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如何赚钱?

一种方法、计算和哲学。

开始

本文原名为《稳赚的原理》,新增了部分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概率、期望值、跨期下注、选择权、对冲”的严谨而有趣的描述。

稳赚需要有具体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非常隐蔽,经常被忽视。

并且,假如你懂得了“稳赚的机会原理”,就可以反向设计让自己“稳赚”的那些前提条件,从而获得对手所不具备的概率优势。

由此,我将谈及“概率权”的把握和主动设计。这些智慧是投资和决策的第一性原理。

本文涉及的计算并不复杂,但真正能够理解的人也许不到1%。所以假如你没学过概率,没有决策经验,从未用自己的钱下过注,就不要轻易怀疑文中计算的正确性。

然而我也只是自学过概率,有过心不在焉的决策经验,用自己的钱下注的战绩也不算惊艳,所以我算错、讲错的可能性仍然有。我对本文主题的兴趣超越了自己可能出错的羞愧。

请你从数学和实践的角度来对本文的计算与观点提出质疑和讨论。在亲自动手算清楚前,那些文字和道理层面的“解释”与争吵毫无意义。

 

01

最小回报最大化

让我们从《普林斯顿概率论读本》的一道题开始:

有人在拉斯维加斯下了一个赌注,押A球队能在常规赛中保持不败,最后赢得冠军,赔率是1000比1,他下注了500美元,若获胜将拿走50万美元。

他运气不错,A球队进入了总决赛,并在比赛中以微弱优势领先于对手B球队。这意味着,如果势头不变,他的500美元将变成50万美元。

这时候拉斯维加斯打来电话,说愿意用15万美元买走他的下注。

  • 如果他答应,15万美元马上到手,但可能失去赚50万的机会;

  • 如果他不答应,就有机会拿走50万美元,但也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

上面那位球迷对A球队很有信心,拒绝了“立即拿走15万美元”,而是选择已经快到嘴边的50万美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第四十二届超级碗,巨人队(B球队)在终场前35秒大逆转,赢了爱国者队(A球队)。那位朋友的50万美元就这样飞走了。

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谓的胜券在握,真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这位下注者做错了什么?

如果我们假设A球队的获胜概率大于50%,那么下注A球队的期望值也大于(50万✖️50%=25万)。该期望值既然大于15万。所以下注者的选择“拒绝拉斯维加斯开出的15万条件”,似乎是对的。

从概率的角度看,有些正确的选择未必有对的结果。类似于打德扑这类多次博弈,把决策的过程和结果分开看(虽然仍是一个整体),是传奇女扑克牌手安妮·杜克的关键思维模式。

可是,数十万美金,对谁都不是小数字。而且对于普通球迷来说,用500美元换来这么大的赢钱机会,一辈子都难得有一次。如果无法多次重复,概率思维还有用吗?

更不用说还有期望效用和损失厌恶对决策者的影响。

其实,下注者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可以让他稳赢数十万美元!

《普林斯顿概率论读本》的作者米勒教授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对冲

下注者当时可以再下注押B球队赢。这样,不管哪一方获胜,他都可以有可观的收入。

让我们来算一下:

假设A球队的胜率是80%,因为拉斯维加斯要利用赔率差来赚钱,所以假设押注B队赢的赔率是3。就胜率而言,这是一个对下注者不利的赔率。

(这部分表述和书中略有不同。)

这样一来,这个真实故事中的主角就迎来了一次对冲的机会,他可以反手再下一把注,押B队赢。如果计算妥当的话,不管是A队赢,还是B队赢,下注者都会稳赚。

那么,他应该下注多少呢?

如上所述,我们设该下注于B队的金额为B,所以:

  • A队胜的回报是(50万-500-B);

  • B队胜的回报是(B✖️3-500-B)。

由于双边下注,我们至少会获得两种结果中较小的那个回报,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追求的是:

令两种结果中较小的那个数值最大化。

如上图,横坐标是B的数值,即下注于B球队的金额:

  • 红线是假如A获胜的回报,表示为:(50万-500-B)

  • 蓝线是假如B获胜的回报,表示为:(B✖️3-500-B)

纵坐标是A队胜和B队胜的不同回报。图中实线部分,是两种可能结果中的最小值,如图可知最小值的最高点是(B✖️3=50万)。

当(B✖️3=50万)时,不管哪一边获胜,我们赚到的金额是一样的。

计算结果是:B约为16.67万美元,下注者可以稳赚的最小金额是33.28万。

对冲之后,稳赚的金额比拉斯维加斯开出的收购价(15万美元)要高,同时也避免了因为意外发生而导致的50万“概率收益”归零。

我们可以将第二次押B队赢的行为,视为给起初押A队赢的概率权买个保险。考虑到单边押A队赢的期望值为(50万✖️80%=40万美元),押注于B队赢的16.67万美元在扣除成本后,换来最少稳赢的33.28万,还是很合算的。

请尤其留意,在另外一头下注,不可避免地拉低了整体期望值,原因是:拉斯维加斯对赔率的控制,令下注者押B球队的独立期望值是负数。

假设下注金额是B,A队的胜率是80%,下注B队的赔率是3,500和B是两头下注的本金,那么预期收益是:

80%✖️500000+20%✖️B✖️3-(500+B)

而只押注于A队的期望值,是:80%✖️500000-500.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对冲而下注两次的期望值,貌似要小于只下注于A队。

为什么我们要做“拉低期望值”的事情?第5节会有解释。

02

把“煮熟的鸭子”吃到嘴

对上一节做个小结:

1、为什么会有一个稳赚的机会?是因为主角手中拥有一个“概率权”,也就是“他花500美元以1000比1的赔率押A队赢”这个权利,并且当时A进入了总决赛。该概率权按照期望值计算价值40万美元。

2、赌场开价15万买主角手中的“概率权”,应该只是一个套利行为。肯定是有另外的买家愿意出价20万,所以赌场当了二道贩子

当然,这些开价是以赔率差的形式出现的。例如赌场给主角的15万开价,相当于是300比1的赔率,但一定有买家愿意以更高的赔率(例如400比1,即20万)来购买主角手中的下注,赌场只需转手赚差价,风险是零。

所以平台最厉害的地方,是通过赔率差,来倒买倒卖“概率权”以赚取平台收益。

进而,各个领域别的平台,包括电商啊,短视频啊,其概率权套利,主要来自参与者只要高赔率,而不在意期望值为负。所以专家要创造出“认知盈余”这类概念来弥补一下。

3、主角的对冲机会,是通过不同时期的两个“跨期下注”构成的。这两个不同时空的下注,构成了某种“势能”。你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通过分别下注A队和B队来实现稳赢的收益,除非平台出现了漏洞。

当然,不排除因为其他参与者们在观点和下注上的不均匀,也会产生某些局部的套利机会。

4、对冲下注时,目的是为了让最小收益最大化。在求该值的计算中,只考虑了赔率,而没有考虑胜率(即事件不同结果的发生概率)。这是一种典型的风险意识。

5、意外,本来就是带来极大伤害的极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又或是被当事人误以为是小概率的大概率事件,又或者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时间的累积而变成大概率事件。当有杠杆效应较大的赔率机会,可以用来形成意外事件的安全气囊。

6、由于球类游戏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且总决赛的次数有限,下注者无法像玩儿德州扑克那样通过大量重复,以令大数定律“显形”。所以,即使是在主观胜率很高的情况下,通过“保险策略”对冲尾部风险,对于业余下注者而言,也是值得的。

7、上面的例子里,对冲牺牲了一小部分期望值,换来了一些确定性,体现为在不同结果上的回报分布是均匀的。后面会提及在多次博弈中,这种均匀分布对整体回报的好处。

8、案例里下注者随着比赛的进程,对B球队下注对冲风险,以获得稳赢的结果,也算是某种贝叶斯更新,根据新的信息来评估过去的决策和概率权,并更新下注。

9、在围棋里,占据优势的一方,有两种锁定胜局的方向:一个是乘胜追击,放大优势;一个是缩短战线,甚至主动让出一些利益,让对手没有翻盘的机会。毕竟对围棋而言,赢半目和赢100目没什么区别。

10、对冲,是从优势到胜局,真正把鸭子吃到嘴,防止煮熟的鸭子飞掉。至于见好就收的尺度,其实和乘胜追击一样不易把握。

根据墨菲定律,煮熟的鸭子早晚会飞掉。

03

“概率权”是什么

概率权,是我“发明”的一个概念,来自某次我对一道趣题的8个解答。

如上,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你按红色按钮?还是绿色?

这道题比想象中有趣,我来回答一下:

1、根据期望值理论,绿色按钮价值5千万;

2、很多人仍然愿意选拿到确认的100万,因为他们无法忍受50%概率的什么都拿不到,因为毕竟这不是一个多次博弈游戏,人生能有几回搏?

3、换而言之,假如一个人无法承受“什么都没有”,那么右边的选择就相当于“你有50%概率得到一个亿,有50%概率死掉”。你当然无法承受死,何况高达50%概率;

4、开放地想,假如你拥有这个选择的权利,也就是“概率权”,你可将右侧价值五千万的概率权卖给一个有承受力的人,例如两千万(甚至更高)卖给他;

5、继续优化上一条,考虑到增加“找到愿意购买你该选择权利的人”的可能性,你可以只用100万(低首付)卖掉这个权利,但要求购买者中得一个亿时和你分成;

6、再进一步,你可以把这个选择权做成彩票公开发行,将选择权切碎了零售,两块钱一张,印两亿张。头奖一个亿。对比5,风险更低,收益更大;

7、鉴于6的成功商业模式,开始募集下一笔一个亿作为头奖,令其成为一项生意;

8、按照P/E估值,募集20亿,公开上市,市值100亿。

那么,买走你的“概率权”的人吃亏了吗?

并没有。

重点不是他很有钱,更有承受力,而是他有机会将你卖给他的概率权以更好的价格变现。

就像本文开头的案例里,拉斯维加斯愿意用15万美元买走主角手中的概率权,是因为赌场很容易就可以将该概率权加价转手。

买走你的“按钮”概率权的人,可能是个概率权批发商。例如他手上收购了成千上万你那样的“按钮”概率权,所以大数定律帮助他实现了稳定的正期望值。所以他不惧怕波动性,不介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他就是赌场,是平台。

所以,平台的本质,是拥有概率权。

当然,他也可以按照上面的“6、7、8”,把你的一整个概率权,拆成许多个小的概率权,以小投入和大赔率为吸引力,将一个大概率权变成了无数个对买家而言胜率几乎为零的小概率权。

 

04

跨越时空的选择权

概率权,是基于概率计算未来选择

我给概率权搭了个简单的框架:

1、基于期望值计算的(与空间有关的)概率权。

历史上赢得了彩票的人,都是利用了彩池偶然出现的正期望值。

所以他们抓住机会拼命买,买的越多,越接近于大数定律下的期望值。另外一方面绝对收益也更大。

但是,如果面对负的期望值,再死磕,也没用。勤奋对于赌博和买彩票这类期望值为负的事情毫无意义。

2、基于贝叶斯更新的(与时间有关的)概率权。

创业上的快速试错,是希望通过贝叶斯更新,不断优化商业模式上的概率,直至发现正期望值的套利机会。

厉害的人,会不停扔骰子,去看骰子怎么说。这就是蒙特卡洛的仿真模拟,在一个可以收敛的半径内,聪明地犯错误。

不仅从别人那里学习,还敢于亲自当骰子。

贝叶斯学派相信模拟不确定性是学习的关键,并利用贝叶斯网络和马尔科夫网络来工作。

3、基于三层结构的概率权。

这三层分别是资源层、配置层、执行层。

世俗世界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三者概率相乘的结果。

该结构强调的是资源、决策、能力圈对概率权的影响。

4、在一个博弈环境中制造有相对优势的(基于统计学的)概率权。

放弃追求所谓最优,只在乎发现相对的概率优势。这是一种套利思维。

有时候,利用的是对概率计算的认知优势;有时候,利用的是竞争对手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感。

5、概率权还是“无所不知者”对概率的分配权。

例如,流量、IP等等,背后其实都是平台的概率权分配游戏。

所以,最好的商业模式,尤其是那些平台型商业,本质上是制造了一个“赌场”。

如此一来,平台就成为概率权的设计者,和分配者。

期权是概率权的一种。期权(在中国台湾被称作选择权),是一种选择交易与否的权利。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

但概率权不止是期权。

6、概率权决定了资源配置和赔率设定。

决策是面向未来分配资源,包括“资金、认知、时间、劳作”等各种资源,相当于为不确定性下注。

期望值的计算,是未来可能性的折现。然而大部分人并非职业决策者或下注者,所以基于大数定律的期望值经常只是一个数字上的馅饼。

概率权,能够让我们在现实世界里更好地实现“未来可能性”的价值,也能指引我们在当下分配资源,并沿着时间线优化概率,调整赔率,找寻被他人低价甩卖的概率权,找到平台式的低风险套利机会。

不同的概率权之间,会形成势能差。某些情况下,可以通过对冲来赚取相对稳定的收益。

05

为概率权买保险

稳赚和时间的关系,至少有两个角度。 一个是单次下注,一个是多次下注。

第一个角度,如本文开篇的案例,谈及了在一个单次游戏中,如何利用对冲,去实现无法通过许多次重复而接近的期望值。毕竟人生苦短,历史虽然押韵却从不重复。

第二个角度是,一个人的财富仍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多次下注的连续性构成了最终的长期复合年化回报,从而实现了所谓复利。

(以下案例来自戴国晨翻译的文章。)

是什么影响了复合年均收益率?

Universa基金的马克·斯皮茨纳格尔提了一个“波动率税”的概念:

第一年100万跌50%变成50万,第二年50万却要涨100%才能变回100万。

  • 算术平均值看,年均回报是25%;

  • 几何平均值看,年均回报是0%。

由此可见,假如短期大幅回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复。这种收益上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负向的复利效应,从而极大影响了复合年均收益率。

一个更直观的例子是,如果一个投硬币的游戏,正面亏50%, 反面赚100%, 条件是你每次都要All in,你会参与吗?

这个游戏看起来非常好,但是算下来,(1-50%)✖️(1+100%)=1,复合增长率是零,回报的几何平均值是0%,所以不值得参与。除非你能够放弃All in,利用凯利公式来控制每次的下注比例。

如何付出更少的“波动率税”?马克·斯皮茨纳格尔提出了尾部对冲的保险策略:

例如用3%的资产购买“崩盘时能获得900%的超高回报”的保险,这种保险的算术平均回报率是0%,复合平均回报率为-100%,但是却能很好地保护另外97%资产,有效避免整体资产的大幅回撤。

其原理是:通过赔率杠杆,牺牲了较小仓位资产的算术平均值回报,避免了主要仓位资产的较大回撤,从而避免了波动,提高了几何平均值回报。

因为付出了更少的“波动率税”,所以降低了负向的复利效应,提高了复合年均收益率。当然,最终也令总财富更多。

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在文中提及:将3%配置0%平均回报的保险策略等效于将3%配置于30%年化回报的固定收益策略。

对比本文开头下注球队的例子,下注B球队也是相当于为“概率权”买个保险。而且那个保险本身是负期望值的。该保险有点儿像是“空间不确定性”的保险,不管现实结果落在哪一个平行宇宙,A队获胜还是B队获胜,下注人都能够稳赚。

Universa基金的保险策略,则像是“时间不确定性”的保险,通过拉平糟糕年份的较大回撤,提高了年回报率的几何平均值。

两种策略,都体现出了全局观。从这个角度看,长期主义其实是时间的全局观,其体现的时间哲学是“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概率权被压缩在完整的时空里。

以“保险策略”对冲不确定性,体现了马克·斯皮茨纳格尔的这样一种理念:

不依赖于对崩盘概率的事前概率预测,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者过度自信、建模误差和无遍历性的问题(未来可能和过去不同)。

也因此,这种策略要能买到有较好赔率的(高度非线性的赔付结构)、被错误定价的金融标的物,更需要耐心守候,并在别人赚钱的时候忍受漫长的无聊。

然而,投资并无圣杯。AQR的创始人Asness就认为通过虚值期权实现的尾部对冲在很多时候是无效的策略,其费用高昂,保护作用有限。

06

管理风险而非收益

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大)钱。

第二条原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风险,是永久损失的可能性风险。

如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不得不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行动,去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或者根据胜率和赔率去做正期望值的投资,并期待大数定律的庇护。

有些99%正确的话是100%错误的。例如100个瓶子里面只有一个是空瓶子,说“这里的瓶子全是满的”,物理意义上是99%正确的,但100%是错误的。

不过对此错误,也会因为被证伪后的代价而有不同描述(或定义),例如:

  • 100瓶水空一瓶倒无所谓,因为发挥作用的是99%;

  • 但如果是描述99瓶正常,其中一瓶有毒,那么发挥作用的就是1%。

当我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投入“赌注”,既要算大概率,也要算小概率。

灰度认知,黑白决策,是我们必须做的。然而,当我们做一个大概率正确的事情时,前提是小概率的错误发生时我们也能承受。

每一件发生在未来的事情,都具有某些不确定性,可能有好结果,也可能会有坏结果。

某些领域的事情,例如创新,创意,科研,教育,以及各种与希望有关的事情,不必介意坏结果,哪怕好结果的成功概率很低,很微弱,也如同种子般值得被呵护。对于这类事情,是否值得你去做,取决于可能的好结果,而不必在意坏结果的发生。

某些领域的事情,你是否应该去做,则取决于可能的坏结果。例如投资。假如你的某个股票不如自己想象中表现那么好,甚至大亏,你还能睡得香吗?若不能,就别碰。

所以,投资前问自己:你能承受多大风险结婚了吗伴侣收入多少有孩子吗有遗产吗有老人要赡养吗工作安全吗需要这笔投资带来稳定现金流吗最后能承受多大亏损

别光想,假如这把赢了我的财产将达到多少。

现实中,我们经常将二者弄反了,例如在教育上过于追求让孩子不犯错,而在投资上过于相信自己美好愿望的那一面“一定会发生”

人类的因果线性思维根深蒂固,即使是懂得概率的人也不能幸免,犹如在神舟飞船上刻舟求剑。有经验的赌徒和有智商的聪明人尤其喜欢预测未来,试图发现投资的炼金术。

在一个无法以过去推论未来的爆炸式展开的复杂世界里,我们必须用风险思维评估各种可能性,尤其是要为最糟糕结果的可能性装上安全气囊。

格雷厄姆说: “投资管理的精髓在于管理风险而不是收益,所有管理得当的组合都始于这一原则。”

我想起十多年前,与犹太人合作开发房地产。那时候打新股的回报率非常好,于是财务用账上的现金打新股。老外股东听闻后极为惊讶,财务解释说:打新股又没风险......

我们的市场太年轻,我们40年的改革开放太顺利,并且时间还太短。

被称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的格雷厄姆,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股灾,其共同账户亏损达70%,最后一次带杠杆的抄底,令他近乎破产。

“永远不要亏大钱”,必须经过一代人的血泪才会被理解。幸运的传承者则能秉承这一投资铁律,享受波动和风险所带来的超额收益,例如格雷厄姆的学生巴菲特。

也许我们或多或少在经历格雷厄姆所经历过的,也许还没有。

而“逆袭、翻身、回本”等等,都是有毒的赌徒心理,只会将人拖入深渊。

 

07

概率工程学

投资到底是什么?

《与天为敌》引用了通用汽车的退休基金董事总经理查尔斯·钱皮恩的观点:

“投资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而是工程……我们的工作是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管理和工程化。”

按照钱皮恩的说法,通用汽车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不要为了期望的收益而承受高于其对价的风险”。

该书作者伯恩斯坦认为,上面那句话蕴含了极高的哲学和数学认知。

按照字典上的定义,工程学、工程科学或工学,是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达到改良各行业中现有材料、土木建筑、机械、电机电子、仪器、系统、化学和加工步骤的设计和应用方式一门学科。

在高等学府中,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至服务业、工业、农业等各个生产部门所形成的诸多工程学科也称为工科和工学。

工程学的英文“engineering”一词来自于拉丁文ingenium(意为“巧妙”)和ingeniare(意为“设计”)。

我更愿意将投资称为“概率工程学”。

众所周知,概率思维,源自赌场。

工程学是自然科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运用,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包括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数字、金钱和概率。

意识到投资是工程,能够让人们打破幻觉,也对那些或善意或别有目的的“人人都有机会在投资上赚大钱”的言论有所警惕。

工程在乎适应和应用,推崇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解决现实问题,工程追求皮实,以适当冗余来实现使用期内的牢靠。

工程学不是去画一辆车或是在后院搭出一辆车,甚至也不是发明了一辆超级牛的车,而是能大规模造出许多车,并且穿越泥泞到达目的地。

偏偏投资是很容易产生幻觉的地方:

  • 个人在纸上画了辆车就觉得自己可以造车了;

  • 做了辆玩具车的人,没有意识到,“智慧的投资者对于对上一两次没有兴趣”;

  • 能够接触前沿理论的聪明人,的确可以在实验室里用“Beta、夏普比率、协方差矩阵、肥尾......”造出一辆看上去很厉害的车,甚至可以在某个赛车场上赢几圈儿,然而一进泥地就完蛋。

以上种种,都基于这样一种信念:以为自己可以正确预测未来

然而,人类在地球上的命运,几乎从来不依赖于预测,而在乎适应,在乎冗余,在乎鲁棒性。

鲁棒性似乎比“反脆弱”这一概念更加具体。鲁棒是Robust的音译,也就是健壮和强壮的意思。它也是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生存的能力。

比如说,计算机软件在输入错误、磁盘故障、网络过载或有意攻击情况下,能否不死机、不崩溃,就是该软件的鲁棒性。

所谓“鲁棒性”,也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大小)的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

根据对性能的不同定义,可分为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以闭环系统的鲁棒性作为目标设计得到的固定控制器称为鲁棒控制器。

  • 鲁棒性在进化论里指在突变时生物体的表型仍保持不变的能力。

  • 鲁棒决策,是指一种“尽可能对不确定性免疫”,并在作出后相当长时间仍看上去不错的决策。

  • 鲁棒统计,即使其假设与产生数据的真实模型不符,依然能良好运作的一种统计技巧。

(以上解释来自网络百科。)

《园丁与木匠》还将鲁棒性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可谓再精确不过了。

回到本文的主题,就投资而言,鲁棒性是指:

我们的下注不应完全押宝于自己对未来预测正确,而是即使你预测错误,仍能够受到保护,甚至依然可以赚钱。

 

08

做个“世界配不上你”的人

本文提及的两个计算,一个是单次下注的对冲,一个是多次下注的对冲。

  • “押注球队”的故事里,是主动降低“整体期望值”;

  • “保险策略”的案例里,是主动降低局部的算术平均值。

这其中,似乎呼应了塔勒布的哲学: 

反脆弱,不用做预测大师,只需要改变赔付关系即可。

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在肥尾分布下,你很难进行“正确量级的预测”。

所以,“没有尾部对冲的投资者,就不该留在赌桌上。”

戴国晨的文章里总结说:

“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本质在于改变赔付关系,而不在于追求正确预测,因此只要在赔付关系上有利于自身,哪怕降低预测精度也无妨。”

我们姑且可以笼统地理解,主动降低期望值和算术平均值,以及降低预测精度,都是为了形成某种冗余,以对抗不确定性。

就像SpaceX擅长用民用级元件来替代航天级元件,除了省钱,还因为多重冗余带来的概率稳定性:

假如一个普通元件的稳定性是90%,两个普通元件同时出错的概率是1%,但价格可能只是稳定性达到99%的航天级元件的千分之一。

并且,很多时候对于局部的精度的追求是有极限的。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几个概念:

一个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此一来长期看股价就是公司价值的体现,从本质上克服了波动性。所谓均值回归,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人的实至名归。

一个是保持安全边际。找好公司,好价格,好文化,垄断生意,都是为了“安全边际”。

我自己创造的一个概念是:扩大认知半径,减小行动半径。

我们总说,一个人应该配得上他的世俗名利。其实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

一个人拥有的世俗名利最好配不上他这个人。

这中间,就是一个人的安全边际。这种主动退让,能够提高一个人的鲁棒性。

除此之外,还会带来某种不自知的美,和逍遥世内的宁静。

 

09

防守赢得冠军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棋手之一,李昌镐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能力,是锁定胜局的能力。

围棋是一种只要赢半目即可获胜的游戏,李昌镐经常以半目取胜,他如此解释道:

“在下棋过程中,如果我看到有机会去赢,哪怕是一个子的优势,我就会把优势稳稳守护到最后,而放弃另外一条赢20目以上‘好棋’的路。

一次师傅在复盘的时候跟我说道,你只要走这一步,就能赢很多子了,为什么不下呢?

