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营养值:★★★★★
启发度:★★★★★
适读对象:0-18岁孩子的家长
春藤说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可测的,未来又充满了不确定,怎么可能规划?
1月11日,未来春藤创始人老喻连麦中国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专家古典老师,就教育规划和生涯规划的“共通点”、如何制定规划,以及孩子的规划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在直播的最后回答了大家的疑问。
以下是直播精华内容回顾。
美国是在1909年开始做职业规划,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职业指导”。
第二阶段就是二战之后,很多海外青年回国,他们想要求职。
第三阶段在80年代,这个阶段的职业规划又叫做“人生设计”。
他们意识到,“设计”更加地在变化和不会变化中间,更加地反映出规划的感觉。就是说,也在做规划,但方式是设计类的,不是预先设定好的。
另外,“设计”会更加人性,而“规划”有点儿像是一个被动的个体。
本质来说,教育规划和职业规划都是一个东西,就是可以提前预见很多坑,可以提前完成很多发展的任务,在事情发生之前尽可能地做一些杠杆更大的准备,比如认知、资源和技能上的准备。
看到这段话,我就想起古典老师大名鼎鼎的著作《拆掉思维的墙》。
这句话也阐述了另外一件事,一个人改变其实挺难的,有再美好的规划,如果我连明天早起这件事都做不到的话,那规划又如何实现?古典:这里有一个错误认知,规划不仅仅是一个路线图,就好像一幅地图、一份攻略,比如我要去香山,我要先下楼到什么地方。
在我看来,规划60-70%的工作都在做内心的工作。
第一,澄清这个人的内心动机。
第二,盘点这个人的优势、资源。
第三,还有一些动态的东西。
规划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比如老板跟你说,明年要做2000万,其他什么都没有说。那么,这件事情可能谁都帮不了他。
但是,如果老板跟你说,你的职业发展是什么,你想成为谁,这2000万跟你的关系是什么,想要达到2000万还需要招什么人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没有人能推动一个人,但我们能为别人搭梯子。我们能在黑暗的房间为别人点亮一根火柴,有火柴的光芒,你自己可以看到门。我们做的是搭梯子、点光芒、拉灯闸的事情,而不是逼你去接受一个规划,把你往前推的事情。
这本书倒过来了,其实你是因为穷人思维导致了穷,还是穷导致了穷人思维,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像是贪吃蛇的游戏。
这是一个困扰大家的现状,穷也就算了,关键还忙,越忙越穷。
很多时候,如何做规划,如何做选择,有助于一个人拆掉思维的墙,也有助于打破越忙越穷的死循环。
比如我们主动地想某件事,是一个相对高功率的状态,是一个主动意识,但同时你被大量的无意识状态所驱使了,这个时候你不管下多大的决定,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会做不成。
概括而言,对于规划,对于希望改变自己这件事,作为社会人,我们处在一个稀缺的状态,比如大多数年轻人都穷,尽管穷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正义的,但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是非常难的。
具体到个人,像您《拆掉思维的墙》里面讲到的,很多人把自己给摔死了,这跟他从小的家庭环境、童年接受的教育有关。
再具体到微观,人作为生物,本身有大量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决定之后,再回过头来自圆其说,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道理。
作为社会人,作为个体的人,作为由微观构成的人,这三重枷锁都能够把人拴住。
大家都同意,规划确实是挺好的,但我们动弹不得。这是一个大的难题。
您肯定看过《象与骑象人》,我更愿意比喻成“骡子”和“骑手”。
规划的前提是相信自己能改变,并有资源改变,第一步要从这个人的最底层开始讲解,就是驯服骡子开始。
如果你早上起来要跑步,最好的状况是什么?
