述掷骰子事件的概率那样进行解释。应当解释为:你内心描绘的类似“信念程度”这样的概念。也就是说,并非“概率是多少”的问题,而应该理解为“你认为概率是多少”。

像这样,可以解释为“人的内心描绘的数值”的概率称为“主观概率”。主观概率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涉及,因此,很多人会认为主观概率是不可信的。但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中,“主观概率”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总经理的概率。贝叶斯推理的强项是“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能得出一个暂时的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并不像内曼-皮尔逊统计学那样,得出一个单方面的判断(非 A即 B),而是认为两种可能性都有,并赋予这两种可能性相应的比例关系,仅此而已。而“看到数值之后,做出判断”的工作,就留给统计学家们了。因此,贝叶斯推理也常被称为“总经理的概率”,它的含义是:贝叶斯推理就像是公司职员进行筛选和鉴别,最终由总经理根据下属报告上来的数值进行判断。

极大似然原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发生的概率大。

学习功能。贝叶斯推理中,修改过的“各个类别的后验概率”,已经使用了所有的信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从信息中学习到的结果”。贝叶斯推理正是具备了“收集信息并自动变聪明”的功能。

贝叶斯推理拥有“人类特性”的功能。我们总是对他人的能力和人性等进行评估。这时,我们并不是始终“调动迄今为止的记忆来进行评价”的,而是通过观察这个人的某些行为,做出对其印象的判断。一般情况下,这些行为事后就会被忘记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印象,经历了下一次新的观察之后,也会再一次被转化为新的印象。

如果我们不断地重复“信息” →“修改印象” →“遗忘信息”的过程,慢慢地就会形成了对这个人的固定评价。

重要的是,像这样通过逐步“修改印象”得出的结果,与“通过迄今为止的所有观察,一次性形成的印象”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偏差。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从白纸开始思考”,这样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贝叶斯推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每天都在做的“印象的修改”和“学习”等一样,只不过是运用了系统的数值来进行计算。

简单的真理

贝叶斯公式这类计算,能够让我们对某些简单的大道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洞察了背后的原理,真理才能被称为真理,否则与鸡汤无异。

如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达利欧说:卷入快速学习的反馈循环之中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我们也才算明白了“复盘、飞轮、刷新、升级”的价值与意义。

假如我们仅从时间的某个切片,二维地看贝叶斯公式,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罢了。

但是,在时间的这个维度加入以后,切片与切片之间建立起联系,魔法出现了。

贝叶斯的神奇之处在于,你在主观设置先验概率时,并不需要那么精确。

我与一些牛人接触过程中发现,他们并不比别人更聪明,当他们接触到新鲜事物时,经常因为天赋一般,而不能有领先一步的判断,你甚至会怀疑这个家伙如此普通,凭什么拥有这么多?

芒格曾在演讲里说:

不少人都能在晋级测试或快速计算中表现得极为机敏,但他们接二连三地犯愚蠢的错误,这仅仅因为脑海中层出不穷的疯狂念头。

尼采曾说过:“总会有人以自己拥有跛脚为荣。”如果你曾遭受失败而不思悔改,将以自己的方式滑向浅薄。妒忌、太多的自我怜悯、偏激的思想、强烈的愚忠,所有这些作为一个明显的标志,表明你已经失去大脑并将被铁锤所痛击。

进而,芒格分析了巴菲特的旷世成功之谜:

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沃伦是这个世界上最佳的持续学习机器。

乌龟最终战胜兔子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

巴菲特这类人,拥有一个强大的贝叶斯大脑。

具有嘲讽意味的是,小孩子天生拥有鲜活的贝叶斯大脑,我们却用刷题将他们变成机器。

贝叶斯的未来

如前所述,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一种理论必须是可证伪的才是科学的理论。

但有些科学理论无法证伪。如弦论,平行宇宙理论。

一群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曾聚集在德国慕尼黑参加一个三天的科学哲学研讨会。

基础物理学正面临一大难题。在场的科学哲学家指出:

  • 波普尔派的可证伪性已经被贝叶斯的确定性理论所替代;

  • 贝叶斯理论允许将理论建在从未直接观察的现象,然后根据后续的信息调整可信度。

  • 贝叶斯理论的框架比波普尔理论更灵活。

在《终极算法》里,作者分析了机器学习的五大学派,贝叶斯学派是其中之一:

贝叶斯学派最关注的问题是不确定性。

所有掌握的知识都有不确定性,而且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不确定的推理形式。

那么问题就变成,在不破坏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嘈杂、不完整甚至自相矛盾的信息。

解决的办法就是运用概率推理,而主算法就是贝叶斯定理及其衍生定理。

贝叶斯定理告诉我们,如何将新的证据并入我们的信仰中,而概率推理算法尽可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

十、在无知的宇宙飞行

精益创业=试错+贝叶斯

随着这个世界更加数字化、更加金融化,贝叶斯公式如鱼得水。

这个时代的新常态,有四个关键词:VUCA。

V是动荡;U是不确定;C是复杂;A是模糊。

世界的运行规则,由拉普拉斯的“决定论”,变为不可测的“复杂论”。

龚焱教授分析了硅谷的创业模式的演变。

硅谷传统的创业模式是“火箭发射式模式”,即GBF模式:

GET(获取好创意),BIG(大市场),FAST(快速发展)。

但这需要天才人物的天才计划,完美创意的完美执行。最失败的是,在充分准备后按下火箭 按钮,却无声无息。既没有正面效应,也没有负面反馈。

随后,数字殖民地崛起,算法推动打了荷尔蒙的科学实验,硅谷进入著名的“精益创业”时代。

精益创业=证伪+贝叶斯。

创业者快速试错,多次迭代,一步步模拟接近真实客观世界。

火箭发射模式追求:可度量、可预测、确定性;

而精益创业模式则是: 不可度量、 不可预测、不确定性。

其实孩子的成长也适用于“精益创业”模式,可父母们总想按照火箭发射的模式来设定孩子的未来。

精益创业有五项基本原则:1、用户导向原则;2、行动原则;3、试错原则;4、聚焦原则;5、迭代原则。

龚教授总结道:

商业设计提供关键的假设,用户开发提供实验的场景和通道,MVP提供数据,然后再把数据回到基本假设,精益创业是一个基于试验的方法论。

一个初创公司本质上是一个学习机器,你的学习的速度,迭代的速度决定了你能跑多快,跑多远。

贝叶斯定理的收敛性。让出发点、认知完全不同的认知主体,通过不断收集信息和迭代,最后认知会趋同。

在实际应用中,精益创业可能的麻烦是:

1、贝叶斯的问题在于,有些先验和现实之间差别太大,导致了过高的方差以至于过拟合。输入的太垃圾,输出的还是垃圾。

2、试错性学习,有可能对短期的回报最大化,但是有可能让你丧失重要的长期性回报。

3、大方向还是要靠创始人的战略定位。所以快速试错首先应该是在某个半径内进行的。

从亚马逊和特斯拉等公司来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愿景,又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二者缺一不可,且不能彼此替代。

愿景本身也是计算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是决定性的。

人和公司一样,需要指北针。

所以,伟大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有一个崇高而热切的目标。

 Quirky的理想是“让发明触手可及”,奇点大学的理想是“为 10亿人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个目标就是“宏大变革目标”( MTP, Massive Transformative Purpose)。

《指数型组织》作者认为,足够鼓舞人心的 MTP,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它会激励人们创造出自身的社区、群体和文化。

这方面的极致,恐怕就是Space X的MTP了:

去火星,让人类成为跨星球物种。

上帝和科学

凯恩斯曾说:“牛顿不是理性时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后的一位炼金术士。”

那个时代炼金术与科学还没有明确的区别。又或者,多年以后人们看我们如今也与炼金术无异?

但是,如果牛顿没有依靠神秘学思想来解释穿过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会发展出他的重力理论。

牛顿反对将宇宙解释为一部纯粹的机器,譬如一座大钟。他说:“引力解释了行星的运动,但却不能解释谁让行星运动起来的。上帝统治万物,知晓所有做过和能做的事。”

另一方面,牛顿是完整的物理因果关系创始人,因果关系正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

作为与西方哲学和宗教的态度分歧,中国的宇宙学家们没假设有某种不动的第一推动者通过自然法则来管辖宇宙,而是相信天体的行为与凡间的人类社会相关联。这被视为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的原因之一。

斯宾诺莎则把自然看成是上帝本身。对他来说,上帝在一切事物之内,是支配宇宙的物理和自然法则的系统本身。

爱因斯坦推崇斯宾诺莎,但他不认为自然是上帝,而是支配宇宙的完美法则的化身,人类是可以通过理性探索去了解其中一部分的。

而在霍金眼里,宇宙中的所有结构都起源于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允许的最小起伏。

信念

我更愿意视休谟为“不可知论者”,而非彻底的“怀疑主义者”。

塔勒布认为休谟的一生基本上印证了他对自己的描述:“这是一个性情温和,能够自制,坦诚而友好,愉快而幽默,能够依附但不会产生仇恨,各方面感情都十分适度的人。”

亚当·斯密在休谟的讣告结尾写道:“总之,无论在休谟生前还是死后,我始终认为,他在人的天性弱点所允许的范围内已经近乎一个全智全德之人。”

休谟是第一个认真考虑信念问题的哲学家。

对于信念的作用,休谟的基本看法是,信念强化了我们的有关观念,使之变得更加强烈、生动,这有助于在因果的推论中,使我们能够从原因的“印象”中,通过“相信”这一因果联系的存在,藉此推移到结果的“观念”。

康德将确认我们“视其为真”的根据之充分性分为三个层次:“意见、信念和知识”。

  • 意见属于最低的层次,在主观上、客观上都不充分;

  • 信念高于意见,在客观上不充分,在主观上充分;

  • 知识属于最高的层次,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充分。

康德把主观上根据的充分性叫做“确信”,客观上根据的充分性叫做“确定性”。

罗素视信念为“有机体的一种状态”,是由“肌肉、感官和情绪,也许还有某些视觉意象所构成的某种状态”,包括有身体上与心理上的两方面表现。

英国哲学家莱姆赛的信念论兼有实用主义行为主义的色彩。

首先,他把信念看作决定我们行动的力量;我们是否做出某种行动,取决于我们信念的力度。例如,在“火车要开动”这一信念与“到火车站赶火车”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一种可测度的联系。信念的力度越大,行动的欲求也相应越大;并且他还用“概率”来测度信念的力度

其次,最有影响的,是他的“信念是我们藉以驾驶的邻近空间的路线图”的说法。

在这篇漫长的文章里,从荒诞的科幻小说,到概率、算法、证伪、贝叶斯,信念贯穿其中。当我们为决策树的分枝概率赋予数值,当我们在有限的信息下为先验概率“毛估估”,当我们穿行于创业维艰的夜晚,当我们在虚无的宇宙间飘浮,信念既是我们回应世界的方式,又决定了世界最终如何支配我们。

无论我们多么无知,我们的信念多么不靠谱,万物之神都会赐予人类一些贝叶斯公式般的摇篮,令我们如宇宙里的孩子般蹒跚向前。


最后

曾有人问我,怎么看时间和概率是上帝的左右手?

我答:时间、概率、上帝,这三者我不确定是否真的存在,但皆令我迷恋。如果世界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概率决定了你某时出现在某地的可能性大小,又或者只是你在某时某地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或错觉。

如果一切皆算法,情感、美学、道德是否不过是一套公式?自由意志是否仍然存在?

我胡乱写道:

1、根据贝叶斯定律,信念给先验概率赋值,令计算得以进行。意义、情感等等是信念赋值的结果,或者就是先验概率;

2、自由意志靠幻觉实现,靠自我怀疑强化,或只是“涌现”的结果;

3、意义等是被不断优化的“恒定变量”,既给人类“现在”的激励,也维持“将来”的稳定。

我觉得人对自由意志的怀疑,是自由意志最有趣的地方之一。

《大河湾》里写道:“我隐约感到人活着就是为了变老的,为了完成生命的跨度,获取人生阅历。人活着是为了获取人生阅历;而阅历在本质上是无形的。快乐和痛苦——首先是痛苦——都没有什么意义。感受痛苦和寻求快乐一样,都没有任何意义。”

我不赞成、也不欣赏奈保尔的这类“无意义”。关于“人”,我愿意跟随黑格尔说,人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宇宙的辽阔,与概率的不确定性,赋予了我们以自由,哪怕只是错觉。

马斯克用重型猎鹰火箭将特斯拉跑车送上太空,仪表盘上写着“Don't Panic”,这是写在《银河系漫游指南》电子书封面上的一句话,意思是“不要恐慌”。

《银河系漫游指南》尝试用“虚无主义”来警示人类需正视自身的幼稚与渺小,不要过度执着于追寻永远无法得出的答案。

然而却激励了一个人如此执着于飞向火星。

我隐隐约约记得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以我们的叩问方式来展现祂的某一面

由此,我们或能轻巧而简短地回答一下--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终极答案是什么?

