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骰一面

一个生命,

就是宇宙的一面。


假如你发现自己被一个渣男(或渣女)欺骗,那么你是否还相信他(她)当年与你的海誓山盟?你是否选择将其从记忆中彻底删除?

想起这个问题,是在朋友的朋友的首饰工作室,我为妈妈定制生日礼物。工作室主人提及最近收到一个被女主退回的求婚戒指,背后正是某个关于“始爱终弃”的故事。

女主角选择此刻不再相信那枚戒指。那么,她如何看待当初自己对戒指的相信?假如将来她又收到求婚,是否不再有心境相信任何一个男人?

这个话题,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更大命题的小小变形。显然普希金的答案至少不令伤痕累累的人们信服:“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不像是一个实用主义年代的有效解决方案。

理工宅男如我突然对“情感主题”产生兴趣,是因为我发现背后有一个好玩儿的模型。

先说我的答案:

1、女主角应该选择相信当年男主角求婚时是全心全意(100%)的;

2、假如再遇到被求婚,女主角仍然应该相信新男主角当时也是100%真心的;

3、但是女主角应该意识到,男主角100%的这一面,只是他其中的一面。

用一个骰子来打比方吧:

1、当年男主角求婚时,相当于抛出了一个“六”,这个“六”是真实的;

2、新男主角又抛出了一个“六”,女主角不应该因为曾经遇到渣男就怀疑眼前骰子的这一面的真实;

3、女主角应该从渣男那里学会男人有好几面,就像骰子有6面,眼前抛出来的“六”这一面,当下是100%的,整体而言可能只是1/6。

从认知的角度,兼容100%和1/6,不是容易的事情。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书里,詹姆斯.伍德说自己的小说家妻子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

“人生的故事非常奇特,它没有形状--或者更精确地讲,它只有当下--直到终结出现;到那时,整个轨迹突然清晰可见。”

既然骰子启发了人类思考概率,既然概率可以用于描述不确定的事物,那么我用骰子来建模,描述我们没有形状的人生故事中最模糊难辨的情感话题,也许是个聪明好玩儿的想法。

建模之后,我们就能大致描述一下人们对100%和1/6的态度和类型:

A类型:相信100%,不相信1/6;

这类人黑白分明,认为一个人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

B类型:相信1/6,不相信100%;

这类人早早洞察了世事,看穿看透,有一点儿早熟的世故;

C类型:既不相信1/6,也不相信100%;

这类人怀疑,怯懦,自哀自怨,一会儿相信一切,一会儿憎恨一切;

D类型:相信1/6,也相信100%。

这类人既能理性地理解这个世界,又一直守护着自己童真的一面,愿意信、而不迷,能够爱、且只因为“我能”。

骰子是一个隐喻,生命柔软而无形,骰子坚硬且结构分明。

可是,舞动的骰子,多么像我们的人生?

骰子暂时呈现出来的一面,是我们的当下,看似万物确凿,其实暗潮涌动,处处都是未知,一切悬而未决。

兼容100%和1/6,是因为我们体验生命理解生命在维度上的差异而造成的。

人类只是时间河流之中可怜的浮游动物,我们只能感知当下这一点点没有大小的时刻,我们的自我意识也许只是这许多个没有大小的“此刻(幻觉)”串联在一起的幻觉之上的幻觉。

我们无法像上帝那样俯瞰自己的一生。

詹姆斯·伍德说:

“但是,如果这种能直观生命整个过程的能力如上帝一般,那么它同样包含着反抗上帝的苗头在内:一个人的一生一旦走完,走到了终点,仿佛压扁在日记本的一页页里,它就开始变小,开始收缩。”

慢,别那么早压扁岁月,我还小......

兼容100%和1/6,就像我们既要扮演与命运抗争的“自我”而与上帝对抗,又要假扮上帝以获得无所不能的观察和叙述。

这很难。

人生最大的遗憾,何止是海明威说的“是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我们的整个一生都在时间的迷宫和意义的虚无之间笨拙地穿行着


将时间的概率与空间的概率做一个置换,有助于帮我们去相信:

当眼前那个未来可能成为渣男的家伙为你献上求婚戒指的时候,他是100%真心的。

没错,也许他除了现在这一面抛出来的是个“六”,其它的5面全都是“一”。可是,因为时间的唯一性和现实空间的唯一性,刚才抛出来的“六”,100%地占领了那个瞬间。

再假如,那个未来有一万面可能抛出“一”的家伙,他刚刚抛出一次让你心神不定的“六”,世界就毁灭了,渣男的一万种可能性被消除,那个“六”不就变成100%了吗?

这不是荒唐的假设。很多好人其实并非那么好,他们只是装够了一辈子。

让我把这个被过于放大的“一期一会”的概念,拖回到现实尺度。

一期一会是一个源于日本茶道的成语,意思是在茶会时领悟到这次相会无法重来,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相会,故宾主须各尽其诚意。

  • “一期”为佛语,指人的一生;

  • “一会”则意味着仅有一次相会。

一期一会与“瞬间”概念有关。每个瞬间都是一生一次的机会,当下的时光不会再来,须珍重之。

我在下围棋中对“一期一会”深有感触。每一手棋都应该被认真对待,每一个对手都不能掉以轻心。

就像选择是否相信献上求婚钻戒的男友,下围棋时最好相信对方是和你旗鼓相当的棋手。

觉得对方弱而掉以轻心,假设对方强而孤注一掷,二者都会令自己加速失败。

有人评论全盛时期的克林顿,说他有一种天赋:每一个和他对话的人,不管身份高低,都会感觉被他置于宇宙的中心,被100%地关注着。

类似的说法,还有乔布斯与人交流时,对方感觉似乎被激光照射,而一旦移开则像掉入黑暗里。

“一期一会”也常在武道中出现,警醒来竞技者在面临生死关头没机会“再试一次”。

所以,不管遭遇了多少渣男渣女,也别轻易总结“天下男人(女人)都是样子”,在那个瞬间,假如你看见了滚动的骰子落在“六”那一面,选择100%地相信他(她)是真心的。

这是最优解。

但,只是在那个瞬间。


最后

我无意亦无能将本文变成一篇情感攻略,但是从完备性的角度,请允许我将以上话题做个逻辑完整的交代:

1、每个瞬间都是真实的。每个骰子在某个瞬间所呈现出来的那一面,在那一刻都值得100%相信,并且那个瞬间一期一会,此生不再来;

2、兼容自我体验的100%上帝视野的1/6。要知道,这100%只是骰子的1/6,勿以小样本而轻易对骰子作出全面描述;

3、做一个假设,然后继续扔骰子,获取新信息,验证这个假设。贝叶斯定律可以帮助你,无需扔出一个人所有的面(这个数据远大于6),就可以大致对其做一个判断;

4、由于人不是骰子,一个只有1/6面是“六”的他(她),可能在你的信任和鼓励下,努力让自己在更多的瞬间留在这一面,甚至装够一辈子。这就是“自我指涉”和“反身性”的话题了;

5、像一名职业的棋手,不管对手如何,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以一期一会的态度面对每个瞬间,和对方是否如此无关,这样做很酷。

就像《火星救援》的男主角说的--“每天,我都会去外面看看一望无际的地平线,Just because I can.”

以上五点,倒过来看,也有一个了不起的逻辑:

假如一个人在某个瞬间只抛出了“一”,别因此对他(她)关上你的大门。

某位朋友对你冷漠,也许只是因为他最近有些麻烦;外卖员没能及时送来你的午餐,或许是因为遭遇了堵车;孩子闷闷不乐不愿学习,或是因为某件大人觉得很小的事儿对他而言是天大的事情。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上面这段小说里的名句子,也许可以稍加改编:

请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机会扔出自己人生骰子最美好的那一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替代者:元宇宙的另一种可能

转眼已经是前年的事情,温哥华疫情开始严重,为防止可能的感染,我让妈妈住到楼下,与孩子们分开吃饭、生活。

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以家为单位的隔离。我做了个思想实验,如果病毒继续进化,人类的隔离要进行到以个体为单位,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替代人是个有趣的构想,它兼具了可实施性与成本优势。我几乎没看过科幻小说,所以就能像不自知其傻的小孩子般,认真搭建了替代人社会的逻辑框架。

今天再看这个想法,仿佛是最近大热的“元宇宙”概念的另一种可能:

用仿生人来实时映射真实的人。

关于替代人的哲学与伦理问题,对比起AI、赛博人、意识上传来说,会更微妙。某种意义上,当代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其实已经把自己关在一个盒子里了。

下文稍有改变,若你看过,就不必往下翻了。

灵魂无法替代,

生死可以。

1

假如你将来回忆起来,关于我的部分,我希望,是从这里开始。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前夜,故事发生在某个地下赌场,多年以后人们仍会说起。

传说中的主角凭借他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人们说他冷静得像个老无所依的牛仔,孤身一人走进酒吧,不曾有过半丝怯懦。

事实并非如此,我当时坐在“平行宇宙轮盘”旁,怕得要命。

这是史前游戏“俄罗斯轮盘”的变形,史前的人们在左轮手枪里放入一发子弹,六个人轮流对着脑袋扣动扳机,直到有人中弹,其余的人分掉他的钱。

“平行宇宙轮盘”混合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游戏形式和下注方法,玩家们使用一种网络控制的银针。这种针极锐利,能够轻松扎穿人的手掌,人们称之为“银弹”。

最初的玩家并没有用“现实赌注”来玩儿这个游戏。大家会押上虚拟物品,或者直接押联盟币,用游戏程序来模拟左轮手枪。

后来有个年轻的小子偷看了一部叫《猎鹿人》的禁片,悄悄设计了一种真正的“银弹”,模仿左轮手枪里的真实子弹。

地下赌徒们发现,一旦随机性与现实连接起来,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生理反应,手心出汗,汗毛立起,身体微颤。

这种感觉,再厉害的虚拟游戏也无法替代。

显然,在一个随机性被回收了的世界里,这是违法的。

全球联盟鼓励游戏,但是反对“真随机性”游戏,尤其是“现实随机游戏”。

“平行宇宙轮盘”的每个玩家都可以途中加码,假如你下的注没人敢跟,他们就要留下桌面的钱离开。

这是一个可以诈唬的游戏。

年纪小的孩子们会押上自己的最新款游戏手套,有时还会特别要求是限量款。大家在网络上下注,扣动扳机,倒霉的家伙会亲眼看着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在物理意义上被“银弹”扎坏。

有时候,那些玩儿过火的家伙们,还会真的押上自己的指头,直到某人鲜血淋淋为止。

明明可以通过虚拟就能完成的游戏,为什么要冒肉身的风险呢?这个逻辑和史前那些玩儿极限运动的家伙们一样。

那晚是我的孤注一掷。当希望、恐惧和绝望一起发生时,往往会成为你记忆深处的某个难忘时刻,三者缺一不可。

第二天,你的那班飞船就会起飞,船票钱还差3000万,我没有更多的选择。

那晚,我挑了新手较多的一个轮盘。

经过几轮下注,桌面上的筹码已经超过了我想要的钱。

轮到我下注,我已经用光了所有的筹码。

“嘿,你还打算押什么?手指吗?”一个左手缠着纱布的小子问。

众人一起笑。

我说:“眼睛。”

那九个人都愣住了。

从来没有人会押上自己的眼睛。

我旋转了“银弹”的方向,对准了自己的右眼。我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变成独眼。

我是个左撇子,假如只能有一只眼睛,最好是左眼。

接着,我转动了游戏里的轮盘。

其实,90%是很高的胜率。

在史前岁月,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确定性达到90%的事情并不多。

关键在于赌注,一个损失大到令人无法承受的赌注,能够吓退对手。

即使我已走投无路,也不会去和大数定律作对。如果用常规套路,哪怕玩儿上一整个晚上,我也很难赚到什么钱。

我只能利用诈唬。

轮盘徐徐停下,我眼珠前的“银弹”啪嗒一声--

是空弹。

我后面的那个小子没有跟,再后面的也没有。

我运气太好了,这一桌只有一个疯子。

我收下了桌面的全部筹码,刚好超过3000万。

怯懦之下方为勇气,不确定时才有机会。

2

那晚之后,将是我此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我俩会第一次“真正相见”,也是最后一次。

这么说似乎对我们之间18年的相处岁月不公平。

从你出生到长大成人,我们几乎一直在一起,我比你的父母和你还要亲近。

尽管有人对“替代者计划”略有怀疑,但人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全新的世界。

从医生到心理学家,甚至包括哲学家,都认为新世界与史前毫无区别。

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甚至是在灵魂上。

的确如此,当我从你妈妈(其实是她的替代人)的怀中接过初生的你(尽管也是你的替代者)时,这个婴儿几乎是百分之百真实的,柔软,炙热,仿佛能够融化一切。

然而,无论“替代人世界”多么完美,有些人注定是要逃离的。

自打你生下来就与众不同,我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到。

你对我说过,自己会在18岁的那一年离开。

“我会悄悄地离开,你、爸爸、妈妈的盒子里的那三个和我一模一样的替代人,会继续和你们在一起,你们丝毫不会觉察,这样,我也不至于太内疚。”你认真对我说。

尽管,事实上你是通过映射在我盒子里的那个“你”来和我说话的。

见字且如晤,何况那个与你一模一样的替代人太逼真了,甚至比我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还要逼真。