第二个原则,不管你今天跑得多厉害,有人跑到5公里了,你的意识,也就是你的骑手马上跟自己说,不行,昨天的天花板是今天的地板,我今天要跑6公里。结果你又跑废了。
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总是超前那个大象很远,所以我们可能还是要回来,对我们的大象说,第二天6:30穿跑鞋站在楼下依然是正确的,就这个目标量。
二三十天以后就会稳定成一个习惯,有意识的习惯变成无意识的习惯,一点点去改变潜意识的很多部分,同时我们会相信改变有机会发生,以及会相信好的方法论的确比烂的方法论更好。
其实,这第一个动作就错了。
大部分人习惯一上来就做目标执行,因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所有人从小到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执行。
好的计划应该是从选择开始做的,但人们没有习惯为选择付费。
比如读书,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不是拿到一个书单,而是梳理一下我这一年面临什么问题。
这是第一层“二八”,解决20%的问题就能撬动整个人生,让你没那么忙就能改变很多,所以你要从困境中找“二八”。
第二层“二八”,你会发现值得读的书也很少,100本同类书里面,你能找到三五本就不错了。我的方式是看不同作者如何讲同一个定义,对比后你可以看出适合读的20%,这20%几乎就能涵盖这个领域80%的内容了。
第三层“二八”,打开书要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不要。你还是要看目录,找到你最想读的那一章节,读完不明白再往前走。
所以积累下来,这一年认真地读透2~3本书中间的1~2章,并且践行和落实下去,你会发现你要做的事情是比较少的,花的时间也是比较少的,关键是效率比较高。
反向来说,大部分人拿个书单从第一本书读到最后一本书,每本书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他可能极高效率在忙碌着,但总体来说,他的效率会极低极低。
普通人没办法想这么明白,也没那么多信息量,除了自己驱动以外,我觉得有一个外观的大脑蛮重要的。
不管是老喻您做的教育规划,还是我做的职业规划,本质来说都是一个聚光灯,或者信息库,帮我们筛选出很多个“二八”。
当你实在是不确定的时候,那就锁定那些你信任的人,他们能帮你找到“二八”,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物理上来说,规划就是为我们心中想创造那个东西,找到一个最好、最大概率的实现路径。手段包括资源的筛选、不断地对焦、动态的调整等等。
从内在来说,人是有控制需求的。
人被电击,电压越高就越痛苦。
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直接承受90伏的电击,你不能控制;
另一个是有一个按钮,你一按它就停止,但你要承受120伏的点击。
大部分人会选择有按钮的,而不会选择没有按钮。虽然他一次都不会用,但他还会选择,因为人需要有控制感。
另外一点,人类需要一套规划来提前预演现实,让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获得幸福。
我是觉得从这两个层面去理解规划,一方面提供幸福感,一方面提供功利性。
我就问他,你总结一下你的合伙人的问题,他说了一大堆,他家里面有事、他不喜欢重复性的工作,他就不是一个擅长经营的人等等。
我就问他,这变化中间什么是结构性的、什么是周期性的,比如合伙人家里有事,心情不好,这是个周期性的,就是短期的,这些问题可以被忽略掉。
结构性的什么?比如说合伙人特别喜欢从0到1,不喜欢经营,公司现在进入经营赛道了,越往后面走,你们的冲突就会越大。再比如你们股权本身就不合理,你拿少了他拿多了。
结构性的问题值得重新改计划,但周期性的问题值得调整,就坚持计划。
比如,这段时间“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转型,前所未有地支持大家逃离这个行业,因为我跟很多大佬聊到,大领导说2015年就想整顿教培行业了。
所以2021年落实“双减”,这是整个教培行业和资本博弈了6年的结果,不可能再退回去,不要想着再待半年就退回去了。
这是第一点,我们识别变化的程度。
第二,个人要识别自己人生里程中间的结构性变化。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提前预估你发生了变化并且做储备,比如两个人过得很好,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生了孩子就掉回生存阶段,这都是对现金流考虑不够。
第三,你要区分一下今天遇到的巨变,到底是因为你自己没准备好,就是自己没想明白变化,还是真正发生了变化。