那就是:

你。







后记:

1、本文以“期望值~决策树~贝叶斯公式”为骨架,主线则是人类对未知、确切说是“未知的未知”的好奇。在宏大叙事时以个体命运为主线,会兼顾理性框架与情感牵挂,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后者本身也驱动了我写这么多。2、时间既不可逆,也不能加速。而贝叶斯公式却能以其“信念”和“逆概率”,参与到对未来的预测当中。现实中极少有人需要真正计算贝叶斯公式,甚至连使用决策树判断也显得迂腐多余。可是,一旦懂得这些原理,世界将为我们展现更多细节,鸡汤也会多出几分味道。 3、我照例以个体主义的角度来完成本文,即使在涉及大画面时依然如此。并非我多么爱人类,看起来我也不够爱自己。对于虚无主义者、或宿命论者,概率是一种很好的抒情工具。我对宿命论的理解类同于这句话:“每个人都在试图逃避自己的命运途中,与自己的命运不期而遇。”也许可以用数学来论证这一点,否则命运便无法以闭环的完整形式,被交付给个体。 4、我坚持在一篇文字里完整呈现出某个结构,是因为不想切断内在的推理线索。除了写作的情绪体验,这个结构(或者只是一条模糊的线索)可能是本文唯一有价值的。然而在完成后,我也没花太多时间去渲染这种连贯性。就像我并没浪费时间在用一些改头换面的文字来替代本文中大量的引用,以便于将自己有限的理解和想象力花在发现某些新的东西,至少是我觉得新鲜有趣的新东西。很庆幸自己有这种自由。 5、懂得概率,未必会对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有多大改变。概率并不因为你的谦恭而不嘲弄你。但,正如“重要的不是如何发生,而是如何被追忆”,了解一点儿概率,以及“概率的概率”如何运行,会让我们在时间面前更加平静。平静是一种格外强大的计算力,但本文太长了,装不下这两个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人生赢家的扑克牌

本文将探讨在不确定世界中,关于实力和运气之间的秘密。


开 始


为什么好运气的人运气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大多数努力毫无意义?

天赋、实力、努力、运气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所谓人生赢家的秘密,在于建立了“实力”和“运气”之间的正反馈循环机制。

问题不在于你不够努力,或者你始终没有好运气,而是在于你无法将二者联系起来。

无论你手中拿到的是什么牌,理论上你都能找到某个相对较优的打法。

下面让我们开始这场扑克牌游戏。

上半场


一、

让我们先从到底有没有“热手效应”说起。

这个话题是在我的上一篇《概率屠宰场》发布后的讨论。

先回顾一下:概率屠宰场

在该文的“屏幕上的智慧错觉”这一段,我提及了三个“谬误”:


1、赌徒谬误

如果长期扔硬币,正反比例是一样的。硬币没有记忆,因此,再次抛出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仍然是 50%。

那么我现在连扔了20次都是正面,那么后面不应该更容易出现反面吗?如果没有一种“潜在的力量”推动出现更多的反面,那么概率如何实现正反比例一样呢?

这一点其实很有迷惑性,对于数学很好的人也不例外。

实际的情况是,随着抛硬币的次数越来越多,前 10次结果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小。如果我们再抛 1 000次,那么这 1 010次正面朝上的比例仍然接近 50%。

大数定律不会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平衡,而是利用新的数据来削弱它的影响力,直至前面的结果从比例上看影响力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数定律发生作用的原理。

简而言之,大数定律发挥作用,是靠大数对小数的稀释作用


2、热手谬误

认为“热手现象”不存在的科学家,将“热手”定义为:

连续投篮命中之后,球员更有可能命中当前这个投篮。

或者说,

一个投篮是否命中,与之前几次是否命中有正相关。

他们反对的依据是:

一次投篮是否命中,相对之前几次是否命中,是个随机事件。

或者说球员投篮的命中序列跟随机序列是一样的(需要注意,随机序列不是均匀分布的)。


3、归因谬误

就是总要给已经发生的事找一个原因,哪怕这事儿只是个随机事件。

进而言之,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都是经过我们自己感觉、思维、欲望处理过的,并非客观世界本来的样子。即使是“科学”,也可能只是暂时没有被证伪的错觉而已。

1和3没啥争议,但是对于“热手效应”,一直都有不同意见。

以上没啥新东西,但却是必要的铺垫。请继续往下看。


二、

质疑者大致有四种观点:

1、篮球手的肌肉记忆,能够在连续投中后保持更好的手感;

2、自我预期的强化和实现;

3、“心流”的作用;

4、有些“热手”是可信且可用的。


质疑1、肌肉记忆能实现热手

有人说,怎么可以把投篮和扔骰子混为一谈呢?难道篮球要靠实力,而扔骰子主要靠运气吗?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实力+运气”综合作用后的结果,对于篮球而言,实力所占比例更大。

但上面的质疑犯了一个基本错误。认为热手效应并不存在的科学家的意思其实是:

1、热手只是随机出现的结果,体现为不均匀的分布。对应的也会有冷手;

2、对于水平稳定的职业运动员而言,不管你手热还是手冷,下一个投篮的命中与否,是一个独立事件,取决于你该阶段真实水平的命中率。

这个解释暂时不会让你满意,待我慢慢下药。

据说有新的研究又提示,“热手效应”可能真的存在。

篮球比赛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当球员命中一球后,对方便会加强防守,这有可能使本来存在的热手效应因防守等因素的变化而隐匿在最终数据背后。

与此相比,排球则较少受这一因素的干扰:毕竟双方队员之间间隔了一张网,与篮球相比,较难进行针对某一球员的特殊防守。

来自德国的研究者们采用职业排球联赛中的数据,采用与前述研究一样的方法,发现热手效应在排球中其实是存在的:当球员扣球成功后,他下一次扣球成功的概率会相应升高。

2014年,来自哈佛大学的3名学生分析了NBA 2012-2013赛季超过8万次投篮的数据,发现投篮命中率可能的确受到一个细微但显著的“热手效应”影响:在当前投篮之前的4次投篮中,每多命中1球,将大约使这次投篮的命中率提高1.2%。

“热手效应”即使存在,但你的感受可能远远夸大了它的效果。

随机好运气的惯性并没那么大。

质疑2、自我预期的强化和实现

有人说,难道连续进球不会增强自信心,从而增加进球的概率,连续输球不会打击信心,从而导致动作变形,增加不进球的概率吗?

解释如下。

首先假设是职业运动员,有着很好的素养,抗压能力强,波动性小;

然后,进球有信心之后,可能会增加过于自信,在不该出手的时候也出手,导致抵消了。

假如相信热手,就是相信好运气,那么不妨提一下怀斯曼的“幸运四大原则”:

  1. 幸运者的人格特点帮助他们制造机遇,并在好运来临时采取行动;

  2. 幸运者乐意听从直觉,做出正确的决定;

  3. 幸运者对未来的期望,足以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让他们美梦成真;

  4. 幸运者不折不挠的态度和行为,有助于逢凶化吉。

这个其实非常鸡汤,而且把问题简单化了。

打篮球,假如你手很热,队友更愿意给你传球,对手则更加防范你,一得一失,会抵消掉。

但在现实中,让别人觉得你的运气好,会引来更多资源与合作。

在网络社会,这类连接的价值尤为重要。

质疑3、“热手”其实就是“心流”的作用

心流,是指能够令一个人稳定发挥其相对最高水平,或因为忘我,而进入出神入化的状态,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神勇。

但是,你让一只鸡如何心流,它也飞不起来。所以武侠小说里大侠发功似的心流,纯属意淫。

心流(英语:Flow),也有别名以化境(Zone)表示,亦有人翻译为神驰状态,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及充实感。

在任意给定时刻,每个人能注意的信息是有限的。米哈里·齐克森在2004年的TED大会上分享的讯息大约是110比特/秒。人们用英语谈话时的交流讯息大约是60比特/秒。这也是人们在谈话时难以注意其他事物的原因。

人能够决定是否关注大部分知觉(除了天生的体内感觉如饥饿、痛觉等)。但在心流状态,人完全沉浸在手头的任务上,不会有意识决定如此;因而失去了对其他事物的感知:时间、人、分心的事、甚至基本身体需要。这是因为在心流状态人的全部注意力在手头任务,没有可分配的注意力。

米哈里·齐克森称心流状态为“最佳体验”,因为人从中感到极高的满足。

例如,篮球员Tracy McGrady那经典的35秒得13分。

“我正处在最佳状态。我进入了一种我无法解释的节奏。我开始像投进罚球一样投进三分球。篮筐看起来像海一样广阔,我不会投丢的。”

上面的话出自乔丹,他谈论的是他在1992年NBA决赛对阵波特兰开拓者的第一场拿到39分的表现。乔丹在上半场投中了6记三分球。

最大化心流是可以持续的吗?如果不能持续的话,心流也许只是偶然事件,对于一个球员的进球率、自身价值,并没有意义。

乔丹的心流,是其概率的一部分。并不造成额外收益。

拥有最强大心流竞技者是谁?阿尔法狗。

最厉害的心流恰恰是应该去忘掉热手或者冷手,抹掉上一手的记忆,就像每次见到配偶都犹如见到初恋般火力全开。

质疑4、“热手”和“概率”

我在一篇还算不错文章里,看到如下很错的文字:

只有在孤立事件中,“热手效应”才是错误的,可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正的孤立事件非常之少,所以看病时,你肯定会挑选以往治愈率高的医生,出过高考状元的学校对你更有吸引力,以往合作愉快的供应商,你当然要优先选择…

意思是对的,但对“热手”和“概率”的理解完全乱扯。

“热手效应”指一个人犹如神灵附体,连连得手;

上面那段文字里,“治愈率高的医生”属于命中率高的篮球手,和热手并无关系。

三、

“乌比冈湖效应”,这个名字源于加里森·凯勒。他假想明尼苏达州有个神奇的小镇,那里“所有的孩子都比一般孩子优秀”。

该模式常常出现在对某些难以客观衡量的性状或特征进行描述或评估的时候,比如驾驶能力。只有 2%的高中生在一项调查中表示,他们的领导能力低于平均水平,而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比其他人出色得多。

例如在中国,街头的店铺,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咱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比别人干得更好,比较而言老外更保守一些。

中国社会普遍有这种乐观,我称之为“集体手热幻觉”。

手热,可能会激发你去冒险;反之你也会有“手冷”的过度悲观时刻。

中国当下好玩儿和不好玩儿的地方都在于此。

达尔文的观点是:

经过自然选择的人类神经系统不是以快乐为目标,而是鼓励能够促进生存和繁殖的行为。

相信自己注定能赢得任何比赛的人,可能会去参加更多他们本不应该参加的比赛,从而遭受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而极度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的人,可能无法接受改善未来业绩所必要的各种反馈。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种群繁衍。

四、

上半场总结一下:

1、数据表明,至少对于职业篮球手而言,并无热手效应这回事。当然,科学都是可证伪的,但需要靠有效的数据而非猜想。

2、热手本身就考虑了运气和实力的因素。

3、热手效应,只是不均匀的随机分布,但一个篮球手的自身概率,即:平均中球率,并不会变化。

4、假如某场比赛的热手效应所对应的投篮命中率被固化下来,那么,是因为球手提升了自我(投篮命中)概率。成为常态后,就不该继续被称作热手了。就好像你娶了艳遇女友,就不能再说天天都和她艳遇了。

5、热手效应所呈现出来的“好运气”,在现实中会卷入资源,进而形成正反馈循环。这一点后面会说。


金钱中场


0、脚手架

以上只是铺垫,让我们继续进入更深一层游戏。

先搭一个阶段性的脚手架:

1、“赌徒谬误”是关于“运气”的话题。

2、“热手效应”,是关于“运气”与“实力”的比例与关联性的话题。

3、“归因谬误”,是误把“运气”解释为“实力”。(或者是解释错了。不过如果你解释错了“实力”,那么该“实力”只能被称为“运气”。)


1、实力还是运气?

篮球的控制点,比足球的控制点更多,所以比较而言,足球更“圆”,不确定性更大。

下面是运气和实力对各种运动的影响。

其它领域也有类似的分布,例如牙医靠实力,心理医生靠运气;弹钢琴靠实力,谈情说爱靠运气;老夫老妻靠实力,初恋靠运气,等等。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菲利普·泰特罗克调查发现,专家们的预测比起粗略地用历史经验推测现在或未来的走势准确不了多少。人们对于复杂体系行为的预测(如证券市场、人口变化、科技革新等)错得极其离谱。

股票,由于专业力量的不断强化,以及市场的相对有效性,运气似乎比实力更具掌控力。试图在里面找到因果关系,风险极大。

所以基金经理,很难持续保持冠军位置。即使德州扑克这类看起来很靠实力的竞技,优胜者也很难延续冠军头衔。

在这些领域,最大的危害,就是把运气当作了实力。

判断一项活动需不需要实力,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问一下自己失败是不是因为自己不想赢。在靠实力取胜的活动中,自己不想赢就可以不赢;但玩轮盘赌或买彩票,再不想赢也可能会赢。

靠实力取胜的活动,样本大小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世界级的短跑运动员可以很轻易地跑赢业余参赛者,这点不难理解。

但是当运气占的比重渐渐增大,我们就只能从样本量大的调查中判断实力和运气分别起到的作用,比如玩扑克,运气好的业余者能连赢职业扑克手几把,但是玩的回合越多,职业扑克手的优势就会越明显。

2、花花公子女郎股神

金融远比足球更不可控,加之市场竞争的充分性,所以个体的“实力”在里面的作用比例其实很低,所谓敬畏市场,就是你的策略本身要和市场结合。

2006年,某证券交易公司挑选了《花花公子》的十位封面女郎,让她们每人选五种股票,以此来看看她们能否击败市场,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数的收益。

1998年5月的《花花公子》封面女郎迪安娜·布鲁克斯挑选的股票最优,上升了43.4%,远远甩掉了标准普尔500指数,后者才上涨13.6%。

超过90%的资金管理顾问都试图跑赢大盘,不期想却被布鲁克斯远远甩在后面。

在这十名封面女郎中,股票选得好的也比比皆是,有四人的股票收益超过了标准普尔500指数。而这一成绩只有不到1/3的流动资金管理顾问做到了。


3、大师还是猴子?