我说:在你成年的那一天,不管你想要什么,我会送你一样礼物。我只求你,永远不要悄无声息地离开。

有时候,望着你,觉得你可能是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

有时候,你如一组时光的快照,18年一晃而过。

今天,时间已到。

我换上了一双没有芯片的跑步鞋,戴上了一块黑市淘来的纯机械手表,对准时间。

我打开了客厅南侧的窗户,确切说,是砸开了那块以假乱真地显示着那棵30岁枣树的显示器。紧促的警报声立即响起。

这是第一步:我冲出盒子。

第二步,我去休斯敦接上你。

第三步,我们飞去墨西哥湾,赶今晚最后一班火箭。

计划并不复杂,最大的难题在于:破解你所住盒子的报警系统,然后接上你。

一个盒子,一个生命,这是盒子的第一设计原则。

一旦你离开自己的盒子,系统会迅速感知,我们将被机器人保安逮捕。

3

盒子,是一个天才的构想。

2050年,距离全面实施“全球个体隔离计划”已经20年了。

23年前,全球联盟执行长盖茨坚信人类无法抵御病毒的第六波进攻。他认为唯一的方法是:

将隔离计划升级为让每个人单独封闭于一个纳米级洁净空间。

经过13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家庭为单位的隔离计划彻底失效了,快速演化的病毒变得像花粉一样,在空气中无处不在。

在尝试了用量子计算和基因重组等技术暂时阻挡了病毒的第五次进攻之后,全球联盟启动了最后的堡垒计划:

单独隔离全世界的每个人。

生产和生活物资已经不是问题。量子计算加速了奇点的来临,AI在绝大多数领域已经超过了人类。

让每个人单独生活在一个盒子里,技术上成为可能。

人类社会用智能机器人代替自己工作,人类则躲在几乎无尘的盒子里。机器人生产各种富足的物资,食物,玩具,咖啡,纸巾......然后送到盒子旁,并更新电池,清除垃圾。

“全球个体隔离计划”绝非实施残忍的单人牢狱,因为其中一个极为重要又极其聪明的发明--“替代人”,世界反而变得更加美好了。

事实上,在经历了多年隔离之后,人类已经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来生活。

从家庭隔离到个体隔离,最大的挑战是家庭成员的分离。

地球联盟的AI实验室研发出一种以假乱真的替代机器人,可以与真人建立起一种映射关系。

比方说,一家四口,父母姐弟,每个人都被单独隔离在不同的空间里,然后,配备另外的三个“家人”的替代者。

以父亲为例,全球联盟为他准备了替代人妻子、替代人女儿和替代人儿子。

而他的真实的妻子,在另外一个单独的隔离空间里,拥有替代人丈夫、替代人女儿和替代人儿子。

一家共有四个独立空间,每个盒子里都有一个真人和三个替代人。

替代机器人并非简单模拟真人,而是与真人完全建立起一种实时的“映射”。

所以,在四个不同的隔离空间里,发生着一模一样的事情,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体验上,父母姐弟几乎都还算是生活在一起。

同时,完全屏蔽掉了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

在人们搞懂时空之谜之前,替代人是个天才般的构想:

沿着同一个时间轴,将同一个空间拆成数个,然后通过映射关系,整合到同一条故事轴上。

天衣无缝,而且成本极低。

据一个由真人和超级AI联合组成的研究机构调查表明,人类的幸福度反而增加了。

原因之一是,在真人和替代人的映射之间,有个一秒左右的“混乱调谐器”,用于缓冲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例如家人之间偶然的情绪失控与争吵。

由于人类的一切都独自在单独的盒子里发生,超级智能稳妥有序地接管了人类繁杂事务,战争、犯罪、贪婪、污秽,似乎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

全球联盟因此做出一个决定:人类不再需要随机性了。

在一个极度安稳而美好的世界里,人们可能的随机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欲望,会破坏那些牢不可破的个体隔离盒子。

全球联盟委员会认为,只有建立全新的伦理体系,才能让人类安全渡过这次有史以来最急促的生活颠覆。

经过一场彻底的文明革新,随机性作为一种概念,被消除了。

科技进步所需要的随机性,完全可以由超级AI模拟,丛林时代的人肉试错不再需要了。

全球联盟回收了绝大部分不必要的随机性。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消除不确定性”启蒙运动,人们骄傲地宣称去除了随机性,类似于车祸、雷劈等飞来横祸,以及别人中了头奖等令人不快之事,全部成了历史。

个体安居于确定性的盒子里,无害的“伪随机性”仅被允许出现在虚拟游戏里。

2040年,成为人类新元年。

此前,被归为史前文明。


4

整个逃离计划里,最让我激动不已的环节,将发生在第二步。

那时我会在你的盒子的“屋顶”,把你拉出来。

前后也许只有3秒。在我漫长的一生,从未对如此短暂的瞬间这般期待。

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在屋顶看星星的那个夜晚吗?

那天晚上,银河系像是圣诞树上电压不稳的彩灯,忽明忽暗,仿佛无边的黑暗中有个生命在呼吸。

我哼起了《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

你听我讲过南方古猿“露西”的故事,于是问:

“外公,为什么最后智人吃光了尼安德特人?”

我说:“尼安德特人只是灭绝了。”

你摇头:“不,一定是吃光了。人们很容易把另外的物种当作食物。”

你这个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的男孩,永远有自己的想法。

我说:“因为信仰,共同的信仰,将人类聚集和连接在一起。”

你问:“尼安德特人没有信仰吗?”

我答:“有。但他们不会讲故事。”

你翘起腿,双手枕在脖子后面,说:“也许这个解释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我问:“那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你说:“有本书说尼安德特人灭亡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太大,需要利用过多脑部空间去处理视觉信息,这让他们在进化过程中处于劣势。但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

你顿了一顿,斜过来看着我,说:

“因为智人更残忍。”

我不知道眼前这个刚刚成年的男孩,是因为青春期的叛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才说出这番话。这和学校教的不一样,与我试图去影响你的,也不一样。

我坐了起来,对你说:“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远古时代,主角是两个绝顶聪明的人类,一个叫凯恩斯,一个叫哈耶克,他们都是经济学家,对了,经济学家是一种绝迹了的远古职业,你可以把他们想像成哲学家吧,或者就是你玩儿的游戏里最厉害的大师。”

你侧过头来。

“那时是1942年,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一场可怕的战争。好人炸了坏人的古城,于是坏人也要炸好人的古城。其中就有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

坏人的轰炸机瞄准古建筑扔燃烧弹,让那些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变成火海。所幸的是,燃烧弹有时候不会马上爆炸,所以,可以将其扔到墙壁外,让损失减小。

于是,国王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轮流在教堂的屋顶巡逻,以铁铲为武器,仰望天空,等待坏人的轰炸机飞来。

这其中,就有凯恩斯和哈耶克,全体人类最有价值的两个头脑。凯恩斯当时年近60岁,哈耶克41岁。他们手握铁铲,准备在燃烧弹落在屋顶时冲上去。”

你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也坐起身来,说:

“可是游戏里不会有这种愚蠢的设计,最厉害的大师只会在最后关头出现,不会为仅有象征价值的古老建筑冒生命危险。而且虚拟技术可以恢复所有年代的任何古老建筑。”

我望着你说:“永远会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这可能才是智人流传下来的原因。”

你盯着我,认真地说:“我不要你为我牺牲,否则我宁可一辈子都在这个盒子里。”

你又问:“你讲的故事是真的吗?”

我说:“人类不仅会讲故事,还会去亲身创造这些故事。那两个Master,真的曾经站在古老的屋顶,试图去用生命捍卫他们在意的价值。是真的、活生生的生命。不是游戏里可以重来的那种。”

你望着我说:“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屋顶呢?”

我关掉银河模拟,家庭厅的白色天花板和水晶灯又回来了。

我们并没有在真正的屋顶。整个房子的四面全是显示屏,它们可以栩栩如生地模拟任何场景,星空,草地,森林,湖泊,大海,街道,学校,后巷,动物园......

但更多时候,显示屏模拟房子本身。


5

我们终将在一个真正的“屋顶”相逢,即使那一刻你我都无暇仰望星空

极少有孩子会问“什么是真正的屋顶”,就像几乎没孩子去关心真正的星空是什么样子。

他们从小就在一个无所不能的盒子里出生,在这个盒子里他们能够得到具有确定性的一切必备物资,包括和最亲密家人们在一起。

确切说,是家人们的替代人。可是,假如孩子一出生,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他们丝毫不会感到奇怪。

相反,像你这样问“什么是真正的屋顶”,这才奇怪呢。

孩子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在我看来,一切似乎是慢慢发生的。

就像你去看日本海啸的视频,海浪似乎并不是那么高,速度也不是那么快,一切似乎都是慢镜头,车辆看起来有机会顺着马路跑掉,行人好像也还来得及爬到建筑的高处。

可事实并非如此。缓慢的海浪冲上岸,如蟒蛇般静静地将一切卷入,人、车、房子都毫无声息地消失在小小的浪花中。

全球个体隔离计划,也和海啸一样缓慢而决绝。

起初,一个北欧国家开始实施“垂直隔离”,四十岁以下可以自由工作生活,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的半隔离,六十岁以上则实施全面隔离。

盒子是为老人设计的。

此前,在漫长的居家隔离岁月里,人们习惯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为了安全,老人通常住在地下室,尽量与孩子隔开。即使住在一起,其实大家也很少会面。

替代人是一个伟大的发明,独自在盒子里的老人,终于可以和孙子孙女一起玩耍,和家人们一起吃饭,看电视。尽管并非真人,但是感谢科技,一切如此真实,而且似乎比真实的更加美好。

技术上的最后一个难点,是真人与替代人的眼神对视。理论上说,只要可以100%复制真人的眼球到替代人的眼球,就可以实现。

然而,眼神似乎是“意识”的影子,真人总能从真的眼神里读出些什么,而替代人则不能。后来,一位史前做过摄影师的实验员提出:增加替代人眼珠里模拟光泽的投影仪的流明,数值达到了真人眼球光泽真实数值的近两倍,才勉强过关。

替代人与真人的实时而精确的映射关系,结合了科技、人性和商业成本的优势,开发机器人的公司在人工智能的设计上,有更大的回旋空间。

此前,不管机器人被设计得多么聪明,智能模型多么强大,就是没法做到像个真正的人。

人是一种很会自我欺骗的动物,当你身边的替代人,与自己的亲人长得一模一样,行事方式一模一样,说话一模一样,你会渐渐觉得就是和他们在一起。

只有极少人表示怀疑,一个真人经由复制人映射,已经不是“他自己”了。假如还是的话,一个真人可以同时映射几个复制人,假如这几个复制人分别与不同的异性交往,那么如何理解自我意识的唯一性呢?

反驳者说,首先技术上映射是一个人状态的完全复制,所以几个复制人不可能做到以不同的言行,与不同的异性交往。

可是,有想法,就会有实现者。有一家地下黑客公司,专门为一些人格分裂者提供“非即时”的映射服务。

例如,有个花花公子在三个时区利用三个不同的复制人,与三个国家的女性交往,他利用时差,以及自己旺盛的精力,在地下黑客公司的帮助下,成功实现了肉体和灵魂的分裂。

绝大多数人接受了(或是习惯了)“替代人计划”。

我们通常说这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都具有唯一性,“替代人计划”像是沿着同一个时间主线,将空间拆分了,但最后各个空间的故事线仍然重叠在一起。

多么完美的构想啊!

以家庭为单位的隔离,事实上降低了空间拆分的成本。例如,假如你想拆分一个学校,那就太难了。假如一个学校人数为n,就需要n个空间,以及每个人都需要(n-1)个复制人。

有些理论更完美,数学表达更精确,例如“平行宇宙”,但是“成本”太高了。

而且,家庭才是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基本单元。在漫长的居家隔离岁月里,地球人早已习惯了在家里搞掂一切。

随着病毒的不断演变,比“家庭隔离”更激烈的“个体隔离”势在必行,替代人计划,一点点推广开来,温和得让你感觉不到。

就像一场平静的海啸,从一个小小的角落开始,最终覆盖了整片大地。

绝大多数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真正的亲人正孤零零地生活在另外一个遥远的盒子里。

当你们这一代人来到世界上时,用于个体隔离的盒子,已经是一种出厂设置了。

你们生于盒子,从未走出过盒子,此生可能会一直在这个盒子里。


6

计划的第三步,我们飞去墨西哥湾,赶当晚最后一班偷渡火箭。

每年,世界上都有一千多名青年偷渡。

他们的目的地是火星。偷渡组织从太平洋的某个偏僻小岛发射火箭,飞往月球。经过一个月的隔离处理后,再前往火星。

火星殖民地早已落成,然而,对于移民火星的价值和意义,地球上的人们吵成一团。

反对者认为,移民火星的成本太高,即使到了火星,人们有可能还是关在玻璃房子里。

支持者认为,经由月球中转再飞往火星,可以让人类彻底摆脱事实上已经占领了地球的病毒。

反对者还设计了一个登陆火星游戏,人们在逼真的虚拟游戏中完全体验了整个过程,90%的游戏者在假装登陆火星后,不到一个星期,就选择了进入一个和地球上一模一样的盒子。

游戏的最后有一段插入广告:“每个冒险后的孩子最后都要回家。”

你不相信这个广告。

我问你为什么想去火星,你说:

“我想爬上真正的屋顶,想在火星表面打滚。最主要的是,我想和真正的你在一起。”

“真正的我?”我一时间有些恍惚,作为一个随机性黑市的常客,一个沉迷于史前文明的胡思乱想者,我居然无法确认:

什么是“真正的我”?