我说,大胜的棋,也意味着冒大的风险。如果按照我的下法,能够保证赢一百盘棋,而且都是半目胜。”

也许只有既懂围棋又懂投资的人,才理解李昌镐这段话的妙处。

极少有人对此作出过正确的解读,有些人将此解释为笨功夫可以积累,也有人传颂李昌镐那句“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可人们都理解错了。

围棋的目的,是指:最大概率地追求比对手至少多半目地盘。

假如有一手棋有90%的概率实现这一点,为什么要选51%的那一手?

李昌镐所说的“51%的效率”,是指“局部、短期”看起来是不够充分的,不够狠的,似乎效率只有51%的一手棋,但从全局看,一定是追求全局获胜概率最大化的一手。

围棋里的局部最优和全局最优的矛盾,其实是个伪概念,因为评判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终局的胜利。既然如此,哪来的局部最优?假如有的话,也只是人类棋手的经验罢了。

在投资里,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体现在时间、概率、赔率上。

  • 局部最优,有点儿像追求年回报的算术平均值最大;

  • 全局最优,有点像追求复合年化回报率最大(对应几何平均值)。

在这里,用围棋和投资互相隐喻,既能量化地解释李昌镐的“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又能生动地描述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局部牺牲算术平均值的“保险策略”。

李昌镐追求赢半目而放弃赢20目,绝非龟缩防守或者躺平。领先者的消极防守经常导致局面逆转。你死我活的竞技,怎么可能不竭尽全力?

李昌镐的秘密在于“将棋盘变小”。获胜的时候他能够迅速缩短战线,将对方可能翻盘的地方一点点填平,如蟒蛇般慢慢地令对手窒息。

本文开篇那个押注球队的故事,押注B球队对冲风险以实现稳赢,相当于将棋盘变小,B球队即使获胜也不能影响下注者稳赢的收益。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李昌镐最令对手抓狂的是,当你试图去击败他时,往往自己先露出了破绽。

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喜欢的古训是:“防守赢得冠军”。

他说自己的Universa基金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并称:“风险管理和长期复合回报紧密连结,更像是一体的关系。”

超越了师父的巴菲特,采用的也是防御型投资。对比起木头姐的主动进攻,防御策略似乎更牢靠,时间拉长看回报也更好。

防御的背后,是追求全局最优的大局观,是蓄势以对抗无法预测的宏观走势,是通过等待和保有大量现金去捕猎别人甩卖的概率权,以及即使是捡便宜的时候都还要再加上“优先股”的保护。

韩国的《围棋》月刊对李昌镐有一段评论:

“对于一个职业棋手来讲,韧性不仅仅指精力和体力的持久性;它还包括对诱惑、过分自信以及轻率的时时警醒,是明察天下大势的胸怀与寸土不让的决心的有机结合。”

然而,尽管围棋的变化极其复杂,但仍然是一个完美博弈游戏,甚至算不上冯·诺伊曼眼中的博弈。

对比而言,投资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随机性更强,运气成分更大。不确定性让人不安,然而确定性也许更令人绝望。要是像围棋那样,吴清源和李昌镐们等天才们令普通人们永远没有翻盘的机会

 

10

厚势派和实利派

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在《资本的秩序》里,极其晦涩地用围棋来谈论跨期战略之“势”。他想表达如下观点:

并非所有的战斗都是决定性的。

在他看来,采用迂回策略要好得多,关键在于:

耐心地获取过程中的优势地位,高效而有目的地实现最终目标。

这位塔勒布曾经的搭档对围棋的理解之深让我惊讶。他洞察到了围棋概念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厚势和实利。

在该书中的中文版中,“li”(原著中作者保留了中文的发音)被翻译成了“力”,这也许并不贴切,我偏向于翻译为“利”。

日本棋手大竹英雄在《新围棋十诀》里将几位超一流棋手分为“厚势派”和“实利派”,非常精彩地对比了“势”和“利”。

用这一概念对比,来描述马克·斯皮茨纳格尔的迂回策略,再贴切不过了。作者总结二者如下:

简单地将“厚势”理解为长期主义和厚积薄发,将“实利”理解为眼前利益,如此描述并不精确。

围棋的每一手正在下的棋都是当下的,棋手试图通过将所有的棋子串起来,实现最终赢得半目以上的胜局。

“势”和“时”,不仅同音,而且同源。对于一位交易员而言,和老子、孙武、围棋、《战争论》等等思想最关键的秘密一样,时间是内生的,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基础要素。

概括而言,投资决策的三个主要特征,几乎都与时间有关:

1、部分或完全不可逆;

2、未来回报不确定;

3、沿着时间线可以进行主动的迂回作战。

对于上面的第三点,《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将其描述为:你在投资时机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你可以推迟行动以获得有关未来的更多信息。

这个描述很简洁,但不够丰富,也不够深刻。马克·斯皮茨纳格尔不得不用“DAO”来作为英文版的书名,我倒是愿意用“道”来对本节话题稍作小结:

a、天之道。

此谓老子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是我们永远追寻的造物主的基本方法,是人类需要敬畏的无尽未知。

此“道”,也是奥地利学派所追求的,以跨时间的方法为根本,超越表面的、局部的、短期的限制,去发现暂时不可见的、可预见的事物。

由于我们只能不断逼近“天之道”,所以不得不用“概率”来作为最重要的思考工具。

b、人之道。

实现最终目的过程,包括人的基于路线与模式的一连串行动和下注,包括被时间串起来的“势”,包括主动设计的对抗熵增的复杂系统。

在此过程中,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耐心是最宝贵的财富。

 

11

没有恐惧就没有希望

李昌镐16岁的时候就被人称为“少年姜太公”,他似乎天生就拥有一个棋手所需要的忍耐性,不管棋局如何波动,他也总是面无表情,犹如石佛。

据说他小时候不仅“迟钝”,而且胆小,经常因为犹豫不决而在公交车上坐过站。

“为什么你做什么都那么慢呢?”

“因为……我害怕。”

也许某些性格深处的东西,令李昌镐极度厌恶风险。天赋、苦练、胜利未必驱逐了他的恐惧,必须在棋盘上生存的他也许只是学会了与恐惧共存。

《沙丘》里主角面对恐惧时有一段祷词:

“我绝不能恐惧。恐惧是思维的杀手。恐惧是带来彻底毁灭的小小死神。我要直面我的恐惧,让它穿越我的身体,当一切逝去,我将打开心眼看清它的轨迹。恐惧所剩无几,唯我独存。”

然而,恐惧无法消除,亦无需消除。恐惧充斥于生和死之间,伴随我们一生。

恐惧并不可耻。

斯宾诺莎说:“没有希望就没有恐惧,没有恐惧也就没有希望。”

人类的恐惧感,是我们洞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测量仪,也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针。恐惧是预测系统的一部分。

“艺高人胆大”的说法未必对,越是水平高的人,越能够洞察出风险,也越能感知到恐惧。高手绝非没有恐惧,而是可以在恐惧的时候还能走出理性的一步。

正如凯瑟琳·雷恩所言:“鲁莽往往以勇敢的名义出现,但它是另一回事,并不属于美德;勇敢直接来源于谨慎,而鲁莽则出于愚蠢和想当然”。

没有恐惧感的勇气不值得信赖。

投资交织着欲望、智慧、贪婪、忍耐和恐惧。

帕斯卡早就洞察了人类在“恐惧”这件事情上的不靠谱:

“在危险之外惧怕死亡,而身临险境时却不惧怕。这就是所谓人。”

熊市令人恐惧,而牛市却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亏得最狠的,往往是那种稳操胜券的机会。

  • 有钱人,是以为稳定的东西一下子垮掉了;

  • 穷人是每次都All in,不断被清空。

据传是由“那个时代最聪明的神学家”安东尼·阿尔诺所写的《逻辑或思维的艺术》一书中谈到,遭受雷击的概率微乎其微,但“许多人一听到雷声就惊恐万分”。作者随即断言:

“对遭受伤害的恐惧应该与两个因素成正比:一是伤害的严重程度,二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恐惧也许产生于未知,但恐惧不只应该靠确定性知识和科学来驱逐。

概率令我们重新理解恐惧和风险,也能够帮助我们去计算和应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恐怖程度。其中有些被我们高估,有些被低估。

而概率权,也往往隐藏于“想象中的恐惧”和“实际上的恐惧”之间。

最后

现实是一个单线程的时间流,可能是我们最大的幻觉之一。

现实更像平行宇宙的花园,我们随机漫步,穿行其间。

花园本身是一个不断外延的生态系统,是连环爆炸的无限游戏。

我们不能只设计自己穿行的那条路线,而是要从花园的整体来考虑。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间会到达花园的哪个角落。

花园由花草树木组成,但是花园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除了那些具体的构成单元,还有某些二阶、三阶、甚至更高阶的概念。

不能够持续去洞察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人类就无法摆脱抛弃了诸神之后的内心恐惧感。

同时,现实世界的不同时空,经由概率权被整合在一起。

将现实理解为平行宇宙,能让被困在单一时间流里的我们感知到“自由意志”。

尽管迄今为止无人知晓造物主的动机和设计机制,但万物之神并未约束人类的大脑的边界。甚至那些困扰我们的随机性,或许就是用来驱动人类想象力的。

我们的努力并非是在某个平行宇宙的分支里如困兽犹斗,而是不断拓展新的可能性,去努力,去下注,得到或失去,存在或湮灭。所谓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就是能够在时空的节点做出选择,并甘心情愿承担每一种后果。

除了想象力和智识之外,你的决策,和对未来资源的分配,应该跳出现实的枷锁。

这并非说是你要脱离现实。恰恰相反,在时间洪流的裹挟下的局部现实并非现实本身。时空的全局观未必会让你成为赢家,但一定能让此生更有趣。

假如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重点并非旅行工具有多豪华,也不关乎携带了多少金银珠宝,而是“我”,能够遍历此生。

(The End)

在不确定的世界,
如何成为决策高手?
本周末在上海,和老喻面对面,
从头推导公式,深入“不确定性”的本质,
与你分享12个最强的概率模型。
请点击扫码,咨询小助理报名。

该活动的所有收入,

全部用于发展未来春藤的愿景:

让每个中国孩子都能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个人不会从中有任何收入。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聪明人是怎样用“OKR法”实现目标的?

“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能力,展示了我们是谁。”

--J.K.罗琳

“火星救援”计划

“事已至此,只有一个办法,

我得搞点儿研究把这破事给解决了。”

“我他妈彻底完蛋了。”

这是小说《火星救援》开篇的第一句话。根据该书拍摄的电影,是我的最爱之一(标准是可以重复看上几遍)。

这是一个关于如何从困境中逃离的故事。

马特·达蒙被独自留在火星上。按照计划,下一艘飞船4年后才能再次飞抵火星。

首要的生存问题是:食物。

  • 同伴们的应急食物加在一起够他吃300天;

  • 每顿饭省1/4,延长至400天;

  • 还差1060天。

幸好他是个植物学家,所以打算种土豆。需要以下关键要素:

  • 土壤

  • 肥料

  • 种植面积

  • 种植方法

经过计算,收获的土豆能让马特·达蒙再活90天。

还有970天怎么办?

面对一手烂牌,男主角说:

“事已至此,只有一个办法,我得搞点儿研究把这破事给解决了。”

雷德利·斯科特执导该片时,已经78岁了。电影硬朗,利索,乐观。

片尾,马特·达蒙画龙点睛:

“有时候,所有的情况都会对你不利。所有的坏事一起发生,你就可能会想,就是这样了,这就是我的终点了。

面对这种情况,你要么接受,要么想办法解决,这就是一切的真谛。

解决问题,你想各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接着解决下一个问题,循环往复,等你解决了足够多的问题,你就可以回家了。”

“粉碎行动”目标

建立一种紧迫感,并启动关键决策和行动计划,

以应对威胁生命的竞争挑战。

1979年底,英特尔开发的微处理器8086,正在被速度更快且更容易实现编程的摩托罗拉68000所取代,公司再次陷入巨大困境。

现实是:没有时间重建8086的优势。

如何用一手烂牌打赢强大的对手?

以下是该战役的复盘。

策略通过创造新的叙事方法来获胜。

对比摩托罗拉,英特尔公司的“优势”分析:

  • 广泛的产品系列和系统性能;

  • 出色的技术支持和较低的持有成本相竞争;

  • 借助英特尔公司的外部设备,相关产品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成本进入市场;

  • 借助英特尔公司的设计辅助工具,工程师可以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 对比摩托罗拉,英特尔公司是技术领先者,专注于内存芯片、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的研发;

  • 在出现问题时,客户会给谁打电话?客户会指望和谁并肩作战呢?

接下来,用具体的实施方案,将以上想法整合在一起:

  • 发布产品的未来目录”;

  • “为50场研讨会制订销售推广计划——与会者将获得一份产品目录”;

  • ......

在这场被命名为“粉碎行动”的战役中,英特尔没有调整任何产品

OKR是其中的秘密武器,该武器为组织增压,推动其以飞速前行。

什么是OKR?

  • O是Objectives,KR是Key Results,OKR就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关键结果法

  • OKR是一种战略目标任务体系,是一套明确目标并跟踪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发明。

  • OKR由一个需要极致聚焦的明确目标和量化该目标的数个关键结果这两大主要部分组成。

安迪 · 格鲁夫解释道:

这种目标管理的两个关键词是 “目标”和“关键成果”, 它们分别对应着两个目的: 目标是方向, 关键成果需要得到评估, 但是最终结果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出现 “我做了这个吗,或者根本没做?” 那样的争论,是或否,就是这么简单

英特尔动员整个公司的力量,制定战略,并将其转化为可实施、可协作的项目。

下面是英特尔公司1980年第二季度推出的“粉碎行动”OKR和相关工程OKR。

 决策者对英特尔公司管理团队的指示简单明了:

“我们要在16位微处理器市场上获胜。我们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直到这些事项有效完成之前,公司上下都应将其视为优先事项。

作为一家估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决定性的转折就发生在那一瞬间。

该场景让人想起了2008年的恒大。那段时间许家印的日子不好过,资金压力极大。

当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的时刻,许做出全国楼盘85折的决定,第二天恒大各地分公司总经理集结开会,第三天整体营销就出街了。该次行动的回笼资金21个亿。

在面临危机时,企业需要一个可以快速推动转型的系统。那些经典商战案例,现在说起来很辉煌,当时则是满地鸡毛。

“粉碎行动”的开始,英特尔靠的是给用户画馅儿饼的“未来产品目录”,恒大的打折促销可能连本钱都赚不回来。

看起来都是一手烂牌。

然而当人们把视野放大,时间拉长,将看到一场史诗般的胜利。

商业领域的困境,对比起火星上的求生,反而更容易陷入“孤注一掷”的赌局。与之相反,秘密武器OKR有趣之处是:

  • 实现短期聚焦;

  • 唤醒全员加速;

  • 凸显长期愿景。

把想法放大10倍

OKR是确保将整个组织的力量都聚焦于

“完成对所有人都同样重要的事项”的一套管理方法。

谷歌创始人之一佩奇说:

年少时,第一次考虑到自己的未来,我决心要么当个教授,要么就创建自己的公司。我觉得,这两种职业都可以给我足够的自主权,让我自由地从基本物理原则出发思考问题,而不必去迎合那些所谓的“世俗智慧

凡事“往大处想”,是谷歌的独特思维模式。佩奇称之为“把想法放大10倍”。

1999年,约翰·多尔给初创的谷歌投资了1200万美金,并带去了他从英特尔学到的OKR。

佩奇一向讨厌固定和僵化的流程,他认为“好主意”再加上“卓越的执行”,就一定可以创造奇迹,而这正是OKR(目标与关键结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管理模式的奥妙所在,它可以让好的想法得以实现。 

 多年以后佩奇称OKR是“一份大礼”,并将其优势总结如下:

  • OKR方法简单易行,非常容易实施。

  • 谷歌把所期望达到的关键结果描绘成清晰的蓝图,然后将其分解成可以逐步实施的计划。 

  • 对领导者来说,OKR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企业内部发生的变化,因为OKR可以让企业内部的很多事情变得“可视化”。

  • 同时,OKR也可以作为逆向思考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你可能会问:“用户为什么不能立即在YouTube上加载视频?这一目标难道不比下一个季度的其他目标更重要吗?” 

那么,OKR方法算是从基本物理原则出发,还是“世俗智慧”?

施密特介绍了OKR与谷歌是“天作之合”的六个特征:

第一、完备的 OKR不仅制定了大的“目标”,也确立了易于衡量的“关键成果”。

第二、顺应谷歌的“往大处想”理念。

第三、OKR系统几乎人人可用。切记,你需要撇开职位的差异,调动每个人为你的事业出力。

第四、OKR需要打分,但这分数不作他用,甚至没有人来记录。唯一的用途,就是让员工诚实地评判自己的表现。

第五、OKR并非包罗一切,只有那些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以及不做出额外努力难以达成的目标,才用得上这个系统。

第六、在企业文化中采用 OKR体系,会避免人们被竞争者牵着鼻子走。

简而言之,OKR让决策者和公司的其他成员总是能够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任务上,从而完成公司的使命。


“黄金圈”法则

厉害的团队将雄心、 热情和目标结合到一起。

他们很清楚为何要做,且理由令人信服。

听起来,难道OKR就是一套工程师思维而已吗?

工程师看起来似乎正在统治世界。谷歌,Facebook,拼多多,今日头条,那些看起来与“世俗智慧”格格不入的书呆子们,靠算法无往不胜。

但是,别忘记了,英特尔最早靠OKR大战摩托罗拉的时候,技术是落后的。

让我们回到第一步:设定目标

约翰 · 杜尔说:

该如何正确地设定目标呢? 首先你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问? 因为真正变革型的团队都会将自己的雄心、 热情和目标结合到一起。 他们很清楚为何要做,且理由令人信服。

Simon Sinek发现,最伟大的企业和个人,都有一种了不起的思维方式:

黄金圈法则。

(如上图)

卓越的思考方式是由内到外:

WHY——>HOW——>WHAT

而大众的思维模式是由外及里:

WHAT——>HOW——>WHY

举例,如果是一般的厂家来卖电脑会是:

  • “我们做了一台最棒的电脑(what),

  • 用户体验良好,使用简单,设计精美(how),

  • 买一台吧!”

而苹果的方式则是:

  •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突破和创新(why)。

  • 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why)。

  •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通过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和界面友好(how)。

  • 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what)。

  • 想买一台吗?”

在“黄金圈”思维原则里:

为什么:是动力的核心。你的使命、信念是什么?你和你的产品关我什么事?

如何做:做事的方法。你和你的产品凭什么什么牛逼?

做什么:事情的结果。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其中的魔力是如何产生的?

约翰 · 杜尔讲述了金基妮的故事:

 基妮的弟弟患有自闭症, 在七岁时, 他第一次发病,在迪士尼乐园。 他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基妮的父母是韩裔移民, 他们身无长物来到这个国家,也不太会讲英语, 所以只能靠基妮 帮家人加入医疗救助系统。 她当时只有九岁。 这个重大时刻决定了她的使命, 而这项使命成就了她的公司,一家健康护理数据公司。

在视频中,金基妮平静地说道:

医疗救助使我的家庭免于破产, 如今它为弟弟和其他数百万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Nuna(她的公司)是我给医疗救助的一封情书。 每一条数据都是一个生命, 它的故事需要有尊严地被讲述

这便是“WHY”的伟大力量。

约翰 · 杜尔说,基妮的故事告诉我们, 一种极具说服力的原因,能够成为目标的发射平台。

U2乐队的波诺对“目标”和“WHY”的理解颇有天赋。刚出道的时候,U2乐队的整体水平很普通,他们并没有想要做到像别的乐队那样精致或完美,而是思考了更多“为什么”:

我们如何衡量有效性?首先,我们问自己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不受限于流行排行榜或俱乐部的排名,我们需要超越这些传统的评价标准

我们问更深刻的问题,比如:我们的音乐是有用的吗?艺术能激发政治变革吗?

1979年,那时我们只有18岁,我们最初的工作中,其中一次就是关于反种族隔离的演出。另一次演出是在爱尔兰,我们的演出主题是“支持避孕”,那是一次影响极大的演出。

仅仅是因为头脑聪明,走了“主题摇滚”的独特定位路线?就打好了一手烂牌?U2的成就绝非如此简单得来。波诺认为秘密在于:

我们之间有“化学反应”,这似乎让一切都变得很神奇。我们认为,如果我们一开始不能用音乐“引爆”自己,就无法“引爆”世界。这就是我们要坚持走的路。其他乐队拥有一切,但我们拥有“化学反应”,这就是以前我们反复强调的独特优势。

从技术天才佩奇的物理原则,到摇滚巨星波诺的化学反应,简单的“OKR”充满魔力。

约翰 · 杜尔把OKRs看做是一个透明容器, 它由野心勃勃的“做什么” 和“怎么做”构成。 真正的关键在于放进容器中的“WHY(为什么)”,那是我们工作的原因。

OKRs并非万能良药。 它无法代替强有力的文化或是强有力的领导力。但当这些基本元素都就位, 它们就可以带你走上巅峰。

发现你的“为什么”

“如果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你可能永远无法到达。”

为什么我会不厌其烦地讲述OKR?因为我自己正打算学习使用。

如果1998年我初创“决策资源”的时候,知道并懂得OKR,结果会如何?

