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维度

人的命运,是一连串决策与运气的叠加。

米塞斯给出了“行动人”的定义,在他看来,每个行动都是一次选择,行动者在替代手段中取此舍彼。

每个行动,犹如围棋的每个棋子,最终构成了完成的棋局,评价了一个人的此生。

决策,是面向未来分配资源。其中,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本文构建了一个四维架构,用于帮助我们思考不确定情况下的“连续决策”。

换而言之,我打算为评价“行动人”的行动提供一个完整框架:

1、基于时间整体性的;

2、基于取舍空间整体性的;

3、基于资源整体性的;

4、基于行动人在过程中自我进化整体性的。

  • 在一个单边上涨的市场里,人们热烈追逐收益最大化;

  • 当市场开始调整或回归均值,未曾经历完整周期的人们对风险猝不及防。

在《人生复利训练营》第一期的进行过程中,我发现本文关于“决策维度”的描述,有助于理解概率起伏下的复利计算,从而实现在规避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决策的维度,是某种可视化的隐喻。其涉及到的计算大致是简单且严谨的,例如“胜率、赔率、期望值、下注比例、贝叶斯更新”等等。

我的构建照例是脚手架而非“理论”,供诸君踩踏以及拆除。

以围棋为例,棋盘是二维的,但高手往往有超越二维的“感觉”。

吴清源先生把“21世纪的围棋”称作“六合之棋”。所谓“六合”,在古文里是宇宙的意思,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上下的天地。

东南西北,是二维的棋盘。而“上下”,则包括了棋的(且不止)“厚薄”,是第三维。

在吴清源看来,围棋的目标不是局限于边角,而是应该很好地保持全体的平衡,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看待。

他认为: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这就是“六合之棋”。

可是,如何评估厚与薄呢?

棋手将着眼于全局和长期收益的行棋组合,称为“厚势”;将眼前和立即变现的行棋组合,称为“实利”。

AI下棋相比人类最厉害的地方,是形势判断。

形势判断里最难的,是对“厚薄”的判断。

棋子的厚薄,是一种垂直于棋盘之二维的第三维属性。

从投资的角度看,“升维”来自跨期决策中对时间这一要素的考虑,并通过资源配置适应性学习,实现最终收益的最大化。

前阵子,某资本大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单日亏损”:

他的基金净资产峰值高达150亿美金,杠杆比例长期维持在3~4,所以总资产高达800亿美金。

因其三只重仓股都在最近有过单日暴跌30%以上,人们猜测仅在这三只股票上的亏损就达100亿美金,约是其净资产的2/3。

还有各种更糟糕结果的传闻......

都知道杠杆危险,为什么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无法幸免呢?

我对该传闻的总结是:一个因为运气发达的人被运气报复了

由此,我更发现了一个秘密:

许多“赌徒”压根儿不懂基本的概率常识。

广义而言,人是一种好赌的动物。

一个人的诞生,就是中了“卵巢彩票”头奖的结果。

有一次,美国强力球彩票头奖高达15亿美金,其中奖率约为三亿分之一。

对比而言,人一生中遭受雷击的概率约为13500分之1,约为中彩票头奖的两万倍。

不那么精确的比方是,一个人中15亿美金的彩票头奖,相当于一辈子被雷劈了两次。

你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中奖率,至少也是数亿分之一。

正如地球上的生命之于宇宙,也是一个超级彩票大奖。

人生有很多时刻,需要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这也似乎有点儿像“赌”。

所以,普通人学习一点儿原本发源自赌博的概率常识,也很必要。

本文将系统化地梳理一下“赌”的三个关键知识点:

1、胜率;2、赔率;3、下注。

即使是投资领域的不少专家,都在这三个简单的概念上犯晕。

进而,我搭建了一个“四维一原点”的模型,供高手批判。

文章开头,还是要强调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废话):

  1.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帮助赌徒战胜现代赌场。

  2. 再厉害的公式,也无法挽救期望值为负的赌博游戏。

  3. 在股票市场上战胜指数,也是极其艰难的事情。

  4. 普通人更别去玩儿期货等连对手都不知道是谁的赌局。

  5. 即使是顶级聪明人,也别抢“运气”的功劳,否则会被“运气”报复。

先简单地描述一下三个关键概念:

一、胜率

胜率=成功的概率=成功的总次数/(成功的总次数+失败的总次数)