你认真说:“真正的星空,真正的大地,真正的你。”

为什么你选择与外公一起,而不是你的亲生父母?

尽管你的父母是与对方的替代人make love,然后生出了你,但你的确是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受精而成。

难道仅仅是因为你是培养盒而非母胎孕育而生?难道是因为像你这样一个真正的敏感的人类孩子,能够感知到真切抚摸你的父母的双手是无法经由替代人来传递的,哪怕那些手,那些力量,那些温度丝毫不差?

又或者是因为,我的基因隔代之后在你的身上被神奇唤醒了?

总之,你从小就有一种特别的忧郁和虚无感。即使是隔着替代人,当我把你搂在怀里仰望星空时,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我们一起嬉戏,一起打游戏,一起发呆,像两个兄弟。

你说:“外公,我想和你一起。我们一起去火星。去一个跳出盒子的、不确定性的世界。”

你遵守了承诺,向我敞开了自己的内心。

现在,该我兑现给你的成人礼。

就是那晚,我孤身走进赌场,押上自己的右眼,为你换来一张船票,并在第二天见到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7

第一步:我离开盒子。

“一个盒子,一个生命。”这同样是我的枷锁。

然而,这一步我已有解。

《天龙八部》里,虚竹解珍珑棋局,靠的是杀死己方棋子。

我的解法是,不戴防护面罩,直接砸开盒子。

即使是偷渡者,也不会这么做。

因为,根据医学论文的报告,破损的盒子外的病毒会在三十分钟内入侵我的体内。

我的皮下监视感应器会提前通知控制中心,系统会将此视为泄漏事故,紧急,但不严重。

辖区内的急救机器人将会在五分钟内赶来,把我塞入防护服,放进隔离舱,运往急救中心。

同时,我与替代人之间的“映射”临时中断,替代人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模拟我的日常言行。除了外孙,我的家人不会有什么觉察。

这正是我想要的。

约二十分钟后,一家地下黑客组织会派出一个打劫机器人,在途中劫持运送我的急救机器人。

入侵盒子,是重罪。

而劫持急救机器人则相对容易得多,要价也低。

请原谅没有告诉你,我会以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完成第一步。

随后,被挟持的急救机器人,载着我一路从北美西岸飞往休斯敦。


第二步,带离开盒子。

你的盒子,位于休斯敦西侧的一个基地,与你爸爸妈妈以及我的三个替代人生活在一起。

你不用冒着危险砸开盒子。作为一名计算机天才,你发现了漏洞:盒子位于二楼主卧衣帽间的顶部,有一个隐蔽的活动结构,只有超级AI云才有权限控制这个应急暗道。

“唯一的麻烦是,”你说:“当我从这个打开的暗道爬到屋顶,盒子的感应器会立即感知里面唯一的有机生命体消失了,报警系统马上会响。”

我说:“让我来解决这个麻烦。”

你说:“我也可以远程帮你打开你的盒子的隐蔽出口。”

“不。”我摇头,“我已经有更好的安排。”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急救机器人,否则即使出了盒子,哪里也去不了。

我计算过无数次,让自己感染,是最优解。

第一步是为了第二步、第三步。

45分钟后,我和急救机器人飞到了休斯敦的基地,那里曾经是一片农田,一个个被太阳能电池覆盖的盒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我隐约觉得病毒正在进入自己的肺部,不由得深深呼吸了一口。

飞行急救车悬浮在你的那个盒子的上方,吹起一片尘土。

盒子上面打开一个盖子,我跳下急救车,拉起你。

三秒,两秒,一秒。

我此生的时刻啊。

随后,我把你推上急救车,然后踢上盖子,再爬上急救车,劫匪机器人赛车手般迅速地带着我们离去了。

你穿着早就准备好的防护服,注视着头罩后的我,说:

“嘿,真正的你!”

是的,就在刚才,真正的我,在一片迷雾中,拉起了你这个真正的男孩。

在过去18年,我无数次地抚摸过你清秀的面庞,牵过你从小到大的手掌,亲吻过你柔软的嘴唇,但从来没有像刚才那样真实,哪怕是隔着厚厚的衣服,哪怕尘土漫天。

“好样的!”我和你击掌。

你伸出食指,想了想,说:“警报没响,按理说三秒后盒子就会报警。你怎么做到的?”

我说:“很快你就会知道。”


第三步,赶今晚最后一班火箭。

接应的潜艇将在墨西哥湾的一个断崖边等候。

劫匪机器人将我们放在海边两公里的地方,那是一片警戒区,两个静悄悄的人,要比飞行车安全得多。

傍晚的海边,枯黄的草地上长满了紫色的野菊花。

我,和我的那个真正的小男孩,肩并肩奔跑着,像是两个嬉戏的男生,你追我赶,快乐得不像在逃亡。

在真正的大地上。

“嘿,你是说,待会儿我们要从悬崖上跳下去吗?”你边跑边问。

“是的,我们必须跳进大海中,才能获救。”我气喘吁吁地答。

“有个问题,一会儿我们的冲刺速度,百米大约是13秒,我算过悬崖的高度和礁岩的大小,我们可能会摔死在石头上。”

“你漏了一个数字,我看过天气预报,今晚有70%的概率刮六级强风,风速每秒12米!”

“嘿,70%?你这个老赌徒!”

“所以,你相信我吗?”

“100%。”

距离悬崖还有30米,我们停下来,喘了会儿气,相视一笑,然后一起向前冲去,在巨大的岩石边一跃而起。


8

我撒谎了。

当晚的风速并没有六级,70%的概率也没有落在我们这一边。

随机性并不总是站在我们这一边。

你对了,假如按照抛物线计算,我们会落在礁岩上,摔得稀烂。

但是,你没计算到的是,当我们一同跃起时,我会在空中用力地推一把你的后背。

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你记得吧,是我教你的,我和你中间会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这股力量并不大,但刚好够把你送到水里。

当你落水时,会害怕,会惊愕,潜艇里的人会救起你,并告诉你另外一个人重重地摔在了石头上,不会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你会难过好一阵子,撕心裂肺那种,比“银弹”扎穿手指要痛得多,是你这辈子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不久你就会看到我留给你的小纸条,然后更加愕然。

我撒谎了。

没有人能够破解你所住盒子的报警系统,一个盒子,一个生命,这是盒子的第一设计原则。

当我拉出你时,便迅速跳入了盒子,然后把你盒子里的“我的替代人”顶了出去。

不多不少,刚好三秒。

我购买的黑客服务,额外赠送了身份欺骗程序,盒子的报警系统不仅感知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不会觉得换了人。

真有趣,“真实的我”在盒子里成了“真实的你”的替代者。

随后,我的替代人将你举上飞行器,踢上盖子,和你一起飞驰而去。

然而,我一点儿都没错过和你一起high的时刻。

尽管我留在你的盒子里,但通过一个模拟器,我控制着我的替代人,一直和你在一起。

你知道吗?我真真切切地和你奔跑在长满紫色野菊花的真正的大地上,像是可以一直这样跑下去。

那一刻,我手心出汗,汗毛立起,身体微颤,差点儿相信灵魂也可以替代。

我没有错过和你一起在星空下跃起,没有错过属于我的英雄时刻。

当我全力推你一把时,我感觉自己像是100多年前在教堂屋顶上,举起铁铲,冲向即将爆炸的燃烧弹。

不要内疚。摔在岩石上的,只是我的替代人。

真正的我,在你的盒子里,在那个瞬间,也被逼真的模拟映射系统狠狠撞击了一下,痛得要命。

即使从潜艇来到火箭发射基地,你仍然不会平复自己的心情。你在余生都会记起这一刻,我期望如此。

我将在凌晨三点再次爬上屋顶,爬得很辛苦,并且不得不躺下来。

今晚有60%的概率晴朗。如果我运气足够好(好吧,今天我的好运气已经足够多了),我会在东南方向看到运送你和别的年轻人的火箭腾空而起,冲向真正的星空。

我希望你在火星上,习惯在床头看到我的照片,而不是我的替代人。

我是你的过去替代者,你是我的未来替代者。

孩子,将来你也许会知道,有了想守护的人,生命是多么值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两眼论


  • “两眼”是围棋概念。不幸失去一眼的芒格和《大空头》里的独眼侠都很帅。

  • “两眼论”不是方法论,而是思考脚手架,供您踩踏和拆除。

  • “两眼论”作为思维游戏,非常好玩儿,尤其适合聪明如你。

1、气尽棋亡

活下来,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前提,商业亦如此。

生动的死活概念,可见于围棋。作为变化最复杂的智力游戏,围棋的基本规则仅有八个字:

气尽棋亡,隔手提劫。

围棋的有趣之处,在于只制定了极简的底层逻辑,却变幻出无尽的世界。

所谓气尽棋亡,是指假如一块棋没气了,就会死掉(从这点看,围棋是暗喻人之生死的哲学游戏)。

开局时,棋盘开阔,棋子活得都很敞亮,有的是气。可随着中盘厮杀,短兵相接,气会越来越少。直至外围完全没气。

所以,在围棋对局中,你一方面需要抢地盘,一方面需要赶在被彻底包围前,于内部做出至少两只眼来。

作为一个心不在焉的围棋爱好者,我在对局时会默念:要有地,要有眼。以此提醒自己别只顾过手瘾。

想起101空降师的名言: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围城、围棋,人生又何尝不是呢?

起初一片开阔,觉得人生到处充满可能性,长大后开始四处抢地盘,然后气越来越紧,生活渐渐逼仄,呼吸愈发困难,此刻突然发现:嚓,眼位不够,还没活!


2、活下来,一切好谈

索罗斯的箴言:活下来,一切好谈。

俞老师说:开始创业,有两个要素很重要--

  • 第二、你这个商业模式未来到底有怎样的大市场;

  • 第一、眼前你所做的事情能不能活下去。

马老师谈及创业时,认为初创公司最重要的是做简单的事情。

就一件事情,围绕一个主题:

做最简单和最快乐的事情。

不做大战略一类的事情。初创公司,千万不要去做这些事情。

没战略,活下来就是战略。

(本文原写于2017年。几年过去了,“活下去”对大公司也成为一个命题。)


3、两眼活棋

有两个真眼,才能活棋,亦是基于气的推演,而非设定。

如下图,黑棋仅有一只眼。当周围完全被包围住,只要白棋走在A位,这块黑棋就“气尽棋亡”。

如下图,黑棋有一只真眼。当周围完全被包围住,即使白棋走在A位,黑棋还有B处这个鼻孔出气。

由于双方轮流走棋,白棋下一子,最多堵住黑棋一只眼。按照规定,白棋这一子自己没气,放不进去。

围棋里的“眼”,是一种比喻。让我们再看看人和动物的两只眼。

为什么人类是两只眼?而不是一只眼,或者三只眼?

  • 一只眼睛,能够成平面图像;

  • 只有两只眼睛,才能够成立体图像。

只有立体图像,才能够帮助人和动物形成视觉上的景深,进而判断天敌或者猎物的距离。

三只眼睛的话,不仅不经济(配眼镜需要三个镜片),而且三只眼睛叠加的图像对大脑运算来说更麻烦且益处不大。当然对自动驾驶而言也许不一样。

成年人的双眼约隔6.5厘米,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注视着物体,同时在视网膜上成像,合起来就得到立体感觉。该效应叫做“视觉位移”。

一个自然界的问答:为什么蛇的舌头是分叉的?