比尔·米勒是莱格—梅森的掌门人,他所领导的莱格—梅森共同基金曾经连续15年击败了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战绩盖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

从2007年开始,比尔·米勒连续三年跑输大盘,基金规模从165亿美元缩水至43亿美元。

汉诺·贝克在《逆向投资心理学:引发市场波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中,以“热手效应”来解释比尔·米勒的现象:

“也许比尔·米勒只是幸运地偶然地击败了市场,他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投资者。”

“我们把100万只猴子放到1台打字机旁边,让它们玩耍。那么在各种杂乱无章的字母之间,在纸上打出一句完整句子的机会也是相当大的。那么,你会认为,猴子也会阅读和写作吗?适用于比尔·米勒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整个行业。”

显然米勒不是猴子,但是如果他主动意识到,15年的辉煌相当依赖于好运气,那么他的运气或许会更加持久一些。

4、为好运的人编故事

为成功者树碑立传是人类的优良传统,也是其愚蠢所在。

例如脍炙人口的电影《大空头》。我也很爱这个片子,故事是:

在全球投资者和老百姓损失惨重的2008年金融海啸中,有四路投资界的精英团队,提前察觉了美国非理性的房地产泡沫,通过一款天才般的工具,做空了次级抵押贷款,最终获得巨额盈利,套现离场。

在次贷危机中能够独善其身,已属困难重重,能够反过来利用危机赚取暴利,无疑是金融史上惊天动地的顶级交易。

且不论四路天才的在金融工具上的慧眼与风险考量,我们很容易想象,在2008年的早些年份,还有很多路不为我们所知的“天才们”,也早早洞察出房地产泡沫,只是他们运气不够好而已。

再有,也许在另一个时空里,金融海啸一直挺到2010年才发生,结果,电影中“蝙蝠侠”饰演的基金经理Michael Burry爆掉了,成为诸多泯然于众人的投资者之一。

他们到底是天才?还是运气好爆的打印机前的猴子?


5、赢家的诅咒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对所知晓的已经发生的事实,你总是能够轻易为其找出一个原因来。 

所谓后视偏差,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让我们说说赢家的诅咒,主角是2008年的真正大赢家。

传统的“赢家的诅咒”概念如下,本文略有不同。

(在任何形式的拍卖中,由于拍卖品的价值是不确定的,赢得拍卖品的中标者出价高于其他竞标者,但他很可能对拍卖品估价过高,支付了超过其价值的价格,从而赢得的拍卖品的收益会低于正常收益,甚至为负。)

2006年7月,约翰.保尔森一边做空危险的CDO,一边收购廉价的CDS,以其专业、锐利、毅力,成为次贷危机的最大赢家,旗下的两支基金分别升了590%和350%,他个人净赚37亿美元。

他才是真正的大空头,连索罗斯都主动前来约饭。

封神之后的保尔森基金一路坎坷。

好运气的转折点与本国有关。2011年保尔森陷入嘉汉林业的“浑水”,至2011年末,他的增强优势基金亏损达53.58%,当年业绩全球倒数第一。

从2012年开始,保尔森押注黄金,连续两年亏损高达65%。

2014年,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13.6%。而在保尔森掌管的保尔森基金公司旗下规模最大的对冲基金“保尔森优势增强基金”全年亏损近36%。

2015年以后,保尔森押注医药股,但事不遂人愿,一直到最近披露的13F文件,保尔森还深陷医药股不能自拔。

根据其2018年2月份刚刚提交的13F报告,其基金的管理额度从最高的360亿美元下滑到现在不到100亿美元。Q4持有的股票组合下跌8%,而同期的标普500涨幅是6.1%。

6、回归,还是不回归?

有位金融人士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记得,某基金公司派了两位基金经理来销售自己旗下管理的基金,其中一位基金经理讲解说,他们会运用一部分资金去提升「阿尔法系数」(Alpha )。这位金融才俊雄辩滔滔,声称自己做了多年研究去分析恒生期指。

他指出,恒生期指连升5天,在之后1天回吐的机会便很高。他面露胜利在握的笑容,并雄心壮志地称“会趁这所谓胜率很高的时机替基金买下期指合约”,并认为这操作是「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 )。

事实上,我们目睹金融市场一年内出现连续6次以上的上升次数可不少呢。相信大家都清楚地记得,去年底至今年初,恒指曾创出14连升的最长升浪纪录,如果大家跟着那个”5升1跌”的宏论去操作,恐怕连升10次的时候,已经令那家金融才俊的基金公司陷于破产边缘了。

均值回归,真的可以回归?

恒生指数连升5天,也许只是随机分布的“热手效应”,简单据此(而无别的考量)认为接下来会回调,其实是“赌徒谬误”。

但是放在“大空头股神”保尔森的身上,“均值回归”却又显灵了。


7、保守的冒险家

或许业绩记录在评价纯种马速度时有用–当然有时也会失效–但在估计资金管理者会如何运营时,却往往容易出现误导。”

因为即使有人能够预见市场未来的绝对收益,也不可能预测出个别基金相对于市场的收益,至多是预测出指数型基金的收益。

约翰·博格尔说:”基金行业非常清楚,几乎所有的绩优者,终有一天会失去他们的优势。基金发起人坚持花费巨资对过去的业绩广为传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吸引投资者的大量新资金。”

对于历史业绩的真正参考意义,约翰·博格尔认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基金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比如在经历上涨和下跌的完整过程中,基金是否始终能保持良好业绩;在相同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目标基金是否显著优于其他同类型基金。

2004年,巴菲特给股东的信里说:

我在这里提出的建议,本质上与我在遗嘱里列出的一些指令是相同的。通过一个遗嘱,去实现把现金交给守护我老婆利益的托管人。我对托管人的建议再简单不过了:把10%的现金用来买短期政府债券,把90%用于购买非常低成本的S&P500指数基金(我建议是先锋基金VFINX)。我相信遵循这些方针的信托,能比聘用昂贵投资经理的大多数投资者,获得更优的长期回报,无论是养老基金、机构还是个人。

股神如此“保守”,这就像是一个抢银行的大盗,语重心长地对后代说:理财还是去搞个余额宝吧。

下半场

本部分,给出几个“实力”与“运气”之间内在逻辑的力学结构和动力学模型。


1、双罐模型

《成功与运气》一书,给出了运气的测算方法:双罐模型。

假设你有两个罐子,里面装满了小球,每个小球都有数字标号。一个罐子中的小球代表实力,另一个罐子中的代表运气,球上的数字越大越好。

然后你从两个罐子中分别取出一个球,将球上的数字相加。

下图显示的是,两个小球之和正好呈钟形曲线分布。这个模型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

赢家通常都是因为两个罐子里的球都是最大数字。

葛拉威尔说,无数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人群中的异类之所以能够到达成功的金字塔,靠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机遇和完全随机的有利条件”。

这正是双罐模型所揭示的道理。两个罐子里都是最大数。

当游戏被不断重复,运气那部分会逐渐稳定下来。

这只是一个简单化的模型。两个罐子并非是对称的。比如看看是不是有回归现象,回归越明显,说明运气作用更大。保尔森的业绩回归,说明投资领域“运气”很重要。

但是,我们并非完全被运气所操纵。

如我曾经撰文称: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运气,但可以改变运气的运气。

2、贝叶斯的池子

《成功与运气》一书写道: 8项田径运动当前的世界纪录,有 7项发生在顺风情况下,没有一个逆风。

这 8项运动的上一个世界纪录保持者,有 7个在破纪录时也得益于顺风,唯一例外是男子 100米短跑,当时既不是逆风也不是顺风。

100米短跑、 110米栏(女子是 100米栏)、跳远和三级跳远的成绩会受到顺风或逆风的细微影响。

因此,这项运动的管理机构已决定,如果运动员顺风比赛时风速超过 2米/秒,即使打破纪录也将被视为无效。

由此我们得知:

1、顺风很重要;

2、顶尖高手之间的角逐,细微的“运气”都会改变结果。

我们又要提到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英语:Bayes' theorem)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定理,它跟随机变量的条件概率以及边缘概率分布有关。在有些关于概率的解释中,贝叶斯定理(贝叶斯公式)能够告知我们如何利用新证据修改已有的看法。

以此来举一个不良种子检测的例子:

假设100%的不良种子都表现A性状,而种子表现A性状,并不代表此种子100%是不良种子,还需要考虑先验概率。

假设一共有6万颗不良种子,在种子中的比例是十万分之一(假设总共有60亿颗种子),假设所有种子中有1/3表现A性状(即20亿颗种子表现A性状),则此种子为不良种子的概率是多少呢?

基于贝叶斯定理计算,答案是:十万分之三。

先验概率,仿佛一个贝叶斯定律的池子。我将其称为关于运气的运气。

(参见:好运气的数学原理。)


例如,《异类》一书中说: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因为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中国的互联网大鳄们,也有类似的年份巧合。

又例如,很多人靠房地产发了财,和才华无关,只是因为他们刚巧进入了该行业。别说出名,有些人甚至越傻,赚得越多。

这就是关于运气的运气。

所以,投对胎、待对地方、入对行、跟对人、嫁对郎,比天赋和努力都更重要。

这是对“双罐模型”的实战应用,你既要想办法提高你的实力,努力创造机会让自己的运气更好,你还要为自己的好运气来创造运气。

但是,你的运气能够固化、持久、越滚越大,就是下面的话题了。


3、正反馈系统

在摆概念之前先说结论:

1、细微的好运气,都可能带来巨大的优势;

2、很多时候门票比什么都重要;

3、最大的赢家,既不取决于实力的大小,也不取决于运气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将细微的运气转化为巨大实力优势的能力。

下面是几个相关概念:

路径依赖:前面发生的事决定后面发生的事,即过程环环相扣。这一过程的初始条件对后面的影响至关重大,比如说富人会越来越富,穷人会越来越穷。

马太效应: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上一现象称为“马太效应”。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讲的是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人最后却天差地别,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初始条件很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弱的优势渐渐明显起来。

从这一点来看,现在k12教育大家拼命抢跑偷跑,是有科学依据的。且不论与教育本身的相悖。

“优先链接”。知名网站的访问量大,会带来正反馈:知道新网站的人越多,访问量就越来越大。通过优先链接,一些新网站的访问量会逐渐增大,而另外的网站会因访问量太少而被淘汰。初始的一点点优势,就像星星之火,渐渐就形成了绝对优势。

临界点。转折期中,小的累积性变化导致了规模效应,这一关键点也俗称转折点。冰箱中放杯水,水会在临界点0℃变成冰。在临界点温度的些许变化就会产生液体到固体的变化。社会体系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临界点和转折期。

例如说,《大空头》里的几位天才,可能只是运气好撞到了临界点。

收益递增,总是伴随着高昂的前期成本、低增值成本以及网络效应(即人气或口碑)。

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上的优势充分体现了收益递增的整个过程。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令盖茨做了很多年世界首富,并且让微软近些年来又开出新花来。

此外还有幂次效应、赢家通吃,等等。

有人认为,这些所谓的市场机制就是运气的层层叠加。

成功的人往往会越来越成功,很多好事都会自动找上门来。你获得更多资源,拥有了更好的条件概率,一步步进入食物链的上端。


加时赛

下面给出关于运气和实力的十六个策略。


策略一:实力、运气与成功

来自《实力、运气与成功》:

对于运气成分更大的行为,做事讲究流程,不要为波动所左右;

对于能力成分更大的行为,做事要锻炼能力......

如果自己弱小,尽可能选择运气成分大的比赛;

如果自己强大,比赛要简单直接。

归根结底,不管你怎么忽悠别人,你自己要搞清楚,哪些是凭实力,哪些是要运气。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连续体中的位置。


策略二:让你的实力配得上你的运气

如芒格所说:“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你不要努力“看起来很强”,而是努力“变得很强”。

你要么在一个别人重视的事情上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要么有德,要么有个人魅力,要么很会分钱,总之得有一头。

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与心理学家加里·克莱恩达成如下共识:

假设你所做的事情里存在着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具备有效条件),如果你反复做这件事情,并不断从外界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改进自己的表现,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名专家。


策略三:做一个现实的乐观者

盖茨说,目前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光,这句话是对的。

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年度信中这样描述巴菲特:

“乐观是巨大的财富。沃伦,我们在你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不是你的成功让你变得乐观,而是你的乐观引领你走向了成功。”

哥伦比亚大学动机科学中心的副主任Heidi Grant Halvorson在自己的新书《成功人士9件事的不同做法》中阐明了“现实的乐观主者”与”不现实的乐观主义者”的之间的不同:

“要想成功,你需要搞清楚‘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和‘相信自己能很轻易地成功’这两者间的巨大差异。” 

现实的乐观主义者相信,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但同时也知道,要想克服前行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必须制定战略、付出努力、做好规划、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获得他们期望获得的成功。

不现实的乐观主义者相信,作为对自己积极向上的思考的回报,成功终究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巴菲特完美地在乐观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做到了平衡。

策略四:做一个冷酷的理性主义者

不要被简单、虚假的因果关系制约。

你应该把各个结果与你通过简单的模型得出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当然,这需要进行一些智力训练才行。

喜剧演员亨尼·扬曼因为擅长说俏皮话而出名。不管什么时候别人问他:“你太太最近怎么样呢?”他都会回答:“跟什么相比呢?”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有人在广场看到一个人身边有条狗,问他“你的狗咬人吗?”