像老喻您二十五六岁已经完成这个动作了。
但大部分人35岁有危机,那是因为30岁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个危机,所以大家并没有识别到,所谓的时代巨变不是真的在巨变,而是自己没想明白。
我认为,规划至少能帮大家意识到周期性的问题、阶段性的问题,以及那些必然会遇见的变化,同时有预案去控制那些不可变化的就行了。
前面三点都是指向外界的,对于内在来说,有一部分很重要,那就是什么是中心,什么是边界。
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扰,你要明白什么是你的中心。对于我来说,咨询是我的中心,我永远不要离中心太远。
有了中心,就会有边界,在边界内你可能就是最强的,在边界外你就知道什么叫探索,什么叫做回去。
当一个人有了规划,对结构性的改变、周期性的改变有了理解,对自己的中心有了理解,又知道什么是边界的时候,基本上规划是不会出大问题的。
想象一下,两个楼中间啥都没有,钢丝都没有一根,后面还有人追你,怎么办?你只能选择单点突破,搏一把冲过去。
我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抱着特别深的感动,他们不得不牺牲兴趣爱好,甚至爱情亲情,他们必须考上大学,必须单点突破。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走钢丝,比如公司经营,又想做好产品,又要有营收,你就必须得平衡收益和付出,这种情况就是走钢丝,就是动态平衡,你必须得很小心地挪动脚步。
开阔的人生应该是跳飞机,白天的时候可以把事业照顾好,晚上回到家一心一意陪孩子。
我觉得这个就取决能力和当时的情境。
人生是什么,其实人生里面应该加上一些定语,就是当下的状况逼着你必须临空一跃,还是有很窄的空间可以动态平衡,还是你就希望快乐幸福地跳飞机,可以多目标平衡呢?
社会在剧烈地动荡,它震荡着每个家庭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或者正确或者错误地被传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有人能够在前端做更多的教育规划,在后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可能就会顺利很多。
难度在哪里呢?我去过美国、英国,了解过那边的教育规划,我很羡慕的就是那些小朋友从小学到大学,专业可能会动荡,但是升学的节奏、学的东西相对比较稳定,社会发展很平缓。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概念的,也没有信心,他们并不知道什么能力会在未来真正地获胜,或者完全信任一些专家权威,他们本身没有定见。
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家长都把教育几乎等同于学校教育,那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提分教育,基本上没谁都没有人去管教育这件事,学校会觉得家庭的事,家庭说钱给了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反正大家都忙着挣钱。
去年,我跟一个朋友去露营,老外露营的风格是有一个清单,我发现个清单还是他爸爸传给他的,是他爷爷传给他爸爸的。
一方面是好事,说明我们中国特别新,我们有更多的创造力,更多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的确传承的一面似乎少了一点,基本工作都不熟,大家都是新手。
另外一方面,我曾经请教过一个犹太朋友,他本身是一个教育专家,他的孩子也成长得特别好。这位朋友就告诉我一件事,让孩子尽早地自己去做选择,让他去承担决策的结果。
我还挺意外的,三四岁的孩子谈什么选择和决策。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就是犹太人教育孩子的精髓所在。
犹太人在教育上非常厉害,其实整个大的传承来自于犹太人的社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庭学校社会得是一个完整的社区,通过互补的方式来干好这件事。
现在呢,大家同质化,学校在给孩子抓分,父母也在抓分,没有人教孩子那些对未来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他如何做选择,如何做决策,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如何培养同理心等等, 这种基础层面的东西似乎就缺失掉了。