例如扔一个标准的硬币,你压正面,扔了100次,50次是正面,胜率就是50%。

假如玩儿扔骰子游戏,你压数字6,数学意义上的胜率是1/6。

二、赔率

赔率=获胜时的盈利/失败时的亏损

例如上面你扔骰子押数字6,若每次下注两块钱,赢了净赚十块钱,输了亏掉两块钱,那么赔率就是10/2=5。

再如你买了一只股票,预测其若上涨,幅度约为30%;若下跌,幅度约为-10%,那么赔率就是30%/10%=3。

这里容易混淆之处是,盈利的计算要扣除本金。

因为有些国家和地区的足球彩票的“赔率”包含了本金,例如说是一赔5,这"5"里包含了你的本金"一",所以赔率应该是"(5-1)=4"。

三、下注

下注是指根据过往信息和当前局面,对未来做出一个预测,并且据此投资总资金的比例。

所以,下注的单位应该是百分比,而不是金钱数量。

例如,你听闻有位超级厉害的大佬在某牛B项目上下注100个亿,于是打算抄作业,把账户里的300万全押上去。

可是,超级厉害大佬的资金总量高达1000个亿,而且还能源源不断地募集资金。

就算你真的要抄作业,也应该抄该大佬的下注比例,也就是100/1000=1/10,所以你应该押30万。

然而,仅仅知道这三个概念,只会让赌徒产生"我懂了"的错觉,导致刚学会狗刨的新手要去横渡长江的雄心。

大部分话题都停留在“胜率和赔率哪个更重要"这类定性讨论上,说来说去,全是计谋和道理。

即使是有些专家,也没有理解"胜率、赔率、下注"之间的数学联系,以至于对凯利公式关于"下注比例"的计算表示怀疑。

下面,我将给出一个直观的、量化的、整体的"胜率、赔率、下注"理解框架

这个整体框架包括四个维度,和一个原点:

  • 一维是胜率;

  • 二维是期望值;

  • 三维是根据胜率和赔率所决定的下注比例;

  • 四维是根据过往的下注结果和更新后的信息,重新调整"胜率、赔率和下注"。

  • 原点是人性。


一维:胜率

我用改编自《周期》里的一个比方来说。

一个罐子里面装着100个球,有些是黑球,有些是红球。一个人从罐子里拿出来一个球,你猜它会是什么颜色?

假如你对罐子里的黑红球分布一无所知,你怎么猜都没意义。

但是,如果你知道其中70个是红球,30个是黑球,这就会让你赢的概率大大超过输的概率。

你当然会猜随机拿出的球可能是红色,你的胜率是70%。

用图形来表示,如下,是个一维的线段:

这是一个长度为10的线段,其中70%的部分为红色,30%的部分为黑色。(请横过来看数字

这部分简单得出奇,但为了整个描述框架的完整性,请聪明的你耐心看下去。

(聪明人请来走个神儿:如果让你连续猜100次,并且你已经知道了70%是红球,30%是黑球,那么,你应该连续100次都猜是红球,还是70次猜是红球,30次猜是黑球?为什么?)

对胜率的把握程度,属于"概率权"的一种。

你可能会说,投资又不是猜罐子里的球,只有上帝才知道那只股票明天会涨会跌,这个胜率谁说了算?

没错,大多数"胜率",就是靠"蒙"的。

在"对赌"的场合,关键在与你比对手"蒙"得更准,就像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狗熊,重点不是比狗熊跑得快,而是比另外一个人跑得快。

霍华德·马斯克对此总结道:

  • 要在这场对赌游戏中赢多、输少,你就必须在知识上有优势,你要比对手知道得更多。这正是卓越投资人的优势所在:卓越投资人对未来的趋势比一般投资人知道得更多。

  • 你即使知道概率,也无法"确定"知道未来具体会发生什么。你还是有30%的概率会输,并且不知道具体哪一次输,哪一次赢。

  • 对于投资这类"赌局",理论上你只要有50.1%的优势,并且形成下注的连续性,就有机会实现接近于百分之百的收益。

这里的关键是:

对未来趋势,你知道得比别人更多,即占有知识优势,就足以让你取得长期投资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洞见。

张磊早年敢满仓腾讯,下注京东等公司,都是因为他根据美国的"基础概率"和自身的"知识优势",比别人更早更准确地"蒙"对了这些公司的胜率。

他“偷”看了底牌。

胜率,是用概率来做决策依据,也就是某种量化思维的大局观。

然而,"追求做大概率正确的事情",这句话百分之百正确吗?

并非如此。

  • 就做事而言,也许是对的;

  • 就投资而言,还要看赔率。

例如,下注于夺冠概率最大的巴西队,你未必能够赚钱。

二维:期望值

假如一篇讲胜率和赔率的文章,绕来绕去都不提及"期望值",说明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个概率盲。

在本文的这个框架里,二维不是赔率,而是期望值

再回到上面那个猜红球黑球的案例:

你已经知道了70%是红球,并且已经选择了胜率高的红球。

这时,你的对手选了黑球。但他提了一个条件:

  • 假如你赢了,他赔你20%;

  • 假如他赢了,你赔他80%。

你要不要和他对赌呢?