那人说:“不咬。”

去摸,被咬,抱怨。

那人说:“这只不是我的狗。”

各种冷酷,理性,极度透明,都是这个范畴的话题。

你还需要第二层思维、不断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理性。

策略五:别给自己讲故事

心理学家约翰·华生认为,科学家需要完成的唯一工作就是观察实验结果,而根本不需要对意识或灵魂提出各种假设。

他有一句名言:“从来没有人在试管中触摸或者看到过灵魂。”

永远保持怀疑态度。

要随时检阅自己的假设。

别给自己讲故事,以避免先入为主。

然而,在此情形下,如何做到既冷静,又充满激情,这的确是个难题。

策略六:远离自我中心的潜意识

芒格说,有一种叫做“自我服务偏好”的心理因素也经常导致人们做傻事,它往往是潜意识的,所有人都难免受其影响。

总的来说,嫉妒、怨憎、仇恨和自怜都是灾难性的思想状态。过度自怜可以让人近乎偏执,偏执是最难逆转的东西之一,你们不要陷入自怜的情绪中。

过于推崇热手效应,其实容易陷入过度自恋,或者过度自怜。

策略七:心流与大联盟记忆

球星佩德罗亚职业生涯的早期,表现不佳,连喜欢他的球迷都开始失去信心。遇到类似情况,其他球员也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佩德罗亚不会这样。

“幸好佩德罗亚是一个骄傲的家伙。如果他胆小怯懦,容易受到批评的影响,他就完蛋了。佩德罗亚并不理会旁人,依然我行我素,保持怪异的挥杆姿势,最终实现了逆转。”

佩德罗亚拥有桑德斯所说的“大联盟记忆力”——忘得快。佩德罗亚不会为糟糕的表现所困,因为他完全相信自己的打法没有问题,从长远来看,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心流效应,并不是打鸡血,而是进入忘却输赢的“无我”,恰恰是要去除毫无意义、并不存在的“硬币记忆”。


策略八:赞美运气,包装实力

乔丹说起自己的“热手效应”,其实是对运气的歌颂。

当你的优势很牢靠的时候,你需要感慨运气;

但是当你还没有优势的时候,要努力把自己包装成很牛逼的样子。

自我成就的预言,其实是对外部世界”做功“。

研究表明,承认运气在生活中作用的人确实比其他人更可能对所获得的成就心怀感激,也更愿意分享他们努力的成果,以支持共同利益。

历史叙事在长期内是向真理靠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当一个观点的证据变得令人信服时,支持它的人数就会滚雪球似的增加——信念是可以传染的。

如亚当·斯密所写:“不过分看重自己的人,总是能成功地从别人那里获得他应得的尊重。不过分要求利益的人,总是能满意地得到他应得的部分。”

例如,刘强东建立的与快递员之间的“兄弟情谊”,既是一种原创的企业文化,又能创造运气的叠加。


策略九:触发点不分好坏

运气也许分好运气和坏运气,但运气的触发点是不分好坏的。

每一个事件都是复杂且相互交织的一系列步骤的结果,每一个步骤都依赖于它前面的步骤。

《蒙娜丽莎》据说早期并不出名,也不比达芬奇别的作品更精致。

1911年,维修工文森佐·佩鲁贾偷走该画,盗窃案件被广泛报道,全球各地添油加醋,《蒙娜丽莎》因此成了首个享誉全球的艺术品。

正如瓦茨写的:

“我们嘴上说着因为《蒙娜丽莎》如何如何,所以当之无愧成为世界名画,但其实,《蒙娜丽莎》的出名只是因为它是《蒙娜丽莎》,而不是别的。”

不确定事件发生时,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管是让你爽或不爽,将其视为一个触发点,会让自己的运气好很多。


策略十:将小概率事件变为大概率事件

优秀的创新者通常既从大局出发,又考虑细节。有时你可以从一个问题的最微小的细节中发现新的想法。

小概率事件往往会造成重大影响。

成功者能够将微小的初始变量,扩大至最终结果的巨大差异,进而形成正反馈循环。

小概率事件,对单次输赢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能否将其转化为大概率事件?

Netflix还在做苦逼的出租DVD生意时,发现某地的数字很好看,平常人说,嗨,这只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收入高。但CEO不甘心,继续琢磨,发现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有库房,能实现次日送达,于是马上将其定为核心策略之一。

就像是一只狮子,抓住猎物是偶然的。但一旦咬住,就绝不松口。

关键时刻,你必须是个狠角色。

还得足够智慧。


策略十一:聚焦的IP策略

很多电影和书,就靠主演和作者名气,就能畅销,和内容的关系不大。

畅销书作家写的书更有可能再次畅销。

IP的重要性无需多言。

回报往往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顶级玩家手中。

长尾在衰落。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妮塔·埃尔贝斯研究发现:

排名前 1%的 1 000首曲目的销售份额有所提升--从 2007年的 7%提升到 2011年的 15%。

所以,你必须聚焦,在某个局部形成压倒性优势。例如,成为本街、而非全国最好的理发师。


策略十二:利用均值回归

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预测时,完全不考虑均值回归的影响。

丹尼尔·卡尼曼举例:

朱莉目前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四岁时,她就可以流利地朗读文章。现在请大家回答她在大学里的平均绩点是多少?

最常听到的答案是3.7 (积分最高值为4.0),远高于一般水平。

大家想当然地以为,既然朱莉早慧,那么她在大学里的成绩应该也很出色。

但事实上,孩提时读书的流利程度与我们在大学里的表现基本没什么关系。

在回答朱莉在大学里的平均绩点是多少时,更为合理的答案是她的平均绩点接近于同班学生的平均绩点。就算她当时聪颖过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个人表现也会逐渐出现均值回归的现象:她渐渐跟普通小孩也就没太大差别。

均值回归的速率与相关系数有关联。当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0时,不会出现均值回归的现象。当相关系数为0时,接下来的结果很可能是平均值。

有个做期货的朋友,大赚了一笔,马上去买房买理财。显然他对相关系数做出了理性的评估。

策略十三:见好就收

这是围棋高手非常重要的素质,但极难做到。

当年李昌镐独步天下,尤其擅长在具有优势的时候把棋盘变小,令对手无法逆转。

当你和对手一对一进行比赛时,要遵循两个原则:

1、如果你是最有希望胜出的那个,简化比赛;

2、如果你是比赛中处于劣势的一方,就让比赛变得更复杂点。

但是,胡搅、试图浑水摸鱼,则是没用而且得不偿失的。

策略十四:交际的外围与内核

常怀感恩之心与利他之心有利于创造好运气。

对于功利的交际学而言,背后也是有科学原理的,例如:

你不知道谁会给你带来惊喜。想想看,是不是意想不到的陌生人为你创造更多机会,远远超过你的亲朋好友?

因为陌生的基数更大,而且互补性更强,这就是随机性的意义和价值。

当然,你也不知道谁会伤害你。

现实中,我们总是喜欢结交顺应自己、让自己舒服的人。

开放性的问题,需要保持开放性,封闭性的问题,则确保安全。例如你请个财务,真要知根知底。

他人即天堂,他人即地狱。

阿德勒说: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于这种人。

我的粗浅建议是:关于交际,对外围保持开放,对内核则保持封闭。


策略十五:出名要趁早

演员的职业生涯轨迹是被称为“马太效应”的正反馈过程最清楚的例证。

看似微小的事物导致的连锁反应,往往能深刻地改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超级明星会盘踞很久。

一首超级流行歌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先人们对它做出的反应。如果他们很喜欢,就会形成一种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做公众号要趁早,评论要趁早。不过起床太早的虫子也会被吃,太早冒尖儿的韭菜,被割的也早。


策略十六:会投胎

经济学家艾伦·克鲁格说,在美国,父母的收入和孩子的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就如同身高一样。

所以,如果你想聪明、精力充沛,最重要的是选对父母。

但即使你有了这些品质,你就能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吗?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对自身环境也没有多大的控制权,你只是幸运而已。

点 球


人生是灰度的。

阿德勒说: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

如书中所说,成功的最大障碍之一,和一个简单的人类心理特征有关:

对不确定性或延迟事件的轻视。

本质上,是对概率权时间权的理解偏差。

人生赢家对手中不确定的扑克牌的态度是:

如同初恋,如履薄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最好可能性的世界

1、

如果你能预知未来,又不可以改变一切,你将如何度过这一生?

你会嫁给一个男人,即使你早知道后来你们会分手;你们会有一个女儿,你知道她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她在三岁时被砸伤、青春期与你吵架、大学毕业,以及、在25岁时死于攀岩。无论你多么爱她,现实如同你提前看过的剧本般,丝毫不差地发生着。

这是《你一生的故事》的故事,我格外喜欢姜峯楠的这篇小说,文字好到令改编电影《降临》没法看。

该书的主题是以自由意志(决定论)、语言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讲述了一位语言学家与外星人七肢桶遭遇后,学会了Ta们的语言,从而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与外星人的语言沟通极为艰难,突破口来自于七肢桶重做了人类给他们演示的一个物理实验。这是你我在初中时都学过的知识:

光的折射。

你应该还记得这个实验的要点:

1、一束光穿过空气进入水中,因为水的折射率与空气不同,所以光走的方向产生了改变;

2、当光从A走到B,光选择的路径必然是最快的一条。

那么,为什么不如下图的虚线,直接走个直线呢?

如上图里面的虚线,它比光实际走的路程短,但在水中的部分比实际线要长一些,由于光在水里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所以尽管路程短,时间反而更长。

但是,又为什么不如下图右边虚线那样,折射得更厉害一些呢?

与实际线相比,这第二条理论线在水中的部分更少,但总长度比实际线长得多。光如果走这条路线,花的时间也同样比实际线长。

综上所述,该道理可阐述为:

一束光实际选择的路线永远是最快的一条——这就是“费马的最少时间律”。

问题来了:光从A到达B之前,是如何设计自己的路线的?


2、

在小说中,有一段堪称高潮的对话。女主角,我,一位语言学家,与物理学家盖雷,也就是“我”后来的丈夫,讨论了“费马的最少时间律”。

我:“我还想问问你费马定律的事。我觉得这里头有些古怪,可又说不清怪在什么地方。这个定律听上去根本不像物理定律嘛。”

盖雷:“我敢打赌,我知道你觉得什么地方古怪。你习惯于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考虑光的折射:接触水面是因,产生折射改变方向是果。你之所以觉得费马定律古怪,原因在于它是从目的,以及达成目的的手段这个角度来描述光的。好像有谁向光下了一道圣旨:‘令尔等以最短或最长时间完成尔等使命。’”

:“接着说。”

盖雷:“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关系到物理学中蕴含的哲理。自从十七世纪费马提出这条定律以来,人们便一直在讨论。普朗克还就这个问题写过不少著作:物理学的一般公理都是因果关系,为什么费马定律这样的变分原理却是以目的为导向?比如这里的光,好像有自己的目的。这已经接近于目的论了。”

:“我们假定,一道光束的目的就是选取一条耗时最少的路径。这道光束怎么才能选出这条路?”(如下图)

盖雷:“这个……好吧,我们设想万物皆有灵魂,采用拟人化的说法。这束光必须检查所有可能采取的路径,计算出每条路径将花费的时间,从而选出耗时最少的一条。”

:“要做到你说的这一点,那道光束必须知道它的目的地是哪里。如果目的地是甲点,最快路径就与到乙点全然不同。”

盖雷:“一点没错。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最快路径’这种说法就失去了意义。另外,给定一条路径,要计算出这条路径所费的时间,还必须知道这条路上有什么,比如有没有水之类。”

:“就是说,这道光束事先必须什么都知道,早在它出发之前就知道。对不对?”

盖雷:“我们这么说吧,这道光不可能贸然踏上旅途,走出一段之后再作调整。需要重作调整的路绝不会是耗时最少的路径。这道光必须在出发之初便完成一切所需计算。”

我在心里自言自语,这道光束,在它选定路径出发之前,必得事先知道自己最终将在何处止步。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什么,我很清楚。我抬头望着盖雷:

“这就是我一直觉得古怪的地方。我很不安。”


3、

让我们沿着时光逆流而上。

笛卡尔出生在1596年。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1650年,笛卡尔逝世。在此前五年,为清兵追击的李自成被姜姓农民误杀;后五年,韦小宝出生在扬州妓院。

笛卡尔二元论唯心主义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

他从逻辑学几何学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

  2.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4、

回到光学折射的问题。

笛卡尔曾经在“光学”论文里,将光比作网球,当削球时,光会以不同的角度弹回。如同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到的一样,他解释了折射产生的光学幻觉,例如叉鱼的时候,鱼和实际的位置不一样。

他推导出了著名的正弦定理。这个陈述是正确的,而他的“光在水中速度加快”的前提却是错的。

笛卡尔死后7年,一代天才费马收到了一篇“关于光”的论文。该文分析了反射定律,基于如下原理:

自然将永远选择最短的路线。

这意味着光会沿两个既定点之间可能最短的路线传播。


费马受此启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鉴于该原理对研究反射有作用,对研究折射会不会也有用呢?

经历了历史上最早期的成功数学建模,费马得出费马原理,开始时又名“最短时间原理”:

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

费马原理更正确的称谓应是“平稳时间原理”:光沿着所需时间为平稳的路径传播。所谓的平稳是数学上的微分概念,可以理解为一阶导数为零,它可以是极大值、极小值甚至是拐点。

有趣的是,费马认为光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快。这一点与笛卡尔的观点相反。两人从直接矛盾的两个假设出发,结果却得出相同的结论: 如下图。

正如小说《你一生的故事》里“我”的疑惑,人们最初也对费马原理表示难以理解,一个人也许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回家的最快路径,但是:

光为什么会偏向最快的路?