我对商业的敏感,和对“世俗智慧”的躲避,交织在一起。

98年我在广州城中村为公司写下的愿景,十年后继续飞行在上市公司的路演报告上;

另一方面,为了逃过与客户打交道,我不择手段。

回顾过去,当初我并没有真正想明白一件事:

WHY?

除了谋生,赚钱,我为什么做那家公司?

在加拿大乡下的这些年,我很享受与家人一起,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

我的好奇心和胡思乱想,也意外地得到“孤独大脑”这个出口,真幸运;

而我心底的某个“WHY”似乎正在慢慢长大。

那是刚到温哥华的某一天,带孩子们去科学馆,在快速解出几个智力题后,我来到中庭,听每小时一场的科学公开课。

孩子们横七竖八地围坐着,“博士”在台上讲,做实验,提问,邀小朋友们上台。

尽管曾经去沃顿商学院混过几天,我还是被这种与我们小时候“不一样”的课堂氛围深深触动: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可以这样上课?

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我有机会围绕这个“WHY”做点儿什么。

这时候,我需要OKR,和正在计划实现某个目标的你一样。

如何完成一个目标?

谷歌的OKR机制,包括:

1. 使命: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 愿景:用文字勾勒出未来蓝图。

3. 战略:重点和优先处理的事项。

4. 目标:量化近期聚焦达成的事项。

5. 关键结果:如何得知我们朝目标推进了多少?

6. 任务:把关键结果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和量化的任务。

谷歌的做法是,将该量化过程,从一年拆分到每个季度,再从整个公司拆分到每个部门,每个部门拆分到每个经理,每个经理拆分到每个个人。

让每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都有年度的考核,这些考核一定要是 SMART 的:

S :Specific,特定;

M :Measurable,可衡量的;

A :Achievable,可达到的;

R :Relevant,是相关的目标;

T:Time-bounded,是基于时间的。

就像马特·达蒙在《火星救援》里,设定愿景:我要活下来;计算自己活下来所需条件;计算需要种多少土豆……

这一理念的源头,是德鲁克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所定义的原则:

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

“OKR”学习笔记

四大“利器”:聚焦、协同、追踪和延展

OKR的10个要点

格鲁夫桌子上有一组橡皮章,其中一枚上面刻着“废话”。他相信解决管理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

“以创造性的思维去面对问题”——坦诚、直接、不带歉意地去面对他人。

以下算是学习笔记。

OKR有四大“利器”:聚焦、协同、追踪和延展。 

利器一:对优先事项的聚焦和承诺

  • 聚焦重要的工作,同时清楚什么是不重要的。

  • OKR是一种精准沟通的工具,能消除困惑,让我们进一步明确目标,聚焦到关键的成功要素上。 

利器二:团队工作的协同和联系

  • OKR具有透明性,上自首席执行官,下至一般员工,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公开的。

  • 每个员工都将个人目标与公司计划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而明确两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与其他团队展开通力协作。

  • 这种自上而下的协同,将个人贡献与组织成功联系起来,为工作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 自下而上的OKR,则通过加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个人的参与和创新。 

利器三:责任追踪

  • OKR是由数据驱动的。

  • 定期检查、目标评分和持续的重新评估可以让OKR充满生机。

  • 所有这一切都是基于客观、负责的精神。

  • 危险的关键结果会引发某些行动,应使其回到正轨,或者在必要时对其进行修改或替换。 

利器四:充分延展进而挑战不可能

  • OKR激励我们不断超越之前设定的各种可能,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力。

  • 通过挑战极限和允许失败,OKR能够促使我们释放出最具创造力和雄心的自我。

关于OKR的10个要点:

要点1:绝对诚实

健康的OKR文化的本质是绝对诚实、摒弃个人利益和忠于团队。

要点2:可以衡量

关键结果必须是可以衡量的,最终是可以看到的,而且令人毫无疑问:我做到了,还是没做到?是还是否?必须简单,容易判断。

要点3:人文驱动

  • 彼得·德鲁克构想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具有人文主义的结果驱动型管理。

  • 公司应该“建立在对员工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作为获得利润的机器”。

  • 利用数据和员工间的经常性沟通,来实现公司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之间的平衡。

要点4:少即是多

  • “这些精心选定的目标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它们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 每个周期最多只需制定3到5个OKR,就能够帮助公司、团队和个人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

  • 一般而言,每个目标都应该与5个或更少的关键结果相对应。

要点5:自下而上

  • 为了促进员工参与,应该鼓励团队和个人与管理人员进行协商。

  • 通过这种方式制定的OKR,应该占到各自OKR的一半左右。

  • 如果所有目标都是自上而下制定的,那么员工的工作动机就会受挫。

要点6:共同参与

  • OKR旨在通过协作确定优先事项,并规定如何衡量进展情况。

  • 即使在公司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关键结果仍然是可以商讨和调整的。

  • 集体达成一致,对最大限度实现目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要点7:保持灵活

如果大环境发生了变化,既定目标看起来不切实际或难以实现,则可以在执行期间修改甚至放弃某些关键结果。

要点8:敢于失败

  • 格鲁夫写道:“如果每个人都把目标定得比自己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目标高一些,那么结果往往会更好。如果你想要自己和下属都有最佳表现,那么这样的目标制定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 某些操作性目标必须要全部实现,但激励性OKR会让人备感压力,甚至让人觉得可能无法实现。格鲁夫将这种目标称为“挑战性目标”,它能将组织推向新的高度。

要点9:合理使用

  • OKR系统“就好比给你一块秒表,让你随时可以诊断自己的表现。

  • 它不是一份基于绩效评估的法律文本”。

  • 为了鼓励员工承担风险,防止消极参与,最好将OKR和奖金激励分离开来。

要点10:耐心、坚定

  • 每个过程都需要反复试验。

  • 一个组织可能需要4到5个季度才能完全适应这个系统,而构建成熟的目标则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制定你的2019年OKR

“如果内心找不到与大脑和谐的韵律,

你的热情就毫无用处。”

比尔·盖茨说:“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在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盖茨是个悲观主义者吗?

恰恰相反,乐观是他的标签。

“我们一直坦言自己具备乐观精神。不过如今,乐观精神似乎十分稀缺。”

每年的公开信里,盖茨夫妻都强调自己的乐观。

“但是所谓乐观,并非认识到过去不如现在,而是知道如何使生活得到改善。这才是我们乐观情绪的真正源泉。”

“游向彼岸”最终来到硅谷的安迪 · 格鲁夫,如果骨子里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就无法穿越二战开始他在匈牙利的苦难岁月。

谷歌创始人舍我其谁的自信,“整合全球信息”的超级野心,“混球”般的行动,无不洋溢着童话般的乐观。

《火星救援》里,那种科学顽童式的“混不吝”(满不在乎,死到临头还在调侃),既令人捧腹大笑,又格外振奋人心。

独自一人在火星上,他为自己选取的主题音乐不是吉伯特·奥苏利文的《再陷孤独(自然而然)》,而是比吉斯的《拼命活着》。

波诺在约翰·杜尔的TED演讲视频中说:

你有热情么?有多大热情?你的热情引导出了你的什么行动?

如果内心找不到与大脑和谐的韵律,你的热情就毫无用处。

OKRs框架可以培养出疯狂的想法,里面包含着化学火花。 

它给了我们一个环境,为了风险,为了信任,在这里,失败不是可怕的犯罪。

 当你有了这种结构和环境,加上对的人,奇迹就会出现。

所以,2019年你的目标是什么?

对应的3-5个关键结果是什么?


(请在留言区分享。)



附录:OKR的相关资源

1、TED演讲:为什么成功的秘诀是设立正确的目标?

2、TED演讲: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为?

3、其他(来自《这就是OKR》一书的附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时间在哪儿?


上部分


你想打破魔方世界纪录吗?

截至2018年12月,三阶魔方还原官方世界纪录,是中国的杜宇生的单次3.47秒。

即使快得惊人,你仍然有机会超过他,而且手法诡异得让专家们摸不着套路。

其实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外有位老兄用作弊的方式实现了这一点:他把一个已经还原好的魔方打乱,并将此过程录下来,然后将视频倒过来播放。

其中的一个有趣细节是,作弊者特别安排了他的一个室友,从身后倒着走过去。所以当你看到这段“打破”世界纪录的视频时,一切完美得天衣无缝。

几乎所有成功学中的“真实故事”,都是类似原理:先射好,再画靶子,然后通过生动的讲述二次创造。

推理小说先设计好作案手法,再掩埋线索,然后作者倒过来一点点揭开,以天才神探的视角狂虐读者。

爆款文章先挖掘泪点和槽点,再编造故事、堆砌道理。

魔术师先琢磨透机关,再反向设计渲染手段,转移视线,制造戏剧化效果。

聪明如亚马逊,要求负责人提交项目建议书时,先把设想中的新闻稿写好。这算是对“因果颠倒”之更高明的逆向操作。

这类神奇效果的深层机制,是利用人类心底对因果的迷恋。

为什么在时间上轻轻地作个小弊,便有此奇效?

时间和因果性的因缘,似乎是人类乃至这个世界的出厂设置。

让我们像侦探一样,躲在暗处,将疑犯的日常行为拍摄下来,然后贴在墙上剖析。

若一件事情发生,每个瞬间对应一张照片,现实就是这一连串照片的快放。当我们把“时间”捉拿归案关起来,这个世界就是一堆静止的照片。

将很多微小量合并为一个平滑变量,由此诞生了微积分。

将很多个定格照片串成一卷胶片,人们发明了电影。

时间决定了这些照片的先后次序。

进而,时间赋予了这些照片对应事件的因果关系。

你这一刻正在做的事情,似乎决定了紧接着将要发生的事情,即所谓“前因决定后果”。

这就是时间所构建的因果魔力。

但是,现实中,有多少因果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构的?

又有多少是先虚构又变成真实的(例如亚马逊的新闻稿机制)?

如果时间不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因果机制还存在吗?

时间为什么如射出的箭,如此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行?

是谁赋予了时间以方向?

如果时间有方向,为什么本文开篇的魔方作弊事件,完全看不出破绽?

既然如此,谁能证明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没有被作弊?

时间到底是什么?

我们对时间习以为常,却极少有人能够说清楚。

时间有如下不同角度的定义:

1、文学时间

例如《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时间,“重要的不是如何发生,而是如何被追忆”。

2、文化时间

各种宗教里常见“转世”的时间循环模式,而基督教带来“线性”的不可逆的时间。

3、哲学时间

哲学家们说,时间充满了矛盾,所以不会是真实存在的。

4、管理学时间

时间是管理学永恒的话题。例如时间管理优先矩阵,《高效能人士的 7个习惯》的“要事第一”,《别让猴子跳回背上》里的“时间主动权”,还有始自英特尔的OKR法,等等。

5、科学时间

这是一个精彩而迷惘的发现历程:牛顿的绝对时间,爱因斯坦的相对时间,量子物理中不可捉摸的时间,热力学的与熵紧密关联的时间,生命出现的创造性时间,混沌与时间之箭。

文科生柏拉图理科生爱因斯坦,两位同学都认为真理不受时间影响,为了触及世界的真实与真理,时间的假象必须被破除。

牛顿用决定性的、时间可逆的规律来描述世界。在他的公式里,时间没有方向之分。科学家们认为时间是绝对的,宇宙中各处时间的快慢都是一致的。

爱因斯坦用不可思议的洞察,指出时间的快慢由两个因素决定:速度和重力。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的手机还有赖于他的公式来实现精准导航。

“爱因斯坦认为存在是四维的,是在合并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四维时空中的存在,而不是一个三维空间存在外加它在时间上的演化。”

即使如此,爱因斯坦并未质疑时间的单向性。

他也不相信无法用因果解释的“不可测”的量子理论。

难道时间不过是一个终极假象?

看起来,所有真实的东西,比如真理、正义、科学规律,都存在于时间之外。

然而这个世界似乎变得更加复杂、混沌了。

1989年的诺贝尔会议,讨论了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题目:

科学的终结。

会议组织人写道:“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科学已不再能被当做一种统一的、普遍的客观努力。”

他们接着写道:“如果科学只搞‘超历史的’普适的定律,而不理会社会性的、有时间性的、局部的事物,那我们就无法谈及科学本身以外某些的真情实况,而科学仅仅是反映而已。”

诺奖得主普里高津在《时间之箭》的前言里写道:

这句话把“超历史的”规律和有时间性的知识对立起来。科学的确是在重新发现时间,这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对科学的传统看法的终结。但这难道是说科学本身完结了吗?

但时间又在哪儿呢?

时间究竟是一个东西,还是一个概念而已?

让我们回到一个直观的,能够“体验”到的现实世界。

这里交织着传统物理意义上的时间,以及个人体验的心理时间。

在我们的世俗空间里,时间是线性的,匀速的,有“自动驾驶”功能的。

这仿佛是时间的几个默认机制。

机制1:时间是线性的

时间沿着一个方向流动,被分为“过去,未来,现在”。

霍金给出了三条证据:

首先,存在个人时间感——我们感知年龄的增长,感知事件的发生、持续特定时间的过程。

其次,存在着宇宙“时间”——从大爆炸开始,经过空间的扩张,直到其最终在大收缩中毁灭。

最后,存在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时间——物理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说的是宇宙中所有的进化过程都会慢慢地失去能量,并且逐渐变弱,从有序状态发展为一种熵或者无序状态。

我们为过去懊恼,为现在焦虑,为将来恐慌。

但是谁将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呢?

“过去”是资产吗?我们被“沉没成本”折磨着。

绝大多数过去并不值得去维护,包括你的话,你的“正确”,你的事迹,你的名声。

只有真理和爱值得,而回忆则无需维护。

对于现在,我们从来看不透,抓不住。

卡尼曼认为人们“目光所及,便是一切”,既短视又武断。

对于未来的焦虑,来自情感上的恐惧,以及理智上的计算力不足。

过去留不住,现在看不透,未来够不着。

机制2:时间是匀速的

再有权势的人,也要坐在自己的屁股上。

再富有的人,时间的速度也和你的一样。哪怕他有私人飞机。

但是,就个人体验而言,时间为什么越来越快?

常见的解释是“基数法”。一个一岁的小孩子长到两岁,相当于人生阅历翻一番。

人的岁数越大,基数越大,相对变化越小,所以时间显得过得越快,在60岁达到顶峰。

为什么有中年危机?因为正好在中间。

有个笑话:当你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你就没法将其翻一番了。

但有些人一直青春洋溢。这里的分水岭就是,你未来的岁月和过去的岁月哪个多?有些人20岁已死,有些人80岁还能娶20岁的。

你很容易在人群里看出来,哪些人属于明天,哪些人陶醉在过去,哪些人深陷在今天不能自拔。

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对一周、一个月、一年、十年这些时间单位的长短感知都是一样的。所以上面的“基数法”也许并不成立。

而个人体验的时间感,的确是有“相对论”的。例如:

  • 你度假的时候,新奇的第一天感觉很慢,后面重复的时间则非常快;

  • 一个人经历越多,会显得活得越长。

机制3:时间是自动驾驶的

即使你什么都不做,时间也会自动驾驶,把你带向未来。

又或者只是把你留在原地。

太阳照常升起,地球照样旋转,你恨的人还在被你恨,爱你的人也许不再爱你。

你的器官,你的潜意识,人体的绝大多数生理机能,都能随着时间,精确地自动驾驶着。

据说有一次马云和朋友去拜访李嘉诚,问:为什么李嘉诚可以多元化经营,什么都投,而且什么都能做成功,但别的人也想什么都做却不成功?

李嘉诚回答说,做生意要记住,手头上永远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你也挣钱的。

简而言之,你要有一桩和时间一起自动驾驶的生意

就像巴菲特说的:我靠屁股赚的钱比我用脑袋赚的钱多

多少中国个人和企业家到头来主要资产就靠那些物业,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购置的。

约翰•富兰克林是 19世纪初英国的航海家以及极地探险队的队长。小说《发现缓慢》说他是个很慢的人,大脑和四肢都非常迟缓。

他不能参加各类球赛,因为那些运动的速度太快了。连他的父亲也因为他的缓慢骂他是个蠢货。

成为水手后,在一次航行中,约翰•富兰克林注意到了灯塔周围的光束。其他水手仅仅把这些光束看作移动的照明范围,而他把这些光束看作不断扩大的彗尾。

他认为,自己一定有比周围人更广阔的视野,能够抓住许多细小的瞬间。用摄影术语来说,约翰•富兰克林能够“延迟曝光”。

由于他的感知觉反应太慢,因此许多序列性发生的事件对他而言都是同时发生的。

最终约翰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极地探险者,也曾当过州长。船长约翰靠着他缓慢但缜密周到的思维方式,多次保住了全体船员的生命。

我留意过身边这种类型的人,他们不聪明,反应缓慢,但能全面而有耐心地思考问题。

我称之为思考速率低,但思考率高。

这方面有点儿像石佛李昌镐,呆如木鸡,天生能够克服时间的惯性,产生慢镜头效应,如蟒蛇般绞杀对手。

又有点儿像古时候的那个神射手纪昌的故事:一直盯着一个东西看,然后越看越大,百发百中。

如果说本文开篇所说的骗子和魔术师们,是靠颠倒时间的因果来作弊,那么这个世界上的牛人和成功人士们,同样是发现了时间的机制“漏洞”,实现了某种套利。

  • 巴菲特将时间拉长,算是牛顿力学的拥护者;

  • 大奖章基金的西蒙斯将时间切碎,他的量化交易也许该归为量子物理派;

  • 美团和今日头条这类企业的聪明创始人,都深得“延迟满足”的真传。

商业成功的传奇,并非靠时间施加魔法,只是时间令魔法显现。

本质上还是要靠洞察力。如AI下棋,它就是计算得很远,算得很冷静。

但这洞察力,几乎都是以时间为关键思考要素。

他们都是时间黑客。

围棋的推理,就像是提前拍下未来的快照:下一步,下下一步,第三步......然后将这些快照贴在一面墙上。

爱因斯坦眼中的“奇怪”世界也是如此。在四维时空中,过去、现在和未来,和空间一样,都在那儿。

牛津数学教授罗杰•彭罗斯认为,时间流逝的观念,或者现在隔断了过去和未来的观念,从未得到任何物理实验的证实。

现代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说:“一旦考虑到现实的客观世界,时间的流逝就会像鬼魅一样消失在夜色之中。”

巴博尔在《时间的尽头》中说:

我们的生活是由经历“快照”——孤立和分离开来的时刻——组成的,和电影的帧一样。这是因为这些“快照”是连续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因此我们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每一“帧”是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一种特定的排列——或者“结构”。这些“现在”在本质上与时间并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它们是静止的。但是因为它们在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所以我们就会觉得时间在“流动”。 

我在《Master夜访孤独大脑》里,写过这个有趣的话题:

孤独大脑:围棋的一个有趣属性:由于棋子并不具备可移动性(除非被吃),围棋的过去和现在是被平铺在一个坐标化的棋盘上的。而对未来的计算和决策,基于已知,同样将被平铺于此。

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不仅改变了未来,还改变了回忆过去的方式。

Master:棋盘上的过去,极大地决定了现在,影响了未来。这几乎是最形象的关于大数据的隐喻。

孤独大脑当我看到《你一生的故事》里描述,在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里,过去现在与未来并存--心底多么咯噔一下。

也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时光并不流淌。过去、现在、未来,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般被平铺在一个(或者没有数量的)网格上。

Master作者特德.蒋的观点是--你要么预知未来,放弃自由意志;要么保持对未来的无知,保留自由意志。


孤独大脑:十多年前,我在自己的小书《逆水年华》里写过,两个神仙是没法下围棋的,一盘彼此都知道对方下一手走在哪里的对弈,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便是我从围棋里学到的第二重要的东西:

探索未知的世界。

Master命运让所有人自以为自己做出了自由的选择。

人类需要拥有一种线性时间感来安排我们的经历,令生存成为可能,并使我们产生拥有自由意志的感觉。

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则认为,我们的意识发展了一种“屏蔽”过去和未来的能力,将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现在。其功能是:

“关闭”我们投放在其他信息上的注意力,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实际的生存业务之上。 

“过去、现在、未来”一起发生的奇怪念头,除了拿来写科幻小说,还有什么用处呢?

我在《手割》一文中写过:

英特尔1985年想退出内存条市场,进军芯片业务,但这个决定十分艰难

葛洛夫问公司合伙创始人摩尔:如果我们二个人引退、新CEO上任,他会怎么办?摩尔不加思索地回答:他将退出内存业务。

在这个著名的案例里,葛洛夫使用了围棋上被称为“手割”的一种思考方式。

如前所述,和象棋不一样,围棋棋盘上越下子越多,“过去”不被拿走(除非被提子),于是,我们就可以任意编排时间发生的顺序。

在我眼中,手割思维,其开创性价值是:

一种打破顺序的思想实验。

人世间最不可能抵御的,便是时光的不可逆。围棋的顺序是基于手数,也就是基于时间的。现实中你不能悔棋,但思想实验中可以。

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脑中重新为那些快照排序。一旦你的大脑拥有了这种能力,你便成为魔术师。

打破顺序,也就打破了“惯性”--此所谓惯性思维。

也就打破了条件反射。

借助于手割法,葛洛夫挣脱了时间的因果束缚。

强者和弱者,富人和穷人,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区别,本质上是思维上的差别。

这其中,时间又是最重要的思维变量之一。

人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时间切片构成的。

亚里士多德说:整体大于各部分加起来的总和。

你的人生整体,以及各个时间切片加起来的总和,这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用来衡量你的人生价值。

有些人的每个时间切片单独来看很普通,但串起来就很厉害;

有些人的每个切片都精彩纷呈,整体却一事无成;

有些人则如猴子掰包谷般,永远抓着手头那个切片疲于奔命。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陷在时间里的可怜小动物。

有的人永远在为失去的懊恼,有的人则打折甩卖了自己的未来。

中部分


即使到了今日,古希腊时代的芝诺悖论也令绝大多数人疑惑。

  • 与阿基里斯的赛跑,龟先出发;

  • 当阿基里斯起跑时,乌龟已经抵达路途中的某处(姑且称为 A点);

  • 由于阿基里斯跑得比乌龟要快许多,他很快就抵达 A点;

  • 然而,当他跑抵该处时,乌龟已经移动到更远的地方,我们把它称做 B点;

  • 当阿基里斯跑抵 B点,这时乌龟已经爬到更远的 C点;

  •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尽管阿基里斯不断追近乌龟,每个阶段两者之间的差距也不断缩小,前者却永远不可能超越后者。

这个问题其实相当“绕”人。尽管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简单”攻破:

1、牛顿物理法:两人之间相对速度大于零,所以阿基里斯很快会追上乌龟;

2、几何级数法:将一串无穷长的数列累加之后,总和却不见得无穷大。举个级数的例子: 1 + 1/ 2 + 1/ 4 + 1/ 8 + 1/ 16 + 1/ 32 ……总和愈来愈接近 2。

3、微积分法:在芝诺佯谬中,其实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的时间度量。一个是普通钟,一个是芝诺钟。《力学概论》一书给出了解答。

4、时间最小单位法: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时间、空间、能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有最小单位的。物理学涉及的最小时间是普朗克时间,为 1E-43秒(即10^-43s)。没有比这更短的时间存在。普朗克时间=普朗克长度/光速。所以乌龟并不拥有可以无限细分的时间。

即使如此,当你在脑海里再次演绎芝诺的“悖论”时,你的直觉还是会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阿基里斯到底如何超过乌龟呢?