用图形来表示,如下,是二维的矩形:

如上,纵坐标是胜率,横坐标是赔率。(以下略去%)

  • 你若获胜,收益是70✖️20,如上图的橙色面积;

  • 你若失败,损失是30✖️80,如上图的蓝色面积;

  • 期望值=预期收益➖预期损失=-1000,如上图的两个面积差。

所以,对方给出的赔率,会让你即使拥有70%的胜率,期望值也是负数,也不值得参与这个赌局。

反过来想,对手即使胜率较低,如果有好的赔率,还是可以有正的期望值。

所以,赔率必须结合胜率一起计算,才有意义。

去讨论胜率和赔率谁更重要,就像讨论左脚和右脚哪个更重要一样。

期望值的计算是通过面积,姑且称之为"二维"。

塔勒布曾经嘲讽索罗斯曾经的搭档罗杰斯连期望值都不懂。

当然,鸟不懂飞行原理也会飞。

但是,如果想要造一个飞行机器,最好懂点儿飞行原理。

最厉害的投资者,本质上是一台赚钱机器。所以既要有直觉,也要懂飞行原理。

为了实现这一点,让我们继续迈向三维世界。

三维:下注

如前所述,即使你有90%的获胜概率,而且赔率也极高,算下来期望值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在随机性的作用下,你也可能落入那10%的失败区间里。

俗称:“煮熟的鸭子飞了”。

现实中杀死一个人的钱包的,不是生猛的野鸭子,更多的是“煮熟的鸭子”。

说一个听起来很耳熟的故事吧:

你遇到一个发财机会,买入一只超牛的熟人介绍的股票,他身家好多亿,自己把钱全押进去了,万无一失。

你跟着杀进去,结果特别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概率极小,股票大跌。

煮熟的鸭子飞了。

现实世界里,煮得多熟的鸭子,都有可能再次飞起来,变成一只“黑鸭子”。

所以,聪明的玩家会在机会出现之时,通过计算,押上他们最佳的赌注。

一个人的成就大多取决于做决策,做选择,也就是分配资源。

下注,就是分配资源。

找到好的下注方法,是为了满足如下两个目标:

1、永不爆仓;

2、长期收益最大。

凯利公式由此而来。

凯利公式,向来充满了各种争议。它或者被高估,或者被误解。

最近我看到一篇强调“高赔率投资”的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

按照凯利公式:

  • 一个10倍赔率的机会,如果只有10%的概率赢,最佳下注仓位只有1%;

  • 一个0.5倍赔率的机会(赚1亏2),如果有80%概率赢,最佳下注仓位可以到40%。

该文由此认为:

经典投资理论更倾向于进行高概率的投资,能够提高对概率的把握就是提高胜率。

按照(凯利公式)这套重概率(胜率)轻赔率的做法,想在投资实践中获得高收益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为概率很难预估,并且由于投资并非扔骰子式的大规模重复,对结果无法验证。

问题来了,凯利公式真的“重胜率轻赔率”吗?

并非如此。

要想回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简单了解一下,凯利公式是怎么得来的。

  • 某次下注,假如你赢了,总资金就会变成:

现有本金=原来本金➕下注金额✖️赔率。
其中,下注金额=原来本金✖️下注比例。
  • 某次下注,假如你输了,总资金就会变成:

现有本金”=原来本金”➖下注金额。

因为我们在乎的是长期下来自己的总收益是多少,所以,要计算的是多次下注后本金的最大值。

在公式中,f为下注占总资金的百分比,p为获胜概率,b为赔率,E为期望值

  • 当你赢了,你的本金增加为原来的(1+f×b)倍。

  • 当你输了,你的本金减少为原来的(1–f)倍。

  • 假如你一共下了N次注,那就是Np次赢,N(1-p)次输,并将所有的增减倍数乘在一起。

对赌徒而言,最终收益,不是加减法,而是一个乘积,如下:

总收益=本金✖️(1+f×b)✖️(1–f)✖️(1–f)✖️(1+f×b)......

凯利公式是为了让上面这个乘积长期而言最大化

每一次下注,都是二维的“期望值”计算,例如前面出现过的下图:

连续N次的下注,就变成了三维世界:

我们最后赚到的钱,是许多次下注累加在一起的统计学结果。

当已知胜率和赔率时,每次下注的比例,将一个个二维世界串在一起,变成了一个三维世界。

凯利公式的目标是最大化资产的增长率,也即最大化对数资产的期望值

资产的对数期望值,计算如下:

该计算可分为两部分理解:

  • 加号以前是有p的概率获得f×b的资金;

  • 加号以后是有(1–p)的概率损失的赌注。

为了得到E的极大值,对E求一阶导为0。

由此,我们得到了凯利公式:

凯利公式,将“胜率、赔率、下注比例”整合在一起。

凯利公式并没有更重视“胜率”或者“赔率”。

该公式的目的,是确保下注者不爆仓的前提下,实现“拥有正期望值之重复行为”长期增长率最大化。

其中的关键点是:

拥有正期望值之重复行为。

几乎所有的赌博,期望值都是负数,即使熟练运用凯利公式也无济于事。

人们批评凯利公式的主要原因,是其适用于所有已知概率或者概率可以被估计的赌博或投资中。

因为最早索普是将其应用于玩儿赌场的21点。

但是,在资本市场上,胜率和赔率都是不确定性的,并且单次下注无法复现,也因此不能验证。

再有,谁会在每次投资前用凯利公式计算一下呢?