蛇信子以捕获气味颗粒来辨别方向,分叉犹如气味3D,亦是类似原理。

又如,科学家研究,实现机枪最大杀伤力的方法是:两挺构成交叉火力。此谓两只“枪眼”。

两眼也如杠杆原理,一个眼是支点,一个眼是作用力点。

两眼还可以如发电机里的两极,构成磁场。原本虚无的岁月,便如转子般在其间做切割磁力线运动,源源不断地为人生发电,令时光之循环变得有驱动力、有意义。

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本文的两眼论更像是“鼻孔”。若只有一个鼻孔,一旦堵住此命危矣。

可以救急的是嘴巴。嘴巴大约相当于企业的现金流。有相当多的公司,仅有一个“鼻孔”,甚至一个都没有,也能借由嘴巴的现金流制造繁荣假象,这类公司,出现问题便无力回天。

再往上,佛教云:生命尽在呼吸间。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是真正体证了生命的精髓。

人的两只眼睛也有强大的隐喻价值。例如富兰克林说,幸福婚姻的秘密是:

“婚前睁大眼,婚后闭只眼。”

再如挤眉弄眼,眉目传情,都有赖于“两眼”。


4、“两眼论”的思维游戏

围棋的“两眼即活”理论,在商业模式上有非常有趣的映射。我以这“两眼论”为思考模型,探究企业本质,权作思维游戏,颇有乐趣。且让我拿锤乱敲一番。

今天下午在停车场看到一辆早期的特斯拉跑车(Tesla Roadster),即使其不是电动车,光是造型已很勾人。

特斯拉SUV之X系车型,为了未必那么实用的鸥翼门设计,不惜推迟发售。马斯克深深明白,当时特斯拉的两只眼是:

电动车+豪华车新品牌(新品类)。

2016年底,该公司强调,特斯拉在美国超豪华类型的汽车中几乎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则是最新升级的宝马7系与奔驰S系列,而非别的电动车。

当人们还在怀疑特斯拉的时候,其实它已经成为七万美金以上美国汽车市场上的销售冠军。

电动车是触发点,决策点还是豪华车。有钱人们一直期待让人眼前一亮的新玩具,这是购买的基本面。钢铁侠同学对此“两眼”了然于胸,所以死磕鸥翼门。

从这点看,马斯克本人,也有“技术+商业”两只眼。

5、用“两眼论”的锤子乱敲

几乎所有商业逻辑,基本上是两点:

1、创造价值;2、获得回报。

姑且可以用这两点作为商业的基本“两眼”。

例如,谷歌成立之初,用免费搜索(其实是AI)为客户提供价值,然后用竞价广告获得回报。

有了这两只眼,公司才算活下来。

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是类似逻辑:流量+变现。流量是广义的价值,不管社交,内容,商业,还是娱乐。

当然,由于VC和并购,有些公司也能仅用“一只眼”飞一阵子。

又例如先锋基金,其基于市场有效理论(主动投资很难战胜指数),专注于指数基金,这是第一只眼。第二只眼是先锋基金打破传统,只收极低(甚至不收)费用。

两只眼不止是业务层面的,也可能是战略层面的。

当年3Q大战后,马化腾曾自问,腾讯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他从16个高管的21个反馈中,圈定出两个:

1、流量;2、资本。

这是从开放的、生态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两眼,利用资本释放流量资源并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求共生,不求拥有。

企业的基因很难改变,但外部环境在变化。例如微软,早年的两眼是“Office+Windows”,现在呢?“Office+云计算”。

变化的两眼,能够帮助企业在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中,继续活下去,通过变革持续自身的竞争优势,甚至是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实现垄断。

两眼,也绝非扁平。

例如亚马逊,早年的两眼是“图书+电商”,然后是“电商+开放式平台”,然后又有云计算,不断更新“两眼”,即所谓嵌套式平台

又如iPhone的两只眼:移动智能终端+iOS。

安卓手机不管做得多好,也只有一只眼。所以小米拼命想去找第二只眼,做小米生态,做万物互联,都是这方面的努力。

城市也可“两眼论”,例如: 

  • 拉斯维加斯:奢华酒店+(赌场、娱乐和会展)

  • 硅谷:斯坦福+科技创业;

  • 上海:老上海文脉+长三角商脉

  • 深圳:腾讯华为+青年精神。

国家何尝不是。

  • 国家智慧之“两眼论”是: 雅典智慧(自然科学)+耶路撒冷智慧(道德信仰实践);

  • 近几百年人类幸福指数级增长的“两眼”是:市场+科技 

还有(我将上面的➕变成了✖️):

  • 元宇宙的两只眼是:内容✖️硬件;

  • 比特币的两眼是: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理论✖️数字化的移民;

  • 茅台的两眼是:酒精✖️信仰;

  • ......

试着把这个“两眼论”游戏玩儿下去,会非常有趣,也很有挑战。


6、科学和哲学的“两眼论”

一个26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何以在一年之内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

在谈到爱因斯坦的奇迹时,杨振宁讲述了几个与“两眼论”有关的秘密:

  • 相对性(relativity)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因斯坦,而是庞加莱。

  • 洛伦兹写出了“洛伦兹公式”,可是他也没能抓住同时性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思想。

杨振宁对此评论道:

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有哲学,但也没有物理学。

如爱因斯坦所说:

“物理学家们说我是数学家,数学家们又把我归为物理工作者。

我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人,虽然所有人都认识我,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我。”

杨振宁特别提到了眼光,也就是本文“两眼论”所强调的景深:

爱因斯坦没有错失重点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要有自由的眼光(free perception),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课题。

何谓“自由的眼光”?他总结道:

  1. 远距离眼光(distant perception)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

  2. 可是只有远距离眼光还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

  3. 正是这种能自由调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光。

由是,“两眼”,绝非是指两个单眼的叠加,而是一个能自由调节的智能系统。

两眼,只是视觉系统的“摄像头”。视觉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生物体具有了视知觉能力。

就像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理解自己的人生,偏向于谈及“精神”和“物质”这两只眼。

但是,在斯宾诺莎看来,“精神不是物质,物质也不是精神;大脑进程既不是思想的原因,也不是结果;这两个进程之间也不是相互独立和平行的,而是一个系统的实体。”

“精神和形体并不相互作用,因为它们不是异质的,它们是一回事。”

爱因斯坦自己也总结过近代科学的两只眼:

  1. 起源于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体系(比如《几何原本》中的演绎逻辑);

  2. 发端于文艺复兴的系统实验体系(以实验寻求因果)。

二者缺一不可。


7、个体的“两眼论”

再从世俗的个人角度,来看看“两眼论”。

贝克汉姆红这么久,靠的是两道弧线:

1、任意球弧线;2、苦心经营的商业轨迹。

此谓他的两只眼。

李安的两只眼:家庭的东方传统文化浸淫+美国学院派电影的修炼。

又如美女。人们总在讨论男人爱的是白玫瑰还是红玫瑰。其实男人迷恋的是:

1、泛白的红玫瑰;2、透红的白玫瑰。

这里的秘密是:“一流的智慧是指同时抱持相反的两种看法,却仍然维持运作的能力。” 

巴菲特的两只眼呢?

他自己的答案是:“我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家,因为我同时是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家,因为我同时是一个投资家。” 

巴菲特小时候送报纸、捡打飞的高尔夫球贩卖,在理发馆摆弹子球机,都是做企业的经历。

某种意义上,巴菲特是以投资股票的方式来经营企业,倒过来说也对。——“这种经验使我在商业和投资领域都能从容地做出正确决定。”

在其漫长的投资生涯,巴菲特屡次冲向管理第一线,斗会,抓经营,出任生死关头的所罗门公司的临时CEO,展现了其两只眼的强悍力量。

仅仅如此,不足以将巴菲特推向世界之巅。当上面两只眼合二为一后,他找到了新的一只眼:保险。利用新眼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他的“企业投资家”这只眼找到了新支点,进而撬动了地球。

这种内在关联、交叉火力似的双眼能力,绝非搭积木般的所谓跨界。

再说阿尔法狗之父,哈萨比斯。

  • 他在剑桥大学女王学院获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加入Lionhead Studios工作一年,之后创立了Elixir Studios,以商业实践人工智能。

  • 随后他重返校园,于2009年获伦敦大学学院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

他的两只眼是:计算机+认知神经。

马斯克学的是“商业+物理”,所以称为最厉害的科技包工头;

扎克伯格学的是“计算机+心理学”,因为如格林斯潘所言互联网压根儿就是心理学。

乔布斯的秘密则是世人皆知的“科技+人文”。

这就是所谓π型人才。

8、交叉、跨界、π 型人才

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说:“现在社会上最稀缺的就是 π 型人才,我们在学校里把专业学好固然重要,但当一个人在两个领域有深度认知的时候,他不是简单的1+1,而是1后面多加了个0。

π 的两竖,姑且也可以算作一个人才的“两眼”。

我们可以说,因为未来不可预测, π 型人才更能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不过,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两件事情上都搞通,那么他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通过快速学习而获得洞见。

这就是π 上面一“横”的价值。

两眼不止是交叉学科,更不是简单“跨界”。

科际整合又称跨领域研究,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合作,在同一个目标下进行的学术活动。

此类多学科合作项目通常由不同领域的学者组成(如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或者女性研究)。不过,也有不少科际整合起源于新的研究方向,如纳米科技等。

只有在综合了数个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时,这些研究方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例如,量子信息处理综合了量子物理及计算机科学,而生物信息学则把分子生物学引入了计算机科学领域。

许多科学家认为,只有通过发展多个学科的整合,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不少棘手问题,如AIDS、传染病、全球暖化以及生物多样性殆失等等。

另一方面,相对于当前学科过度专业化所造成的限制而言,科际整合也被视为一种矫正。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跨界呢?尽管大多时候只是东郭先生们的庇护所,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也算是喜闻乐见,颇有娱乐价值。


9、真眼与假眼

围棋里,可以做出两个铁打不动的“真眼”。对手再高水平,也不能把我有两个真眼的棋吞掉。

棋以外的事物则不然。没什么是永恒的,没有永远的真眼。

1、 在形成期,第一只眼经常是第二只眼的基础。从“零到一”是第一只眼,“从一到十”是第二只眼。

2、 第二只眼,是对第一只眼的超越式创新。

当年乐视不甘于只找到第二只眼,而是要建一个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只能作为结果,而非“计划”。于是乐视找了一堆新眼,包括电动车这一超级大眼。可惜全是假眼。

腾讯则自我革新,不断探寻下一个眼。以自伤其指的勇气,用微信来自我颠覆(结果都还健在)。

某种意义上,新眼的再生,是其基因的一部分。

 如本文开篇所说,“两眼论”只是一个思考脚手架。现实世界并非完美的围棋模型,真眼可能变假,假眼也能挺很久。

1、从围棋角度看,棋长三尺,无眼也活。意思是说一块棋如果蔓延很长,是挺难被杀死,类似金融领域的“大而不倒”;

2、某些特殊情况下,两个假眼也可活棋,这样的活棋方式便称为假眼活(又称两头蛇)。

3、有些公司和个人,就是可以跌跌撞撞、不管不顾地滑行很久,哪怕只有一只眼。人生有限,有些独眼滑行可能持续半辈子;

4、哥伦布竖鸡蛋的时候,没有费力去找多个支点,而是直截了当把鸡蛋砸扁,形成了一个小平面--一个大眼。

一只眼将就着活着,也未尝不可。

第二眼,和第二曲线,也有那么点儿像。

汉迪把从拐点开始的增长线称为“第二曲线”。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

在这时,时间、资源和动力都足以使新曲线度过它起初的探索挣扎的过程。

有些独眼滑行,会在空中完成独眼的更替,生存更久。


10、总结

总结一下两只眼在创业上的启发与应用。

1、天外飞仙似的一只眼,成功的几率都很小;

2、以某点“资源优势、或者特许权利”为第一只眼,以“创新、延伸、嫁接”为第二只眼,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3、两只眼之间,有时候是“支点”与“杠杆”的关系。例如360,其免费战略是“支点眼”,其变现手段是“杠杆眼”。

4、在天使资金支持下,只有一只眼的公司同样可以得到发展。但其命运要么是卖掉,要么是成长至有了第二只眼;

5、关于是否该杀出去创业,我有“馅饼理论”,同样符合两眼逻辑,你要问自己:a、天上为什么要掉馅饼?b、馅饼为什么会砸到我的头上?很多人对b的答案都是无效的:我比较聪明,我勤奋,我长得帅......

6、亚马逊、美团、京东这类公司,都是通过做好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从而实现有权通过一件(看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快递or送货)来赚钱。两个都很难的话很难大规模复制,两个都很简单的话,会被别人复制。

7、短暂的快钱、赌博、寻租式的交易,不适合以上原则。细究当然可能也符合两眼论,包括从良后的能力再建,就不去万金油般套用了。

8、即使有了两只眼,也要不断去发现新眼,来扮演第二只眼的角色。

 

最后

比尔.盖茨本来是一个不用100年就会被遗忘的家伙,当他攀至财富的顶峰时,很漂亮地水平飞翔到慈善领域。他将自己的“钞票、商人的精明、软件工程师的系统思维”三位一体地嫁接至全新领域,也让自己进入了“再活500年圆桌俱乐部”。

他找到了人生的第二个眼。

为什么硅谷和西雅图会连续出现facebook的扎克伯格、google的佩奇、苹果的Jobs、微软的盖茨等黑客式的创业者?因为社会为他们提供了“创业”之外的“第二只眼”,输了大不了回去接着读书。

年轻,是一只厉害的眼。

广义而言的两眼,超越了本文大部分时候所讨论的“成功学”。

假如饭桌上,永远只有“一个眼”的话题:赚钱、孩子上学、房子,而没有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没有对他人的关怀,这样的人生是逼仄的。

一个人来到世上,并非只为了苟活。

回到围棋的“气”与“眼”。

其实,“眼”,就是内部的“气”。一块棋,不管多牛B,外部的“气”,早晚要被收紧。所以,多强大的人和事物,都要靠内生的“气”。

所以,“眼”不是做给他人看的,是内省的。和巴菲特的“内部积分卡”一个意思。

就像做草鞋的庄子,磨镜片的斯宾诺莎,他们用辛劳而卑微的职业,换来人格与思考的独立,这样的“两眼”,更令人沉思。

拒绝去做宰相的庄子,提倡破除“肉身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着痕迹。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仿佛围棋的黑子白子,“阴阳,气之大者也”,我们又何妨用此“气”来联想围棋的“气”和人生的“气”呢?