芝诺为何造出这个佯谬?与时间有关。

柏拉图在著作《狄玛尤斯》里讲“实存”( being)和“将然”( becoming)的区别:

  • “实存”的世界是真正的世界,“此世界永恒不变,由智慧借助论证而得知”;

  • “将然”的世界(时间的领域),则是“意见与非理智感觉之客体,既生又灭,从未完全真实过”。

柏拉图之前的帕尔米尼笛斯相信实际是既不可分,也没有时间的。芝诺是帕尔米尼笛斯的学生,他创造了著名的佯谬,捉弄了我们几千年,就是为了整个推翻人们对时间的“传统”观念。

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说:“绝对的、真实的、数学的时间,由于它自身的本性……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地、均匀地流逝。”

牛顿的方程式里的时间是一个未经定义的原始量。这时间是绝对的,任何事件,都在空间里有个一定的位置,都发生在时间里某个特定的时刻。

为了精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已知连续运动的路径,求给定时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运动的速度求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积分法)。

牛顿力学的时间是没有方向的。一个球可以是撞向墙壁,也可以是从墙壁弹出,对牛顿方程的每一个解,颠倒时间方向,会得到另外一个解。

牛顿没有回答时间为什么向前。

但是,这个问题用得着怀疑吗?难道一个人可以逆向生长吗?破镜可以重圆吗?掉在地面上的花瓶能够弹回桌面变回原样吗?

关于时间,牛顿方程式的另一特点是:

它们是“决定性的”。

正如我们在中学物理里学到的,不管在观测的初始时刻位置和速度如何,系统的行为对过去和将来都是确定的。

得益于此,我们发明了汽车,火车,发射了火箭,登上了月球。

“决定论”是牛顿方程数学结构的一个直接推论。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于1814年假设:“妖”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能够使用牛顿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以及未来。

“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其过去的果以及未来的因。如果一个智者能知道某一刻所有自然运动的力和所有自然构成的物件的位置,假如他也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那宇宙里最大的物体到最小的粒子的运动都会包含在一条简单公式中。对于这智者来说没有事物会是含糊的,而未来只会像过去般出现在他面前。”

决定论与“因果律”有关。因果律说,每一个事件都有它的原因,而事件本身为其结果。不同于简单的前因后果,科学家们透过表象,去除时间的干扰,通过因果律,探索这个世界运行的真正原理。

爱因斯坦对时间的大胆想象力,超越了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人类。

26岁的他把牛顿的绝对时间观念摧毁了,对现实进行了革命性的重新评价,赋予时间和空间全新的意义。这就是“相对论”。

如此年轻的传奇,放在今天似乎难以想象。事实上,量子理论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有个“男孩物理学”的昵称,太多关键人物都是年轻人:海森堡23岁,泡利22岁,狄拉克22岁。

为什么是爱因斯坦引发了物理世界的三大革命?

当时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庞加莱才是“相对性(relativity)”这一名词的发明者。

写出洛伦兹转换公式的,是洛伦兹本人,而非爱因斯坦。

洛伦兹写道: 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死守一个观念:只有变量t才能作为真正的时间,而我的当地时间t’仅能作为辅助的数学量。

杨振宁对此有精彩评论:

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有哲学,但也没有物理学。

爱因斯坦坚持同时性是相对的,才能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之门。

可是,需要一个怎样的大脑,才敢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原始观念?

爱因斯坦的时间弯曲理论更是令人不可思议。经过孤独而艰难的思考,他意识到时间是被质量很重的物体弯曲了,正是弯曲导致了引力。

他最后完成了广义相对论:

时空弯曲的程度,是由宇宙中物质的分布所决定的:一个区域内的物质密度越大,时空的曲率也就越大。

以定性的方式描述,这个定律可以表述为:

任何事物都倾向于去往时间流逝最慢的地方——引力会将其拉向那个地方。

Youtube上有段视频,是一位国外教授用四周绷紧的床单来模拟广义相对论。一个重的球,假设是太阳,将床单压凹下去。然后扔一把珠子,模拟行星,顺着陷下去的“阱”的内壁旋转。

所以,苹果落地并不是因为超距离的神秘力量,而是地球使空间和时间发生了畸变,让苹果掉了进去。

黑洞周围时间变慢,在电影《星际穿越》中有生动展现。库珀乘坐飞船飞到黑洞卡冈都亚附近,因“时间变慢效应”,他只变老了几个小时,而地球上已经过去了 80年。

尽管爱因斯坦粉碎了人类关于时间的几乎所有常识,并且彻底更新了牛顿所建立的世界体系,但有两点,他与牛顿保持了一致:

1、他也没有考虑“时间箭头”,爱因斯坦的时间也没有方向;

2、爱因斯坦依然坚守着类似牛顿的因果律。

 1955年 3月15日,“最懂爱因斯坦的人”贝索去世了。爱因斯坦用他“物理定律没有时间性”这个坚强的信仰,试着安抚好友贝索的家人。

现在,他又比我先行一步,离开了这个奇怪的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对于我们笃信物理学的人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尽管这种幻觉有时还很顽固。

他又加了一句:“贝索向这个奇怪的世界告别,只比我稍早一点。”

一个月后,爱因斯坦去世了。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极大推动了量子理论。他亦因此得诺奖。然而,他在后半生中忧虑不安,总在强调光量子说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假定。

量子理论是科学家们孤注一掷的冒险。

普朗克是为了导出他的定律,而不得不假定,电磁辐射所携带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他称之为量子。

薛定谔得到了一个方程,里面含有一个全新的数学量——“波函数”。波函数考虑了微观粒子的波粒双重性质,并描述它们所有可能的表现。

但薛定谔自己也搞不清楚波函数在物理上的含义。那种我们可以在现实中感知到的常识和图像,就像我们对牛顿公式的直观“体验”,在量子理论中找不到。

玻恩的假设是:把波函数解释为某种“几率振幅”,用来计算在空间某一区域发现一个粒子的几率。他认为,波函数的平方就给出了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发现粒子的几率。

而海森伯的“不确定性原理”,断言在亚原子领域,不可能同时精确地知道电子的位置和动量。这和经典物理学格格不入。

海森堡说,量子理论的基础数学不需要相应于我们熟悉的任何事情。量子理论的工作应直接预测可观测的事物,如氢原子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应当指望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原子内部运作的内心图片。

在量子论中,因果关系被重新评价了。

尽管为量子理论作出过巨大贡献,但爱因斯坦不赞成放弃因果律。

爱因斯坦的观点是:

  • 量子力学并不是真正基本的力学,而是对未知事物做出统计说明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数学手段。

  • 尽管暂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在更深的层次上,一定存在着某个原理,严格遵循着因果律。

他在为纪念牛顿逝世二百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中说:

“牛顿理论的精髓可能会给我们提供力量,去恢复物理现实与牛顿教诲中最深奥的特点——严格的因果律——之间的和谐。”

玻尔强调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巨大差别:

1、广义相对论利用纯的时空协调和绝对的因果关系来描述世界;

量子图像中,观察者和系统相互作用,并且是系统的一个部分。

2、时空协调代表位置。因果关系依赖于对事情如何发展,特别是其动量如何变化的准确了解。经典理论假设人们能同时知道这两者;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时空协调的精度是以动量的不确定性、进而是以因果关系的不确定性为代价的。

量子力学认为,时间的流逝是由下述非常简单的事情决定的:

我们自己对于变化的观测。

现在看起来,量子派们似乎赢了。科学家发现两个在宇宙中远远分离的粒子,可以以某种方式组成一个单一的物理整体。

上帝可能真的在扔骰子。

但是,爱因斯坦所追求的“一个完全用科学描述的决定性实在”,真的只是人类的幻觉吗?

将随机引入到堪称“严密科学”的物理学中,玻尔兹曼或许是第一个人。牛顿以来延续了几百年的机械因果论被动摇,科学概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玻尔兹曼发展了麦克斯韦的分子运动类学说,把物理体系的熵和概率联系起来,阐明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性质,并引出能量均分理论(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定律)。他首先指出:

一切自发过程,总是从概率小的状态向概率大的状态变化,从有序向无序变化。

1877年,波尔兹曼提出用“熵”来量度一个系统中分子的无序程度,并给出熵S与无序度Ω(即某一个客观状态对应微观态数目,或者说是宏观态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兹曼公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表述是:

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小。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然发生的任何过程,都一定伴随着系统的熵增加。当熵达到它的极大值时,孤立系统的时间演化就停止了,该系统就处于它最无序的状态。这时系统已耗尽了它所有发生变化的能力——它已经达到了热力学平衡。

“熵”度量一个系统可变的能力,它跟时间有密切关系。熵的增大是时间方向的指路标。

在牛顿定义的世界里,力学没有时间性。而热力学里的熵,则为时间的前行加上了刻度,如此一来,我们终于可以说宇宙是真正在演化的。

接下来,人类会渐渐发现,不但是复杂的体系,就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的情况,未来都是开放式的。

热力学赋予时间以方向,却又令这世界看起来更为混沌。

普里高津讲述了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最后的问题》:

“我们有一天能克服热力学第二定律吗?”

世界文明不断地在问一台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回答道:“资料不足。”

亿万年过去了,星辰、星系都死了,而直接和时空联结的计算机仍在继续搜集资料。最后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搜集了,不再“存在”任何事物了;

可是计算机还是在那儿计算,在那儿找相关关系。最后它得到答案了。

那时候要知道这个答案的人也都不存在了,可是计算机知道了如何克服热力学第二定律。

“于是光明出现……”

对阿西莫夫来说,生命之出现、宇宙的诞生都是“反熵”的、非自然的事件。

玻尔兹曼说在充满分子的气体中,高度有序的结构将随着时间随机地消失。

如此一来,生命如何产生呢?

达尔文说,大自然何以能够优先选择一些罕见的事件(变种),因而逐渐演化出越来越复杂的生命形式。在他的理论中,变化的推动力是一些随机发生的事件。

这看起来,似乎与玻耳兹曼的理论相矛盾。

科学家的解释是:

我们要把生命的无比复杂性看做是自组织过程的结果。

生命出现以前,在原始浑汤里如果存在有某种恰当的反馈机制,实现自组织的一般条件便成熟了。

实验证明,核酸具有自复制这最重要的性质:在核酸原料的纯粹化学混合体里,会有更多的核酸形成。

核酸掌握着生命的设计。在DNA和RNA里面的是基因,它们逐字给出具体的指令,为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建造蛋白。

DNA和RNA的演化变异可以用作一种分子钟。

道金斯在他《自私的基因》中描写了DNA自我复制的能力:

我们都是“残存机器”,唯一的目的就是保护基因,就是要让同一条DNA链,也就是让这些巨分子所载的基因——决定我们面貌性格的蓝本,更多地自我复制。

在“自组织”和“混沌”中,时间再次显现了自己的方向。

至此,两种似乎矛盾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决定性”并非决定一切,而“随机性”也不是漫无方向。

海菲尔德总结道:

  • 未来不是被现在或过去唯一地固定下来。严格的决定性论必须推翻;

  • 取而代之的是如下一个世界观:它和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一致的,它里面的未来是开放的。

  • 此新观点真正地综合两个相反的、不可或缺的概念——机遇(概率)和必然(决定性)。

让我们从追溯“科学时间”的壮阔视野,回到个人视角。

在所有与时间有关的科学概念中,平行宇宙也许是最不靠谱的一个。

为了“解决”量子力学中的测量问题,埃弗雪特1957年提出了另一个大胆的办法。

在杨氏狭缝实验中,光子到底是从两条狭缝中哪一条中经过的?哥本哈根解释说,这就是按照几率法则对不可逆坍缩的选择。 

然而,埃弗雪特说,电子不是选择狭缝,而是选择宇宙。

在选择其中一条狭缝而不是另一条时,宇宙就一分为二。这条被选择的狭缝决定于我们处在哪个宇宙。此后这两个宇宙就完全分开了,并且越分越多,每做一次测量,宇宙就分裂一次。

埃弗雪特认为,每一个宇宙都像我们的宇宙那样真实。你做的最荒唐的梦,也许就发生在另一个世界。

一个被定义在某个宇宙中的观测者,他所做的每次测量,都使这整个宇宙萌发出无数多个新宇宙(即“多重世界”),每一个新宇宙代表一个不同的、可能的观测结果(例如一只活着的或死了的猫)。

没有波函数的坍缩发生,只有新分支出的宇宙的无穷尽的增殖和萌发:不需要有一个宇宙之外的观测者。

无穷无尽的宇宙中,真的存在与我们平行的时空和文明吗?在某个瞬间游离的我,会被分叉到另外一个平行宇宙吗?我的孩子们在另外、又另外的那个世界,过得都好吗?

我不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对平行宇宙的兴趣不大。但我很喜欢平行宇宙的隐喻价值。

如果把上面平行宇宙的“树状分裂图”横过来,其实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决策树或者概率树模型。

例如我们扔一个骰子,假如六个面完全是一样的,结果只能有一个面朝上(排除单点立住的可能性)。那么,既然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当某个面最终朝上,其它面朝上的可能性去哪里了?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骰子被随机扔出来时,就其未来状态而言,出现了6个平行宇宙。最终我们只观察到了其中的一个。

我们把概率树的分枝,理解为某件事情的各种可能性,用文艺的方法描述,就是一切可能存在的n个平行宇宙。

让我们用一道具体的题示范:

帽子里有三张卡片。一张两面都是红色(“红-红”),一张两面都是白色(“白-白”),一张一面红色一面白色(“红-白”)。

从里面随机抓出一张卡片扔向空中,落地后红色一面朝上。问:这张卡片是“红-红”的概率是多少?

请你准备三张纸片,写成上面的样子,以便更直观地思考。

看起来很简单啊,根据已有信息,这张牌要么是(“红-红”)那一张,要么是(“红-白”),二者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所以是“红-红”的概率是50%,不是吗?

正确答案是:2/3。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一书中,对此给出了清晰直观的解答。

正确的问题表征是根据卡片的面,而不是整张卡。

所有结果样本空间包括六个事件——每张卡片的每一面各为一个事件

由于红色的一面向上,因此在“有效样本空间”中共有三个事件:红白(红面向上)、红-红(一个红面向上)、红-红(另一个红面向上)。

因此正确答案是 2/ 3——三个等概率事件中,其中两个是红-红。

我们的错觉在于,红-红这张牌每回只能出现一次,为什么其两面可以“拆”成两个独立事件呢?

我们用穷举法,以“概率树”的形式,加上书中的配图(如下),更容易理解:

在最右侧的6个平行宇宙里,有3个是红色的。

这三个红色的平行宇宙中,有两个是从“红-红”这个宇宙分裂出来的。

所以,答案是2/3。

概率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还是主观想象的事物?

即:概率究竟存在于现实,还是存在于人的大脑

用平行宇宙的思路来形成“概率”的直观感受,相当有趣且有效。

如此一来,我们就牢牢地抓住了不同的未来时间轨迹上,“不确定”这个顽童的被量化的身影。

尽管看起来,爱因斯坦在与量子派的“战斗”中落败,但我赞成他追求真理的“不含糊”,以及对“自然之神”的信仰。

“还原论”和“演化论”,并非是硬币的两面。假如一个“演化论”者不具备“还原论”的基本科学素养,那么他就不算一个科学家。我不知道哪个取得了伟大成就的科学家,靠的是玄学,无论是在量子论,还是如今的复杂科学等领域。

不管量子论看起来多么违背直觉,它仍是严格建立在数学基础上,被实验室观察和检验,并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可靠工程中。

高高在上、胡弄玄虚的捣糨糊,也许能得出不少“高明”且“和谐”的结论,但毫无意义。

我们不能因为“因果律”陷入困境,就投奔科学阵营的对立面。

我们只是应该认识到:必须保持开放的头脑,不为所有的古怪事情所苦恼。

这也是量子理论给每个无法搞懂它的普通人的世俗启发。

爱因斯坦坚信因果性的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石。

他曾提出,“概率本身也许需要被当作原子系统根本的、基础性的物理性质”,这样可以“以一种令人惊奇的、简单的、一般的方式” 得到普朗克定律的推导。

我不认为曾经以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直觉颠覆了时间概念的爱因斯坦失去了想象力,我只是觉得,他不甘心放弃用人肉大脑去感知在实验室里已经被验证了的现象和公式。

他在 1920年写给马克斯·玻恩的信中说:

因果性的事情也让我很痛苦。光的量子性吸收和发射究竟能不能从完全因果性条件的意义上想象出来?抑或会留下一个统计学的残留物?我必须承认,这里我缺少确信的勇气。但是我只是非常不情愿地放弃完全因果性。

爱因斯坦绝非在捍卫表象的因果律和决定论。在给贝索的信中,他写道:

“我感觉,谜的永恒创造者(就是说上帝)给我们开的真正玩笑绝对还没有被我们理解。”

对于因果律的哲学层面的思考,需要谈及牛顿在微积分上的对手,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认为:宇宙中的每个事物完全依靠其自身的内部程序运行,与其他每个事物完美协调—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莱布尼兹的“预定和谐”理论说:

假如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紧密大钟,并被设置为相同的时间,随后我们会看到每个时刻二者的报时都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彼此仍然是“因果分离”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因为它们的内在机制得到了外部协调。

每个单独的物体都运行着自身的内部程序,然而一切都如此完美相关或和谐,以至于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因果作用。

在莱布尼兹眼中,钟表匠就是上帝。

为了构造宇宙学理论,莱布尼兹制定了一套被称作“充足理由律”的指导原则。这条规律认为,在构建宇宙的过程中,每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背后必须存在一个合理的理由;每一个形如“为什么宇宙会是 X而不是 Y”的问题,必然存在答案。

在莱布尼兹的眼中,世间万物并不是单纯地罗列在空间之中,而是浸没于某种相对关系网络之中,正是这些相对关系网络定义了何为空间,而非空间决定了相对关系。

休谟的观点似乎更奇怪:一切都无法解释,你甚至不能对将要发生的任何事情做出合理的预测,即使是对接下来的几秒钟将要发生的事情。

谟很早就发现了,我们对于世上因果关系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

休谟认为,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

它在那之后而来,故必然是从此而来。

这一思想放到今天,依然成立。仅仅是因为时间先后,我们就可以被各种把戏迷惑,形成“前因后果”的错觉。

休谟分析,人类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长期下来我们便无法移除这种习惯。

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相”。

观念的连结: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

实际的真相: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的实际真相或在我们过去经验中不曾察觉的事实的影响,我们必须使用归纳思考。

科学发展到今天,莱布尼兹和休谟过时了吗?

并没有。科学越进步,越纵容人们用科学成果干着反科学的事情。尤其是在那些似是而非、却权力巨大的领域。例如华尔街。休谟们的思想,变身为《黑天鹅》等当代人的著作,无情地嘲讽着现代人类。

《时间重生》一书有如下假设:

  • 时间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是最为真实的。

  • 构成现实的元素只能是属于每一个瞬间的真实。

  • 宇宙中的所有真实都是关于某一个瞬间的真实。这些瞬间的串联,构成了时间。 

  • 过去曾经是真实的,但已经不再真实。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过去的分析与诠释,因为我们可以于当下寻获过去留下的痕迹。 

  • 未来尚不存在,因而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可以理性地作出一些推断,却不可能完全预测未来。未来可以超越一切基于经验所作出的预言,创造出全新的现象。 

  • 没有什么可以超脱于时间之外,自然规律也不例外。自然规律并非亘古不变,与万事万物一样,它们仅仅关乎现在,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斯莫林为我们比较了两种思维方式:

一种是跳出时间式思维;

一种是紧随时间式思维。

跳出时间式思维是指,真理超脱于时间甚至是超脱于宇宙。苏格拉底说,所有的发现都不过是对前世的回忆。

紧随时间式思维是一种关系主义。关系主义认为,对于事物最真实的描述在于指明事物与其所在系统中的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狄拉克推测:“宇宙之初的自然规律恐怕和现今的自然规律大相径庭。因此,我们需要承认,自然规律不会在所有的时空中保持唯一,它们会随时代的更迭而逐步演化”。

惠勒写道:“世间没有规律——除此规律以外。”

看起来,进化论无处不在。

这两种思维就个人而言,有着浓浓的鸡汤味儿。

个人跳出时间式思维:有理想,有愿景,有原则,有价值观,有信仰,保持人生的某种不变的确定性;

个人紧随时间式思维:勇敢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坦然接受随机性和跌宕起伏,将其视为生命必要的代价。

在机遇与危险夹缝中生活,在确定与随机中探索,才是人类的体验。

从本文上部分“单向、匀速、自动驾驶”的日常时间,到中部分惊险传奇的科学时间,时间已经不简单是我们的人生背景板,不止是这个宇宙的巨大的指针,而是蕴含着一切秘密。

下部分

时间连接起自然界两个最大的奥秘:心灵和宇宙。

赫胥黎说:人类的所有问题中的问题,最根本和最有趣的问题,是确定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他与宇宙的关系。

银河系里有1000亿颗恒星,数量约等于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

我们对宇宙和自己都有类似的深深疑惑:

你是谁?从哪儿来?要去哪儿?