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我们家小朋友,考试没考好,考了第五六名。我跟他说,太好了,爸爸这么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你,成绩低一名朋友多两个,恭喜你。
过段时间,我们想冬天给孩子的外公外婆在东北添置一个房子,那孩子就面临一个选择,参加7天的滑雪营,还是回东北。
我们就会跟小朋友讲,第一个你的命还很长,外公外婆的命很短,所以他们值得更好的。第二个十年以后想起来,你7天没有滑雪也没什么大事,但外公外婆能住在一个好的地方。
所以最后我们一起来选择,到底是回老家帮外公外婆把搞定房子,还是你自己在家参加滑雪营,小朋友自己就会理解这个选择,因为我们要选择更长幸福。
家长可以慢慢跟孩子聊,就会产生很多自己做决策的情境,他就有机会去做选择。
这种东西像是气质类型,小孩触摸得多和少会决定这个人的天生气质,这是无法改变的,不是人格也不是性格,更底层是气质。
如果这个人是防守型的,我建议从他的风险开始了解,你已经30岁了,想过35岁会不会被开掉,研究一下35岁为什么没有被开掉,从他关心的事情开始讲起。
如果这个人是进攻型的,我们可能会从兴趣、价值观讲起,比如一件事情爱不爱干,值不值得干,从这些方面帮他去做探索。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人是进攻型,但是他处于生存期,我的建议特别暴躁,那就是直接找一个你能干、赚钱比较多,并且有空间的地方去做,累一点不要紧,因为你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积累了足够的人脉,有足够的平台,你自然能看到你的选择。
我的建议是叫做“苍蝇原则”,就是把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放到一个杯子里面,将瓶底朝向窗口。蜜蜂会一直去碰这个杯子,因为它有清晰的向阳性,结果它会累死在杯底。而苍蝇会乱撞,碰撞以后它会找到出口。
我觉得长期目标是应该像蜜蜂的,不用太长期,30岁以前3年,30岁以后5年,40岁以后5到10年,你应该有这么一个目标盯着你。
对于眼前的事情,直接区分什么是重要的A类的,什么是B类的,什么是C、D类的,重要紧急的赶紧干,不紧急但重要的有时间就干,其他的事情尽量别干。
真实操作的时候,大部分人往往会低估三五年持续做事情的成就,却高估这个事情的难。
所以一般近期我都建议大家用清单法来做,远期就用拆目标的方式来做。
你会发现,AI特别不擅长社交,您刚才说跟AI下棋没有乐趣,它不理人,选择下棋伙伴,正常人是不会选择AI 的,因为它不懂人。
第二就是复杂决策和高创意,我觉得这方面被AI攻克还是需要好多好多年,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完全理解。
其实,如果你认真带娃,你会发现带娃就是一个高复杂、高决策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是不会被取代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你要想的是高复杂、高决策、高社交的工作。如果你是个产品人,创造美好的作品;如果你是个经营人,玩新的社交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复杂的CEO,那也不要紧,你是玩人的,永远不会出问题。
所以往这些方面发展,同时要规避做那些重复性的,以及低社交、低复杂程度的事情。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是6岁,那他真正要活的世界是在30岁、40岁左右。也就是说,2050年的世界大概率会是怎样,不会是怎么样,你得有一个概念。
第二个,我不建议把教育规划和人生规划对立起来,因为人生的前半段更多是吸收,后半段更多是输出,中间有很多小循环,有的吸收有的输出。
所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是教育规划,一部分是职业规划。
对孩子来说,我会觉得说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小朋友五六岁之前,我对他的期待就是不生病、不抑郁、自己照顾自己。
到了学校阶段,我觉得孩子慢慢需要对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对于自己在什么方向有优势,什么地方差一点,对于自己的体能会有更多的理解,包括运动上你是敏捷型还是力量型,你是语言能力好还是数学能力好,你得有一个概念。
我觉得就在保证不生病,不抑郁、自己照顾自己的前提下,让他有机会遇见自己的天赋就可以了,这个是小学阶段。
到了初中,的确得面临是不是要做学术性的提升,因为未来中国将会职高分离。
有几个重要关键节点,学技能还是做学术,在高中主要是选城市、选专业和选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是选公司、选所在地、选行业,大概28岁左右选择要不要婚恋,选所在的城市,30岁要选择要专业还是管理。