不愿出任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教职的斯宾诺莎,以磨镜片为生,远离名利过着隐居的生活,同时进行艰深的哲学思考。大量的玻璃粉尘,令他在44岁时就罹患肺结核去世。

对于死亡的问题,斯宾诺莎的名言是:“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他如此说,也这般做了。

”,与“”,岂非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两只眼?

在《伦理学》的结尾,也许我们能找到解答:

一个愚昧的人,除了在多方面受到外因的蛊惑,他从未享受过真正的心灵满足,而且他活着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上帝和万物的存在,当他停止这种被动的时候,他也就停止了存在。
而一个智慧的人却恰恰相反,他在精神上不为所动,他能够通过某种永恒的需要意识到自己、上帝和万物,永远不会停止存在,也会常常尽享心灵的满足。

回到当下。

你现在的两只眼是什么?

你人生的下一只眼,又在何方?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老喻对话古典:如何“规划”人生?

春藤 第1162篇原创好文
全文:11005字丨30分钟阅读

本文营养值:★★★★★        

启发度:★★★★★

适读对象:0-18岁孩子的家长

春藤说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不可测的,未来又充满了不确定,怎么可能规划?

1月11日,未来春藤创始人老喻连麦中国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专家古典老师,就教育规划和生涯规划的“共通点”、如何制定规划,以及孩子的规划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在直播的最后回答了大家的疑问。


以下是直播精华内容回顾。

规划的必要性
老喻:规划这个词,这两年越来越热了,尤其在《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出来之后。而古典老师非常有预见性,很早就提出了“生涯规划”这个概念。

古典:小伙伴问为什么在12点连线?我说,教育规划是人的上半生,需要输入、储备,而生涯规划是人的下半生,需要发挥社会价值。所以我们俩人在12点相会。


美国是在1909年开始做职业规划,有几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叫做“职业指导”。


有大量的产业工人从乡镇涌入城市,特别像改革开放的前几年,这些人找不到工作,也不知道自己干嘛。

于是美国人就讨论了个波士顿职业局,给那些人做了测评,扔到其他地方去了。
  • 第二阶段就是二战之后,很多海外青年回国,他们想要求职。

  • 第三阶段在80年代,这个阶段的职业规划又叫做“人生设计”。


他们意识到,“设计”更加地在变化和不会变化中间,更加地反映出规划的感觉。就是说,也在做规划,但方式是设计类的,不是预先设定好的。

另外,“设计”会更加人性,而“规划”有点儿像是一个被动的个体。

本质来说,教育规划和职业规划都是一个东西,就是可以提前预见很多坑,可以提前完成很多发展的任务,在事情发生之前尽可能地做一些杠杆更大的准备,比如认知、资源和技能上的准备。

老喻:美国作家弗格森说过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有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者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够替别人开门。”

看到这段话,我就想起古典老师大名鼎鼎的著作《拆掉思维的墙》。

这句话也阐述了另外一件事,一个人改变其实挺难的,有再美好的规划,如果我连明天早起这件事都做不到的话,那规划又如何实现?

古典:这里有一个错误认知,规划不仅仅是一个路线图,就好像一幅地图、一份攻略,比如我要去香山,我要先下楼到什么地方。


在我看来,规划60-70%的工作都在做内心的工作。

  • 第一,澄清这个人的内心动机。


你要去香山,还是去爬珠峰?你是一个冒险型的人,还是一个规避风险的人?你是希望大家一起去,还是打算一个人去?

  • 第二,盘点这个人的优势、资源。


你擅长怎么去,你是想开凯迪拉克去,但家里只有一个捷达,还有花多少钱去。

  • 第三,还有一些动态的东西。


去的路上会不会堵车,周六周日是不是去百望山更好?

我想表达的是,规划其实是内在加外在,先探索再一起共同探讨,接下来得出一些可行性的方向,在可行性的方向中找出一两个选项,在选项里面尽可能地把路线设计好,再考虑到预案。

规划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比如老板跟你说,明年要做2000万,其他什么都没有说。那么,这件事情可能谁都帮不了他。

但是,如果老板跟你说,你的职业发展是什么,你想成为谁,这2000万跟你的关系是什么,想要达到2000万还需要招什么人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没有人能推动一个人,但我们能为别人搭梯子。我们能在黑暗的房间为别人点亮一根火柴,有火柴的光芒,你自己可以看到门。我们做的是搭梯子、点光芒、拉灯闸的事情,而不是逼你去接受一个规划,把你往前推的事情。
老喻:有一本书叫《稀缺》,一般情况下,稀缺指的是经济上的稀缺,但这本书里面的“稀缺”指的是心态上的稀缺,比如它有一个逻辑,很多时候我们理解错了,穷人是因为金钱稀缺而导致的思维稀缺。

这本书倒过来了,其实你是因为穷人思维导致了穷,还是穷导致了穷人思维,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像是贪吃蛇的游戏。

这是一个困扰大家的现状,穷也就算了,关键还忙,越忙越穷。

很多时候,如何做规划,如何做选择,有助于一个人拆掉思维的墙,也有助于打破越忙越穷的死循环。

古典:你穷,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肯定是打破这个循环。比如职业发展得越来越差,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暂时停止使用循环性工作的机会和时间,越是开车没方向越要踩刹车。这种感觉一定要有,就是规划的一部分。

老喻:一个美国教授说,很多时候为什么我们很难改变自己?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的习惯,他用了一个词叫做“大脑的低功率”。

比如我们主动地想某件事,是一个相对高功率的状态,是一个主动意识,但同时你被大量的无意识状态所驱使了,这个时候你不管下多大的决定,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会做不成。

概括而言,对于规划,对于希望改变自己这件事,作为社会人,我们处在一个稀缺的状态,比如大多数年轻人都穷,尽管穷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正义的,但这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是非常难的。

具体到个人,像您《拆掉思维的墙》里面讲到的,很多人把自己给摔死了,这跟他从小的家庭环境、童年接受的教育有关。

再具体到微观,人作为生物,本身有大量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决定之后,再回过头来自圆其说,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道理。

作为社会人,作为个体的人,作为由微观构成的人,这三重枷锁都能够把人拴住。

大家都同意,规划确实是挺好的,但我们动弹不得。这是一个大的难题。

古典:社会性是改变不了的,但我觉得生物性是能改变的。

您肯定看过《象与骑象人》,我更愿意比喻成“骡子”和“骑手”。

规划的前提是相信自己能改变,并有资源改变,第一步要从这个人的最底层开始讲解,就是驯服骡子开始。

如果你早上起来要跑步,最好的状况是什么?

第一个原则,早上6:30穿上跑鞋站到楼下,跑步动作先不要学,装备也不要考虑。
只要站到楼下,你会想“我要去哪里,我要干什么”,你自然就会想跑,跑到100米你就会觉得还能跑一公里,跑到一公里就会觉得两公里也还行。

第二个原则,不管你今天跑得多厉害,有人跑到5公里了,你的意识,也就是你的骑手马上跟自己说,不行,昨天的天花板是今天的地板,我今天要跑6公里。结果你又跑废了。

就是说,我们的意识总是超前那个大象很远,所以我们可能还是要回来,对我们的大象说,第二天6:30穿跑鞋站在楼下依然是正确的,就这个目标量。

二三十天以后就会稳定成一个习惯,有意识的习惯变成无意识的习惯,一点点去改变潜意识的很多部分,同时我们会相信改变有机会发生,以及会相信好的方法论的确比烂的方法论更好。
老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规划就是做决策,做决策其实就是分配资源。我记得您讲过一个“二八定律”,还请您详细说说这一点。

古典:举个简单的例子,读书的时候,大部分人的问题就是推什么读什么,从书单的第一本书开始读。

其实,这第一个动作就错了。

大部分人习惯一上来就做目标执行,因为在中国的教育中,所有人从小到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执行。

好的计划应该是从选择开始做的,但人们没有习惯为选择付费。

比如读书,第一个要做的事情不是拿到一个书单,而是梳理一下我这一年面临什么问题。

这是第一层“二八”,解决20%的问题就能撬动整个人生,让你没那么忙就能改变很多,所以你要从困境中找“二八”。

第二层“二八”,你会发现值得读的书也很少,100本同类书里面,你能找到三五本就不错了。我的方式是看不同作者如何讲同一个定义,对比后你可以看出适合读的20%,这20%几乎就能涵盖这个领域80%的内容了。

第三层“二八”,打开书要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不要。你还是要看目录,找到你最想读的那一章节,读完不明白再往前走。

所以积累下来,这一年认真地读透2~3本书中间的1~2章,并且践行和落实下去,你会发现你要做的事情是比较少的,花的时间也是比较少的,关键是效率比较高。

反向来说,大部分人拿个书单从第一本书读到最后一本书,每本书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他可能极高效率在忙碌着,但总体来说,他的效率会极低极低。

普通人没办法想这么明白,也没那么多信息量,除了自己驱动以外,我觉得有一个外观的大脑蛮重要的。

不管是老喻您做的教育规划,还是我做的职业规划,本质来说都是一个聚光灯,或者信息库,帮我们筛选出很多个“二八”。

当你实在是不确定的时候,那就锁定那些你信任的人,他们能帮你找到“二八”,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规划的基本问题
老喻: “规划”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大家对这一点的理解还是有点儿模糊。

古典:我理解,规划是有两种意思的。

从物理上来说,规划就是为我们心中想创造那个东西,找到一个最好、最大概率的实现路径。手段包括资源的筛选、不断地对焦、动态的调整等等。

从内在来说,人是有控制需求的。

人被电击,电压越高就越痛苦。

有两个选项,一个是直接承受90伏的电击,你不能控制;


另一个是有一个按钮,你一按它就停止,但你要承受120伏的点击。

大部分人会选择有按钮的,而不会选择没有按钮。虽然他一次都不会用,但他还会选择,因为人需要有控制感。


从真实的功利实现的角度来说,总有一些选项、逻辑和方法,就认知差、资源差、技能差,能帮你更高概率实现你的目标。

另外一点,人类需要一套规划来提前预演现实,让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获得幸福。


我是觉得从这两个层面去理解规划,一方面提供幸福感,一方面提供功利性。
老喻:随着环境的变化,规划怎么样逐步实现,怎么样变化,怎么样调整,怎么样优化?

古典: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前几天我一个朋友,他的公司做得很好,但合伙人现在不太给力。他问我该怎么办?

我就问他,你总结一下你的合伙人的问题,他说了一大堆,他家里面有事、他不喜欢重复性的工作,他就不是一个擅长经营的人等等。

我就问他,这变化中间什么是结构性的、什么是周期性的,比如合伙人家里有事,心情不好,这是个周期性的,就是短期的,这些问题可以被忽略掉。

结构性的什么?比如说合伙人特别喜欢从0到1,不喜欢经营,公司现在进入经营赛道了,越往后面走,你们的冲突就会越大。再比如你们股权本身就不合理,你拿少了他拿多了。

结构性的问题值得重新改计划,但周期性的问题值得调整,就坚持计划。

比如,这段时间“双减”政策下,教培行业转型,前所未有地支持大家逃离这个行业,因为我跟很多大佬聊到,大领导说2015年就想整顿教培行业了。

所以2021年落实“双减”,这是整个教培行业和资本博弈了6年的结果,不可能再退回去,不要想着再待半年就退回去了。

  • 这是第一点,我们识别变化的程度。


  • 第二,个人要识别自己人生里程中间的结构性变化。

比如在28~35岁这几年时间,就是一个蛮重要的时间点,尤其是女性,在这个时间会结婚生子,跟谁结,在哪个城市,做什么工作,专业还是管理,可能都要做一个决定。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提前预估你发生了变化并且做储备,比如两个人过得很好,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生了孩子就掉回生存阶段,这都是对现金流考虑不够。

  • 第三,你要区分一下今天遇到的巨变,到底是因为你自己没准备好,就是自己没想明白变化,还是真正发生了变化。

比如35岁危机,那是为什么?因为谁都知道30岁以后,体力和能力会下降,你一定要从体力竞争型转为资源竞争型。

像老喻您二十五六岁已经完成这个动作了。

但大部分人35岁有危机,那是因为30岁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个危机,所以大家并没有识别到,所谓的时代巨变不是真的在巨变,而是自己没想明白。

我认为,规划至少能帮大家意识到周期性的问题、阶段性的问题,以及那些必然会遇见的变化,同时有预案去控制那些不可变化的就行了。

前面三点都是指向外界的,对于内在来说,有一部分很重要,那就是什么是中心,什么是边界。

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扰,你要明白什么是你的中心。对于我来说,咨询是我的中心,我永远不要离中心太远。

有了中心,就会有边界,在边界内你可能就是最强的,在边界外你就知道什么叫探索,什么叫做回去。

当一个人有了规划,对结构性的改变、周期性的改变有了理解,对自己的中心有了理解,又知道什么是边界的时候,基本上规划是不会出大问题的。

人生规划
老喻:您觉得,人生应该努力面面俱到,还是单点突破?举个例子,事业要兼顾家庭,还是为了家庭放弃事业?