然而,凯利公式的精确性和简洁性,是毋庸置疑的:

  • 公式背后“通过控制下注比例控制风险并兼顾最大化收益”的投资理念也是对的。

  • 凯利公式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投资者实现了期望值为正时的“遍历性”。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凯利公式时,不能加杠杆,在估算胜率和赔率时,宁可保守一些。

那么,凯利公式是不是真的重概率轻赔率吗?

并非如此。

反过来说:

  • 凯利公式告诉我们,过少下注所导致的“收益减少”的风险,要远小于过度下注所导致的亏钱风险。

  • 这二者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

避免永久性损失,永远是投资人第一要考虑的事情。

即使你有90%的胜率,赔率高达十倍,凯利公式也会告诫你不要All in。

因为胜率高达90%,意味着你仍然有10%的可能性输掉。

多少英雄豪杰,就是因为不懂(或不接受)这一点,而被“吸附”在小概率的坑里爬不出来。

此外,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源源不断的弹药(不包括那些短期高息的负债),能够让他们在下注上更加从容。

所以王兴说创始人最主要的三个任务之一就是找到足够多的钱,实现“无限游戏”。

即使一位投资高手不懂或者不用凯利公式来计算自己的每次下注,但是这种投资原则流淌于他们的血液之中。

四维:更新

继续说本文的四个维度的框架

至此,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胜率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赔率是多少?不知道胜率和赔率你怎么计算下注比例?

没错,胜率和赔率,是下注者的主观信念。

  • 在赌场,我们可以用“频次”来计算出轮盘赌的概率,因为可以大规模重复。

  • 在现实世界的更多场景下,我们需要贝叶斯理论的主观概率。

即使是在一个“过去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领域,概率思维一样适用。

如果说,胜率是一维,期望值计算是二维,下注比例是三维,那么,在每一次下注之间,还有一个不断更新胜率和赔率的过程。

我将这种更新,称为“四维”。

很厉害的人,面对不确定性事件时,他的预测准确率未必比你高。

但是他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反之,我们想想看,有多少人,拿了一手好牌,人也聪明,又很拼,结果却打得稀烂,一点儿没什么奇怪的。

简单概括一下,为了让自己成为赢家,在概率上获得优势,你需要做到:

1、拥有洞见。

卓越投资人能够洞察未来趋势,因而能够提前布局,提高胜算。

2、尊重常识。

所谓常识,就是大概率对的事情,也就是模糊的正确。

3、大胆去蒙。

你要用一种实验者、试吃者的心态去试错。

4、快速更新。

因为许多事情都是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所以前几个预测歪一点儿问题不大,贝叶斯推理的特点就是可以让你通过主动犯错迅速地接近正确。

就像孤独大脑的一位厉害读者的评论:

一切都是随机性地边试错边猜,试得多了,猜得多了,自然试对猜准的概率就大了,光猜不试,那就不是在一个圈子里混的。

原点:人性

在这个框架里,讨论完一维、二维、三维、四维之后,让我们回到原点:

人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交织着物理定律人性法则的世界。

马斯克擅长两个专业:

  • 一个是物理角度的精通“第一性原理”,把车造出来;

  • 一个是人性角度的解释能力,说服人去买。

他推动了全人类对电动车的关注,并由此重新定义了特斯拉估值体系,让公司有了更好的赔率。

“人性”这个话题我不打算展开,只是给出一个结构。

投资中对人性的利用,大概可分为三种:

1、善意的。

例如价值投资者所宣扬和坚持的美德。

2、中性的。

例如《大空头》里的赢家们,以及一些“正向黑天鹅”套利者。

3、恶意的。

各种忽悠者,说谎者,割韭菜者。

最后一种常用的手段,就是利用操控赔率。

《影响力》的某位读者讲过一个故事,谈老手如何操纵赔率:

跑马场的赔率是根据马身上下的赌注来确定的,一匹马身上押的钱越多,赔率就越低。

因为好多赌马的人对赛马或下注策略的知识少得可怜,所以他们就会把注下在最受欢迎的那匹马上。

赌马老手会挑选一匹赔率很大(比如15 : 1)、根本没机会赢的马,下注的窗口一打开,这人就把100美元投在这匹劣马上,于是计分板上显示的赔率一下就降到了2 : 1,创造出“这匹马很受欢迎”的假象。

人们纷纷把钱押在这匹 “最受欢迎”的马身上。

因此,老手真正看中的马赔率变得比较高。要是这家伙赢了,先前的 100美元投资就能赚回好多倍。

每当你要下注的时候,请想起这个故事,记住有可能你的游戏是被老手们操纵的。


如上所述,我给出一个直观的、量化的、整体的"胜率、赔率、下注"理解框架

对于以上讨论,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莫过于:

  • 怎么去“蒙”胜率和赔率是多少?