人们对“自我意识”的真实存在,不像对“时间”的实在存在那般充满疑惑。但是,“自我意识”到底是什么,与“时间”到底是什么一样,是迷人且虐人的秘密。

笼统地说,我们的大脑由“快系统”和“慢系统”构成,前者负责情感,后者负责理智;前者负责直觉,后者负责深思。二者交织在一起,彼此影响,相互转化。

情感和情绪被认为来自丛林时代,是在低级水平上独立做出的快速决定,是一种生存机制。

和时间的“自动驾驶”一样,人和动物也能在生理机能上完成超级自动驾驶。对比而言,由此而生的对文明时代的副作用,真算不了什么。

大脑里并不存在一个芯片,又或者大脑本身就是一个超级芯片。大脑里遍布着各种反馈回路,像一个社会,每个模块彼此吵个不停。

但为什么你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一个“我”,作为单一的、统一的整体,在连续做出所有决策?

科学家说,这是潜意识和心灵造成的错觉。大脑只是在解释,给内部乱七八糟的纷争一个合理的描述。就像中彩票的人写成功传记,大脑编造了“我最厉害、我搞掂了一切”的虚幻故事。

再混乱的公司也有一个CEO。大脑的首席执行官位于前额叶。当CEO接管大脑的自动驾驶,控制方向和速度,“自我”会显得清晰。

那么,这个有意识的“自我”,和心不在焉之际那个无意识的“自我”,是同一个人吗?

进而,假如人类社会是一个超级蚁群,是否有一个鸟瞰者,在观察着地球人无法自我觉察的某种智能?这个鸟瞰者之上呢?

怀疑“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可能是大脑所做的最酷的事情之一。

就像你身边的朋友中,只有最聪明的那些才会质疑自己是不是傻瓜。

里贝特的实验表明,大脑做出决定的时间实际上比人意识到这个决定约早了300毫秒。

也就是说,大脑是先决定,后解释的。

就像你买东西时,首先是想要,然后再给自己找购买的“逻辑”(借口)。

如此一来,“做你自己”看起来是句空话,实情是“你被做自己”。

我们不由得要回到上一部分里,关于“决定论”的讨论。按照拉普拉斯的理论,所有未来事件,都由物理规律决定好了,那么,我们的所有行为,也被决定好了吗?

假如你正坐在一个如此胡扯的人面前,你大可以上去给他一嘴巴,然后说:看,我的自我意识还是在我手上的。

但是,我所说的这种个体命运“决定论”,不是指每个言行都被设定好,而是说:

一个人就像一个硬币,被抛起的时候看似可以自由翻滚,落下时可以随机呈现某一面,然而命运的最终统计,总是严格遵循着“50%正面朝上”的概率。

决定论本身并不排斥“可能性”和“机遇”。

但一个人的命运分布概率,似乎被“决定”了。

现实中,看起来你每分每秒都可以做主,但现实世界就像是一堵棉花做的墙,毫无反应。这是我们为“自动驾驶”付出的代价吗?

时间静静流淌,命运不可扭转。这二者对自由意志而言,似乎都是不自由的。

让我们回想量子理论的关键特征:它处理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而是因为自然界的某些方面从根本上是由概率的规律控制的。

是谁在控制大脑决策的概率?是谁在决定命运的概率分布?

埃克尔斯认为,心脑交互作用和量子力学的概率场类似,没有质量也没有能量,但却能有效地对突触递质释放过程起作用。他由此指出,心脑交互是一种信息流,而不是能量流。

量子力学留给“不确定性”和“机遇”的作用,会唤起人们对“自由意志”的希望吗?薛定谔认为这只是一个幻觉。

总之,《机遇与混沌》一书认为,令我们的自由意志成为一个有意义概念的,正是这个宇宙的复杂性,或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自身的复杂性。

我赞成《意识与脑》作者的两个命题:

1、你并没有觉知到头脑中发生的大多数事情;

2、即使你确信一切尽在你掌控之中,但实际上僵尸行动者控制了你的大部分生活。

但我也不因此而对“自由意志”感到悲观。

但丁写道,细想你们的来源吧:你们生来不是为了像兽类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

生命诞生的漫长岁月,人类前行的苦难历程,都注定了“自我意识”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生和饱腹,而是在探求爱与真,追寻无法被定义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说:没有哲学,思想便模糊不清。哲学的任务是使思想清晰,赋予思想鲜明的边界。

我用“时间”替换“哲学”:

时间赋予思想鲜明的边界。

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理性比聪明更重要。

想要获得人生的成就,科学理性地对待时间远比智商值重要。

在看起来对每个人都没有差别的时间上,不同的人因为有不同的时间观,采用了不同的时间策略,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如果你想控制自己的命运,首先你要控制自己的时间。

假如真的如科学家实验结论所说,行动的确比思想更快,那么时间就是行动与思想之间的“转换器”。

进行矫正运动的行动,比有意识的知觉提前了1/4秒,这对世界级的100米赛跑,可能是决定性的。这意味着他的意识听见发令枪时,已经跑了好几步了。

这类无意识行动可以经由训练实现。运动员、股票操盘手、艺术家、企业家,都会从类似的训练,来形成条件反射似的直觉和行动。

时间给思想的边界,同样是整合了两种貌似对立的能力:

1、你要能够控制“僵尸式”的条件反射与自动驾驶;

2、你要能够充分应用大脑和身体的潜意识与自动驾驶功能。


对个体而言,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是:

如何突破时间的“因果”霸权?

总结如下:

对策1:面对现实

Face the reality.

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自己手上的资源,根据实际局面,制定合理的现实计划,奔向长期的远大理想。

对策2:全盘接受

认命分为两种。

一种是接受过去的事实,也失去对未来的想象;

一种是承认现状,但不承认现状所昭示的未来。

一种是悲观地说我只剩半杯水了,一种是乐观地认为我还有半杯水。

前者视过去为存量资产,等待消耗;

后者视过去为未来资产,是可以下蛋的鸡。

我们要的是第二种。

对策3:克服惯性

我们受益于时间的自动驾驶机制,亦因此产生依赖性,失去思考。

人们还有各种古怪的惯性,例如拔掉鲜花,灌溉杂草。

又例如忽视对自己好的人,去讨好烂人贱人。

对策4:取消默认

经济学家泰勒所说的“默认选择”,是指大多数人会选给定的默认选项。

例如只有12%的德国人捐献器官,而99%的奥地利人捐献,仅因为奥地利官方的默认选项是“捐”。

当你在执行某些默认选项的时候,你要问自己:这是我非做不可的吗?

对策5:认清假相关

现实中有很多看起来“因果分明”的假关联,例如红酒使人长寿,其实是富有的人更长寿。

又例如20世纪50年代,发现小儿麻痹症和食用冰淇淋似乎是正相关,其实是因为该症容易在游泳池传播,夏天人们喜欢去游泳池并且吃冰淇淋。

对策6:奋起反击

我们决不能束手无策,任由时间摆布,掉进“因果”陷阱。

我们要通过集中注意力去主导时间。每一个你可以感知的时间切片,都意味着一次主动选择。

对策7:克服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我们的行为与认知不符。

为什么总是发生身不由已的事情?因为你并非知道自己真的要什么,但是你的行为知道你自己要什么。

对策8:意志自由+行为自由

上帝不给你想要的东西,上帝只给你不知道,但你其实真正想要的东西。

所以,很多时候,你也许是有行为自由的,但是并没有意志自由。

至少你并没有俯瞰你自己的意志。

如叔本华所说:人虽然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能得偿所愿。

创业公司,应该找到“自己人”,而不是说服别人成为自己人。换而言之,就是找到意志上一致的人。

因为你可以驱动一个人的行为,但很难驱动一个人的意志。

对策9:反思+激情

复盘时反思,执行时不管不顾。

克尔恺廓尔说:激情和反思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

机会亦在于此。

只是别弄反了:复盘时自圆其说,执行时思前想后。

对策10:做属于未来的动物

有些人是属于未来的动物,有些人是属于过去的动物。

有些人看起来总是奔向未来,但只是原地打转,动弹不得,他仍然是属于过去的。

“过去”是局部无法改变的已知条件,是你已经抓好的牌;

“现在”是选择分配点,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分配已经抓好的牌;

“将来”是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与损益值的统计学结果。

我称之为:时光的算法

第一部分:作为“已知条件”的“过去”

现实中,我们花了太多时间、精力、情绪在无法改变的“过去”。

作为一种消费时光的方式,追忆、怀念、懊恼本无可厚非,但我们常常因此而影响下一个环节--“现在”之决策。

橡树资本的马克思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中文版序言里写到:

接受是我的重要主旨之一:接受周期与变化的必然性,接受事物的随机性,从而接受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与不可控性。接受能够带来平静,在其他投资者失去冷静的时候,这是一笔伟大的财富。

接受的结果便是在投资中拥有行之有效的耐性:对新投资策略的引入与新客户关系的巩固所需的时间保持耐性,也对正确的投资策略得到证实的时间保持耐性。

已经发生的,是清晰罗列出来的“已知条件”,需要冷静接受。

过去只能作为已知条件,而不能作为“因”。

对于存量的理解:

一方面人们有泰勒所说的禀赋效应,觉得自己的特别好;

另外一方面,人们容易固守那些不下鸡蛋的鸡。

如果我们在A股用清算资产来买股票,那就惨了。

拿围棋来说,“善于弃子”是增强棋力的重要秘诀。

高手和平庸者最大的差别,不仅是计算力高低,还有眼界的宽狭。

二者其实也是一回事儿。

作为高手,首先是不被人牵着鼻子走。

敢于弃子的人,本质上对于存量资源运用得也更灵活、更充分。

第二部分:作为“分配资源”的“现在”

“现在”之任务,有四个:

A、极度专注;

B、主动选择正确的思维模式;

C、分配“过去”之资源;

D、理性计算。

第三部分:作为“各种可能性”的“未来”

记忆像是一种心灵上的时间旅行,把我们的思想投射到过去或者未来。

在过去的教训上模拟未来,是人类进化出智能的重要原因。

理性仅考虑未来。

  • 对概率的理性估计以及由此而作出的理性决策,都建立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限之上。

  • 理性的决策建立在对未来可能性及后果进行透彻评估的基础上。

命运对未来的影响力,究竟能占到多大比重?

现实中,人们即使不怎么动脑子,只凭着直觉,依着惯性前行,即使犯上一连串错误,也能够挺好地生存着。世界是黏稠而有弹性的,上帝将“天赋、力量、命运”等等搅拌在一起。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所谓时光的算法,就是:

专注于“现在”,将“过去”串起来(或者是“说不”),通过重新配置和理性计算,用于不可知的“未来”。

随着时间分秒推进,周而复始。

人生算法的魔力,几乎都是通过时间来实现的。

大多数人为什么终其一生只能过一种平庸的生活?

原因在于他们放弃或者贱卖了两种权利:

a、概率权;

b、时间权。

行使时间的权利,正面的例子是“延迟满足”,历任世界首富莫不如此,巴菲特,盖茨,贝佐斯。

迟满足的本质,是实现“概率权”和“时间权”的不打折。

反面的例子是追求“即时满足”,例如赌徒。

一方面是对时间的恐惧,一方面是对概率的恐惧,二者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时间是概率的“作案工具”。

举例,假如我们仅从时间的某个切片,二维地看贝叶斯公式,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罢了。

但是,在时间的这个维度加入以后,切片与切片之间建立起联系,魔法出现了。

时间是大数定律的执行者。

  • 时光的算法:过去的你,现在的你,未来的你。

前面的约翰•富兰克林船长,其实是能够把过去、现在、未来叠加在一起,从全局思考。这并非特异功能,而是人人都能习得的思维方式。

时间将具有(或没有)因果关系的定格宇宙画面链接了起来,这决定了我们能利用时间做什么。

  • 概率和宿命论:假如可以穿越,你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惟有获得意志自由,方能实现行为自由,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让我把那些自己觉得很管用(意思是说每次看了都觉得好,但从来都做不到的)的时间秘诀罗列于此: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动起来,坚持下去。

每个伟大的事物开始的时候都是微不足道的。

别装死。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里有一句名言。面对“你究竟是怎样破产的”这个问题,坎贝尔回答:“逐渐地,然后是突然崩塌的。”

如果你总是装死,时间也许会保佑你,但有时候则保护不住。

知错就改。

投资者尤其要克服“证实性偏差”。

著名金融交易心理辅导师马克 ·道格拉斯曾经用一个有趣的例子来描绘投资中的小概率幻想症 。他称之为推销员效应 。投资者一旦买入了某只股票 ,他就成了这只股票的推销员 。他会不断地向自己推销 ,手里的股票是多么的好 。即使很多不利因素出来也会视而不见 。

剔除懊恼。

懊恼被和沉没成本捆在一起。

过去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了信息,也仅仅在这种情况下,过去才是相关的。

理性的决策还需要放弃沉没成本,除非这一放弃带来新的问题,而且所带来的问题超出了其带来的利益。

这就是乐观的科学原理所在,你必须为未来决策。

别试图去翻本儿。

掉进一个坑里,首先是停止继续挖坑。

摊薄成本最大的问题,是希望用较小的错误来摊薄较大的错误。

试图翻本儿,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

向斑马学习。

斑马为什么不得胃溃疡?据说是因为动物不会像人,对于危险环境产生过激反应,从而影响决策。

其实我们已经没有丛林危险了,绝大多数外部事件并不会杀死我们,保持冷静比拔腿就跑,更能保护我们。

如果总是产生过激反应,大脑会觉得特别不舒服,从而逃避现实,造成更大的非理性损失。

冷酷“无情”。

理性的人经常是看起来冷酷无情,正所谓慈不带兵。

本质上并非冷酷,而是坚持理性,做正确的事情。

学会割肉。

参见恒大和万达等企业的割肉案例。

一切都有代价。

假如天上掉馅饼,请问两个问题:

1、为什么掉馅饼?

2、为什么砸在我头上?

人性当中有占便宜的倾向,但免费的东西经常是最贵的。

努力公平地对待合作者,付出总有回报。为了做到公平,尽量对自己不公平一点儿。

评估机会成本。

决策过程中会面临多项选择,当中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叫机会成本,又称为“替代性成本”,就是俗语的“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别追求完美。

没有完美时刻,也没有完美的解答,别总想着最大化,差不多满意就可以了。

不管拿到什么牌,认真打好,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即使你掌握了精确的计算方法,也要避免自己成为两捆干草之间的驴。

所以,我们无法追求决策最优化,而是满意于“满意策略”。

用好存量资源。

更好地问自己已经有哪些资源,应用好手上的资源,而不是无节制地追求更多。

别为自己手头紧找借口。关键是解决问题,跌跌撞撞进球了也是进。

让子弹飞一会儿。

能够在“未知”的情况下前行。用不着像被训的猴子似的,完成一个动作就要得到点儿刺激。

鞋子没有落地时,也能心安理得地往前走,别总眼巴巴抬头等万里无云。

掌握灰度思维。

要能够接受灰度思想,命运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因果也是。用好概率,是智者的象征。

不要打折甩卖未来。

人们过于迷恋过往,陷入现实的泥潭,但是恐惧未来,以致将未来打折甩卖。

公元1082年,苏东坡与友人泛舟于赤壁下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时间,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时,客人中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东坡好奇问他为什么如此哀愁。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孟德的诗吧?眼前壮丽景色,都是他战斗过的地方。曹操如此牛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又在何处呢?”

苏东坡说道

“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这首《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全篇豪放清朗,行歌笑傲。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东坡此赋,不正是量子时代物理学家们的世界观吗?

哥本哈根解释要求在观察者存在的情况下,波函数魔术般地发生坍塌,现实世界因此呈现。

问题在于,谁来观察宇宙呢?

宇宙是自我包含的。它包含所有事物,所以并不存在外部观察者来注意宇宙的存在。

格里宾倾向于“唯我论”者的论断。这个论断说,在宇宙中只有一个观察者,那就是我自己。“我的观察”就是使现实从量子可能性的网络中固化出来的所有重要因素。

贝克莱在《人类知识原理》里写道:

“宇宙中所含的一切物体,在人心灵以外都无独立的存在;它们的存在就在于为人心灵所感知,所认识......”

即使是在飘零的孤舟之上,世间最美好的一切仍然是向你开放的。

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陷入了无穷的索取,而忘记了索取的目的。

苏东坡传颂千古的诗句里,揭示了如下真相:

你不用占有什么,就能拥有一切;

你能够拥有一切,却不能拥有时间。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时间是第一主题。这个世界处于永恒的流逝、销蚀过程之中,他被这个想法困扰。

鲁斯特知道“自我”在时间的流程中将不可逆转地逐渐解体。

为期不远,总有一天那个原来爱过、痛苦过、参与过一场革命的人什么也不会留下。

他决定用一种独特的回忆方式,去呼应“摧毁一切的时间”。

以前,人们试图借助智力,通过推理、文件和佐证去重建过去。

普鲁斯特教会我们另外一种回忆过去的方式:

让过去突然在现在之中显露。

而正是这种突然显露才使我们意识到自我的长存。必须发动不由自主的回忆,才能找回失去的时间。

如何发动“不由自主的回忆”?

得通过当前的一种感觉与一项记忆之间的偶合。我们的过去继续存活在滋味、气息之中。

例如你辨认出幼年初夏季节刚切开的西瓜的清新香气,那个时间被折叠过来,当前的感觉与重新涌现的记忆组成一对。

安得烈·莫罗亚写道:

这个组合与时间的关系,犹如立体镜与空间的关系。它使人们产生时间也有立体感的错觉。在这一瞬间,时间被找回来了,同时它也被战胜了,因为属于过去的整整一块时间已变成属于现在的了。

“一切都是时间先后的问题。” 在意识世界里,人们终于获得了某种自由。普鲁斯特找到了时间与世界万物建立起的感应关系。时间被他追回,仿佛可以永生。


如果要问我,我喜欢哪个版本的时间?实话说,我对爱因斯坦富有诗意但其实孤寂艰难的科学探索,对普鲁斯特将人的精神重置于宇宙中心的的意识流淌,都格外钟爱。

我舍不得扔掉每个有记忆的旧东西,过去的场景仿佛仍在昨日,温度,气味,以及彼时并不存在但回忆时仿佛天然匹配的背景音乐。

我对未来既好奇又恐惧。我不是一个速度爱好者,讨厌奔袭而来的东西,不喜欢过山车,但我的虚无感在迎面而来的压迫下,也常有令人意外的坚毅。我也许就是一个核桃,需要被压开,被榨取,被昨日和明天挤出些本性的味道。

我很想将分分秒秒记录下来,不是记忆,而是真的用相机和摄像机。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不合影,甚至在很美的地方也不拍照。那时我强烈地感觉到时间与自己在一起,而不需要用影像来证明这一点。

正在发生的那个时刻,我感觉到未来的我已经悄然来临,于是“正在发生”和“重温旧时”重叠在一起,不应被扰动。

我常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迷失在时间里,而时间并不因为这迷失而停下来。

我崇尚理性,对这个世界的运行原理,充满了孩童式的好奇;

我也享受个人主义的神秘体验,相信在我们的记忆中寻找失去的乐园,是唯一真实的乐园,为此我们必须在现实中有所抗争,有所妥协。


《科学的价值》写道:

“对于相信时间的人来说却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矛盾——地质史向我们表明,生命不过是两个永恒死亡之间的短暂插曲,即使在这一插曲中,有意识的思想持续了并且将仅仅持续一瞬间。思想无非是漫漫长夜之中的一线闪光而已。”

 “但,正是这种闪光即是一切事物。”

生命即燃烧,而时间就是火种。

时间仿佛一直致力于剥夺人们“占有”万物的权力。凡人皆有一死。

这种公平性在现实中被我们忽略。

一个人不该以他多强大、多聪明、多富有、多性感、多仁慈而被衡量,而是应以他燃烧的充分度。

一缕烛光,也和宇宙深处的星光一样,不该被用亮度来评估。

火种之间是平等的,这是时间赋予每个人的公平之处。

宇宙是个陌生之处,直到20年前,我们才知道,已知的星球、物质、你我,只占宇宙中物质和能量的4%,另外1/4是冷暗物质,余下的则是暗能量。

时间是每个生命劈向茫茫未知宇宙的一道剑光。

时间有时候让人动弹不得。那时,我们独自在心底挣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普罗太纳斯说:

“如果有人问大自然,问它为什么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又如果它愿意听并愿意回答的话,则它一定会说:

不要问我;静观万象,体会一切,正如我现在不愿开口并一向不惯于开口一样。

万物静默如谜,时间就是谜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孤独大脑生存指南

如果你是一个外星人,有一天来到地球。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哪一点最让你好奇?

你会不会像观察蚂蚁窝的孩子,看着劳劳碌碌的人类,既好奇个体的呆笨和迷惘,又感叹群体的秩序和智慧?

作为地球人,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由两部分构成:

1、科学意义上的“为什么”;

2、个人意识和命运上的“为什么”。

这双重好奇,最终汇聚在一个点上:大脑。

如量子力学创始人普朗克所说:

“科学不能解决大自然的最终奥秘。那是因为,归根到底,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不断试图解决的奥秘的一部分。”

“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是概率,不过科学并没就此垮台。”

概率不仅决定了“我们和周围世界的互动无法追究到微小的细节”,并且随着全球化、金融化、数字化的加速,宏观世界也变得依赖于概率。

无知,怀疑,不确定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减反增。

我们的记忆和意识都建立在概率性的现象之上。

进而,AI模仿了大脑的概率化工作原理,反过来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意义。

《人生算法》始自“好奇”,对“命运之神”和“科学之神”如何支配一个人的好奇。

这好奇的世俗表达是:"我如此拼命,为何命该如此?"

在我构建本书基本框架时,“算法”就书名而言只是隐喻。但当我还原该概念时,则有许多对“硬科学”领域的探奇,尤其是那些极少有人能够讲得既透彻又有趣的概率算法。

费曼说过:“物理学就如同性爱一样,尽管它们可以带来一些实际的成果,但那并不是我们喜欢做它们的原因。”

《人生算法》将比绝大多数“方法论”带给你更多实践价值,以及实用主义的认知工具,但这构不成我的写作动机。我自认为因此保持了某种思考的纯粹。

懂得概率会被“命运之神”垂青吗?又或者,假如有一个锦囊里有妙计,能够征服“命运之神”,你愿意打开它,并因此失去人生的不确定性吗?