古典:我觉得,人生应该面面俱到还是单点突破,取决于你是要走钢丝,还是要跳房子。

想象一下,两个楼中间啥都没有,钢丝都没有一根,后面还有人追你,怎么办?你只能选择单点突破,搏一把冲过去。

我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抱着特别深的感动,他们不得不牺牲兴趣爱好,甚至爱情亲情,他们必须考上大学,必须单点突破。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走钢丝,比如公司经营,又想做好产品,又要有营收,你就必须得平衡收益和付出,这种情况就是走钢丝,就是动态平衡,你必须得很小心地挪动脚步。

开阔的人生应该是跳飞机,白天的时候可以把事业照顾好,晚上回到家一心一意陪孩子。

我觉得这个就取决能力和当时的情境。

人生是什么,其实人生里面应该加上一些定语,就是当下的状况逼着你必须临空一跃,还是有很窄的空间可以动态平衡,还是你就希望快乐幸福地跳飞机,可以多目标平衡呢?
老喻:您做的是新精英的规划,比如大学毕业生的规划,那您能不能倒推一下,怎么看孩子的成长规划?包括您的想法、您的期待、您的判断,或者令您恼火的地方。

古典:我们真的遇到好多,本质上来说,中小学是教育文化的问题,再往前找,很多人认为是教育规划的问题,再往前找,你会发现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因为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很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再往前面找,你会发现是一个原生家庭或者是一个社会时代的问题。

社会在剧烈地动荡,它震荡着每个家庭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或者正确或者错误地被传到了孩子身上。

如果有人能够在前端做更多的教育规划,在后端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可能就会顺利很多。

难度在哪里呢?我去过美国、英国,了解过那边的教育规划,我很羡慕的就是那些小朋友从小学到大学,专业可能会动荡,但是升学的节奏、学的东西相对比较稳定,社会发展很平缓。

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概念的,也没有信心,他们并不知道什么能力会在未来真正地获胜,或者完全信任一些专家权威,他们本身没有定见。

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家长都把教育几乎等同于学校教育,那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提分教育,基本上没谁都没有人去管教育这件事,学校会觉得家庭的事,家庭说钱给了学校就是学校的事,反正大家都忙着挣钱。

老喻:我觉得您确实说中了关键,过去40年,整个中国发展突飞猛进,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这一代的教育,父辈的教育,爷爷那一辈的教育,跟现在的教育,完全不一样了。

去年,我跟一个朋友去露营,老外露营的风格是有一个清单,我发现个清单还是他爸爸传给他的,是他爷爷传给他爸爸的。

一方面是好事,说明我们中国特别新,我们有更多的创造力,更多的想象空间。但是,我们的确传承的一面似乎少了一点,基本工作都不熟,大家都是新手。

另外一方面,我曾经请教过一个犹太朋友,他本身是一个教育专家,他的孩子也成长得特别好。这位朋友就告诉我一件事,让孩子尽早地自己去做选择,让他去承担决策的结果。

我还挺意外的,三四岁的孩子谈什么选择和决策。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就是犹太人教育孩子的精髓所在。

犹太人在教育上非常厉害,其实整个大的传承来自于犹太人的社区,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庭学校社会得是一个完整的社区,通过互补的方式来干好这件事。

现在呢,大家同质化,学校在给孩子抓分,父母也在抓分,没有人教孩子那些对未来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比如他如何做选择,如何做决策,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如何培养同理心等等, 这种基础层面的东西似乎就缺失掉了。


古典:这里面最可怕的是家长本身被同质化。

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我们家小朋友,考试没考好,考了第五六名。我跟他说,太好了,爸爸这么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你,成绩低一名朋友多两个,恭喜你。

过段时间,我们想冬天给孩子的外公外婆在东北添置一个房子,那孩子就面临一个选择,参加7天的滑雪营,还是回东北。

我们就会跟小朋友讲,第一个你的命还很长,外公外婆的命很短,所以他们值得更好的。第二个十年以后想起来,你7天没有滑雪也没什么大事,但外公外婆能住在一个好的地方。

所以最后我们一起来选择,到底是回老家帮外公外婆把搞定房子,还是你自己在家参加滑雪营,小朋友自己就会理解这个选择,因为我们要选择更长幸福。

家长可以慢慢跟孩子聊,就会产生很多自己做决策的情境,他就有机会去做选择。


老喻:我觉得您教孩子还是挺有趣的,你会非常坦率地跟他沟通,完全像面对一个成年人,让他直接面对真实的世界,而不是跟大多数家长一样,对孩子连哄带骗。

如何制定规划
老喻:一个朋友问,我30岁了,之前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规划,我开始觉得规划这件事太重要的,但我茫然,现在如何启动第一步规划?

古典:我觉得得看这个人的特质。

人有两种,一种是进攻型的,对目标趋近比较敏感,他特别喜欢要东西;一种防守型的,对目标的规避特别敏感。

这种东西像是气质类型,小孩触摸得多和少会决定这个人的天生气质,这是无法改变的,不是人格也不是性格,更底层是气质。

如果这个人是防守型的,我建议从他的风险开始了解,你已经30岁了,想过35岁会不会被开掉,研究一下35岁为什么没有被开掉,从他关心的事情开始讲起。

如果这个人是进攻型的,我们可能会从兴趣、价值观讲起,比如一件事情爱不爱干,值不值得干,从这些方面帮他去做探索。

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人是进攻型,但是他处于生存期,我的建议特别暴躁,那就是直接找一个你能干、赚钱比较多,并且有空间的地方去做,累一点不要紧,因为你积累了足够多的资源,积累了足够的人脉,有足够的平台,你自然能看到你的选择。

老喻: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这二者怎么样结合呢?

古典:说实话,我觉得短期就没什么规划,就是见招拆招

我的建议是叫做“苍蝇原则”,就是把一只苍蝇和一只蜜蜂放到一个杯子里面,将瓶底朝向窗口。蜜蜂会一直去碰这个杯子,因为它有清晰的向阳性,结果它会累死在杯底。而苍蝇会乱撞,碰撞以后它会找到出口。


我觉得长期目标是应该像蜜蜂的,不用太长期,30岁以前3年,30岁以后5年,40岁以后5到10年,你应该有这么一个目标盯着你。

对于眼前的事情,直接区分什么是重要的A类的,什么是B类的,什么是C、D类的,重要紧急的赶紧干,不紧急但重要的有时间就干,其他的事情尽量别干。

真实操作的时候,大部分人往往会低估三五年持续做事情的成就,却高估这个事情的难。

所以一般近期我都建议大家用清单法来做,远期就用拆目标的方式来做。
老喻:下一个问题是一个35岁+的宝妈提的,关于AI机器人有很多种说法,未来会替代很多工种,她问我该如何规划我的职业?

古典:我很认同一个说法,你把工作可以分成两个维度,一个叫复杂决策和高创意,一个叫高社交。

你会发现,AI特别不擅长社交,您刚才说跟AI下棋没有乐趣,它不理人,选择下棋伙伴,正常人是不会选择AI 的,因为它不懂人。

第二就是复杂决策和高创意,我觉得这方面被AI攻克还是需要好多好多年,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完全理解。

其实,如果你认真带娃,你会发现带娃就是一个高复杂、高决策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是不会被取代的。

总的来说,我觉得你要想的是高复杂、高决策、高社交的工作。如果你是个产品人,创造美好的作品;如果你是个经营人,玩新的社交方式;如果你是一个复杂的CEO,那也不要紧,你是玩人的,永远不会出问题。

所以往这些方面发展,同时要规避做那些重复性的,以及低社交、低复杂程度的事情。
孩子的规划问题
老喻:孩子几岁开始做规划比较合理?如何把18岁前的教育规划和人生规划衔接起来?

古典:这位提问的家长,第一个,你要把目光从孩子身上移到自己身上,如果你对于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以及你对于社会会发生什么改变没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你很难给孩子做规划。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是6岁,那他真正要活的世界是在30岁、40岁左右。也就是说,2050年的世界大概率会是怎样,不会是怎么样,你得有一个概念。

第二个,我不建议把教育规划和人生规划对立起来,因为人生的前半段更多是吸收,后半段更多是输出,中间有很多小循环,有的吸收有的输出。

所以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是教育规划,一部分是职业规划。

对孩子来说,我会觉得说每个阶段的任务不同,小朋友五六岁之前,我对他的期待就是不生病、不抑郁、自己照顾自己。

到了学校阶段,我觉得孩子慢慢需要对于自己的学习习惯,对于自己在什么方向有优势,什么地方差一点,对于自己的体能会有更多的理解,包括运动上你是敏捷型还是力量型,你是语言能力好还是数学能力好,你得有一个概念。

我觉得就在保证不生病,不抑郁、自己照顾自己的前提下,让他有机会遇见自己的天赋就可以了,这个是小学阶段。

到了初中,的确得面临是不是要做学术性的提升,因为未来中国将会职高分离。

有几个重要关键节点,学技能还是做学术,在高中主要是选城市、选专业和选大学,大学毕业以后是选公司、选所在地、选行业,大概28岁左右选择要不要婚恋,选所在的城市,30岁要选择要专业还是管理。

基本上人生这几个大的节点,你抓住了就不会差,其他的只要保证不生病、不抑郁、自己照顾自己就好了。
老喻:我想起一个词就是叫“过早优化”,很多时候咱们父母可能对于孩子真的过早优化。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弹了几下钢琴就觉得他是钢琴天才,就奔着这个去走。人类漫长的童年,我觉得孩子需要的是安全试错的机会,他能够广泛地去试错。

在国外,很多大神级的人物,本来是学历史的,突然一下子变成了计算机大神,或者这个人本来是学什么的,突然一下跳到文科也能成为文科大神。但是,在咱们的身边,这类事就特别少发生。

古典:很多时候,我们会自我设限,给自己一个框框去钻进它。


我有一个朋友天天跨界,原来是搞国际贸易的,电影拍得也蛮好,现在开始做APP做得也不错。

他说, 第一我相信自己投入时间在一个足够小的领域能迅速成为第一名,或者是要成为前几名。

第二我一进去就学习这个行业里面最好的一批人,我会找出一两个我喜欢的优点,拼到一块就是我的。

重要是他的家庭或者他自己,从小没有划定说你就是为了做一个金融分析师,或者什么职业而努力的。一个人没有被工具化,那是很好的。

中国的孩子在国外,很多就是当律师的、搞金融的,从小被忽悠,慢慢他就会主动抗拒一切跟这个方向不同的目标,这叫“目标窄化”,你看不见身边的很多机会,就会盯着一条路往前走,那你其实就没法应对变化。

老喻:一位我特别喜欢的校长说过,应该尽早让孩子低成本地把将来步入社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先模拟一遍。当然即使模拟了,到了大学阶段或者大学毕业之后,孩子还会面临一些可能需要去试错、调整的,我觉得这些都非常正常。

古典:我自己是特别喜欢骑越野摩托车,糟糕的越野摩托场地和好的场地的区别是什么?糟糕的场地,导游就给你划条路出来,你照着开就行了,不会出事。

顶级的场地,路是乱七八糟的,但边界特别好,你撞上一个会出事,但在里面你可以随便搞。

好的教育是把边界做出来,把防护栏做出来,告诉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干,但哪些事情可以随便搞,烂的教育是告诉孩子你就这么干,哪都别看。
老喻:在教育方面,可能有几本书就是被称为经典之作,就是一本是《园丁与木匠》。

高普尼克教授非常睿智,她说父母是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像您刚才所说的越野摩托不要出现不可挽回的事件,她又说了混乱是童年时期特别具有创造力的一件事,父母不应该把这种混乱给抹杀掉。

回头想想看,咱们有可能在一些关键性的事情上缺失了,比如他出现大的心理波动,甚至于做出了极端事件。
答疑部分
老喻:有的朋友说他的孩子的性格特别佛系,非学术能力强于学术能力,所以他觉得孩子参加高考可能就不容易取得好成绩,这样的孩子如何规划未来?

古典:我觉得,孩子分不高,很难说明他学术能力不好。一个孩子玩王者荣耀,天天逐帧逐帧地看人家打视频,分析动线和各种打法,那这个孩子学术能力好不好?