  • 这种量化思考有意义吗?

  • 要是真能算的话,为什么数学教授和诺奖经济学得主没成世界首富?

没错,胜率是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而且也是主观的,但你也必须有。

贝克汉姆不需要通过计算抛物线,也能够踢出世界一流的任意球,这得益于他的无数次苦练,以及人类大脑神奇的计算力。

在更加充满随机性的现实世界,知道为什么,也许未必能让你成为首富(即使有这样的公式,很快就会因为人尽皆知而失效了),但是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概率保护层。

至少通过如上分析,我们知道:

单一地去理解胜率、赔率和下注,毫无意义。

促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有位朋友给我发了两篇文章,一个讲所谓赔率比更重要,一个讲所谓“不可能三角”,都是一些不明所以的夹层解释。

我既非投资专家,也不是数学老师,并无资格点评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只是想搭出一个架子,引来更专业的人士来说个清楚。

例如推崇“十倍赔率”的投资方法,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说自己刚预测某股票,随后就抓了一个十倍股。

意思是说,与其抓个小P和(hu),不如专心憋个“大hu”。

但是,如果我们看看特斯拉的股价走势,就知道99%的时间特斯拉都在备受煎熬,股价暴涨几乎就是在那1%的时间里,而且你根本无法预测何时发生。

一种不与时间做朋友的投资方法,大概率不是好方法。

事实上,巴菲特也是靠十倍股发家的,去掉他漫长一生中主要一二十只股票,他的业绩也是一个笑话。

但问题在于,谁知道哪些是十倍股?

所以,最好的方法也许是:

第一步,用价值投资的方法种一片花园(对糟糕的风险说不);

第二步,等待其中十倍股的涌现。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我所有微不足道的恐惧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是三维的?

这个看似显而易见的“事实”,和“时间为什么只向前流淌”一样,是我们所处的宇宙间最深层的秘密之一。

本文试图从空间与时间的“光锥”模型,跳跃至命运和选择的“决策点”。

命运无常,决策维艰。在这个“不确定性常态化“的年代里,如何应对难料世事,再次将斯多葛哲学推至我们的面前。

该哲学主张,我们的恐慌并非来自事情本身,而是来自于情绪。如塞内卡所说:

“折磨我们的往往是想象,而不是真实。”

所以,斯多葛学派的解决方案是:

不要抗拒现实,让意志与之和谐,忘掉那些你无法改变的事情,然后专注于你能够改变的事情之上。

难题是如何区分:什么事情无法改变?什么事情可以改变?

我原本是想写一篇关于斯多葛学派的文章,在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接纳无常”并非单纯的哲学主张,更不是心理问题,而是涉及到决策的核心。

如你所知,每个重大选择的背后,都交织着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冲动。当我们面对未知,恐惧是一种天然机制,保护我们,也约束我们。

于是,我将好奇的箭头转向“接受or改变”的艰难时刻

本文从“三维空间+一维时间”的光锥模型开始,然后跳出简单的隐喻,来构建一个基于时间和可能性的决策模型。

基于该模型,斯多葛学派的智慧将更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如果说这一哲学的硬币正面是宁静,那么背面也许就是“恐惧”。二者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

 确切而言,我们至今并不能确定“人类生活在三维宇宙中”。

这个世界为什么不能是四维的?又或者是五维的?

关于人类生存维度最早、也是最好的思想实验,来自小说《平面国》。作者假设了一个二维世界,第三维度“高度”在该国不为人知。

也许你会觉得,这只是个科幻故事,器官被压扁的生物该如何生存呢?不过,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三维世界里也存在一个人类感知不到的第四维度,四维生物也会对三维的人类如何得以生存感到奇怪。

的确,从数学的角度看,用外推的方式,可以从二维到三维,再从三维到四维。

正方形有4条边,立方体有6个正方形的面。假如四维世界比三维世界再多一个维度“超高”,根据外推,超立方体有8个立方体构成的面。

上图通过二维投影展示如何从点开始得到超正方体的图像

试图从直观上去理解一个四维的真实世界,对人类而言非常艰难。原因很简单,我们自身作为观察主体(包括生物基础以及思维方式)受限于三维。

康德将空间描述为“感性的主观条件”,并认为其唯一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确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猜测爱因斯坦的那句“时间的意义在于令所有的事情不在一起发生”,也许受到了康德对空间描述的启发。

英国数学家辛顿提出过一个奇怪的设想:我们感知到的相互运动的不同物体,可以被认为是在四维空间中一个个固体物体,穿过了我们这个三维的世界。

我们照例要降低一个维度来理解这件事。例如想象一下:

“当一个球通过二维平面时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它会看起来像是一个半径在变化的圆,圆的大小随着时间先增大再减小。”

一个球通过二维平面。| 素材参考:NewScientist

以上种种奇思妙想,最终汇聚到爱因斯坦的大脑中,从而彻底改变了牛顿构建的绝对三维空间和绝对时间。

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区别于牛顿时空观的新的平直时空理论:狭义相对论。

而在1915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认为,我们所感知的重力来自于时空的曲率。

  • 在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中,空间和时间是独立的概念;

  • 而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下,空间和时间在黑洞附近完全混合。

100多年后,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安德烈亚•盖兹的研究小组观察到了超大质量黑洞附近的时空混合。

要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四维时空,我们需要借助于闵可夫斯基几何空间。

如前所述,我们不得不用某种压缩的方式来理解四维时空。

想象一下,事件p是从特定位置发光。一秒钟后,将有一个光球。这个光球会随着时间越变越大。

如果我们忽略空间的一个维度,就像上一节辛顿的设想,然后用在时空中的渐进时间描述爆炸的光球(球投影成圆),就会得到下图:

我们同样可以描述过去,如下图的下半部分(时间为负值):

根据狭义相对论,光速是自然界的最高速度,因此普通物质的世界线只能位于光锥内,光锥外的白色部分是禁区,其时空也无法对观测者(当前事件)的时空产生任何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用光锥来描述时空的因果结构:

  • 对于事件p而言,其光锥以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与p进行因果相互作用,因为没什么比光更快。

  • 事件p的“未来因果”由未来光锥的点和内点组成。

  • 事件p的“过去因果”是从过去光锥中“挑选”出来的。

任何事物的轨迹其路径将“穿过”一系列光锥(该轨迹中的每个事件),如下图:

本节图片来自网络百科和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对于经常出现于科幻小说里的“光锥”,我不打算继续向前漫游。到目前为止的概念,恰恰够我貌似相对严肃地来表达本文的概念。

 

围棋有一种非常奇怪的属性:

本来围棋是落子位置和顺序的游戏,可对于当下决策而言,棋盘上已有棋子的“顺序”(包括基于顺序的因果关系和目的、策略等等)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不下围棋的人来说,感知这一点稍有难度。先看一个古谱:

如上图,完整记录一个棋谱,需要二维的棋盘坐标,外加标记落子顺序的数字。

但是,作为一个棋手,在某个节点做决策时,棋盘上已有棋子的顺序毫无意义。

过于纠结过去的顺序和因果,有些时候甚至会影响棋手做出正确的决策。

打德州扑克的人会理解决策的“无记忆性”。然而,在现实中,决策者很难摆脱与顺序有关的记忆。

为何对一盘正在发生的围棋而言,过去的顺序和因果对当下的决策而言应该被忽略?

我受闵可夫斯基图的启发,绘制了“可能性光锥图”:

如上图所示,过去的可能性,相对现在而言是一个被压缩的过程。

当逼近“现在”时,过去的全部可能性,其数值为零。所以过去的顺序和因果,对于“现在”而言应该被忽略。

当然,我们可以在复盘的时候去做反事实假设:如果不这样而是那样,会不会更好?

但是,如果在决策的过程中,不断纠结“要是......就好了”,就会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再如上图,未来的可能性,是一个展开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个决策的经典时刻,如下图,是李昌镐的经典妙手:

李昌镐的146和148两手棋,是妙手组合,而且顺序不能颠倒。这是“面向未来的可能性”的特点。

而当李昌镐落下146这手棋时,这诡异的“一路夹”之所以如此有视觉冲击力,很大程度是“忘却”了过去棋子的顺序,将已知条件压缩为“time=0”的某个切片。

所以,对一个“理性”的人而言,当你要做一个艰难的决策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此刻的你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聪明家伙,他会如何选择?

这里面交织着一个人类由来已久的难题:我们到底是为了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还是在毫不理性地维持“过去的正确”而已?

“坚持自我”和“固执己见”的边界在哪里?