《人生算法》由6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人生算法=认知飞轮+概率分层;

第二部分:认知飞轮--如何应对内在世界的“不充分”;

第三部分:概率分层--如何应对外在世界的“不确定”;

第四部分:或然性世界观和算法--与概率平起平坐;

第五部分:时间的魔法--人生算法的“第一性”假设;

第六部分:认知地图--穿越三个神秘世界。

以下是《人生算法》的全书简介。



第一部分

人生算法的模型

why

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两个世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1、内部世界的首要难题是:不充分。

  • 我们似乎总是没有准备好;

  • 知识不够,智慧不够,经验不够,理性不够;

  • 时机总是不对;

  • 我们的内部世界永远不能具备最充分的要素。

2、外部世界的首要难题是:不确定。

  • 未来模糊不清;

  • 世界是个复杂系统,你的投入与得到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所以你不知道该如何发力;

  • 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无法预计;

  • 运气似乎比实力和努力都更加重要。

what

人生算法,试图建立起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形成一个人的个人战略

人生算法=认知飞轮+概率分层。

认知飞轮:解决的是一个人内部世界的问题,即:不充分。

也就是说在不充分的情况下,我该如何去有效地努力

概率分层:解决的是一个人外部世界的问题,即:不确定。

也就是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该如何去获得更好的运气

人生算法:就是要在努力运气之间建立起联系。

我视写作为一个求解的过程,而非发散式的漫游。

受物理的启发,我构建了一个模型来表达。

建模的先驱,物理学家安德森说:

建模的艺术就是去除实在中与问题无关的部分。

他提到:建模者和使用者都面临一定的风险。

韦斯科夫讲过,什么叫模型?模型就是奥地利的火车时刻表。奥地利的火车经常晚点,乘客就问列车员:“你们干嘛还要时刻表?”列车员回答道:“有了时刻表才知道火车的晚点呀。”

受数学的启发,本书的内核就是两个“计算”。

“Talk is cheap, shut up and calculate.”

我努力克服两点:1、过度拟合;2、过度思考。

例如许多预测算法,都是先寻找单一的最重要的因素,而非直接跳跃到许多因素模型。

企业家弗里德和汉森,在需要头脑风暴的时候,会用更粗的笔。若用太细的笔,你会掉进不必担心的细节里。

如此,你便会专注从全局思考,洞察出关键要素的结构和运行逻辑。

所以你会发现,我没多大兴趣给出7点或者10点“原则”,“认知飞轮”亦是一个人自我求解的过程。这是第一个“计算”。

我并非一个“计算原教旨主义者”。我只是想弄个明白。

算法是用于消除复杂性的。算法只考虑“客观性”的纯粹程度。算法是乐观的。聪明的算法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接近真相。

我显然不是一个擅长不过度思考的人。然而身为解题爱好者的内心驱动,促使我完成了“概率分层”的架构。“概率、决策、算法、思维、理性”等思考和计算,被简化为一个问题:

一个人如何抓到好牌,并打好手中的牌?

但是,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模型,两个“简单”的计算,还是要写这么长?

因为我坚信:只有化繁为简的“简单”方有价值。

我喜欢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的这句话:

我不追求复杂性表面的简单,但是我愿意将我的生命献给复杂性深层的简单。 

第二部分

认知飞轮

费曼曾经写道:

假如由于某种大灾难,所有的科学知识都丢失了,只有一句话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才能用最少的词汇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这句话是原子假设:

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一些小小的粒子,它们一直不停地运动着。当彼此略微离开时互相吸引,当彼此过于挤紧时又相互排斥。

 我用同样的方式来思考,假如我只能教给自己的孩子一种思维,或者能力,那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认知飞轮。

姑且视之为我对“底层算法”的一种简单化探索。

这个答案亦是向费曼的致敬:认知飞轮,就是人类思维的“原子”。

先让我们找到基本单元。就像找到(构成复杂智能系统的)一只蚂蚁,或者(构成大脑的)一个神经元。

模型:认知飞轮的基本单元)

由人行为的原理可知,人的行为的过程主要由人对环境信息的获取 、感知 、处理和输出组成 ,即感知 、认知和决策以及行动的过程。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做一件事情,开展一个项目,都需完成如上这个认知闭环。

我们的每天、每年、此生,都是由无数个或完整、或残缺的该基本单元链接构成。

该闭环由4个节点构成:

感知-认知-决策-行动。

该“认知闭环”飞转起来,便成为“认知飞轮”。

Part1:四个节点

节点一:感知

知觉或感知(英语:Perception)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与感觉不同,知觉反映的是由对象的各样属性及关系构成的整体。

我将对资源的感应,也放在感知环节。在网络时代,对资源的运用比占有更具价值,“帕累托最优”原理在资源分配上,也有更新的解释。

节点二:认知

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因此,麻醉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系统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分析认知时,其分析的聚焦点以及脉络是不同的。

这里的认知,是指对不同方案与选择的量化评估过程。数学意义上是对已知条件的运用,金融意义上是对资产的配置。

节点三:决策

在心理学中,决策(英语:Decision-making),是一种认知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个人可以在各种选择方案中,根据个人信念或是综合各项因素的推理,决定出行动,或是决定出个人要向外表达的意见。每个决策过程都会以产生最终决定、选取最终选择为目标。而这些选择的形式可以是一种行动或选取的意见。

决策者做决定之前,往往面临不同的方案和选择、以及有关其决定后果的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决策者需要对各种选择的利弊、风险做出权衡,以期达到最优的决策结果。

认知高手,未必是决策高手。

克劳塞维茨说:“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

节点四:行动(行为)

毕加索说:重要的是做什么,而不是打算做什么。 

行为是指有机体(包括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动作、行动方式,以及对所处环境与其他生物体或物体的一种反应。词性为中性。在生物适应环境上,行为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避免受到负面的环境因素所影响。

对动物而言,行为可以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可以是自愿也可以是非自愿的。而且是受到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控制。一般认为行为的复杂度和生物体神经系统的复杂度有关。若生物体的神经系统越复杂,越有可能学习新反应,调整其行为。

“行动”这个节点,既是执行者,又是感知者。他兼顾着侦察兵和战斗者的角色,既要奋不顾身地执行任务,又要带回一线的数据

Part2:一个内核

当闭环能够完成,并且形成正反馈循环,便形成了某个“内核”。

成功的创业公司,都是因为其找到了一个可以复制的秘密。

个人也是如此。

一个人一辈子其实只能做一种事情。例如巴菲特终生就是做资金分配的事儿。

钢铁侠马斯克看起来做了很多事,其实也是一种事:科技和商业的结合。

发现内核,然后不断复制,就是巴菲特所谓的滚雪球。所谓: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足够湿的雪和长长的坡。

“坡”是核心算法,“湿雪”是大量可重复的动作,滚雪球,即有效的、可重复、可持续、自我强化的学习。即,重复是具有滚雪球效应的。

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找到可以用笨办法重复的聪明事,或者是用聪明办法重复的笨事。

Part3:一个外环

作为被广泛认同和应用的成功学方法论,以“欲望、财富、智慧、时间”为元素,从山坡上自上而下滚动的雪球,是当下中国人至为追求的“既能自动发生、又可以无限大”的完美人生境界。

然而,真的有所谓滚雪球吗?墨菲定律总是会致力于拖一切愿望的后腿,宇宙间存在一种力量,处心积虑地打翻你的牛奶。哪里会有坐着滑梯就把钱赚了的好事呢?

本·霍洛维茨说:“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他是硅谷顶级投资人,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联手合作18年。2009年创立风险投资公司A16Z,被外媒誉为“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先后在初期投资了Facebook、Twitter、Groupon、Skype,是诸多硅谷新贵的创业导师。

看似一直在滚雪球的硅谷超一流的大师,何以抒发西西弗斯般的感慨?

回到滚雪球的巴菲特,他一生如苦行僧般专注于投资,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爱好。他又何尝不是一个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神话,象征永不停息而又毫无意义的劳作,如不断往山上推却又滚落下来的巨石。加缪用来比喻生命本身,借此他引入了荒诞主义哲学,认为生命没有意义,除了我们构建出的价值外没有价值。

试图取得世俗成功的人们,要克服:

1、将不断滚下的石头推上山之疲惫;

2、心底之虚无和厌倦。

世间并无那种找到一个坡然后就让雪球顺着滚下去的简单好事。

滚雪球和推石头,也许是一件事情。

当你的能力,不是由两种或以上对立的能力组合而成,就不是一种真正的能力。

在这个模型里,雪球和石头,通过齿轮咬合在一起:

  • 有时候石头靠雪球自上而下势能的转换,本身得以强化。

  • 有时候雪球的斜坡突然变成了需要攀登的山峰,这时,西西弗斯的经验,以及对待苦难的心灵力量凸显出来,帮助雪球逆势而上,直到发现下一个巨大的斜坡。

西西弗斯的永无停息的劳作,构成了“认知飞轮”的外环。

西西弗斯的力量,对企业而言,是:

  • 价值观;

  • 愿景;

  • 使命。

这力量帮企业走出迷雾,在看不到方向时指引他们,在陷入泥潭的时候激励他们,在充满恐惧时拥抱他们。

对人而言,是:

  • 强烈的动机;

  • 一个人的目标和愿望;

  • 一个人的心流。

这个模型的价值比看起来有趣、有意义得多。

我们由此可以解释很多让你困扰的问题。

例如,你会发现,要取得世俗的成功,关键在于让一个内核滚动起来。内核的大小并不重要。

这种成功常是突如其来、跌跌撞撞、不符常理的。

实现这一点,很多时候与智商无关,和勤奋也无关,那和什么有关呢?我在后面尝试着给出了一个内心诚恳、形式游戏的“九段体系”。

以此模型来分析AI:

1、阿尔法狗的每一次自我对弈的数据,都能生成新的感知;

2、核心是其算法,该算法通过滚雪球式的强化学习,令AI越来越强大;

3、红字部分的人类弱点,阿尔法狗完全没有;

4、黄线部分的西西弗斯,阿尔法狗天生就是;

5、它正是斯金纳眼中“客观无情&强化作用”的完美造物。

如我所言,牛人牛企,大多是一个人肉阿尔法狗。有些人的天赋,例如超级理性,其实是人格缺陷。我们也没有必要苛求自己变成超人。

如这两年红火的巴西3G资本,其公司强调“找到差距”和“弥补差距”,这就是企业的强化学习。他们追求“永不知足”,Go extra mile,这就是AI的不断重复。

“认知飞轮”的九段

进而,围绕“认知飞轮”的基本模型,我搭建了一个“九段”(也是递进的九步)框架:

第一步:凡事有交代,待在能力半径内;

第二步:理解并掌握认知闭环的四个节点,完成好每个击球的基本动作;

第三步:令上面的认知闭环的四个节点之间不要掉链子;

第四步:不管前一个球打得是好是坏,你总是能够什么都没发生似的启动新的一次闭环动作;

第五步:让雪球滚起来;

第六步:发现自己最小的那个内核;

第七步:通过复制,令自己最小的那个内核最大化;

第八步:仿若星空,赋予自己目标、方向和意义;

第九步:找到通向你自己的道路。

该框架是我用研究课题的方式,分析了诸多书本上的、身边的牛逼人士,基于大量样本,剥去“牛人们”的表皮,探寻内在的结构和动力机制,尤其关注时间这一元素,从而得出的一套“通用算法”。

认知飞轮的核心是:

找到你的算法内核,然后不断重复,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我希望探索一个可以循序渐进、逐步习得的思考和行动框架。

九段,是一个求解的过程。而你,是这道题最大的已知条件。

我用围棋的段位,来描述闭环认知的9个层级。

本系列文章,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

上半场,从初段到六段,是一个切割钻石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小的那个内核。

下半场,就是如何通过复制,令最小的内核最大化。

上半场是做减法聚焦,下半场是做加法或乘法放大。

1、发现内核,是一个求解的过程,是对真相的科学性追求。

2、这个过程,需要勇敢的独立思考,和聪明的试错实践;

3、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其成功的最大秘密是:找到可大规模复制(具有连续性)的“大概率事件“。


初段:靠谱

要点: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待在自己的能力半径内,做一个靠谱的人。

哪怕是跌跌撞撞的射门,也好过在中场后场倒脚。

歌德说:凡事你认为可以做的或者你认为可以做的,就着手开始做吧。因为胆量大可以使人拥有魔法、力量和天赋。

 

二段:节点

要点: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四个节点,就像高尔夫的挥杆动作分解。但你又要能将其串起来。串起来的时候,你要忘掉节点的事情;但是复盘的时候,你又能够如庖丁解牛般,洞察至每一个节点。

 

三段:心智

要点:如何不掉链子?聪明人如何不干蠢事?我将五花八门的非理性归为四大类别。

 

四段:重启

菲茨杰拉德写道:生命的活力不仅仅表现在坚持的能力上,还表现在敢于从头再来的勇气上。

别为过去辩解,别维护自己的“正确”。

要点:每一次都从头思考,每一天都焕然一新,每完成上一次认知闭环,就归零重新启动。AI阿尔法狗下棋时,便是如此。牛人亦是。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构建自己的“精神装置”,并不断训练之。

五段:递进

要点:将“自我进化”变成一个可以复制、可以加速的系统。否则变成了原地打转。自我复制交织着进化。

 

六段:内核

要点:找到核心算法,发现你自己的商业模式的种子。

 

七段:复利

要点:以“大规模复制”,实现爱因斯坦所说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

 

八段:愿景

要点:在极度不确定的现实世界中,建立起乐观的未来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秘密联系。

 

九段:内化

要点:来到最高段位,回到一个基本的圆环,圆心只有一句话:发现通向自己的道路。这时,你才能从本质层面,理解“知行合一”的意思。

以上,就是如下模型的生成过程:

5个理论模型

该框架基于下面5个理论原型:

1、反馈回路

认知闭环由4个节点构成:感知-认知-决策-行动。

该闭环构成了一个反馈回路,在四个不同的阶段运转 ,上一阶段与下一阶段紧密相连 ,环环相扣 。(来自《元认知》,但与该书对四个节点的定义不同)

如MIT的系统动力学,是通过“全局观(模型)+动力机制+反馈系统”,来发掘 “条理清晰的答案 ” 。

达利欧说:卷入快速学习的反馈循环之中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人生算法,对于反馈机制,有两个:

一个是闭环与闭环之间,要传递反馈,但是要策略而不是要情绪,过去是要被切割的;

另外一种反馈机制是大的愿景,不要为短暂的阻隔,或者没有及时得到响应而茫然,也就是我们说的如何穿越不确定的黑夜。

这里交织着远见、勇气和延迟满足。

2、可复制性

生物、人、机构,其强大几乎都是基于某种可复制性,除了基本单元数量上的可复制性,还有“整体大于部分”的网络效应和复杂效应。

一万家川菜馆的利润都比不上一罐可复制的老干妈辣椒酱,马云马化腾睡觉的时候服务器还在自动帮他们赚钱,海底捞派个服务员出去就能复制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火锅店。

复制的概念,有资本上的,时间上的,空间上的,人力上的,技术上的,数字化的,文化上的,乃至梦想上的。

但是,你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内核,就像印钞需要一个精密的电版。

3、精益创业式的个人成长

精益创业是一种发展商业模式与开发产品的方法,由埃里克·莱斯在2011年首次提出:

新创团队可以借由整合“以实验验证商业假设”、“快速更新、迭代产品”,以及他所提出的最简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及“验证式学习”,来缩短他们的产品开发周期。

埃里克·莱斯认为,初创企业如果愿意投资时间于快速更新产品与服务,以提供给早期使用者试用,那他们便能减少市场的风险,避免早期计划所需的大量资金、昂贵的产品上架,与失败。

在我看来,精益创业=科学精神+硅谷精神。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被数字驱动的时代,将“精益创业”的企业级智慧应用在个人成长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九段框架”中,前半截是“价值假设”的过程,通过假设、试错、闭环、更新迭代,来发现个体的内核价值;

“九段框架”中的后半截,是“增长假设”的过程,是完成了价值验证后的大规模复制。

4、滚雪球

众所周知,这是巴菲特的“滚雪球”,你需要很长的坡,和很湿的雪。

假如结合“精益创业”,就更能洞察“滚雪球”具有操作意义的模式。

5、西西弗斯

然而人生总是逆流而上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巴菲特所说的那种坡。

你顺着坡往下,如同小时候开心地坐滑梯一般,就能滚出一个大雪球,这只是一个幻觉。

现实是,即使“智慧+好运”如巴菲特,其一生更像是被诅咒的西西弗斯,不断地向山上推石头。

人们对价值投资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只要找到好公司好股票,就可以抱着睡觉,坐享复利。

算法,既要发挥理性价值,又要发挥感性价值,要利用“动机”这一计算性,这是因为人自身的特点,以及其在社会中调动资源的价值。

典型的如马斯克,理科生,但擅于文科生式的忽悠;而乔布斯,虽然是文科生,本质上他对科技趋势的把握,对于关键技术的应用,极为擅长,又说明他有一个理科生的内核。

我用一个可视的模型,外加可感知的力学描述,将上述5个“原型”置入了九段结构中,并加入“理性+激情+意志”的混合配方。

伟大的公司都有明晰、可见的飞轮。不管规模多大,业务多复杂,都表现为聚焦、紧凑,拥有“单一”式的敏捷,如滚雪球般快速增长,并以反馈系统,具备自我更新、以及反脆弱的能力。作为结果,这些公司多为轻资产,利润率高,现金流极好。

小结

认知飞轮,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努力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不断自我成长,自我切割,直至找到可复制的内核,建立自我的某种确定性,我们可以视之为“人生定位”和“个人战略”。

第三部分

概率分层

如前所述,外部世界的首要难题是:不确定。

  • 未来模糊不清;

  • 世界是个复杂系统,你的投入与得到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所以你不知道该如何发力;

  • 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无法预计;

  • 运气似乎比实力和努力都更加重要。

运气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

概率模型是对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描述。

运气本质上等于“运气降临✖️你的反馈”。

  • 运气是不确定性的,与概率相关;

  • 而你的反馈,也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所以,几乎每一个你有意识地作出的决定都与概率相关。

概率分层,则是将概率引入到个人的认知和决策体系当中。“资源层”是指对外部信息与资源的获取,“配置层”是基于核心的计算和配置,“执行层”则负责执行、试错、反馈、复制。

我通过概率的计算,尽可能地将个人战略量化了。

尤其是,加入了算法的思考方式,例如贝叶斯公式,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找到计算的路径,不断逼近真相。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最高的本领就是适应客观世界的能力。”

如果说,“认知飞轮”是要增大自己的内在确定性,那么“概率分层”并非是要降低令我们不安的“不确定性”。

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我们要制造和利用随机性。

一个人的自我定位、对资源的获取、对赛道的选择、对运气的设计,决定了他在世俗世界的成就。

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如你的聪明的人为什么更“成功”。

下面我开始描述该模型:

准备a:秘密空间

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条件反射般地过此一生。以下棋为例,多少人下了一辈子棋,几乎毫无长进。

原本是智力游戏,应该越玩儿越聪明呀。现实是,很多人就是把下棋当作往水里扔石头的游戏,对手下了一步,自己跟着走一步。

我称之为:不动脑筋的“动脑筋”。

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状态,就像一个橡皮球,你来之,我弹之。

有这样一段话:

在外界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着一个空间

我们的回应就存在于这个空间之中

我们的成长和幸福蕴含在我们的回应中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在外部刺激与由此引起的人的内部感觉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因为人的思维会以多种稀奇古怪的形式介入这个过程

形象地说,在外部世界对你施加的影响以及与你内心的感受之间,应该预留一个缓冲空间。你要在这部分空间里,进行自己的决策。否则,你就活得如同一只惊弓之鸟。

这个橙色的空间(请你忍耐我的绘画和颜色),是“我们的成长和幸福”之秘密所在。

芒格说:“宏观是我们要承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地方。”

准备b:击球的概率

泰德•威廉姆斯在他的《击球的科学》一书中这样描述道:对于一个攻击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巴菲特认为这句话准确道出了他投资的哲学,等待最佳时机,等待最划算的生意,它一定会出现,这对投资来说很关键。

泰德•威廉姆斯是过去70年来唯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他的技巧如下:

第一步: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

第二步:给格子打分儿。

第三步: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如上图,泰德•威廉姆斯的秘密在于,将自己的“概率世界”变成了两层。

一层是执行层:也就是他击球这个层面。

在这个层面,无论他多么有天赋,多么苦练,他的击球成功概率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再想提升一点点,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还要面临新人的不断挑战。

一层是配置层:也就是他做选择的这个层面。

他在配置什么呢?

挥棒击球的决心。

芒格将此方法用在投资上,要点如下:

  • 作为一个证券投资者,你可以一直观察各种企业的证券价格,把它们当成一些格子。

  • 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

  • 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时你就全力出击。这样呢,不管你的天分如何,你都能极大地提高你的上垒率。

  • 许多投资者的共同问题是他们挥棒太过频繁。另外一个与挥棒太过频繁相对立的问题也同样有害于长期的结果:你发现一个“好球”,却无法用全部的资本去出击。

  • 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让我们回到泰德•威廉姆斯的击球格子,他的秘密其实在于,在(外部)来球与自己的击球动作中,增加了一个“空间”。该空间,和上一段里所提的“理性空间”是一回事。

这里有几个要点:

1、一个人的击球水平到了某个阶段,就会遭遇瓶颈,或者你总会遇到很厉害、更年轻的对手;

2、但是,你可以用“脑子”来控制击球的“条件概率”。

3、不击球,也是重要选项之一。现实中“说不”比打好球更难。

让我把泰德•威廉姆斯的格子变成三维的。如下:

“概率分层”的三层模型

我用球赛来构建一个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模型:

第一层:感应层。有各种球击来,有的是好球,有的是坏球,无法预测。但对于球手而言,必须有球打。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资源层”。每个球都是外部世界发给我们的资源。

第二层:理性层。对于球手而言,这里要做两件事情,1是对球进行评估;2是决定是否击打。当然,还有3,击打后对这个过程进行复盘,对1和2的系数进行调整。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配置层”。我创造的“概率权”这个词,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概率权=概率思考✖️选择权(做决策)。

概率思考是面对随机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基于该认知,我们能够形成某种算法。泰德•威廉姆斯之所以那么厉害,秘密在于他是一个用大脑,确切说是用“算法”来分配击球资源的人。

选择权是指,即使一个人能够清晰地计算出概率,也会做出各种不同的选择,甚至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选择权。决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其未必是和认知能力成正比的。

投资人是典型的分配资源者。例如巴菲特说他的工作就是分钱。他的优势之一是,他本人也有企业家、即“击球层”的经验和天赋。

第三层:击球层。一旦做出击球动作,一流的球手会立即忘掉“概率”,不管这个球有95%的胜率,还是70%的胜率,他都会以平常心稳稳地完成。击球后的结果与他也是无关的。

(这里面省略了一个决策层,我将其汇合在第二层的最下面。)

综合以上以棒球为物理和数学上的比喻,让我们回头,将开篇所提的运气的其他因素也放进来,包括机会,开放度,人脉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得到一个“三层模型”:

如此以来,各路学家乱七八糟的理论和建议,就有了一个(看起来)清晰的架构了,而且,为概率分析搭建了可计算的框架。

第一层关键词:获取资源,讲故事,为自己制造运势,正向的马太效应,保持开放性,交友的“开放度”,等等。

第二层关键词:分配资源,理性,远见,计算,在球将要去的地方。两个字:将,要。本质上,也是分配概率。

第三层关键词:做一个职业化的执行者,发挥个人独特优势。只要稳定在某个水准即可。例如你有52%的胜率,你稳稳地去实现即可。不管好坏,打出去,只管自己的正常发挥,以及不断提升。赢了开心,死了认命。

“概率分层”第一层:资源层

决定牌局的有三个:

1、抓到什么牌;

2、和谁打:

3、如何打。

各种论述运气的书很多。结论大多是运气很重要。真是废话。

关于资源层的策略,有以下几点:

策略一:拿到“硬通货”门票

贝索斯招聘的时候会看Sat(美国高考)的成绩,这样未必准,但能降低筛选成本。

这个世界不公平的地方在于,有些游戏必须有了门票才有机会玩儿。

策略二:越主动越幸

在一个TED演讲里,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说:幸运并不是一道不可预测的闪电,相反,幸运更像是风,它的出现绝非偶然。

她建议,你要愿意去冒一点不被他人回应的小风险,避免安于现状;改变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懂得感恩;不要轻易对一个想法下判断,不要没有行动就放弃......