光即没有意识,也没有目的,根本不会在乎到达某一特定点会有多快。

笛卡尔的门徒克莱尔塞利埃,对此提出反驳,他在信中写道:

你建立证明所依据的原则,即自然总以最短的和最简单的方式行动只是一个理想原则,而不是一个实际原则,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任何自然结果的原因。

莱尔塞利埃认为“自然没有意识”。自然不会在一些可能性中选择要走的路,考虑远、近未来的结果。任何时候,它只发现一扇敞开的门,穿过之后,整条路已经决定,整个故事已经完成。

这种世界观,即“决定主义”。

费马回应了这一质疑:

我不声称信任自然的神秘,也没声称过信任。它有我从来没有试图观察过的模糊、隐蔽的方式;在需要的情况下,我只是为折射问题提供了一些微小的几何帮助。

费马把数学模型与物理现象相联系。他认为该模型应该被作为科学家的工作工具,直到出现更好的模型。至于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应该留给哲学家考虑。

正如他留下的“费马猜想”,经历了三个世纪,直到1995年才被证明一样,费马的以上立场,也极具现代性。

20世纪初,量子物理学认为,自然有时面临选择并随机解决:

当它遇到一些可能性时,它会抓阄。

这看起来是很难接受的奇怪观点,连爱因斯坦都反驳道:

“上帝不玩骰子。”

几乎与费马如出一辙,玻尔回答道:

“我不知道;我正在说的是,使用量子力学和概率论,我可以做出非常精确的预测。”


5、

20世纪初,少年费曼就读于法洛克卫高中。师从名家伊西多·拉比的青年物理博士艾布拉姆·巴德因经济不济,被迫来到费曼所在的中学教书。

巴德经常在课后与费曼讨论科学,他向费曼介绍了引人入胜的“最小作用量原理”,说它没有办法得到解释或证明,却在物理学中无处不在。

费曼说:“他只是解说,他并没有证明任何东西。没有任何复杂的事情,他只是说明有这样一个原理存在。我随即为之倾倒,能以这样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法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多年以后,费曼提出了“路径积分”方法和费曼图,并命名为“量子力学最小作用原则”。1965年,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小作用量原理应用于作用量的最初始表述,时常归功于皮埃尔·莫佩尔蒂。于1744年和1746年,他写出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论文。

但是,史学专家指出,这优先声明并不明确。莱昂哈德·欧拉在他的1744年论文里就已谈到这原理。还有一些考据显示出,在1705年,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就已经发现这原理了。

莫佩尔蒂发表的最小作用量原理阐明,对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作用量趋向于最小值。他定义一个运动中的物体的作用量为A,物体质量m、移动速度v与移动距离s的乘积:

A=mvs

莫佩尔蒂又从宇宙论的观点来论述,最小作用量好像是一种经济原理。在经济学里,大概就是精省资源的意思。

这论述的瑕疵是,并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解释,为什么作用量趋向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假若,我们解释最小作用量为大自然的精省资源,那么,我们又怎样解释最大作用量呢?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此后,由于引入相空间,哈密顿和雅可比为最小作用量原理找到了正确的数学框架,并且发现该原理被错误命名了:

作用量不是尽可能小(最小化)或尽可能大(最大化),而是稳定。

6、

即使在伽利略之后四个世纪的今天,人们仍然迷惑:

为什么与方程和计算有关的数学概念,能够模拟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物理系统的行为?

进而,为什么物理法则应该简单?

14世纪初,一位法国修道士为此提供了答案。

奥卡姆剃刀,拉丁文为lex parsimoniae,意思是简约之法则,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则。他说: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换一种说法,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在科学方法中对简单性的偏好,是基于可证伪性的标准。对于某个现象的所有可接受的解释,都存在无数个可能的、更为复杂的变体:

因为你可以把任何解释中的错误归结于特例假设,从而避免该错误的发生。所以,较简单的理论比复杂的理论更好,因为它们更加可检验。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四条规则,说明了他所用于研究解释未知现象的方法论。如下:

规则1:求自然事物之原因时,除了真的及解释现象上必不可少的以外,不当再增加其他。

规则2:所以在可能的状况下,对于同类的结果,必须给以相同的原因。

规则3:物体之属性,倘不能减少亦不能使之增强者,而且为一切物体所共有,则必须视之为一切物体所共有之属性。

规则4:在实验物理学内,由现象经归纳而推得的定理,倘非有相反的假设存在,则必须视之为精确的或近于真的,如是,在没有发现其他现象,将其修正或容许例外之前,恒当如此视之。

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何他的著作《天体力学》一书中一句也不提上帝,拉普拉斯回答:“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

而牛顿需要这个假设,因为他认为行星最终会在轨道上慢下来、或被微小的干扰变动方向。所以,每过一阵子,上帝之手把它们重新推回轨道。


7、

在17、18世纪,物理世界被视为一台由创造者设计并运行的机器。科学只是用来解释机器是怎样工作的。

《最佳可能的世界--数学与命运》一书的中文版序言里,作者Ivar Ekeland写道:

“......如果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并且正如教义所声称的,他爱人类,那么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会是肮脏的、粗野的、短暂的?对于上帝的能力和仁爱之心来说,人类拥有更好的生活,至少是好人生活舒适,邪恶的人生活悲惨,生活的好坏和他们的行为成比例难道不是更适当的吗?”

Ivar Ekeland说:随着科学在17世纪的出现,一个非常原创性的答案开始形成。也许上帝本人受制于自然法则,所以某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离开我出发的地方前我不可能到达某地,除非碰到其他物体落体不可能停止。

所以我们生活在“最佳可能的世界”中。在所有与自然法则相一致的世界中,上帝创造了最好的一个,即那个人类得到最好境遇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全体的境遇号,而只是在所有其他可能的世界中,他们的境遇会更差。

莱布尼兹认为,现存的世界被选中是因为它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怎样才是“最好的”?它必须是最完美的。

完美由两件事情组成:

  • 一方面是变化,即无穷丰富的自然现象;

  • 另一方面是秩序,即所有事情的内部联系和自然法则的简单性。

回到上面之5,莫佩尔蒂把“最小作用量原理”视为上帝赋予他的创造物的记号。自然尽可能少地消耗“数学燃料”,不是源于偶然,而应归于设计。 

8、

1905年9月,玻尔兹曼在与妻女度假时自缢身亡。深信原子和分子切实存在的他,在同行的怀疑中屡屡受挫,直至崩溃。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最伟大的功绩是发展了通过原子的性质(例如,原子量电荷量,结构等等)来解释和预测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粘性热传导扩散等等)的统计力学,并且从统计概念出发,完美地阐释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为什么热量会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而不是相反呢?

玻尔兹曼发现其中的原因惊人地简单:

这完全是随机的。

卡洛.罗韦利在《七堂极简物理课》里写道:

玻尔兹曼的解释非常精妙,用到了概率的概念。热量从热的物体跑到冷的物体上并非遵循什么绝对的定律,只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大而已。

原因在于: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一个快速运动的热物体的原子更有可能撞上一个冷物体的原子,传递给它一部分能量;而相反过程发生的概率则很小。

在碰撞的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当发生大量偶然碰撞时,能量倾向于平均分布。就这样,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会趋向于相同。

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接触后温度不降反升的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只是概率小得可怜罢了。

将“概率”引入物理学的核心,直接用它来解释热动力学的基础,这一做法起初被认为荒谬至极,所以没人把玻尔兹曼当回事。

在玻尔兹曼去世后数年,让·佩兰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5年的研究基础上对于胶体悬浮物的研究,测定了阿伏伽德罗常量玻尔兹曼常数,并向世界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确实存在


9、

费曼在《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一书中,向外行读者介绍光的量子理论,其中,就解释了小说中“我”与盖雷关于光的折射的“诡异”讨论。

他首先介绍了物理学家如何计算一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他们根据一些规则在纸片上画出一些箭头,这些规则是: 

  • 基本原则: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所谓“概率振幅”之箭头的长度的平方。例如一个长度为 0. 4的箭头代表着 0. 16(或写作 16%)的概率。

  • 一个事件可能以几种不同方式发生时,画箭头的一般规则是:对每种方式画一个箭头,然后合成这些箭头(把它们加起来),即用一个箭头的尾钩住前一个箭头的头。从第一个箭头之尾画向最后一个箭头之头,就画出了“最终箭头”。最终箭头的平方即给出整个事件的概率。

费曼说:事件发生的每种可能的方式都有一个振幅。而且为了正确计算在不同情况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必须把代表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方式的箭头都加起来,而不是只加我们认为重要的那些箭头。

也就是说事实并非我们假设的那样,光如下图这样“旅行”:

关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现象,费曼讲到:“我们把光电倍增管放在水下——假定实验员能够安排好这些事。光源是在空气中的 S处,探测器是在水下的 D处。”(见下图,来自《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

我们再次计算一个光子从光源到达探测器的概率。为了做这个计算,我们应该考虑光行进的所有可能路径。光行进的每一条可能路径都贡献一个小箭头,而且,同上面的例子一样,所有的小箭头长度都大致相同。

我们可以再次绘制一张标明光子以通过各可能路径所需时间的曲线图。这个图的曲线将同我们原来绘制的光从镜面反射的那个图的曲线很相似:它始于最高点,然后向下,再返回向上;最重要的贡献来自箭头指向几乎同一方向的那些地方(在那里,一个路径与相邻路径所需时间相同),这就是曲线底部所对应的地方。这里也是所需时间最短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哪里是需时最短之处。

徐一鸿在费曼上面那本书的序言里写道:

当费曼把所有箭头加起来时,他实际上是在把与光子从点 S到达点 P所有可能的路径相关的振幅进行积分(当然这是求和的微积分学专业术语),于是名之为“路径积分”。

另一个名字“对历史求和”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把量子物理的规则关联到宏观的人类尺度的事物,那么历史事件的所有其他选择(如拿破仑在滑铁卢大获全胜,或肯尼迪避开了暗杀者的子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有一个振幅与之相关联,我们将把这些振幅都加起来(即把所有那些箭头都加起来)。

也就是说,光并不是如我们认为的“线”。

换而言之,难道我们中学时候学到的牛顿物理定律其实并不精确?但是,那些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满大街上跑着可以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车辆,因果律在各个层面仍然主宰着这个世界,真真假假的英雄言之凿凿地解释着成败逻辑,巨大的火箭轨迹清晰地飞向太空。

费曼解释道:这是不是意味着物理学——一门极精确的学科——已经退化到“只能计算事件的概率,而不能精确地预言究竟将要发生什么”的地步了呢?是的!这是一个退却!但事情本身就是这样的:

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是概率,不过科学并没就此垮台。

徐一鸿说:“我们是怎样终于认识了光,这个故事的演进简直就是一出充满了命运的纠结、曲折、逆转的扣人心弦的活剧。”

世界未必如我们双眼所看。

欢迎来到一个更令人不安、但更加(相对)真实的世界。


10

“我们是怎样终于认识了光,这个故事的演进简直就是一出充满了命运的纠结、曲折、逆转的扣人心弦的活剧。”徐一泓写道。

如费曼所言,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是概率。

在费曼对光线的折射计算理论中,所有的路线都有可能;经典路线只是比其他路线更有可能。

就像是用一个谜团结束对另外一个谜团的解释。不管是光还是石头,都不选择那条使作用量稳定的路线。光和石头作为实体,根据一定的概率选择它们的路线,这些概率可以提前计算。为何如此?这是新的谜团。

至此,关于现实世界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观点,被否认了。自然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发生,当事情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原因时,就找不到最优化的意义了。

量子随机性,撼动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物理学的一块基石——因果律。如《你一生的故事》里的故事张力之源:我们一直认为,任何一种现象或者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

现实处于“整齐连续的、原因和结果成比例的可积系统”和“任何事物依赖于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不可小视的不可积系统之间”。

Ivar Ekeland写道:

世界不分因果链,不是线性地安排事件,使得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每一事件就像树干,把网状的根伸向过去,把树冠托向未来。

任何事件永远不会只有一个原因:越往前寻找,越能找到任一特殊事件发生的越多的前因。也永远不会只有一个结果:向未来看得越远,单一事件张开的网越宽。”

在物理学中寻找最佳可能的世界,我们几乎走到了尽头。我们在亚原子层面发现了随机性,在我们自己的层面发现了混沌,在中间的某个地方是稳定作用量原理。

费曼说:......真实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 ,看起来就像是一大批定律共同起作用的一种复杂的偶然结果 。

事实上 ,科学真正存在所必需的 ,是在思想上不承认自然界必须满足像我们的哲学家所主张的那些先入为主的要求 。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的演讲中,费曼讲到:

“我觉得,这个理论只是把困难扫到地毯下去了,当然,对此我也不能肯定。”

他质疑的正是自己的理论——量子电动力学。尽管其被誉为“人类发现的最精确的理论”。根据它做出的预测,经过实验证明,误差均在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内。

10、

如果你能预知未来,又不可以改变一切,你将如何度过这一生?

在《你一生的故事》里,“我”选择了面对这一切。尽管“我”早已知道这一切,仍然在每打开一手或好或烂的牌时,都如少女约会般满是期待。

小说里的“我”潜意识里仍然想改变、阻止某些“已经知道的事情”,结果,“我”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反而强化了她的叛逆,从而强化了冒险的孩子死于冒险的命运。

你会选择拥有这种能力吗?你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将在最美好的年华逝去,你还会和你知道注定要离开你的男人“make love,make you”吗?