我是觉得,你要明白学术能力强不强,在于他愿意在研究的路上,在抽象思考角度,用符号思考角度是不是很沉迷,而不是他的分数好不好。

另外,学分高也不一定是他的学术能力强。

我举个例子,我是奥物的第三名,我是有机会保送北大物理系的。我的物理老师跟我聊了很多,他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他说你以后的工作就是这条线,你要思考它会怎么折射,它的速度是什么,它会去哪里。我说这事我干不来,所以后面我是自己考的大学。

我觉得学生课程成绩不好,第一,看看有没有他特别适合的技能,我真的不认为比较好的技能会是一个坏选择。

我自己有一个企业家小团队,我们团队有一个大姐,她的孩子就在力排众议之下学了艺术,现在才高二,已经有很多外面的公司去找他画原画。

第二,我深度研究过国内的新东方和蓝翔,这些人在工作中,不管是职业收益,还是职业教育中间获得的品格提升,一点都不比一个三四流大学混日子的学生差,甚至比他们优秀非常多。

第三,我觉得学术能力不好不是重点,而是他哪个非学术能力好,你要以这个为圆心去拓展更多的可能性,让他有机会遇见自己的天赋。

至于说他成绩好还是不好,未来中国继续教育的机会有蛮多的,其实无所谓。
老喻:孩子的英语很好,他是否要初中就读国际学校,还是可以观望到高中再决定,这个背后其实是一个选择。

古典:从孩子本质来说,接受比较好的学习体验是上国际学校。

我觉得本科教育遇到好大学是很精髓的地方,孩子如果有机会去国外读一个顶级的本科,他可能高中就得去。

从家长的角度看,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初中到国外就不回来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像美国那么超然,东方家庭中父母对孩子付出比西方家庭更多,但他的期待也会更多,我觉得也蛮合理的。所以这一点,家长也得综合考虑。

最后,我觉得中国今年的局势,据我所知,上国际学校还是蛮难的。

我觉得初三是个分水岭,未来国际学校到某一届以后,可能就不会继续招生了,或者招录也对接不到外面的学校去。所以我觉得初高中去做这个选择是必要的。

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别乱猜,如果有可能,可以出国走一圈。

  • 第一,去当地的高中、好的本科大学看一看。

  • 第二,如果认识已经在那儿上学的人,找几个留在那儿的人,也找几个回来的人,听一听他们的想法。

  • 第三,你可以找一些咨询公司问一问,我建议是先体验,听一听双方的意见,再跟孩子开个家庭会议,把这个事给定下来。

有人会说孩子没有能力做决定,孩子在自己身上做决定不会比你强,这都是个幻觉,毕竟家长也不是都懂国外。

我觉得两个环节很重要,一是体验搜集信息,二是认真聊一聊,你可以跟孩子说,妈妈很舍不得你,这也是你的需求。

综合这一切以后,什么答案都可以。因为一个家,和谐是最重要的,尊重每一个人,只要每个人对选择不后悔,那就是一个好选择。
直播预告:1月,老喻将分别对话古典、粥左罗和敬子,跟3位老师一起看教育、聊未来。

1月18日,老喻对话粥左罗,谈谈如何治愈孩子的“拖延症”,以及有效提升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扫码预约,才能准时观看直播哦!

往期精彩

规划师

  小学老师挑动全班霸凌7岁女生:教育的最大罪过是“只教书不育人”

好文推荐

 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了……

儿童影单

 这6部高分教育纪录片,揭示了教育的真相!

新课上新

 管教孩子时,明星家庭都在学的4字教养法,比打骂吼管用100倍!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双向复利

什么叫作失败?
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
--菲里浦斯
本文将围绕指数和对数的“可逆”展开。
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大家温习数学,而是探索以下重要且有趣的话题:
1、聪明的试错,是一个逆向复利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以指数增长的速度,逆向逼近正确答案;
2、绝大多数成就的取得,都是通过复利效应实现的。但是,复利很难。本文我将讲述复利的双向测试,为靠谱的复利搭建一个可计算的脚手架;
3、两头求极限,才是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中最重要但却被忽略的部分。
4、凯利公式给出了一个最大收益与下注比例之间的数学关系。该公式是在基于概率的复利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取对数然后求导得出的;
5、既然说到了对数,自然要说一下神奇的自然对数e,以及自然增长的极限
以可感知的方式来重温对数,能帮助我们从底层理解这个世界的算法。
log10(10)
《鱿鱼游戏》中的第五关,是“跳玻璃桥”。
有16位选手按照顺序过一条玻璃桥。玻璃桥由18节构成,每节有左右两块玻璃,一边是普通玻璃,一边是强化玻璃。
游戏规则是:参赛者必须正确分辨出普通玻璃和强化玻璃,若踩到普通玻璃就会当场摔死,一路踩到强化玻璃才能过关。
二选一,即使靠蒙,胜率也高达50%。
然而,虽然每一节的变化只有2,两节的变化也就是2✖️2,连续18节的变化是2的18次方,却高达262144种。
这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
要想连续18次都蒙对,成功的概率是(2的18次方)分之一,也就是约为30万分之一,约为死于从楼梯上摔下来概率的二分之一。
然而,在《鱿鱼游戏》里,最终有三个人过关,除了靠玻璃厂师傅肉眼辨别出来的较少环节,主要都是以人命为代价蒙出来的。
理论上,如果人们不自相残杀,即使是靠蒙,活下来的人也应该多于三人。
为什么一个成功率只有近三十万分之一的游戏,仅仅靠十几个人就能打通关呢?
因为这是18个串联在一起的二选一,18个人用命去蒙,相当于一个逆向的指数效应,可以用非常有限的测试,来找到262144种可能性中唯一正确的可能性。
我称之为:逆向复利
如各位聪明读者都知道但可能早已忘记的数学,玻璃桥游戏的巨大不确定性(262144种)是来自指数增长,而消除不确定性则是靠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对数函数。
log10(100)
先来玩儿一个简单游戏:
已知有两个抽屉,各有一黑一白两个盒子,一共四个。其中一个盒子里有颗大钻石,猜中了就归你。
你可以问任意问题,主持人必须回答,但只能说“是”或者“不是”。
请问你最少要问几次?
也许你在宿舍生活时,玩儿过类似的游戏:通过不断问问题,获得“是或不是”的反馈,然后一步步解出谜题。
答案是你需要问两次:
第一次:是在左边的抽屉里吗?
(是,则左;不是,则右。)
第二次:是在黑色的盒子里吗?
(是,则黑;不是,则白。)
这是一个简化版的“过玻璃桥”游戏。
有算法的瞎蒙,有时候并不蒙瞎。
近300年前,牧师贝叶斯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
  • 他背对一张桌子坐着,桌子上有个白球,他并不知道白球的位置。

  • 然后,他让助手随机往桌面上扔黑球,黑球落在桌子上的位置完全是不确定的;

  • 接下来,每放完一个,他就问助手白球相对于黑球的方位。比如,助手说白球在黑球的右边,他就猜也许白球在靠右一点儿的位置;

  • 然后,助手又随手扔了一个黑球,并且告诉他这个白球是在黑球的左边。于是他更新了猜想,可能白球并没有那么靠右;

  • 就这样,扔的黑球越多,他就越能逼近白球真正的位置。

这个“无聊”的游戏靠谱吗?
该实验中,仅用模糊的相对关系,就能逐步推断出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会另外在一篇《逆风而行》(关于压力差和概率差)的文章中再谈及。
事实上,贝叶斯的这个思想实验,是对休谟的因果怀疑论的反击。结果,产生了一种“由果推因”的逆概率计算,迄今仍在深刻改变这个世界。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瞎猜,要猜到什么时候?
和过玻璃桥一样,贝叶斯的计算,也有一种逆向的指数效应,能够快速逼近白球的真正位置。

log10(1000)
在过玻璃桥游戏里,每一节的变化是2,连续18节的变化,就是2的18次方,这是一个指数运算。
计算结果,是262144种变化。
那么,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共有262144种变化,但不知道玻璃桥有多少节,该如何计算呢?
这就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对数运算。
    如果a的x次方等于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 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对数的意思是: 用几个数与自己乘在一起会得到另一个数?
    例如2的三次方是8。那么反过来,多少个2相乘可以得到8?
    通过对数运算可知,log2(8)=3
    在过玻璃桥的游戏里,2的18次方等于262144,那么:log2 (262144)=18。

    指数运算,能够迅速将一个数字变得非常大;

    对数运算,能够迅速将一个数字变得非常小。

    二者放在一起,是一种双向的“复利效应”

    log10(10000)
    关于不怕失败,主动试错,已经是老生常谈。

    《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道:

    “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为什么要趁年轻犯错呢?什么是聪明的犯错呢?
    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所谓专家,就是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犯过了所有的错误。
    以下图为例:
    你要找寻图形中藏宝的小方块,即使你只能像过玻璃桥那样去试,一次猜一半,你也会以非常快的速度逼近宝藏。
    但是,要有以下前提:
    1、有边界。即使逆向的指数效应很强大,但也很难解决没有边界的问题;
    2、有算法。例如过玻璃桥看似残酷,但其实是由一连串二选一的问题组成,数学上可以计算,能够不断逼近答案;
    3、有反馈。猜对玻璃,活命;猜错玻璃,死掉。但是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假如只是一个游戏(并不是真的死掉),其实猜对或者猜错,就信息的传递而言,是等价的;
    4、能遍历。参与游戏的人不仅要犯掉所有的错误,还要能够在犯错之后活下来。对创业者而言就是在钱花光之前快速犯错然后找到活路。
    可口可乐公司的CEO詹姆斯.昆西说:“如果我们不犯错,那就表明我们工作上都不够努力。”
    奈飞的哈斯廷斯认为:“我们必须要冒更多的风险……去尝试更疯狂的事情……。”(本月22日,奈飞一夜之间市值蒸发3100亿。)
    贝佐斯将极可能是错误的“大胆押注”视为实验品:

    “既然它们是一次实验,那么你肯定就不能提前知道它们会产生怎样的作用。毕竟实验究其本身来讲就是一件容易失败的事儿。但只要有几个巨大的成功就能弥补你所经历的无数次的失败。”

    然而,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我们这个演化的世界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成立。
    即使你勇于失败,不断探索,假如你的犯错不够聪明,不够随机,运气不够好,成功照样不会来临。
    聪明而主动的犯错,需要有边界、有算法、有反馈、能遍历,也需要一些疯狂、随机和冗余。
    哈耶克说:
    虽然进化经常被总结成“适者生存”,但推动进化进程的却往往是不适者。尽管我们总是本能地以为复杂问题需要精心设计的解决方法,但进化却毫无规划可言。

    复杂得惊人的事物是在简单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尝试已有事物的不同版本,剔除失败,复制成功经验。
    所以,成功学最大的问题是,忽略了那些事后不再发声的失败要素,简化了因果,甚至颠倒了因果,并且认为成功可以被设计,被简单复制。

    log10(100000)
    对于人们热衷于探寻模式和设计因果,哈耶克批评道:
    人们总以为自己能设计出这样或那样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对要设计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经济学的独特职责就是展示人们的这种无知。
    哈耶克的这句话,尤其适合应用于教育领域。
    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以前是为了培养技能,可以上生产线纺纱造车。现在早变了,漫长的求学生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冗余机制。
    对一个孩子而言,在被保护的童年与青少年期间,低成本地去犯人生当中所有可能的错误,也许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如哈耶克所言,教育应该允许孩子通过犯错,暴露出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愚蠢。
    可事实呢?犯错、无知,是学校里最无法容忍的。
    于是,可笑的事情出现了:一个人经历了十几年的教育,不断追求如何将这辈子几乎都不会再用上的知识做到“不出错”,不断地将那些严丝合缝的因果关系背得烂熟,最宝贵的个性因为无法显现而被磨灭,无价的多样性被统一的生产线加工成一个模子。
    可是,我们眼前复杂的现实世界,越来越像休谟在几百年前所说的:
    “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关联在一起。”
    产生于工业革命年代的传统教育,早已无法应对非线性的、不确定的当下。
    如果传授确定性知识的教育只是成为一个智力测试系统,以摧毁人才的方式来选拔人才,那么这一代价对社会、对个体而言都太昂贵了。
    女子学校创建了一个名为“失败”的项目。负责人雷切尔·西蒙斯说了一句非常贝叶斯主义的话:
    “我们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失败并不是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而是学习过程中的特征。
    教育教会我们学习和思考(指数式增长),更是教会我们如何挖掘自己独一无二的宝藏(对数式逼近)。
    大自然实现了某种有算法的随机性,学校也应该如此。
    所谓因材施教,不是定制名表,定制名包,而是提供一个有算法的系统,并且通过模拟真实的现实世界,让孩子自由探索,大胆犯错,无所顾忌地暴露自己的无知,呈现自己的天性,从而发现自己的禀赋,点燃愿意终其一生去努力的理想。
    接下来,我要通过可逆的指数和对数运算,讲到复利的双向测试。

    log10(1000000)
    “奇怪”的是,对数的发明先于现代指数。原因是对数当时在航海与天文学领域太实用了。
    对数可以将高级运算降为次级运算,例如化乘方开方为乘除,化乘除为加减,从而极大降低了运算量。
    指数和对数互为“反函数”,二者之间是可逆的关系。
    先看从指数到对数:
    我们把k输入到上面的运算器,经过指数运算,得到a的k次方,再代入对数运算,又输出了k。
    再倒过来,看从对数到指数,一样是输入K,输出k。
    如上运算器,我们可以从左边输入,右边输出;也可以从右边输入,左边输出。
    就像贝叶斯提出的逆概率,从而实现了可以“由果推因”,如上的双向运算,既是由因推果,又是由果推因。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自己的信念。
    例如,假如你看到:
    某人非常聪明并且努力,所以在房地产行业赚到了很多钱。
    你就可以做一个双向测试:
    • 从“非常聪明并且努力”,可以推出“在房地产行业赚到很多钱”吗?