卡尼曼和塞勒对人类的决策框架做了大量研究,相当多一部分是关于沉没成本、行为惯性、锚定效应和决策框架的。

似乎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自由穿梭于“可能性光锥”之中,他们专注于现在和未来的人,绝不纠结于过去发生了什么。

  • 一只股票历史价格不管有多高,也不代表下落后能回到该价格;

  • 不管你曾经错过的房价有多低,也不代表此刻的房子不能买或者可以买。

“过去的可能性”对现在而言,完全归零了。

不甘心,期望值,曾经的辉煌,“煮熟的鸭子”的幻觉,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对于过去,我们已经“成功上岸”,何必再去纠缠;

对于未来,我们只能猜测,无法预测。

 

在可能性的光锥里,我们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性。

斯多葛学派告诉我们,要承认生活的不确定性。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接纳一切。

没错,重点是打好手上的牌,不管抓到的是好牌还是坏牌。

但是,假如你一直在拿坏牌,你可能并没有打好手上的牌。

接受无常,打好手上的牌,不仅意味着此刻的宁静,还意味着你的下一个“可能性光锥”有更多的选择权。

  • 单次决策中,好的决策意味着收益最大化;

  • 连续决策中,好的决策意味着下一个决策的选择权。

斯多葛的控制二分法,是指“区分你可以控制和无法控制”的。--做到这一点很难。也许只有那些顶尖的决策高手和竞技天才方能触达。

但至少有一点很容易确认:

我们无法控制“可能性光锥”中的关于过去的那半部分。

关于未来,世界果真越来越不确定吗?

也许未必如此。我依然相信人类正在并且继续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不确定与可能性有时候是等价的,希望也会交织着不安,一个个“可能性光锥”的交替、起伏、连接,最终从统计学的角度构建了某个事件或某人命运的轨迹。

 

对于“平面国的人而言,一个正方形就可以困住他。

可是对于三维世界的人而言,抬腿就可以跨出正方形的边界。

然而,三维世界的人无法逃脱立方体的牢笼。

对于四维世界的人而言,他们可以从人类看不见的“超高”维度轻松跨出立方体,犹如人类在“平面国”的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跨越。

国际象棋的棋子是立体的,而棋盘本身是二维的,看上去三维而象形的棋子只是为了模拟出战争的场景。

但其实,棋子的高矮大小大致(尽管不那么精确地)表现了战斗力,所以棋子的三维信息在整个棋盘上体现了全局的势力分布。

这有点儿像是围棋的厚薄。后者在视觉上不会呈现出来,而是要靠棋手思维上的某个维度去感知。这一点很难,所以有“高手在腹”的说法。也许这里的腹,不止是说棋盘的中腹,还指整个棋局超越二维棋盘的第三个维度。

当我们遇见一个难题时,首先应该是对维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这大约就是升维思考的意思。

例如,AI相对人类更容易用更多的维度去计算。

那么,什么是降维行动呢?假如我们发现了影响事物的关键维度,就应该聚焦于该维度,舍弃那些无关紧要的维度,用奥卡姆剃刀大力砍下。

概率思维,之所以可以成为某种具有大局观的思考,其实正是对可能性维度的观测。

例如,一个人努力将某件事情从61%提升到65%,而另外一个人则利用这61%去找寻50%的“对手盘”,后者是更高维度的决策者。

在爱因斯坦的世界里,“时空”并非“时间+空间”,而是一个四维的整体。

当我们回顾自己曾经遭遇的艰难时刻,会发现最终走出“绝境”靠的只是时间而已。

时间果真治愈一切?也许未必如此。

时间就是我们这些可怜的三维动物只能感知却无法触碰的第四维。

 

最后

人有一种独特的技能,可以从一个时空点发散开来,去感知整个世界。

反之,外部世界的所有存在和种种可能性,也会如无数个聚光灯一样打在我们身上。

如此重负,以及种种无法预测,令人无法不痛苦、不恐惧。

我们似乎只能生存在“可能性光锥”中间那个小小的“现在”之点上。发散,聚焦;再发散,再聚焦。生命仿佛是手风琴中的旋律。

关于存在之“难”,米兰•昆德拉也许是对的: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而相反,压倒一个人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多年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曾经穿越的无法承受的一个个恐惧,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我看来,塞内卡所言之“折磨我们的往往是想象而不是真实”,指的是:

我们总去想象过去已经归零的“可能性”,而又对未来的可能性充满恐惧。

时间就像我们生命中的虫洞,这条隐蔽而狭窄的隧道从一个个“可能性光锥”中穿过,如过山车般惊险却牢靠。

没准儿,我们就像四维时空里以时间为食的飞鸟:

“你们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种,不收,也不在仓里积存粮食,上天尚且养活它们,难道你们还不如飞鸟贵重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一生只用富一次(2022版)

本文原发于2019年,

有些内容当年还只是猜测......


“摆脱一次幻觉比发现一个真理更能使人明智。”

路德维希·伯尔纳



有人说,赚钱容易,守财难;

有人说,从穷到富最艰难。因为马太效应,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罗斯柴尔德如此阐述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谨慎,才能创造巨额财富。而要守住这些财富,要付出10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才智。” 

然而,本文既非讲如何赚第一桶金,也不是说怎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而是瞄准这两件事情的“共同敌人”:

爆掉

投资最大的秘诀就是活下来,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本文标题也许会引发读者的两种阅读好奇:

1、一个人一生如何实现富一次?

2、一个人为何一生只用富一次?