在平铺的时光中,在那个惟一有时间指向的物理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下,我们命中注定都会死,我们与小说里的主角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无论多么爱自己的父母,他们都会离去。我们的孩子小时候无论怎样天真可爱,她都会经历青春期,和一个你心底明明白白知道只想和她上床的那个混小子约会。

在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系统里,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呈现出来,“时间之箭”仿佛不存在了。

爱因斯坦在好友米凯莱·贝索去世后,给他的妹妹写了一封信:

“米凯莱从这个奇怪的世界离开了,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

时间流逝这个鲜活的经验从何而来?

卡洛.罗韦利写道:

我认为答案就在热量和时间的紧密联系中:只有当热量发生转移时,才有过去和未来的区别。热量与概率相关,而概率又决定了:我们和周围世界的互动无法追究到微小的细节。

这样一来,“时间的流逝”便在物理学中出现了,但并不是在精确地描述物体的真实状况时,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统计学与热力学中。这可能就是揭开时间之谜的钥匙。“此刻”并不比“此处”更加客观,但是世界内部微观的相互作用促使某系统(比如我们自己)内部出现了时间性的现象,这个系统只通过无数变量相互作用

在接下来的解释里,卡洛.罗韦利假设了某种超感觉生物,就像七肢桶:

我们的记忆和意识都建立在这些概率性的现象之上。假如存在一种超感觉的生物,那么对它来说,就不存在时间的“流逝”,宇宙会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的一整块。但是,由于我们意识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看到一幅模糊的世界图景,并栖居于时间之中。请容许我引用本书编辑的一句话:“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广阔。”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模糊观察孕育了我们时光流逝的观念。

这就把一切说清楚了吗?并没有,还有好多问题有待解决。在引力、量子力学和热力学三者的交叉地带,许多问题纠缠在一起,而时间就位于这团乱麻的中心。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我们也许已经开始理解量子引力了,但它也只结合了三块拼图中的两块。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理论,把我们对世界的这三块基本理解拼到一起。


最后

作者姜峯楠在《你一生的故事》的后记里,提及了他对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的喜爱催生出了这个故事。

他写道:这个故事中对费马最少时间律的讨论略去了它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内容,因为该定律的经典解释更符合小说的主旨。

小说情节的启发来自于作者看了一出由保罗·林克表演的话剧,说的是主人公的妻子跟乳腺癌的搏斗。他由此想:

也许能够用变分原理写个故事,描写一个人面对无法避免的结果时的态度。

确切说,这个故事借助于费马最少时间律的经典解释与量子力学解释之间的张力,然后,又与语言相对性原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用数学对费马最少时间律作出数学描述,需要用上变微积分。更要用另外一种理解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方式,这种方式,与我们所习惯的,截然不同。

碰巧,《最佳可能的世界》一书探讨了最小作用量原理。该原理的提出者莫佩尔蒂认为,如果人们接受这一观点,那么所有的物理定律都能用数学方法推导而来。

进而,通过声称所有的创造物都遵循类似的原则,他跨越了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所以,比如说上帝安排了历史的进程,那么人类遭受的苦难的总量应该是最小的。

这个话题延伸至个体的宿命,会好玩儿很多。但我只是追溯了从笛卡尔、费马、莫佩尔蒂到费曼对“光之折射”的探索历程。甚至没有随着《最佳可能的世界》再往进化论和人类社会更进一步。

在此过程中,我愈发觉得,“假定自己是无知的”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科学态度、自由思考的工具,本身亦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也许,我们要的并非是某个“可能最好的世界”,而是“某种可能性”的最好。即:

并非用“最好”来形容某个“可能的世界”,而是用“最好”来形容“世界的可能性。”

造物主如何设计这种最佳,不得而知。但如何面对这种“可能性的最好”,费曼倒是给出了启发:

你看,我会存疑,可以忍受这些不确定性,也接受自己很无知。我觉得,不知道答案,这要比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思得多。对不同的事情,我或是有近乎正确的答案,或是可能相信它,对它们的确信程度不同,但我对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确信,还有好多事情我是一无所知的,诸如“我们为何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还有这个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等等。

我偶尔也会想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我得不出答案,那我就转身去做别的事,我不用非要知道答案不可。不懂一些东西,漫无目的迷失在神秘的宇宙中,这些没有让我感到恐慌。这是很自然的状态,我能说的就这些——我一点儿也不害


我喜欢姜峯楠在《你一生的故事》后续里的文字,且以其收尾。

冯内古特给《五号屠场》二十五周年纪念版所作的简介中写道:

“斯蒂芬·霍金认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很有挑逗意味。但现在,预知未来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知道我那些无助的、信赖他人的孩子后来怎样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人。我知道我那些老友的结局是什么,因为他们大多已经退休或去世了。

我想对霍金以及所有比我年轻的人们说:耐心点。你的未来将会来到你面前,像只小狗一样躺在你脚边,无论你是什么样,它都会理解你,爱你。”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别去赌场了,你永远赢不了“凯利公式”

本文转发自朋友的公众号:量子学派。


本文节选自《人类最美的54个公式》



赌徒迷信的是运气 

赌场相信的是数学 




赌王何鸿燊接手葡京赌场时,业务蒸蒸日上,但理性的赌王仍然忐忑,请教“赌神”叶汉:“如果这些赌客总是输,长此以往,他们不来了怎么办?”叶汉笑道:“一次赌徒,一世赌徒,他们担心的是赌场不在怎么办。”


叶汉说的只是心理层面,现代赌场程序方面的设计,比叶汉当年要缜密得多,赌场集中了概率、级数、极限方面的数学经验。一个普通赌徒,只要长久赌下去,最终一定会血本无归,所谓的各种致胜绝技,除了电影里的周星星,现实里的周星驰都不信。


赌徒永远不明白,与自己对赌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庄家,他们是在与狄利克雷、伯努利、高斯、纳什、凯利这样的大师对决数学,赢的胜率能有多大?





01

看得到的是概率

看不见的是陷阱


我们先说一个最简单的赌博游戏:赌运气猜硬币。


规则是这样的,掷硬币,正面赢反面输,赢了可以拿走一倍的钱,输了会赔掉本金,你玩不玩?你可能觉得,唉,这游戏不错,公平!恰好运气也不错,第一把赢了100元!你高兴坏了,这时候庄家跟你说,你看你也赢了这么多,我呢,辛辛苦苦搭个场子,最后什么都没捞着,要不这样,你赢了,就给我留下2%,就算是救济救济老哥,给捧捧场!你一听,2%,才这么点,拿去吧,不差钱!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然而你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就是这小小的2%,最后却让你输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这小小的2个点的赢的概率貌似不起眼,但配上“大数法则”,就成为了赌场赚钱的利器!“大数法则”是数学家伯努利提出来的,说的是假设n(a)是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发生a的次数,p是每次实验发生a的概率,当n足够大的时候,对任意正数ε,有lim{[|(n(a)/n)| p]<ε}=1,公式这么复杂,99%的赌徒都看不懂,看不懂没关系,我们只看结果,最终庄家赢到的钱=0.02*a。


庄家赚的钱最终只跟玩家下注大小有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只要玩家不停地玩,庄家就会不停地赚!而不管玩家是输是赢,庄家始终是赢的!为什么赌场有“最小投注额”,因为扩大“流水”才能将利润最大化!


所以别以为自己有多聪明,你要庆幸自己玩得不够久而已,十赌九输正源于此。





02

只要进了赌场

你就是一个穷鬼


我们再进一步,就算双方的概率均等,你仍然是一个输家,这里涉及到“无限财富”和“赌徒输光定律”,这个定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姓氏消亡”“线粒体夏娃假说”,在概率均等的情况下,谁的资本大,谁的赢率高。


你和我对赌,你我各有5块钱,输光为止。那么你赢的概率是50%,输的概率也是50%。


你和我对赌,你有5块钱,我有10块钱,输光为止,那么你赢的概率就只有33.3%,而输的概率有66.7%(这里涉及到高斯的概率论和泰勒的级数论),后面隐藏的就是赌场大BOSS凯利公式,后面小节里将详加表述。


对于小散户,赌场一般可以认为财富是无限多的,你赢不垮它,它却能吃了你。在赌场老板的眼里,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现在是穷鬼,一种未来是穷鬼。


“无限财富定律”也解释了赌场设置最大投注额原因。不是老板好心保护赌徒免遭破产,只是老板为了保护自己设置的安全屏障,想象下万一哪天比尔盖茨去赌场找乐子,一次性砸个几百亿进去,那赌场老板真的要哭了,虽然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但也不能不防,所以赌场根据自己的财富能力设计最高投注额,也就是为了抵抗“无限财富定理”!





03

赌场大BOSS凯利公式:

先告诉你怎么下注


凯利公式在高级赌徒的世界里大名鼎鼎,那什么是凯利公式,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简单2赔1的赌局,扔硬币下注,硬币为正面则得2元,如果为反面则输掉1元,你的总资产为100元,每一次的押注都可投入任意金额。


你会怎么赌呢?


如果你是冒险主义者,你可能会想,要玩就玩票大的,一次性把100元全压上,幸运的话,一次正面就可以获得200元,又是一段值得炫耀的赌史;可是,如果输了得把100元资产拱手献给对方,你就一无所有,好不容易来趟拉斯维加斯,这肯定不是明策。


如果你是保守主义者,你可以会想,谨慎点,百分之一慢慢来。你每次只下注1元,正面赢2元,反面输1元。玩了20把突然觉得,对方下注10元一次就赢得20元,自己一次才赢2元、10次才能赢得20元,后悔已经错过几个亿!


100太多1块太少,该投入多少比例下注?普通赌徒看似无解,但凯利公式告诉你答案是25%!


让我们来看看凯利公式的庐山真面目:


f* =(bp-q)/ b

在公式中,各参数意义为:

f* = 应投注的资本比值

p = 获胜的概率(也就是抛硬币正面的概率)

q = 失败的概率,即1 - p(也就是硬币反面的概率)

b = 赔率,等于期望盈利 ÷可能亏损(也就是盈亏比)


公式上面的分子bp-q代表“赢面”,数学中叫“期望值”。


什么才是不多不少的合适赌注呢?凯利告诉我们要通过选择最佳投注比例,才能长期获得最高盈利。回到前面提到的例子中,硬币抛出正反面的概率都是50%,所以p、q获胜失败的概率都为0.5,而赔率=期望盈利÷可能亏损=2元盈利÷1元亏损,赔率就是2,我们要求的答案是f,也就是(bp - q) ÷ b = (2 * 50% - 50%) ÷ 2 = 25%。


拿出资金的25%来进行下注,才能使赌局收益最大化。


赌场操盘者的每一次下注的时候,都会谨记数学原则,而作为普通赌徒,除了心中默念“菩萨保佑”外,哪里知道这后面的数理知识。


所以,就算你赢得了财神爷的支持,但你也永远赢不了“凯利公式”。





04

除了100%赢

任何时候都不应下注


所有的赌场游戏,几乎都是对赌徒不公平的游戏。


但这种不公平并非是庄家出老千,现代赌场光明正大地依靠数学规则赚取利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赌场是最透明公开的场所,如果不是这样,进出赌场不知有多少狂命之徒,何鸿燊早怕九条命都不够。


凯利公式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这个数学模型已经在华尔街得到验证,除了在赌场被奉为正神,也被称为“资金管理神器”,是比尔格罗斯等投资大佬的心头之爱,巴菲特依靠这个公式也赚了不少银子。回归到赌场讨论这个公式,根据f = (bp-q) / b公式结论,期望值(bp-q)为负时,赌徒不具备任何优势,也不应下任何赌注。这种赌博游戏,要下负赌注,也就是说你不如自己开个赌场当庄家。


的确,世界上有为数不多的“赌神”,他们当中有信息论的发明者香农,数学家爱德华·索普,路径理论的创始人蒙特卡罗等,他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和艰深的数学理论,把某些赌戏的赢率扳回到50%以上,例如21点靠强大的心算能力可以把概率拉上去。但就凭你读书时上课打瞌睡输了只知道倍投翻本的可怜知识,以及九九乘法表的那点算力,还是先老实读完以下3条准则。


1、期望值(bp-q)为0时,赌局为公平游戏,这时不应下任何赌注。

2、期望值(bp-q)为负时,赌徒不具备任何优势,也不应下任何赌注。

3、期望值(bp-q)为正时,这时按照凯利公式投注赚钱最快,风险最小。


其实最终结论只有一个:除了100%赢,任何时候都不应下全部赌注,即使赢的概率高达99.9%。





结语

赢得胜利的唯一法则:不赌


没有谁能说服一个堕落的赌徒,因为这是人格的缺陷。

但如果你还是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人,别再迷恋所谓的运气。

赌徒能够依靠的是祖宗保佑,而赌场后面的大佬是高斯、凯利、伯努利这样的大神。


你怎么可能赢得了庄家?


论理性,没有人能比赌场老板更理性。
论数学,没有人能比赌场老板请的专家更精通数学。

论赌本,没有人能比赌场老板的本钱更多。


如果你想真正赢得这场赌局,法则只有一个:不赌。




  

本期编辑|Hypercube

量子学派出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诺奖经济大师,数学天才赌徒,和“神秘的股市财富公式”

配合“量子学派”的凯利公式,重发此文。


(上)

诺 奖 经 济 学 家


1、诺贝尔为什么没有数学奖?