如何提高找到如意郎君的概率?在一本书里,女主角的核心策略就是,不拒绝任何一个约会和相亲,增大样本量。

策略三:强化IP,降低识别成本。

经营好自己的IP,有助于拿到好牌。淡泊如巴菲特,也要靠自己的声誉拿到好的投资标的。

策略四:强化专业,构建节点价值。

即使你不善于混名利场,若你在一点上打爆了,也会有资源聚合而来。各种专业网红的逻辑就是如此。

一个理性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基于决策者目前的资产(资源)。

资产不仅指金钱,还应包括生理状态、心理能力、社会关系和感觉。

“概率分层”第二层:配置层

第二层是“三层结构”中最有搞头的地方。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作为社会人,你的算法是可以把别人的理性或者非理性,作为已知条件代入的。

配置层只是“对坏球说不”吗?

远远不是。

为了论证这一点,我们来看一道有趣的微软面试题:

微软面试题

两个罐子

有100个红色球和100个蓝色球,请你任选组合将全部球放入2个罐中。放好后随机取一个罐子,再从此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红球赢100元钱,问如何组合放球能最大化赢钱机会?

看起来拿到红球的概率只有50%,在配置层你又不能对蓝球说不,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

在一个罐子里面只放一个红球,而把其他所有球全部放进另外一个。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将第二层称为“配置层”,还有投资角度的隐喻:

资产的配置,比各种努力和折腾更重要。

投资传奇人物,耶鲁校产基金的掌舵人大卫·F·斯文森在《不落俗套的成功》里说:资本市场为投资者们提供了三种能获得投资收益的工具:资产配置、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

研究表明:

资产配置的决策在决定投资结果上起着主导作用。

根据大量受好评的、对机构投资组合的研究,在投资收益的变动中,大约 90%是源于资产配置,只有大约 10%是由证券选择和择时交易所确定的。

另外一项对机构投资者业绩的重要研究表明: 10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资产配置,认为证券选择和择时交易的作用微不足道。

第二层的“配置层”,有点儿像排球里的二传手,或者足球场上组织进攻的中场灵魂。

第二层可以重构选项。一个问题可能因此而突破表面上的局限性,一个人也可能因为“认知重构”而超越自我。

“概率分层“第三层:执行层

第三层的“击球层”,就像一个职业杀手。他的特点是:

1、全力打好每一个球,完全不在乎外部的评价,也从来不去看比分牌;

2、每打完一个球就清零,从头开始,不被情绪左右;

3、杀手要靠专业领域的实力来活命或者吃饭,所以需要大量的反复训练,成为直觉强大的杀人机器;

4、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二传手的传球“好球率”,与职业杀手的“击球率”,二者相乘。

杀手最重要的品质,是专注和冷静。

20世纪最伟大的棋手之一吴清源,独自一人在日本面对高手围攻时,领悟到“平常心”的力量。而李昌镐,则天生就具有石佛气质。

又如鲁宾回忆克林顿如何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毫不受影响地工作。克林顿告诉他,自己有“精神装置”。

与克林顿打过交道的人说,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一旦克林顿与你交谈,你就会觉得自己被他放在整个世界的中心,他专注,倾听,真诚,如激光般射入你的内心底。

不管第二层的理性思考多么高明,概率计算多么精确,都需要到“第三层”这个现实世界来检验,思考被验证,薛定谔的猫不能既是死又是活,而是要“塌陷”为某个确定的状态。

职业杀手有两重使命:

a、去执行第二层的命令;

b、在某个半径内检验各种可能性。

科学的本质就是不断做实验,职业杀手亦是。

如此,我们便能理解,亚马逊的贝索斯反复强调的“Day 1”的含义了。

“概率分层”的工作原理

1

简而言之,运气由三层构建,好运气取决于三个旋钮。最终结果决定于三层的整体完成度,而不是某一层的强大。

但是三层模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的、递进的关系,它还有系统动力学的反馈、自我强化等特点。

例如执行层(第三层)较强,可以带来更多资源(第一层)。

以上三层,又都在一个巨大的运气之船上。因为我们在每一层的计算,都难免有些主观,有所偏差。

2

大多数人的角色,要么是二传手,要么是职业杀手,但有些人二者兼具。

例如巴菲特当年买股票买成股东被迫压上第一线的时候,真是毫不手软,活生生的一个企业家。

后来,他专注于“分配资源”的投资家,也受益于此。

巴菲特说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 作为“职业杀手”时,他是乐观的,埋头向前冲,不管不顾;

  • 作为“理性的二传手”时,他是悲观的,在概率的不确定世界里生存着。

黑格尔说过,除了要有乐观的意志,还要有悲观的头脑。

3

第三层靠直觉,第二层靠理性。

第三层是急能生“智”,第二层是定能生“慧”。

第三层是卡尼曼的“系统1”,第二层是“系统2”。

第三层解决计算的深度,第二层解决计算的广度。

我们既要“顶着人类的直觉破浪前行”,又要利用大脑直觉的强大计算力,正如阿尔法狗模仿人类大脑之所为。

4

在第二层,人类必须在不确定的局面下,对飞来的球进行评估。

秘密在于:

扩大你的认知半径,减少你的行动半径。

理性是需要被测量的,要么是好运最大化,要么是厄运最小化,或者是二者的混合使用。

如上图:

圆外是未知世界,已知越多,未知的也越多。已知的可能是有限的,临时正确的,不确定性的。

在第二层的“认识性理性”,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公司的崛起,都是基于某个认知优势。

在第二层的“工具性理性”,我们要把大脑关进理性的笼子。

在第三层的“击球区”,如你所见,为了让球在认知半径内,我们需要控制球的移动半径,还要控制球的大小,二者都是越小越好。

有时候,知道自己的智商边界,比智商高低更重要。

芒格说马斯克的确厉害,也许智商有190,但是问题在于,马斯克可能自己觉得智商有250……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因为马斯克个人的非理性,才能干出移民火星的事儿,这也算是人类群体理性的一部分。

5

第二层应该是全面、系统、理性、复杂、深刻的。

但第三层应该是简单、可重复的。

(这里有“复杂的简单事情,简单的复杂事情”,有空再说。)

除了稳定性,还因为在最后评估效果时,要乘以时间。

越是简单、可靠、可重复,越能享受时间的复利,成为时间的朋友。

我们也可以将第二层称为“主动控制层”,将第三层称为“自动驾驶层”。

据说,人类大脑每秒钟能够接收1000w比特的信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思维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加以处理的,属于有意识的思维,即“第二层”。

所以我们需要:

1、知道将什么放入第二层;

2、将第二层熟练运行的某些“算法”,转化到第三层,自动驾驶。

所谓理性,就是反条件反射。当你将某个需要控制的理性,放入自动驾驶层,便变成条件反射了。这时,你需要用更高一个维度的“反条件发射”来替换。

6

我欣赏神秘主义的体验和启发,但反对用神秘主义来替代理性思考。一个伟大的棋手,根据自己的直觉而非计算,下出石破天惊的一手,和直觉的神秘性也是无关的。

卡斯卡帕罗夫一直偏好直觉和乐观,他的解释是:

经过积极思考产生的决策虽然可能不会比保守性决策更准确,但是我们的确能从所犯的错误中学到更多东西。随着不断实践和对直觉的磨练,我们的决策会变得更加准确。

这个是从更高维度去思考“正确率”,即,整体的正确率,考虑到时间因素,考虑到未来的计算,牺牲这一次的“正确率”是值得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围棋里的弃子。

7

概括而言:

1、认识这个世界是未知的、随机的;

2、认识你的认知是不确定、有边界的;

3、如何突破边界,实现突破?找到自己的算法,建立持续稳定的输出系统。因为我们一生中最大的变量,是时间;

4、复制“核心认知”,如同每个生命所做的那样;

5、成为一台强化学习的机器。

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企业或者人,打通了“资源层、配置层、击球层”。

so

“人生算法”的完整结构

人生算法,试图建立起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来形成一个人的个人战略

人生算法=认知飞轮+概率分层。

“认知飞轮”的模型如下:

“概率分层”的模型如下:

经由两个模型的构建,人生算法的模型变成了:

如上图所述:

1、(左边的)认知飞轮,是指一个人的内在策略,包括自我发现、学习、成长;

2、(右边的)概率分层,是指一个人的外在策略,包括获取资源、配置价值、执行。

“人生算法”不试图去构建一个自洽的系统,而是希望能够搭建起一个全景的、结构化的讨论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去思考、验证、鞭挞、反省;

进而在“更大画面”和“更深世界”两个方向能走得更远。

人生算法的研究步骤是:

第一步:学习科学建模的方式,来搭建一个横跨“物理、数学、大脑、认知、人文”的思维模型;

第二步:理解我们的认知系统,发现底层机制;

第三步:探索思考、决策、行动的准则。

个人战略

以上一切,最后都将落于“人生算法”是一种“个人战略”这一基点上。

我们现实中会遇到各种认知概念,知识无边无际,新解层出不穷,但是和你有什么关系呢?和你的那份看起来不怎么起眼的角色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算法的本意,绝非试图探寻通用的、空泛的终极真理,而是为个体搭建一个可用的框架。

个人战略的要点是:

  1. 不充分的条件下,构建个人诺亚方舟;

  2. 穿越不确定的外部世界;

  3. 找到可复制的、连贯性的、不断进化的努力方法

  4. 以连续性的平凡的动作,带来不平凡的结果

模块1:认知飞轮

认知飞轮这个单元,你要做的是:

  1. 切割钻石。难题不是接受新的,而是去除旧的;

  2. 雨水+土壤。假如你没有自己的土壤和种子,再多的雨水(外部知识)也毫无意义;

  3. 打造自己的诺亚方舟(认知机器),穿越不确定的汪洋(外部世界)。

模块2:概率分层

当你具备了成为认知高手的基本条件,你可以进入概率分层的第二个单元。

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从“操作”的角度而言,分为“资源、配置、执行”三层。

我认为“概率高手”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水准:

初级:理解概率。成为一名超级球员,就像一辆达到一定输出功率的汽车;

中级:理解算法。成为一名超级教练,就像一辆赢得越野赛的汽车,需要有稳定、持续的输出功率;

高级:理解命运。成为一名超级经理,最后决定收益的,是汽车跑在什么样的跑道上。

第四部分

或然性世界观和算法

这部分是“认知飞轮”和“概率分层”的工具箱。

这个世界不是简单依赖于因果关系的,更多是基于概率关系的。

然而,我们的目的并非要“驯服偶然”,而是与不确定性共舞。

“概率、决策、算法、思维、理性”等认知方面的知识,是当下热门。然而有趣的是,专家们往往只抓住其中一点深究(当然,这是做学问的必要),不仅没有扔进现实的泥泞和广阔视野,连举的例子几乎都是雷同的。

而通俗作者们,则倾向于主题的流行,而不在乎精确性和系统性。

简而言之,这部分内容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认知方法。

然而我们的课本并不教,而五花八门的书似乎又从来没说明白过。

想要掌握概率的常识,无需使用超过小学的数学。

大数定律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极少有人想明白,其在现实中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概率优势”?

“决策部分”,一半是关于逻辑和计算,一半是关于情感和非理性。西蒙认为人类的决策和判断,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数学和逻辑)上的“最佳选择”,而是建立在人类心理基础上的“第一满意原则”。

《原则》风靡一时,但“可信度加权”到底啥意思呢?决策树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解读“成功公式”背后的计算原理,也能够更直接地解释“为什么要忽略沉没成本”这类问题。

人们为了逃避“不确定性”,愿意付出各种代价。“灰度认知,黑白决策”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方法。

即使是国际象棋这类“纯”智力运动,心理因素也占了三、四成,何况你我之日常工作生活?

然而,即使你懂了概率,也必须进化到懂得算法,才能成为高手。

这里说的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算法”思维。看起来简单,但绝大多数时候比专家的直觉更准。

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一个人就会脱胎换骨。然而,简单的东西做到总是很难,尤其是因为我们的血液里特别缺乏计算的基因。

贝叶斯算法,将教会我们什么是“运气的运气”。贝叶斯公式简单得令人怀疑,却绕晕了最聪明的人。本书所借用的一种直观方式,会让你有“原来如此”的感触。

贝叶斯的自我优化“魔法”给我们的启发是:

思维的最好工具就是自我校正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进行自我批判 。

当然,最后不要忘记了博弈论。我提出了“复杂的简单游戏”的概念。如007邦德所说:你玩儿的不是自己手中的牌,你玩儿的是对手手中的牌。

以上美味、营养的糖葫芦,最后都被串在“概率分层”这根棍子上。如下:

1、被笨人、穷人、聪明人放弃的概率权。

2、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有概率。

3、你必须知道的概率知识和计算。

4、大数定律,小数定律,奇迹法则。

5、根据期望值做决策(决策树的现实应用)。

6、在不确定的世界做出理性的选择。

7、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精神装置)

8、与概率共舞的十条法则。

9、成功学的概率常识。

10、从概率到算法。

11、神奇的贝叶斯。

12、好运气的数学原理:让你的车跑在正道上。

13、决策+资源。

14、以“优势取胜法”应对不确定的现实。

15、聪明人为什么无法征服世界。

第五部分

时间的魔法

人生算法的魔力,几乎都是通过时间来实现的。

大多数人为什么终其一生只能过一种平庸的生活?

原因在于他们放弃或者贱卖了两种权利:

a、概率权;

b、时间权。

行使时间的权利,正面的例子是“延迟满足”,历任世界首富莫不如此,巴菲特,盖茨,贝佐斯。

迟满足的本质,是实现“概率权”和“时间权”的不打折。

反面的例子是追求“即时满足”,例如赌徒。

一方面是对时间的恐惧,一方面是对概率的恐惧,二者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时间是概率的“作案工具”。

举例,假如我们仅从时间的某个切片,二维地看贝叶斯公式,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罢了。

但是,在时间的这个维度加入以后,切片与切片之间建立起联系,魔法出现了。

时间是大数定律的执行者。

时光的算法:过去的你,现在的你,未来的你。

概率和宿命论:假如可以穿越,你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第六部分

认知地图

3个世界

著名的牛津数学物理学家罗杰 ·彭罗斯意识到 ,人类周围并不是仅有 1个世界 ,而应该有 3个神秘世界 :

1、意识感知的世界

2、物理现实的世界

3、数学形式的世界 

我试图用这三重世界,来表述人生算法,即使有些时候,物理和数学只是用来隐喻。

认知飞轮,是用“物理现实的世界”来表述“意识感知”的个体人生。

概率分层,是用“数学形式的世界”来表述我们如何掌握不确定的命运。

其中有很多混合运用,例如,我用棒球的“物理形态”,能够令概率模型更加直观。

无论“人生算法”的概念,是否具有些许原创性,我都在努力做到一点:确保知识的源头是科学的、主流的、学院的。

简而言之,无论房子盖得怎么样,砖头是尽量靠谱的。

所以当你批判性地阅读“认知飞轮”和“概率分层”时,至少是在穿越一片真诚的认知田野,多少能捡到一些有趣有益的好玩儿东西。

1908 年 Nobel 化学奖获得者E. Rutherford说:“一切科学,要么是物理学,要么是收集邮票。”这句话概括了我上面想表达的两点:

1、要么是“人生算法”有一点儿科学上的追求;

2、要么至少“人生算法”所搜集的邮票都还算是科学的。

“银边”

我拼出一张完整的“认知地图”。为了便于理解这张地图,我引入一个隐喻:围棋。

四个边分别是:

1、(商业)决策类。

人生就是由一系列决策构成的。如史蒂芬· R.柯维所说:我不是环境的产物,而是自己决策的产物。

桥水创始人达利欧,以原则为基础形成决策逻辑,从思考,到原则,然后变成算法。他逐渐地从个人的决策判断,变成了系统化、可重复的机构决策机制。

决策的框架是基于逻辑、数字的,但人的实际行为却经常是非理性的。如卡尼曼的快与慢理论,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各类决策类、管理类、励志类的著作,也大多围绕这两个基点展开;

2、(计算机)算法。

除了科技行业的技术趋势、商业模式,成功的个人或者机构,都是因为发现没人认可的秘密而建立起来的。这个秘密,可以表现为一个算法。

3、(自然)科学。

硅谷的创业英雄们,大多是科学神童,将求真、证伪,作为思考与行动的基本准则。

我们也会看到获得过物理学学士的马斯克,在打算造火箭时,会认真学习《火箭制造原理》。

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例如:

我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意思,怎样测量它,怎样达到它,但我们非常清楚如何躲避“不幸福”。 

我是科学的信徒,科学将贯穿本书。“实验”和“证伪”是的我基本思考工具。

4、人文。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开启了人们对意义、故事的宏大好奇心。作者讲述了人类从石器时代至21世纪的演化与发展史,并将人类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

“金角”


四个角分别是:

1、大脑与算法的交叉点:AI。

创造了阿尔法狗的Deepmind公司的CEO哈萨比斯,就是横跨脑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天才;

2、 科学与算法的交叉点:硅谷模式。

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是把科学家精神,与企业战略、数字经济完美结合在一起。科学试错在虚拟经济中发扬光大。亚马逊的飞轮,Facebook的增长黑客,释放了惊人魔力。

以“试错”为内核的科学方法,贯穿“认知飞轮”的九段,用的是以“科学方法之试错+互联网和AI之加速”、而得出的加速试错的方法:

  1. 生成、验证,形成可评价的闭环,大量试错,以区别相关性与因果性;

  2. 找到底层机制,但又要意识到结论以及常识都只是暂时的;

  3. 人生是一场永无终结的实验本身。

3、科学与人文的交叉点:认知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非理性的原创力。

丹尼尔和阿莫斯的天赋与努力,令人们终于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视为科学。

4、商业决策人文的交叉点:愿景,使命,自由意志,心流,价值观。

伟大的企业表明,文化和价值观具有强大的“计算力”,能够带领企业穿越迷雾。

“中腹”

我们似乎在这个棋盘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内在关联与巨大秘密。

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围棋第一高手,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通用算法,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终极算法。

那么,在我们的“认知地图”之上,存在着某种“终极算法”吗?

围棋有句谚语:金角、银边、草肚皮。意思是说角最有价值、边次之,棋盘中间的价值最小。

围棋里还有一句谚语:高手在腹。从阿尔法狗的棋谱看,它对肚皮的重视与擅长程度,远超人类。

围棋棋盘最中央的那一点,我们称之为天元。即:

底层算法。

底层算法

什么是底层算法?让我继续用渺小而强大的蚂蚁来比喻:

1、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没那么大,就像蚂蚁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就像桥水基金老板说的,“我阅人无数,没见过有人天赋异禀。”

2、你自己就是一个蚁群。每时每刻,每个决策的你,每个行动的你,就是一只蚂蚁。无数个不同时刻的无数个你,叠加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智能系统。

3、蚂蚁之间的传输控制协议,是这个智能系统的算法。不同时刻的你之间的关系和连续性,是你的算法。

4、该算法采用了强化学习--机器学习的一种。它能像alpha zero一样自我学习,不断进化。

我们要“机器学习”,而非成为简单的学习机器。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为什么不能成为很厉害的人?

1、我们的认知系统,都是建立在钟表宇宙里的。然而现实却充满不确定性,不可预测,难以计算。这既是我们的痛苦之源,也是那些厉害的人的秘密。

2、问题还不止于此,我们甚至无法真正控制“自我”。大脑中并不真正存在一个中心,“我”只是由无数个“涌现”串起来的电影角色。

3、进一步,我们花时间试图控制不可预测的那些东西,却对自己自暴自弃。

我们的知识都是牛顿时代的,我们的行为方式是牛顿时代的,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是牛顿时代的。

厉害的人是怎么做的?