    • 从“在房地产行业赚到很多钱”,可以推出“非常聪明并且努力”吗?

    如果不能,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那个信念。(这仅仅是个未必完备的思考实验。)
    以下我要讲的,绝非用公式包装成功学,而是分享一个有趣的“感知”。
    我相信,如果你懂得创业,又懂指数和对数,一定能对如下内容会心一笑。
    先定义一下,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大多是通过大规模复制实现的
    企业复制产品,个人复制IP,基因复制生命。
    成功的复制,就是将某样有价值的事物重复足够多次,从而实现复利。
    越厉害的复制,越是有指数效应,并且边际成本递减,还能形成网络效应
    那么,复制什么呢?
    在指数运算里,复制的是底数。例如,2的18次方是262144,其中底数是2,指数是18。
    回到创业。
    众所周知的精益创业,其核心思想是,先在市场中投入一个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以期适应市场。
    精益创业的三个主要工具是:“最小可用品”、“客户反馈”、“快速迭代”。 
    在大规模复制之前,创业者必须以最小的成本和有效的方式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有价值的认知。
    快速地去蒙,聪明地去试错,就像贝叶斯身后乱扔的球,以及过玻璃桥的大胆一跃。
    这个有价值的认知,就是指数运算和对数运算中的底数。
    • 创业的第一阶段,从0到0.1或者从0到1,像是一个对数运算

    • 在经过验证和迭代后,再实现爆发式增长。像是一个指数运算

    阿里云总裁认为技术只有两个核心价值:
    第一对于验证成功或接近成熟的业务,快速规模化,实现指数增长。
    比如从 1-10 用了 10 天,那你从 10-100 应该只用两天或一天。
    第二、要帮业务团队快速试错。
    让产品快速上线,别在乎什么架构,有反馈才知道这个业务行不行,能不能活下来。
    所以,创业的过程,交织着对数运算和指数运算。我们需要从两头分别输入数字,往返测试,以求发现内核,然后进行大规模复制。
    一头计算作为复制内核的底数(对数函数是求指数而非底数),一头计算指数增长的规模。
    我在《人生算法》里,将此拓展到个人的演化:
    • 上半场,是一个切割钻石的过程,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找到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小的那个内核。

    • 下半场,就是如何通过复制,令最小的内核最大化。

    为什么要用“最小内核”来做指数运算的底数?
    复利增长的关键是复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物理意义上去掉多余的部位,信息意义上去除噪音,能够令最小内核的复制更可持续。
    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打破和重建。新晋导演章子怡认为,导演就是一个“打破瓶子”的过程:“你得把瓶子打碎了,钻出来透口气,再钻进另一个瓶子里。”

    尼采错了,并非“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而是你的强大需要通过杀死“不够强大”而呈现出来。

    正如演化算法的三部曲:变异,选择,复制。
    变异是某个认知,这个认知以某个最小化产品的形式被放在具体环境里,通过与环境的双向选择而不断迭代,一旦其生存模式被验证,就大规模复制。
    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其成功的最大秘密是:找到可大规模复制(具有连续性)的“大概率事件“。

    log10(10000000)
    事实上,马斯克总是提及的第一性原理,也包含了类似的双向推导。
    先前,人们对“第一性原理”的理解主要是:
    把一些事情归结为最基本的原则,尤其是物理定律,少一点儿类比,少一点儿夹层解释。
    但其实不止于此。
    马斯克说,另一个方法是:
    在极限中思考问题。
    如果你在思考一件事情的同时,把它扩展到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或一个非常小的范畴,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举个例子,不管是造电动车还是火箭,假如零件太贵,成本太高,你就可以想:
    • 如果每年的产量是一百万台呢?那还贵吗?

    • 如果一年一百万台还是很贵,那么数量就不是你的东西贵的原因,根本问题出在设计上。

    • 这样一来必须改变设计,改变零部件,从根本解决价格问题。

    这个,是从规模极限去推导。
    然后,倒过来,从基本单元的极限去推导,一直到原子层面。
    例如生产火箭,一直拆解到初始的资源和原料:
    • 如果你看一下火箭的原材料,你会发现原料有铝、钢、钛合金、特种合金、铜等;

    • 每个部件的组成元素的重量是多少,原材料价值是多少?

    • 在不改变原材料的情况下,以上几个问题为火箭的成本设定了渐近极限。

    • 更进一步,把原子排列成最终的形状,这将是你产品的最低成本。

    在马斯克看来,产品的制造成本渐进式地接近其原材料价值。
    所以,关于产品的第一性原理是:
    尝试想象完美产品或技术,不管它是什么。然后思考:原子怎样才能完美地排列?进而找出如何获得这种形状的物品。
    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停留在“夹层”。从观念上固守已有的东西,倾向于使用他们熟悉的工具和方法。
    马斯克的思考方式是,通过双向推导:
    • 我们一方面可以去发现规模效应下的完美产品(指数运算);

    • 一方面去创造工具、方法,找寻材料,从原子层面构建基本单元(对数运算)。

    从因到果,再从果到因,双向推导至极限,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log10(100000000)
    在《鱿鱼游戏》中的第五关“跳玻璃桥”,一个人向前跳,不管他踩中了钢化玻璃,还是不幸踩碎普通玻璃,都为团队提供了信息。
    这种信息,是通过消除不确定性来实现的。
    就信息本身而言,“正确”或者“错误”,是等价的。不同的是,“正确”的人有机会再去踩下一关的玻璃。
    那么,该如何度量信息呢?
    香农引入了“比特”的概念。
    比特来自二进制,香农认为可能拥有的最简单的信源,就是抛硬币,正或反,是或否,1或0,这是可能存在的最基本的信息。
    就像信息的原子。
    比特是在两个等概率的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后所产生的信息量。
    所以“一台拥有两种稳定状态的设备……能够存储1比特信息”。
    回到开始的猜钻石游戏,你需要多少信息?
    • 在左右抽屉里二选一,对应1比特;
    • 再在黑白盒子里二选一,对应1比特;
    所以你总共需要2比特,以实现在四个盒子里选出一个。
    玻璃桥游戏里,总变化高达262144种可能性,但因为这是18个串联在一起的二选一,我们算一下需要多少信息:
    也就是计算262144以2为底的对数:log2262144=18,相当于2的18次方的逆运算。
    为什么计算对数?
    因为:采用概率分布的对数作为信息的量度具有可加性。
    由于求对数,所以有一种逆向的指数效应。其所产生的加速效应,我称之为逆向复利
    过玻璃桥的变化虽然很多,但信息只有18比特。
    那么,每跳一个人,不管是否掉下去(就像抛硬币无论正反面,获取的信息是一样的),就获得了1比特。
    当然,如果没掉下去,就又多了一次下一轮的测试机会。
    由此,每跳一次,就获得了一个信息,也就消除了一部分不确定性。教科书对此的描述是:
    香农将热力学的熵,引入到信息论,因此它又被称为香农熵,或信息熵。
    在信息论里面,熵是对不确定性的测量。
    在信息世界,熵越高,则能传输越多的信息,熵越低,则意味着传输的信息越少。其公式如下:
    其中p(xi)代表随机事件X为xi的概率。
    还是以扔硬币为例。
    扔一次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p1=0.5, 出现反面的概率也是p2=0.5。
    所以,根据公式计算:
    H = -(0.5✖️log2(0.5) + 0.5 ✖️log2(0.5)) = 1比特
    但是,如果这枚硬币被做了手脚,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7, 反面是0.3。那么“扔一次这个硬币”这个事件的信息熵是多少呢?计算如下:
    H= -(0.7✖️log2(0.7) + 0.3✖️log2(0.3)) = 0.88比特
    假如你去玩抛硬币的游戏,而且你知道有一桌的硬币做了手脚,正面概率是70%,那么你一定会选这一桌,并且每次都押正面,因为其信息熵更低,这意味着该“不确定性”比公平的硬币降低了。
    在《鱿鱼游戏》里,那位玻璃厂的老师傅,就是靠自己的专业,降低了自己每一次蒙的行为的信息熵,就像上面那个做了手脚的硬币。
    因此,他消除不确定性的“能力”更强。

    log10(1000000000)
    再说回复利的主题。
    复利的基本公式,是一个指数运算。
    复利算起来很简单,实现很难,原因见《复利的谎言》:
    • 真相1、世界被随机性主宰;

    • 真相2、连续性很难实现;

    • 真相3、现实是不均匀的;

    • 真相4、回报是不对称的;

    • 真相5、筹码是有限的。

    用复利公式来描述以上几点就是:
    1、利率r(回报)与期数n都是说不准的;
    2、比较好的回报r,期数n总是不长久;
    3、利率r(回报)总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
    4、现值PV(投入本金)大,终值FV(最终收益)未必大;
    5、以总值论,本金太小。以比例论,本金撑不到赚钱的时刻。
    那么,复利公式还有用吗?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用概率来描述一个事件,是理性且智慧的。
    复利公式也不例外。
    确定性下的复利公式是:
    但是,现实世界的回报r并不确定,那么我们用概率来描述。
    举例:若一投资有60%的获胜率(p = 0.6,q = 0.4),而投资者在赢得赌局时,可获得一赔一的赔率(b = 1)。为了避免爆掉,所以下注者每次会控制下注比例,假设是x,那么连续下注n次,期望值计算是:
    f(x)=(1+x)^(n✖️0.6)✖️(1-x)^(n✖️0.4)
    如上,这其实是一个概率世界的复利公式。
    首先,这里仍然有一个重要前提:期望值为正。否则就是赌博。
    这时,我们会发现,下注比例x太小,赚不到钱;x太大,可能会爆掉,以致无法实现遍历性而“享用”正期望值。
    有没有一个方法,可以控制x的数值,就像用开关控制水量一下,调节每次下注的比例,在确保不会爆仓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转化为数学问题,就是求上面f(x)的极大值。
    当年索普向香农请教期望值优势下的下注比例问题,香农向他推荐了自己同事凯利的一个公式。
    与索普自己的信息熵公式有点儿像,凯利公式是对概率世界的复利公式取对数,然后求极值。
    凯利公式的目标是:最大化资产的增长率,也即最大化对数资产的期望值
    设开始时的资产是1,每次下注的比例为f,有p的概率会以b的赔率赢钱,资产的对数期望值计算如下(就是对概率下的复利公式两边取对数的结果):
    要找到最大化这个期望值f,只需E对f的导数值为零:
    求解上述方程,得出凯利公式:
    用图形,更容易看出凯利公式的工作原理:
    横坐标是下注比例,纵坐标是回报。下注小,安全但回报低;下注大,极可能回报也不高风险却很大。
    凯利公式帮助我们找到图中的峰顶,对应的就是最佳下注比例。
    人的一生,是由很多个下注串起来的。虽然不像过玻璃桥那么非死即活,但一样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每次做决策时,计算一下输赢的概率,算一下回报,并且随时提醒自己控制好下注的水龙头,千万别All in。
    凯利公式的工作原理图最上方的那个点,也许是我们想在人生中找寻的位置:活下来,活好

    log10(10000000000)
    如上所述,对数与复利式的增长有关。
    假设我们往银行存1个亿,银行的年息是100%,如果每年产生一次,那我们可以知道一年到头你的账户总额(单位:亿元)是:
    但是如果我们换成一个月产生一次利息,然后你又把每个月的利息重新存入本金,那你一年到头的账户总额是:
    进一步,我们换成一个天产生一次利息,然后你把每天的利息重新存入本金,那你一年到头的账户总额是:
    假设银行愿意每秒付利息,你也每秒取出利息再存入,利滚利会不会涨上天呢?
    并不会,你的银行余额是2.7182817813元。
    所以,1元钱存1年,在年利率 100% 情况下,无论怎么利滚利,其余额总有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e≈2.71828…。
    e,作为数学常数,是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亦称自然常数、自然底数,或是欧拉数。
    在谷歌2004年的首次公开募股,集资额不是通常的整数,而是$2,718,281,828,正是来自e。其2005年的一次公开募股中,集资额是$14,159,265,与圆周率有关。
    e和π,的确是两个最神奇的数字了。
    e的本质,是自然增长的极限。
    e在自然界无处不在,最有名的是等角螺线,又叫对数螺线生长螺线。
    例如:
    还有:
    • 昆虫以等角螺线的方式接近光源;

    • 蜘蛛网的构造与等角螺线相似;

    • 旋涡星系的旋臂差不多是等角螺线。银河系的四大旋臂的倾斜度约为 12°;

    • 低气压(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的外观像等角螺线。

    雅各布·伯努利格外喜欢等角螺线。他发现了等角螺线经过各种适当的变换之后仍是等角螺线,并对此十分惊叹和欣赏。
    • 放大和缩小后的对数螺线,和原图形相似。

    • 还有旋转的自相似性:旋转后的对数螺线,和原图形相似。

    于是,雅各布·伯努利要求将等角螺线刻在自己的墓碑上,并附词:
    纵使改变,依然故我。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