因为女友被数学家拐走,所以不设立诺贝尔数学奖--这只是一个传闻。诺贝尔奖不发给数学家,真实的原因是:在诺贝尔的炸药时代,数学还不被认为是科学之王,他本人并未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诺贝尔经济奖,本身名不正言不顺。诺奖始于1901年,经济学奖1969年才有。其全名也拐弯抹角,绝不正宗。诺贝尔的后代还公开反对过,并说“这个奖经常授予金融市场的投机者。”

不过,这不影响数学家得诺贝尔奖,也不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科学性,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让数学家得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2、数学能够解码经济学吗?

罗素说,所有学说的一端是科学(自然科学),另一端是神学,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哲学等社会科学。

有人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是一门最接近自然科学的学科。

1950年,纳什在28页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一个重要概念:“纳什均衡”,成为博弈论的重要突破。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最重要的数学成就是在微分几何和偏微分方程的领域,一位著名几何学家评价到:“他在几何学所做的,从我看来,比起他在经济学所做的无可比拟地伟大得多,相差很多个数量级。”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至2010年,共34届,获奖者51人,除了哈耶克,几乎全都用到了数学工具;一半以上获奖者有深厚数学功底,还有少数本身就是数学家。


3、数学是装神弄鬼的工具吗?

尽管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称“Economic Sciences”,即经济科学奖,人们仍然怀疑其“科学性”。

麦克洛斯基在《经济学的花言巧语》里写道:

经济学家使用文学读者看起来陌生的数学模型、统计检验、市场理论。但若仔细考察的话,们并不那么陌生。它们就如演讲中的修辞手段——隐喻、类比和诉诸权威。

1886年,《科学》杂志就曾经指责经济学家,为了掩盖“数学公式搭建的薄纱背后的空洞”,胡乱使用自然科学的术语。

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2009年说:“经济学家对舞弄自己数学技艺的欲望,是导致这个职业没落的中心原因。”

据统计,刊登在美国最顶尖的经济学期刊上的39%的研究不可复现。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了“数学滥用”概念,即:在经济学中以误导为目的进行数学推理。

经济学家的预测经常不准,但仍不影响生计。真有点儿占星家的范儿。

《牛津英语词典》中对“mathematician”(数学家)的第二项释义便是“astrologer”(占星家)。曾经在人们眼里,占星术是一项有着数学作基础,以真实的天文观测为准的技术性学科。


4、为什么要研究“聪明人干蠢事”?

如你所知,2017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授予理查德•泰勒,“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一切都以“理性的经济人”为假设前提。

行为经济学呢?维基百科的定义是:

行为经济学(英语:Behavioral economics),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利用社会、认知与情感的因素,来研究个人及团体形成经济决策的背后原因,并从而了解市场运作与公共选择的方式。在行为经济学之外,又分支出行为金融学这个子学科。

大白话就是:

研究聪明人为什么干蠢事。

你我都在想:这不就是说本人吗?

行为经济学,是打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一座桥梁。

回到开始罗素对所有学说的定义,行为经济学家们,将经济学,往同样经常被人质疑为“不科学”的心理学这边,拖了那么一段。

要说明的是,行为经济学家,仍然是采用科学的手段来开展研究。在当下颇为流行的各种该主题的畅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关实验。


5、教你经济的人自己需要很会赚钱吗?

有位经济学家教授写到,最怕被问,老师你天天研究这玩意儿,那你赚钱一定很厉害!

  • 首先,经济学并不是教人赚钱的职业。就像爱情小说家不负责教人成功恋爱。

  • 其次,经济学家的实践,是为国家做贡献。例如凯恩斯,既搞学问,又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二战后还曾代表英国找美国借钱,赖到2006年底才还清。

  • 再有,凯恩斯同样也可以是个赚钱高手。个人靠炒股发了财。

他说: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有限的,因此在任何给定的期限里,我个人认为能够得到我百分之百的信心去投资的企业数 量,很少会有超过二家或三家以上。

巴菲特格外推崇凯恩斯,并喜欢引用他的三句名言:

1、困难不在于如何接受新思想,而在于如何摆脱旧思想;

2、我宁愿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这句话其实是Carveth Read最早说的。)

3、对于我们的名声来说,遵循传统惯例而失败要好过违背 传统惯例而成功。


6、经济学家如何在股市上赚钱?

经济学家在股市上的赚钱路线,看起来和诺奖对经济学家的偏爱路线是一致的:

1、一个是精确的“数学”路线;

2、一个是利用人们非理性的行为经济路线。

走精确路线的,有著名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了因制定选择权定价公式,而在199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麦伦·休斯罗伯特·C·默顿。其第一年赚了40%,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不到四个月亏46亿美元,不久倒闭。

利用人们非理性行为的,有今年的诺奖经济学得主:泰勒。

泰勒曾发现,过去表现好的股票在接下来3-5年会成为输家,而过去表现差的股票会在接下来3-5年成为赢家。他将其归因为:“过度自信”。

泰勒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利用市场对消息产生的行为偏差进行投资。

依据经济行为学,通常市场对于已有的负面消息总是过度反应;而对新的、公司正面的消息又往往反应不够。该基金正是基于此对小市值股票产生的影响来进行投资。该基金以基本面为基础,来判断金融市场的矫枉过正或者反应不足。

该基金自1998年低开始,若当时投入1万美元,到今年9月底有9万3千美元,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832.44%,比巴菲特多了500%。

股市,到底是数学天才的乐园,还是另外一个超级赌场?



(中)

赌 场 天 才



1、地球上最聪明的亿万富翁

 “地球上最聪明的亿万富翁。”詹姆斯·西蒙斯被《金融时报》如此评价。

201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数学,常识和运气》里,西蒙斯回忆自己14岁时的打工经历:

因为干得不够好,他被降职去拖地板。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简单,不需动脑,可以走动并且思考。“走动,思考,而且他们还付我钱。”离开时,老板问这个不够灵光的男孩将来有什么打算,他说,我想来 MIT学数学。

从麻省理工毕业后的西蒙斯,23岁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学位,一年后出任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师。

1968年,西蒙斯前往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出任数学系主任,年仅30岁。

西蒙斯在石溪大学做了8年的纯数学研究,其间与华裔知名数学家陈省身联合创立了对数学和物理学影响深远的Chern-Simons理论。

1976年,西蒙斯摘得数学界的皇冠——全美维布伦(Veblen)奖。

1977年,西蒙斯创立了自己的私人投资基金。

1989年起,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大奖章基金的年回报率平均高达35%,大奖章基金被誉为最成功的对冲基金。

他被称为量化交易之父。

 

2、心灵捕手和数学天才

 另一位著名的MIT拖地板工,是《心灵捕手》里的马特·达蒙。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出。教授得知有人解开他的问题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这部著名的电影,故事由马特·达蒙联合·阿弗莱克创作,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

据说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是用掷骰子来决定由谁担任此部电影男主角。

曾就读哈佛大学的马特·达蒙,原本想把主角塑造成物理学天才。他和当时的哈佛大学教授兼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Sheldon L. Glashow讨论了该想法。

Glashow告诉达蒙他的假设并不成立,而且建议他把主角改写成一个数学天才。他还介绍了在麻省理工担任数学教授的姐夫/妹夫DanielKleitman给达蒙认识,为电影提供意见。

但是,在现实中,数学天才不是马特·达蒙,而是他的好基友·阿弗莱克

 

3、花瓶、导演、扑克冠军

 男人总希望自己帅一点儿,阿弗莱克则是一个被“太帅”困扰的男花瓶。就像在《心灵捕手》里扮演的那个没脑子的兄弟。

即使他联合创作了《心灵捕手》的剧本,即使后来他导演了《城中大盗》,才华也没被承认。

熬到2013年,他凭《逃离德黑兰》获得70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剧情片奖,以及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三座奖。2014年,阿弗莱克出演的《消失的爱人》赢得了高评。

阿弗莱克比他看起来要聪明得多。他赢得过2004年加利福尼亚州的扑克冠军赛,获得了356400美元的奖金和一等奖奖杯,并取得2004世界扑克巡回赛最终赛的资格。

2014年,阿弗莱克被拉斯维加斯的坚石酒店禁止玩二十一点,因为身为常胜军的他被怀疑有使用密技

 

4、四骑士,用数学破解赌博

 二十一点(英文:Blackjack),是使用扑克牌玩的赌博游戏。亦是赌埸中庄家优势在概率中最低的一种赌博游戏。

1956年以前,21的基本策略都是推测及经验猜的。

直至“四骑士”出现。四人都服役于美国陆军,有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硕士学历。在军营玩21点时,罗杰.鲍德温想:应该有机会经过数学分析的最佳策略对应到该规则。

他用手算出几条规则,马上意识到21点策略分析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他找了威柏肯提,申请使用军用计算器的权限。

四骑士们花了一年半的空余时间,设计出了玩21点的最佳策略出来。没有电脑,只有惊人的脑袋,和计算器。

19569月,他们出版了11页的论文《21点最佳策略》。发表于美国统计协会的期刊上,这是史上第一个使用精确的数学计算检验过的21点策略。

然而,四骑士的研究成果,并在并未引起社会关注。

直到几年后,另外一个天才的出现。

 

5、爱德华·索普,量化交易之父

 1955年春,索普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二年级物理学研究生。他在思考能否捣鼓出一个持续赢得轮盘赌的数学系统。

轮盘赌看似随机,索普则试图用数学来描述背后的系统机制。后来他将同样的想法应用到证券市场,最终发展成量化投资的核心理论。

1958年,索普取得数学博士学位。

1959年至1961年间,索普于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摩尔讲座教授。

基于用数学战胜赌场的冲动,他也研究二十一点。

索普应用大数定律:

随机事件的样本越多,结果的确定性就越高,就好像掷硬币,你掷10次,正反面比率可能出现任何结果,随着实验的次数越来越多,正反面的比例会更加接近于1:1。

对于某一手21点,索普并不知道胜算多少,但是只要玩得局数足够,只要他遵循自己的算牌规则,就一定能获胜。通过大数法则,不断实验,得到最终结果,总结经验,这事就爱德华索普的必杀技。

1958年,看到四骑士的《21点最佳策略》后,他找鲍德温索要数据,用数学和概率论的方法,借助于计算机,优化了方案,想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但该杂志只接受院士的文章。

这难不倒索普。他从小就是一个顽皮的天才少年,热衷于恶作剧、搞破坏,以及做各种实验。他决定找这个星球上最聪明、也是最古怪的人帮忙。

 

6、香农,IT理论奠基人

 只消做其中的一件事情,就可以成为本星球最聪明的人,但香农做了两件。

20世纪最伟大的两个知识进步上都镌刻着香农的大名:

其一是二进制系统在电路中的应用,这也是计算机诞生的基础。香农的突破性进展是引入了一个双符号逻辑体系,所有的问题都通过操控两个数字来解决:0和1。在电路应用中,1表示开关闭合,0表示开关打开。一连串闭合和打开的开关,其实就是一连串1和0,就能代表几乎所有种类的信息。

其二是信息论。在这方面,香农解决了如何将信息编码,然后从A点传递到B点的问题。香农理论的关键之处,也是颇有争议的地方在于,他一开始就主张,尽管信息“总是带有某种意义(meaning)……但(这种)通信的语义外表和工程问题无关”。换句话说,信息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与它本身的意思及语境没有关系。相反,信息是纯粹统计性的,因而是可编码的。

这一观点与直觉正好相反。香农之前的科学家大多认为,意义,只有意义,才是通讯的基本元素,而香农完全颠覆了这一观点。

除了学术香农爱好杂耍、骑独轮脚踏车和下棋。他根据人工智能研究的先驱、数学家马文·闵斯基的想法,发明了一个终极机器”:

这个盒子外表平淡无奇,只是在一侧有一个开关,弹一下开关,盒盖就会打开,一个机械手会伸出来;将开关复原,机械手就缩回盒子。

面对小怪人索普的来访,老怪人香农只给了几分钟,但迅速被吸引了。他愿意帮忙提交论文,只提了一点:

“哥们儿,你这论文题目《21点常胜策略》涉嫌赌博,不如改成《21点的有利策略》,免得老学究们卡你。”

两位怪才后来还一起钻研轮盘赌,甚至发明了第一个佩戴式计算机,悄悄带入赌场,用于提高轮盘赌的获胜几率。

有一个21点的关键问题一直困扰索普:

如果赌徒不想因赌资不足而出局,那么他应该怎样下注?