他们既承认大多数物质系统具有复杂性质,又知道,钟表式科学的这种典型策略在封闭环境依然是奏效的。

所以,他们尝试在个人半径里,来打造“机器”。

这个“机器”,既有符合牛顿力学的机器的意思,又是“机器学习”。

让我们看看对强化学习的描述,它强调如何基于环境而行动,以取得最大化的预期利益。其灵感来源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理论,即有机体如何在环境给予的奖励或惩罚的刺激下,逐步形成对刺激的预期,产生能获得最大利益的习惯性行为。

你的动机、欲望、热爱、梦想、自我认知、价值观,负责实施奖惩的刺激。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说:

“从出生开始,我们便踏上持续学习( Learning )和成长 ( Developing )的旅程。这两股力量往往交织在一起,但又不尽相同。如果仅仅是知识储存量的增加( in-form-ation ),以既有的思维模式来运算资料,谈不上真正的学习,更谈不上成长。成长是指思维模式本身产生改变 (trans-form-ation)。”

是的,我们大脑神经是可以后天塑造的,每秒即逝的那个“我”,并没有被不可逆的时光之河裹挟而走,而是被写入“我”的底层算法。

这种控制与相应,与“扔个石头到水中能听到一声响”完全不同。所以经常看起来是模糊的,遥远的,不确定的,甚至是反人性的。

然而,我们只能控制我们可以控制的,让其他涌现而来。

还原论与“涌现”

还原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

涌现,强调的是一种整体突现性质,这些词最初用来说明:一定有机体水平上所具有的实体性质不可能还原为更低水平上的要素之和。

对还原论、决定论、钟表般精确的宇宙等概念的反思,产生了整体论、突现论等思想,这些思想强调,生命现象(如意识、本能)作为一种组织特征不可能通过其组成要素的特征来解释,或者说,组织行为不可能还原为其要素行为之和。 

对于还原论和涌现论,我的观点是:

  1. 这个世界的法则正在由因果论转为概率论

  2. 如劳克林所说:一个人类通过微观来主宰万物的思想被无数事实扫地出门的时刻。这不是说微观法则是错的或是没用了,而是说在很多情形下被它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即较高的世界的组织法则,认为是无关的;

  3. 但涌现论并不能否认还原论,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上,我们仍然需要还原论。即使是极力推崇涌现论的物理学家,本质上都是还原论者。

还原论,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进入高手的行列;

涌现论,决定了你是否有机会成为超一流高手。

基于此,人生算法是:

  1. 以还原法,剖析认知闭环。认知闭环,作为认知的基本单元,对应于科学的分子、原子、细胞、DNA

  2. 以涌现法,阐述了一个人是由不同时间点的无数个认知闭环构成的复杂系统。每个认知闭环,就像是一只蚂蚁,单个蚂蚁也许不聪明,但(基于认知飞轮的)蚂蚁社会却涌现出了超凡的智能。

总结

认知飞轮,解决不充分的这一内部世界的难题,实现正确地做事

概率分层 解决不确定的这一外部世界的难题,实现做正确的事

关于正确地做事,认知飞轮提出了:

好奇感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疯子行动;

关于做正确的事,概率分层提出了:

扩大认知半径,控制探索半径,减小行动半径。

人生算法的实施框架是;

  1. 以还原论的方法,建立了认知飞轮的基本单元;

  2. 通过从初段到九段的升级,打造一个自动化的、不断进化的认知机器

  3. 以概率论的方法,建立了外部世界的基础框架,引入涌现+复杂的世界观与行事方式;

  4. 以加快的强化学习,让自己的认知机器在复杂环境中不断演进,从思考自动化,跃升为学习自动化



最后


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与现实对冲的谎言。它以坦率的对当事人已经发生之事的忏悔或评价,妄图营造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完美平衡。

2008年我“按计划”在35岁退休,移民到加拿大。全家搬去是2010年,那时我开始琢磨研究“思考的本质”。这不是什么宏大的理想,和我热衷于数码产品没啥差别,只是某种孩童式的好奇,亦因此而“单纯”。

我从2013年10月写孤独大脑,是该探索的文字呈现。前三年订阅数没超过7000,在小范围内传播,承载了我的独自思考,与身在异国的岁月变迁。

我试图探索的,是不随空间和时间摇摆的“元命题”,与学术、鸡汤、干货都无关系。这动机始于童年,很庆幸其无瑕未被成年岁月染尽。

加国的静谧与祖国的喧嚣,横跨太平洋的十多个小时的时差,温哥华的清凉与深圳的燥热,绞肉机般赋予了孤独大脑“雅努斯”般的写作氛围。

叔本华写道:

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别人飨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就像童年时我去过一个好玩儿的沙滩,有很细的沙,很美的石头。我忍不住要告诉好朋友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希望他们也能去玩儿。《人生算法》有类似的愿望:捡起鹅卵石,不是为了收藏,而是扔进水中,打出水花。

我希望能够和你一起去探索。只有你投身进来,参与其中,以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批判,并代入个人的具体“参数”,在生活和工作中亲身实践,方有价值与意义。

是认知重构,而非认知集邮。

不确定性是对自由意志的赞美。随机性如阳光,个体命运是土壤里的一粒冒出芽的种子。

大自然的算法,提供了一个未知的不确定游乐场。

但是其中确定性的部分,例如刚好够孕育出生命的地球,几乎100%会在第二天升起的太阳,浓度刚好的氧气,任你瞎折腾依然自动运转的身体器官,亲友给你的毫无理性的爱,足够养活你,溺爱你。

具备上述要素的游乐场,在宇宙间出现的概率非常非常低。

其实你我都是中了类似的宇宙头奖来到地球。我们在运气上不同的地方,远小于1%。

在这个不确定游乐场,你要勇敢些,别纠结,向前看,玩开心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财运和桃花运的数学配方

“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1

运气是靠设计,

还是设计的残余物质?


运气可以设计吗?

众所周知,运气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无法预测,难以把握。

如果运气可以设计,那还叫运气吗?

但有个人说可以。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

运气靠策划。

在那封信的开始,他提及了老麦考密克先生,说该人长着一颗能制造运气的脑袋,知道如何将收割机变成收割钞票的镰刀,他用收割机解放了美国农民,同时也把自己送入全美最富有者的行列。

老麦考密克先生说过一句深奥的名言:“运气是设计的残余物质。”

这句话听起来的确让人颇费脑筋,它是指运气是策划和策略的结果,还是指运气是策划之后剩余的东西呢?

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两种意义都存在,换句话说,我们创造自己的运气,我们任何行动都不可能把运气完全消除,运气是策划过程中难以摆脱的福音。

写信的人是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70年创立标准石油,1914年巅峰时,其财富总值达到美国GDP的2.4%(9亿美元,美国GDP365亿美元),折合今日值4000亿美元以上,被视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

2

神秘的运气,

不可言说。


特别幸运的人,和特别不幸的人,都显得很相信命运。

运气好的人,在发表获胜感言的时候,都是先赞美运气。

例如美团的王兴在公司上市时,感谢乔布斯开创的智能手机时代,盖茨总是强调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巴菲特则说自己中了子宫彩票。

运气不好的人,哀叹自己喝杯水都塞牙缝,感觉全世界都和自己对着干,身边每个人都是敌人派来的,好运气来到手边都不相信是真的,拿到手上都要往地上摔一下加以验证:你看,我说的吧,假的运气!

运气是如此重要,人们对运气如此迷恋,运气又是那么不可言说。

我们看到的运气方面的解释,要么陷入社会学的陈词滥调,要么陷入用数学和物理来为伪科学胡说八道。

由此倒是催生了庞大的“运气产业”。包括:风水、星相、(某些)心理学、成功学,旺夫班。

还有很多人,自己本来就是运气的“偶然样本”,作为“幸存者偏差”,到处去传播“偏见”。

以此开篇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我表现出雄心壮志,另一方面如果我以下的思考“不甚了了”,你不妨把本文也扔进上面的筐里。

3

一碗鸡汤,

幸运的配方。


Dr. Richard Wiseman写过一本叫《幸运的配方》的书,来分析幸运和超能力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从不相信超能力,作者既然觉得这个还值得讨论,他给出的配方也是比较鸡汤、但尚可入口的:

配方一:运气好的人会创造、注意机会,并在好运来临时采行动。

作者提及三种性格:

a、外向。更多朋友,更多机会;

b、情绪紧张。Wiseman做了个实验,约轻松型和焦虑型的人去咖啡馆访谈,结果轻松的人更容易发现故意放在地上的钞票;

c、开放度。别局限自己,不限制自己,就会发现更多机会。

配方二:靠直觉和第六感作出“成功”的决定。

这一点不赞成不反对不评论。但是作者举的某个例子还可以,说是遭遇过烂人的女性们,起初大多有不太好的感觉,但又说服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结果就是不好。

这是不是“事后归因”姑且不说,但别把感觉不爽的人纳入“核心圈”,这个我也深有同感。但是按照配方一,你又要有“开放度”,这咋办呀?

鸡汤从来不对自相矛盾负责。

配方三:就是相信自己有好运,心安理得地期待着。

相信自己有好运的人,容易相信别人是好人,就容易遇到好人,或者唤醒别人潜意识里的“好人”,对他表现得比较好;

认为自己倒霉的人,对身边的人充满了怀疑,令人厌倦,结果终至“一语成谶”。

此乃“皮格马利翁效应”。

配方四:将厄运转为好运。

丢了十块钱,安慰自己幸好丢的不是一百块。将好事或者坏事视为机会的“触发点”。

4

成功与运气,

随机和感恩。


在另外一本更加高大上的《成功与运气》一书中,罗伯特·弗兰克总结了运气的三条规律:

规律一,运气是可以放大的。

越是人生早期的关键节点,运气的放大作用越明显。加拿大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选拔系统在每年 12月 31日这天给年龄划线, 1月出生的球员就比 12月出生的更有可能获得那份年薪 3 100万美元的职业合同。

这个原理反过来,也正在摧残着中国的孩子和家长们。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升入名校,人们不断向前“偷跑”。

结果,大家就像站着看电影,所有的人都踮起脚来看,都累,都占不到便宜,运气的放大,也就无从谈起了。

规律二,运气是可以累加的。

比尔·盖茨当然有天赋也有努力,可是他如果不是正好出生在个人电脑第一波浪潮时代,正好进入全美唯一一所允许学生无限制访问具有“及时反馈”功能的计算机终端的私立学校,以及后面的一系列“正好”,个人电脑的主宰公司就不会叫“微软”。

这个话题正好呼应了乔布斯那个著名的演讲,你要主动地将人生的某些事情串起来,就像你怎么知道你的手机上好看的字体,来自一个嬉皮士大学生的一门字体设计旁听课。

规律三,竞争越激烈,运气越重要。

我们今天面对的市场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水平相当的两个人,运气上的差距若为 5%,收入上的差距可能高达 500%;同一类型的两个产品,性价比上的差距若为 5%,则可能直接导致差的那种被淘汰。

该书核心主题是,

那些看似微小的随机事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研究结果显示,感恩能带来很多好处。它会让人们更快乐,更健康,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收获更多的尊重。

所谓感恩,就是运气好的时候感谢运气如此厚待,运气不好的时候感谢运气不杀之恩。

5

双罐模型,

实力与运气的计算。


《成功与运气》一书,给出了运气的测算方法:双罐模型。

假设你有两个罐子,里面装满了小球,每个小球都有数字标号。一个罐子中的小球代表实力,另一个罐子中的代表运气,球上的数字越大越好。

然后你从两个罐子中分别取出一个球,将球上的数字相加。

下图显示的是,两个小球之和正好呈钟形曲线分布。这个模型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件的本质。

赢家通常都是因为两个罐子里的球都是最大数字。

葛拉威尔说,无数的成功故事告诉我们“人群中的异类之所以能够到达成功的金字塔,靠的不仅仅是实力,更是机遇和完全随机的有利条件”。

这正是双罐模型所揭示的道理。两个罐子里都是最大数。

当游戏被不断重复,运气那部分会逐渐稳定下来。

这只是一个简单化的模型。两个罐子并非是对称的。比如看看是不是有回归现象,回归越明显,说明运气作用更大。保尔森的业绩回归,说明投资领域“运气”很重要。

以上5节,都是从偏文的角度来谈“运气”,下面试一下偏理。

我们顺着双罐模型,往数学里稍微走远一点儿,里面还有一点点儿力学的东西。

6

概率模型,

运气降临+你的反馈。


运气的最大特点,是不确定性。

概率模型是对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描述。

如前所述,运气本质上等于“运气降临+你的反馈”。

  • 运气是不确定性的,与概率相关;

  • 而你的反馈,也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作出的,所以,几乎每一个你有意识地作出的决定都与概率相关。

概率,旧称几率,又称机率、机会率或或然率,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之可能性的度量。

概率常用来量化对于某些不确定命题的想法,命题一般会是以下的形式:“某个特定事件会发生吗?”,对应的想法则是:“我们可以多确定这个事件会发生?”。

确定的程度可以用0到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这个数值就是概率。因此若事件发生的概率越高,表示我们越认为这个事件可能发生。

像丢铜板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正面朝上及背面朝上的两种结果看来概率相同,每个的概率都是1/2,也就是正面朝上及背面朝上的概率各有50%。

这些概念可以形成概率论中的数学公理(参考概率公理),在像数学、统计学、金融、博弈论、科学(特别是物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及哲学等学科中都会用到。

概率论也可以描述复杂系统中的内在机制及规律性。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概率好玩儿的地方是,一方面它是如此强大,另一方面是我们只需了解最基本的两个基本概念,就足以应付这个现实世界了。

先来点儿概率常识:

第一个基本概念:相互排斥事件

如果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则这两个事件就是排斥事件。

例如上图的转盘游戏,指针落在红色或者紫色上,这两件事就是排斥的,你转动一次,不可能同时落在两种颜色上(不考虑临界点)。

如果事件A和B是排斥的,那么“事件A或B发生”的概率就是A发生概率和B发生的概率相加。

在上图中,落在红色上的概率是1/5,落在紫色上的概率是1/5,所以落在红色或者紫色上的概率就是2/5。

第二个基本概念:相互独立事件

相互独立事件: 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严格来说,如果两个事件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A发生的概率和B发生的概率的乘积,则这两个事件是独立事件。

如上图,常见的扔骰子游戏:如果你连续扔两次骰子,你有多大概率连续得到两个六?

上面的解答,是我从加拿大这边的一本中学数学辅导书里拿来的。这是一种“穷尽法”,也就是说,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全部罗列出来,既直观又清晰,有利于我们理解概念的本质,如果仅仅记一下公式,其实毫无意义。

  • 我们看到,绿色是指第一次扔骰子时,会有六种可能性。那么,对应第一次的每一种可能性,第二次扔骰子又分别有六次可能性,即蓝色的部分。

  • 算下来,一共有36种可能性,两个全是6的可能性是1次,所以是1/36。

  • 用公式来表达,就是1/6*1/6=1/36。

有人可能会说,天哪,你是在帮我复习中学数学吗?

事实情况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基本概念,现实生活中能够弄明白的,也许只有1/1000;能够以此作为决策依据的,更是万里挑一。

否则,谷歌就不会出下面这道题来挑选“天才”员工了,如下:

谷歌面试题

汽车经过的概率

假设在一段高速公路上,30分钟之内见到汽车经过的概率是0.95。

那么,在10分钟内见到汽车经过的概率是多少?

这道题看起来简单,想明白不容易。最后做起来,又只需要上面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可。

(为了避免让本文有太多计算,这里不做解答。想知道答案?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汽车)

7

控制运气的运气,

从执行层到配置层。

拉普拉斯说:概率是用计算概括的常识

让我们回到我在《混合算法》里提及的案例:

泰德•威廉姆斯在他的《击球的科学》一书中这样描述道:对于一个攻击手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等待最佳时机的出现。

巴菲特认为这句话准确道出了他投资的哲学,等待最佳时机,等待最划算的生意,它一定会出现,这对投资来说很关键。

泰德•威廉姆斯是过去70年来唯一一个单个赛季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运动员。他的技巧如下:

第一步:把击打区划分为77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

第二步:给格子打分儿。

第三步: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如上图,泰德•威廉姆斯的秘密在于,将自己的“概率世界”变成了两层。

一层是执行层:也就是他击球这个层面。

在这个层面,无论他多么有天赋,多么苦练,他的击球成功概率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就基本稳定下来了,再想提升一点点,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还要面临新人的不断挑战。

一层是配置层:也就是他做选择的这个层面。

他在配置什么呢?

挥棒击球的决心。

让我们继续用概率模型来分析。

如上图:

a、“试验”可以视为对手,他是所有飞来的球的“发生器”;

b、“样本空间”里,包含了所有飞来的球,事件A就是球A,事件B就是球B;

c、“概率律”,在这个特定的隐喻里,我们是指A类球飞来的时候,假如泰德•威廉姆斯挥棒的话,他的成功率。

(请注意,这里面有两个需要用概率来描述的指标,一个是飞来的球,一个是击球成功率,在此我简化了。)

如上图,假如所有的球只有A和B两种,A的成功概率较低,B的成功概率较高。

所以,在“样本空间”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对事件进行筛选:

  • 当事件A发生时,我们什么都不做;

  • 当事件B发生时,我们全神贯注地挥棒击球。

我们悄悄地将此前的双罐模型,变成了双层模型:

我们把原来的“运气罐子”,变成了配置层。“实力罐子”,称之为“执行层”。

如此一来,我们发现,伟大的球员是由杰出的决策能力(设计自己的运气)和强大的运动实力(实现自己的运气)共同造就的。

的确,我们并非完全被运气所操纵。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运气,但可以改变运气的运气

8

红色球蓝色球,

对随机性的配置。

配置层只是“对坏球说不”吗?

远远不是。

为了论证这一点,我们来看一道有趣的微软面试题:

微软面试题

两个罐子

有100个红色球和100个蓝色球,请你任选组合将全部球放入2个罐中。放好后随机取一个罐子,再从此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如果取到红球赢100元钱,问如何组合放球能最大化赢钱机会?

看起来拿到红球的概率只有50%,在配置层你又不能对蓝球说不,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

在一个罐子里面只放一个红球,而把其它所有球全部放进另外一个。

解题思路:

  • 这里面的秘密是罐子的随机性和球的随机性。每个罐子都有50%的被选可能性。

  • 所以干脆令其中的一个罐子最大化,全部放红球,放一个就够了。

  • 其它99个红球放去另外一个罐子,和100个蓝球“战斗”。

  • 这样的话,你赚钱的概率是74.87%,远高于表面上应得的50%。

稍微跳跃一点儿,我们还可以想起田忌赛马,或者下面这个段子:


9

三层模型,

好运气的三个旋钮。

让我们回头,将开篇所提的运气的其它因素也放进来,包括机会,开放度,人脉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得到一个“三层模型”:

如此以来,各路学家乱七八糟的理论和建议,就有了一个(看起来)清晰的架构了,而且,为概率分析搭建了可计算的框架。

第一层关键词:获取资源,讲故事,为自己制造运势,正向的马太效应,保持开放性,交友的“开放度”,等等。

第二层关键词:分配资源,理性,远见,计算,在球将要去的地方。两个字:将,要。本质上,也是分配概率。

第三层关键词:做一个职业化的执行者,发挥个人独特优势。只要稳定在某个水准即可。例如你有52%的胜率,你稳稳地去实现即可。不管好坏,打出去,只管自己的正常发挥,以及不断提升。赢了开心,死了认命。

以我们开篇到此半句都没说的桃花运为例吧:

1、资源层

你要多交朋友,扩大交际圈,增加样本量,保持潜在对象的多样性与丰富度。

2、配置层

别见一个就All in,这哪里是相信缘分相信爱情,压根儿就是和概率对着干。在足够的样本量(不是鼓励花心哈,从普通朋友开始)基础上,作出相对理性的、尽量正确的决策。

3、执行层

这时候就是你大显身手、发光放电、死缠烂打的时候了。

有了这个框架,你会发现,桃花运的难题,90%出现在“三层模型”的战略层面,而非“击球”的技术环节。

例如:

  • 圈子太小,样本量匮乏;

  • 混淆资源层和配置层,爱一次伤一次;

  • 该出手时含蓄扭捏。

简而言之,运气由三层构建,好运气取决于三个旋钮。最终结果决定于三层的整体完成度,而不是某一层的强大。

但是三层模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叠加的、递进的关系,它还有系统动力学的反馈、自我强化等特点。

例如执行层较强,可以带来更多资源。

以上三层,又都在一个巨大的运气之船上。因为我们在每一层的计算,都难免有些主观,有所偏差。

10

三层模型,

好运气的三个旋钮。


回到开始的那封信。

洛克菲勒给儿子写道: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像麦考密克先生那样善于策划运气的人,也很难找到不相信运气的人,和不误解运气的人。

在凡夫俗子眼里,运气永远是与生俱来的,只要发现有人在职务上得升迁、在商海中势如破竹,或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功,他们就会很随便、甚至用轻蔑的口气说:“这个人的运气真好,是好运帮了他!”这种人永远不能窥见一个让自己赖以成功的伟大真理: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洛克菲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释他的“伟大真理”:对石油产业的整合,以及最终实现垄断。

背景:炼油商们各自为战,绝大多数都亏本。

机会:驯服这个行业,让大家理性行事。

计划:将大本营科利佛兰作为发动统治石油工业战争的第一战场,待征服在那里的二十几家竞争对手之后,再迅速行动,开辟第二战场,直至将那些对手全部征服,建立石油业和新秩序。

难题:没钱。

解决:组建股份公司,把行业外的投资者拉进来。

开局:企业就如战场,战略目标的意义就是要造成对己方最有利的状态。出于战略上考虑,选择的第一个征服目标不是不堪一击的小公司,而是最强劲的对手克拉克-佩恩公司。

进攻:接下来,二十二家竞争对手归于标准石油公司的麾下。

结局:在此后三年时间里,连续征服了费城、匹兹堡、巴尔的摩的炼油商,成为了全美炼油业的惟一主人。

如何策划运气呢?

洛克菲勒就认为,在构思好的设计时,要首先考虑两个基本的先决条件:

第一个条件:知道自己的目标,譬如你要做什么,甚至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条件: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譬如地位、金钱、人际关系,乃至能力。

这个案例好玩儿的地方在于,一场资源领域的商战,最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竟然不是资源本身的优势。

回到我们的“三层理论”框架,洛克菲勒在“资源层”没有领先对手的地方,在“专业层”也谈不上有什么“别人赚不到钱但我能”的独到之处。

他唯一有优势的是第二层。

洛克菲勒如此揭示他的秘密:

你可能先有一个构想、一个目标,才开始寻找适于这些资源的目标。

还可以把它们混合一处,形成第三和第四种方法,例如拥有某种目标和某种资源,为实现目标,你必须选择性地创造一些资源,也可能拥有一些资源和某个目标,你必须根据这些资源,提高或降低目标。

你根据资源调整目标或根据目标调整资源之后,就有了一个基础——可以据以构思设计的结构,剩下的东西就是用手段与时间去填充,和等待运气的来临了。

洛克菲勒看来

设计运气,就是设计人生。

最后

洛克菲勒给我们四点启示:

1、大多数石油商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球手,而他着眼全局。

他能从更高维度去洞察整个行业,发现机会,并从“资源层”和“配置层”发力,最终令“执行层”(炼油业务)本身能够赚钱。

2、即使是资源行业,核心优势也不是靠资源本身。

地产行业看起来也主要靠土地,但是中国领先的几家开发商,起初都没什么土地资源优势。

丝绸之路,远比丝绸更有价值。

互联网行业更不消说了。

所以,别用“没资源”当作运气不好的借口。

3、只有数字作数。

洛克菲勒遵循母亲的教导,勤快、节俭、朴实,幼年的他已开始以帮父母做家事,卖马铃薯,火鸡,甚至贷款给邻居收息等方法赚钱。

学生时代,他喜欢并擅长于算术,但别科成绩平平。他并不属于才华洋溢耀眼型的人物,但永远严格系统化,理性不带感情地处理问题。

设计运气,就是对不确定性的计算,越难以计算,该其计算也越有价值。

4、为运气感恩。

谈及慈善,巴菲特和盖茨都是洛克菲勒的追随者。洛克菲勒回报地球的善举不胜枚举,其中最大的海外项目是中国的协和医院,累计捐助数额达4465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近10亿美元。

鲜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洛克菲勒在86岁时,写下一首短诗总结自己的一生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