基本上人生这几个大的节点,你抓住了就不会差,其他的只要保证不生病、不抑郁、自己照顾自己就好了。
在国外,很多大神级的人物,本来是学历史的,突然一下子变成了计算机大神,或者这个人本来是学什么的,突然一下跳到文科也能成为文科大神。但是,在咱们的身边,这类事就特别少发生。古典:很多时候,我们会自我设限,给自己一个框框去钻进它。
我有一个朋友天天跨界,原来是搞国际贸易的,电影拍得也蛮好,现在开始做APP做得也不错。
他说, 第一我相信自己投入时间在一个足够小的领域能迅速成为第一名,或者是要成为前几名。
第二我一进去就学习这个行业里面最好的一批人,我会找出一两个我喜欢的优点,拼到一块就是我的。
重要是他的家庭或者他自己,从小没有划定说你就是为了做一个金融分析师,或者什么职业而努力的。一个人没有被工具化,那是很好的。
中国的孩子在国外,很多就是当律师的、搞金融的,从小被忽悠,慢慢他就会主动抗拒一切跟这个方向不同的目标,这叫“目标窄化”,你看不见身边的很多机会,就会盯着一条路往前走,那你其实就没法应对变化。
顶级的场地,路是乱七八糟的,但边界特别好,你撞上一个会出事,但在里面你可以随便搞。
好的教育是把边界做出来,把防护栏做出来,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干,但哪些事情可以随便搞,烂的教育是告诉孩子你就这么干,哪都别看。
高普尼克教授非常睿智,她说父母是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像您刚才所说的越野摩托不要出现不可挽回的事件,她又说了混乱是童年时期特别具有创造力的一件事,父母不应该把这种混乱给抹杀掉。
回头想想看,咱们有可能在一些关键性的事情上缺失了,比如他出现大的心理波动,甚至于做出了极端事件。
我是觉得,你要明白学术能力强不强,在于他愿意在研究的路上,在抽象思考角度,用符号思考角度是不是很沉迷,而不是他的分数好不好。
另外,学分高也不一定是他的学术能力强。
我举个例子,我是奥物的第三名,我是有机会保送北大物理系的。我的物理老师跟我聊了很多,他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他说你以后的工作就是这条线,你要思考它会怎么折射,它的速度是什么,它会去哪里。我说这事我干不来,所以后面我是自己考的大学。
我觉得学生课程成绩不好,第一,看看有没有他特别适合的技能,我真的不认为比较好的技能会是一个坏选择。
我自己有一个企业家小团队,我们团队有一个大姐,她的孩子就在力排众议之下学了艺术,现在才高二,已经有很多外面的公司去找他画原画。
第二,我深度研究过国内的新东方和蓝翔,这些人在工作中,不管是职业收益,还是职业教育中间获得的品格提升,一点都不比一个三四流大学混日子的学生差,甚至比他们优秀非常多。
第三,我觉得学术能力不好不是重点,而是他哪个非学术能力好,你要以这个为圆心去拓展更多的可能性,让他有机会遇见自己的天赋。
至于说他成绩好还是不好,未来中国继续教育的机会有蛮多的,其实无所谓。
我觉得本科教育遇到好大学是很精髓的地方,孩子如果有机会去国外读一个顶级的本科,他可能高中就得去。
从家长的角度看,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初中到国外就不回来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像美国那么超然,东方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付出比西方家庭更多,但他的期待也会更多,我觉得也蛮合理的。所以这一点,家长也得综合考虑。
最后,我觉得中国今年的局势,据我所知,上国际学校还是蛮难的。
我觉得初三是个分水岭,未来国际学校到某一届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招生了,或者招录也对接不到外面的学校去。所以我觉得初高中去做这个选择是必要的。
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别乱猜,如果有可能,可以出国走一圈。
第一,去当地的高中、好的本科大学看一看。
第二,如果认识已经在那儿上学的人,找几个留在那儿的人,也找几个回来的人,听一听他们的想法。
第三,你可以找一些咨询公司问一问,我建议是先体验,听一听双方的意见,再跟孩子开个家庭会议,把这个事给定下来。
我觉得两个环节很重要,一是体验搜集信息,二是认真聊一聊,你可以跟孩子说,妈妈很舍不得你,这也是你的需求。
综合这一切以后,什么答案都可以。因为一个家,和谐是最重要的,尊重每一个人,只要每个人对选择不后悔,那就是一个好选择。
往期精彩
规划师
好文推荐
儿童影单
新课上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