香农告诉索普,新泽西穆雷山贝尔实验室的物理研究员小约翰·凯利知道答案。

 

7、凯利公式,一个真实的财富公式

1956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凯利发表了一篇论文 "A New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on Rate",论文中包括了后来被广泛流传的“凯利公式”。这篇论文的本意是研究长途电话中的噪音问题。

在概率论中,凯利公式是一个用以使特定赌局中,拥有正期望值之重复行为长期增长率最大化的公式。简而言之,就是用以计算出每次游戏中应投注的资金比例。

除可将长期增长率最大化外,此方程式不允许在任何赌局中,有失去全部现有资金的可能,因此有不存在破产疑虑的优点。方程式假设货币与赌局可无穷分割,而只要资金足够多,在实际应用上不成问题。

公式的一般性陈述为:

其中:

f*为现有资金应进行下次投注的比例;

b为投注可得的赔率(不含本金);

p为获胜率;

q为落败率,即1 - p

举例而言:

若一赌博有60%的获胜率(p = 0.6q = 0.4),

而赌客在赢得赌局时,可获得一赔一的赔率(b = 1),

则:赌客应在每次机会中下注现有资金的20%f* = 0.2),以最大化资金的长期增长率。

如果赔率没有优势,即 b =q / p,那么公式建议不下注。 

如果赔率是负的,即b < q / p,公式的结果是负的,也就是暗示应该下注到另外一边。

索普利用凯利的系统对21点下注方案进行优化。即:胜算大时出重手,胜算小时就收手。

另一种下注方式“加倍下注策略”:下注10美元,输了。下注20美元获胜,若再输,下注40美元,赢了就一举回本。加倍下注,貌似迟早扭亏,实则有硬伤:赌徒可能被振出局。

凯利公式,则限制了赌徒每次下注的最高额度,精确地告诉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荷包加码和减注,以此来获取最佳结果。

用凯利的话说,这一规则描述了一个赌徒如何既“使自己的资金量呈指数增长”,同时又避免破产的诅咒。

据说,1968年巴菲特第一次见到了索普,就开始应用凯利公式去决定在每项投资中投入多少资金。

又据说,索普第一次见巴菲特,和他打了一夜桥牌,就预测他将来会成为世界首富。

芒格说:

“人类并没有被赋予随时随地感知一切、了解一切的天赋。但是人类如果努力去了解、去感知――通过筛选众多的机会――就一定能找到一个错位的赌注。而且,聪明的人会在世界提供给他这一机遇时下大赌注。当成功概率很高时他们下了大赌注,而其余的时间他们按兵不动,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8、神秘小组,盗火的年轻人

 索普赢了。他横扫赌场,最终成为不受欢迎的赌客。

1979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一门名为“如果你必须赌,怎么赌赢”的课程,供那些对“21点”有兴趣的学生切磋算牌技巧。参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是本科生,在数学方面拥有天赋。为期4周的课程完结之后,学生们奔赴赌城,结果铩羽而归。

聪明的年轻人们不甘心认输。1980年,一个以哈佛商学院MBA为领导、以麻省理工学院天才学生为主体的“21点”精英团队构建起来,再度“杀往”大西洋城。10周之后,他们的赌资翻了一倍。

以“21点小组”为原型的电影《决胜21点》,里面有句台词:

“我们不是在赌博,我们是在计算”。

“量化”是MIT21点小组决胜的秘诀。某种意义上,索普赢牌战术和量化投资是一致的:

Step1:深入分析市场,建立模型,进行有效的量化投资策略;

Step2:通过量化分析,判断市场走向,静等投资的最佳时机;

Step3:最佳时机来临后,迅速执行精准的交易策略。

21点小组成员高人辈出。魏因斯坦,33岁已是德意志银行美国信用交易总管。他是国际象棋“终身大师”,25岁便成为德意志银行的副总裁,两年后又被任命为董事总经理。

比起拉斯维加斯,华尔街才是真正的赌场。无论是贪婪,还是残酷,金融赌场都更胜一筹。

例如绿光资本的艾因霍恩,37岁已经声名显赫,回报率连年保持在20%以上。他同时也是扑克高手,曾位列2007年拉斯维加斯“世界扑克系列赛”第18名,斩获66万美元奖金。


 

(下)

“战 胜” 股 市


1、战胜市场,一个科学的股票市场系统

索普将自己从21点中发现的秘密,推及至股票权证:对于股票下周是涨还是跌,索普并不确定,但他可以推算出股票涨跌2个、5个或者10个百分点的概率有多大。

索普把这一公式用到了权证上。股票的未来运动(宽客将这一变量称为波动性)是随机的,因而是可以量化的。如果权证在定价时高估或低估了可能的波动性,你就能从中获利。

索普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卡索夫教授,设计出第一个精确的量化投资策略:科学股票市场系统。

他们确信自己已开发出第一个从股票市场稳定盈利的纯量化方法,并于1967年合写了一本叫做《战胜市场:一个科学的股票市场系统》,该书是量化投资的开山之作。

1969年,索普遇到了杰伊·里根。里根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哲学,在一家经纪公司上班。他是索普的粉丝,两人成立了一家合伙公司,开始了套利之旅。

索普运作了两只对冲基金,“Princeton-NewportPartners”和“ RidgelinePartners”,运作了近30年,年平均收益19%-20%,无一年亏损。

 

2、量化交易之王,那个不会扫地的男孩

 故事终于要来到高潮,让我们欢迎主角,量化投资之王:西蒙斯。

他就是本文最开始,那个扫不好地,但是痴心妄想考入麻省理工的男孩。

在摘取了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后,西蒙斯杀入了另外一个数字世界。

1978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 Monemetrics的公司,起初走了些弯路,后来他把数学模型引入金融交易。

4年后,文艺复兴公司诞生。西蒙斯挖来最厉害的数学家和建模专家。员工有一半从事研究和编程,1/3拥有自然科学的博士学位。

以“算法交易”为核心,专注量化投资三十余载,其大奖章基金,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对冲基金。

1988-2015年,27年间平均年化回报率达到35%,较索罗斯等大佬同期的投资表现高出10个百分点,是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的3倍以上;

在次贷危机最低谷的2008年,大奖章基金实现98.2%的收益,而同期标普500指数暴跌38.5%

2001~2013年,大奖章基金的最差的年度收益是21%,这还是扣除5%的管理费和44%的业绩提成费后实现的,两项费用均高出同类基金的一倍以上。

由于高度保密,文艺复兴的的成功一直是个谜。

西蒙斯有哪些秘密武器?

理念上例如:

西蒙斯更关注市场短期的无效性,用算法来捕捉稍纵即逝的价格偏离,当价格恢复正常时迅速结清头寸离场。就像壁虎,平时趴在墙上一动不动,一旦蚊子(机会)出现,迅速将其吃掉,然后重新回复平静。

技术上例如:

20148月,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向美国专利及商标局申请了一项利用高精度时钟同步执行交易指令的专利。

这项技术是 在各个交易所服务器中使用原子钟或GPS时钟实现纳秒 (十亿分之一秒内同步所有交易指令,消除下单延迟,从而使高频交易 (HFT) 无法捕捉因延迟产生的价差。

还有更多人们无法窥探的。


3、寻找阿尔法的数量金融大师们

 一本讲述华尔街顶级数量金融大师的书《宽客》,这样写道:

这些人擅长的交易类别各不相同,但他们在某一点上是相同的:

对某种难以捕捉的玄妙之物孜孜以求,而这正是他们最为强大的地方。宽客们有时虔诚地将这一玄妙之物暗自称为“真谛”(Truth)。

真谛是关于市场如何运行的终极奥秘,唯有通过数学才能发现。宽客通过研究市场中的隐匿模式揭示真谛,从而打开有着亿万美元利润的宝藏之门。

宽客为这个飘忽不定的真谛创造了一个名字:阿尔法(alpha),听起来好像是巫师修炼的某种秘方。

阿尔法代表一种难以捉摸的技能,有些人生而拥有,从而能够连续击败市场。

与阿尔法相对的还有一个希腊字母——贝塔(beta),代表平淡无奇的市场回报,即便是脑子缺根筋的家伙也能轻松取得。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西蒙斯在演讲中总结道:

1、我经常做的就是尝试一些新的事情。

2、尽你所能和最优秀的人合作。

3、被美丽指引”。建一家交易公司有什么美的一面呢?它美就美在做正确的事,找一群正确的人,用正确的方法把事情做正确。

4、不要放弃,至少尝试着不要放弃,有时花很长时间去做一件事是正确的。

5、最后,让我们期盼一点点好运。 



然 而 . . . . . .



1、为什么赌场还让你玩儿21点?

慢着,我有个问题。

跳回(中)--赌场天才。

既然数学天才们破解了21点,为什么赌场不关掉这个项目?

为了对付你们这些聪明家伙,赌场增加了扑克牌的数量,增加数牌难度,有时候还会用无限循环的发牌机。

但,重点不在这里。

电影《决胜21点》里的原型张约翰解释了有趣的原因之一:

算牌术未发明前21点只是赌场的小赌戏。玩的人远比骰戏(Craps)和轮盘少。

算牌术开始让赌场害怕,后来发现大多数人懒得学。

“21点可以用算牌击败”的概念随算牌书的传播,令21点成为美国赌场内最受欢迎的赌戏,大多数人因为听说21点可以赢,又自认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懒得学算牌就玩21点,结果赌场赚更多!

多么活生生的例子:成功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底是如何变成毒药的?

就是让你以为自己可以赢,然后产生了成功幻觉,结果,反而加大了你“仍然什么都没做”的可能性。

几乎必胜的21点赌场秘籍摆在面前,都没有多少人认真去练。

何况是在并无真正秘籍的股市呢?


2、地球上亏钱最快的聪明人

长期资本,是当时华尔街超级梦之队。创办人麦利威瑟被誉为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合伙人包括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美联储前副主席,以及两位诺奖得主。

如前所述,第一年他们赚了16亿美元,开创了基金业有史以来最迅速的成长奇迹。

长期资本的主要业务是债券套利交易,即:像做股票一样做债券。然后,用大量财务杠杆将规模做到很大。

他们运用电脑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价格波动,并且通过电脑精密计算在波动中发现与把握套利机会。

1998年,俄罗斯政府将卢布贬值,并耍赖不还国债。毁掉长期资本的,是此后的连锁反应。

一位参与其中者回忆:

我们认为,真正出问题的可能性是“万一”,别国要帮忙俄罗斯的可能性是“一万”。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万一发生了。

巴菲特曾经总结过长期资本的惨败: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他们不是倒卖服装发的家,然后来搞证券的。他们这 16 个人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了,一直都在投资这行摸爬滚打。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都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财产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他们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了。他们自己投了几亿的钱,而且智商高超,经验老道,结果却破产了。真是让人感慨。

巴菲特的聪明在于,能够用非常生动浅显的语句,说出一件事情的本质:

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假设你递给我一把枪,里面有 1000 个弹仓、100 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弹仓里有一颗子弹,你说:“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我不干。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我曾经看过这段视频,是巴菲特在一所大学的讲座。他最后给出对年轻人的忠告:

有一本很好的书,不是书好,是书名好。这是一本烂书,但是书名起得很好,是沃尔特•古特曼写的,书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吗?

他们太依赖数学了,以为知道了一只股票的贝塔系数,就知道了这只股票的风险。要我说,贝塔系数和股票的风险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说起来,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3、极少数躲过黑天鹅的高手

毁掉天才们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贪婪,一个是黑天鹅。

  • 因为贪婪,人们加了太多杠杆。

  • 因为黑天鹅,万分之一的事情一旦发生,会令杠杆反向弹回来,产生具有毁灭性的冲击力。

市场远非理论所描述般精确可预测。一旦未知的黑天鹅事件发生,摧枯拉朽,泥沙俱下。

例如前文提及的21点高手魏因斯坦,也给德意志银行亏掉20亿美金。

偶有例外,例如文艺复兴基金,2008年大家亏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们居然还赚了80%。

还有《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他伙伴的基金在2008年通过下注于市场波动将远比量化模型所预测的要高 ,赚了 1 5 0 %的利润 。并通过股指 “看跌 ”期权 ,在雷曼倒闭引发市场崩溃时大发横财 。


4、真有“神秘的财富公式”吗?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前员工曾说 ,该公司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财富公式 ,埃尔温 ·伯莱坎普和詹姆斯 ·艾克斯等天才并没有在几十年前发现财富密码 。《宽客》里写道:

大奖章有一支由 9 0多名博士组成的队伍 ,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着改善基金交易系统的方法 ,他们就像是一支肩负使命的战无不胜的运动队 ,日复一日 ,周复一周 ,年复一年地击败市场 ,从未失手 。

梅花香自苦寒来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有着著名的 “双 4 0小时 ”文化 。员工有 4 0个小时的时间完成分派到的任务 :编程 、研究市场 、搭建计算机系统 。

然后 ,在第二个 4 0小时中 ,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涉猎基金中几乎所有的领域和实验 。这样的自由成了酝酿突破的温床 、大奖章的创新源泉 。

文艺复兴科技公司也没有受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有效市场假说或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束缚 。它更像是一台机器 ,一项科学实验 ,唯一重要的东西是策略是否有效 ,是不是能赚钱 。

即使如此,2009年,当市场整体反弹之时,文艺复兴卖给大众的新基金,亏掉了17%,打破了西蒙斯永不亏损的神话。

凯恩斯说,金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东西”,他认为:“职业投资是一场令人无法忍受的游戏,任何一个没有赌博习性的人,都会对之惊慌失措;即使是那些好赌之徒,也要对这些习性付出适当的代价。”


最后


诺奖经济学奖得主中,惟一不和数学沾边的哈耶克,曾经警告人们,别套用物理世界的模型,来分析经济和金融。多年以后,2008年,在血流成河的华尔街,一份《金融建模宣言》复述了哈耶克的远见:

物理学由于其在根据物体客观现状预测其未来行为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成为大多数金融模型的灵感之源 。物理学家研究世界的方式就是一次又一次重复相同的实验 ,以此来发现背后的驱动力以及魔法般的数学定律 … …

但对金融学和经济学来说 ,情况有所不同 ,这两个学科涉及货币价值的主观判断 。为了发现自己的定律 ,金融理论竭尽全力模仿物理学的风格和韵律 … …

然而事实是 ,金融学根本没有什么基本定律 。

牛津大学的首个量化金融专业创建者威尔莫特说:

“难处在于人性 ,我们是在为人建模 ,不是为机器 。 ”

300年前,在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中,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天才之一,牛顿,亏掉了两万英镑,据说相当于现在的一亿美金。

牛顿曾因而叹谓:“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可能令许多此前量化的事物都变得可以量化。

而人性的贪婪,则进化得更凶猛。

从文科的角度,人类追寻意义;从理科的角度,人类探索公式。

这个过程,交替着理智与情感,荣耀与羞辱,灵性和野蛮。

上帝作为班主任,不会轻易给我们终极答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