同时,“一生只用富一次”这句话,也势必因为其朗朗上口,而付出恶俗鸡汤的代价,被相当多人理解为:

我这辈子和(hu)一把大牌就够了。

有趣的是,这句话并非完全不对,但若以此为目标就完全错了。


“一生只用富一次”的谎言真相

谎言
真相
赚把大的,一生躺赢富足是一个过程,伴随一生
是牢不可破的堡垒富是航行于不确定大海的帆船
“一生富一次”只是少数人中彩票每个人此生都有机会“富一次”
富是贵为人上人富是自我满足
财富多多益善一生只用富一次,不值得为更富去赌

本文的A部分,讲了几个“一生只用富一次”的正面与反面故事

本文的B部分,总结了“爆掉”的5种可能形式

1、你自己爆掉;

2、你身边的人爆掉;

3、你的职业生涯爆掉;

4、你的财富爆掉;

5、你的精神世界爆掉。

你要做的,就是降低以上5种可能发生的概率。

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会告诉你,与其追逐得到财富,不如采用逆向思考,力求做到不“爆掉”,这么做难度更小,你实现财富和幸福的确定性会更高。

本文的C部分,总结了本国人民经常陷入的10个投资大坑。

投资并无秘诀。本文的D部分,介绍了几个靠谱的基本原则。

本文的E部分,探讨如何实现“持久富足”。很多超级富豪不仅会赚钱,而且爱思考,我研究了那些伟大的榜样,将他们的智慧梳理出来,供自己学习,也希望对你有用:

1、从用脑袋赚钱切换到用屁股赚钱;

2、诚实是一种策略;

3、找到能力圈和舒适圈的黄金交叉点;

4、“两眼”战略;

5、构建个人核心能力;

6、个人安全边际的实现;

7、“黑天鹅”的正面应用;

8、从“头牌”到“妈咪”;

9、制定长期路线图;

10、实现持久性知足。

A部分

只富一次


1

微软凭什么

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微软曾被视为“僵尸股”,长达十年公司市值原地不动,维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在此期间做搜索干不过谷歌,做手机大败而归,在大家心目中,属于这家公司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但是不知不觉间,微软在前不久市值超越了苹果,再次夺回了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宝座。秘密何在?

微软2018年财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包括三块:

1、第一块业务叫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赚了360亿美元,其中的大头来自于我们熟知的Office 365云端化软件。

2、第二块业务叫做Intelligent Cloud,赚了320亿美元,核心是Azure企业级云服务。

3、第三块业务叫做Personal Computing,赚了420亿美元收入,这一块是微软传统的个人电脑业务,包括了个人电脑中的Windows云端服务。

有没有发现,微软靠的是把过去的软件服务搬上了云端。

正如盖茨对微软新CEO萨提亚工作的评价:

是刷新,而非与过去的完全决裂。

用“移动为先、云为先、AI战略”去刷新我们看起来快要成化石了的Office和Windows。

这便是厉害公司的秘密所在:

只要冲上潮头,只要别乱来,只要适当地顺应时势,他们就能够滑翔很久。

还记得比尔·盖茨第一次当世界首富是哪一年吗?有没有感觉他当了好多次了?虽然他卖了大部分微软的股票,并且大举做慈善,但似乎钱总也捐不完似的。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一旦富起来,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富很久。

2

最聪明的高手

为什么破产?

长期资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了。包括两位诺奖得主在内的超级梦幻团队,利用一种看起来极为高明的套利方法,迅速赚了很多钱,然后又破产了。

即使是巴菲特,也对此表示不可思议,为什么呢?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约投了几亿美金。

他们用的套利方法看起来既聪明又安全,只有极小概率的风险会出事儿,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长期资本用了较大的资金杠杆。

俗话说,每天都有百年不遇的事情在发生。在大赚4年之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地球上最聪明的投资团队破产了。

假设给你一把枪,里面有1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里面有一颗子弹。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

巴菲特说,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长期资本玩儿的就是这种游戏。万分之一是极小的概率,然而一旦发生,却是致命的。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巴菲特提及一本烂书,有个很有趣的书名:

《一生只需富一次》。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看起来道理很简单,然而我们看看过去这些年,又有多少“首富”可以善始善终呢?

前天看到一个2018年还在富豪榜上的人,因为欠了4000万高利贷,被迫拍卖近15个亿的银行股权。

这就是所谓:

为自己不需要的“更多财富”,而押上自己输不起的东西。

3

他抢了李嘉诚10个亿

但没去买长江实业的股票

这是一段传奇往事。在绑架了李嘉诚的儿子之后,张子强只身去李家谈判,开价20亿。

李嘉诚对此事的应对,可以写入超级富豪教科书。有三点令人难忘:

1、谈判。李嘉诚当场答应对方开价,但称现金没有这么多,只有10亿港币(多厉害的商人)。双方最后以10亿3800万成交。

2、销售。临别前,首富对绑匪说:你可以买点我们公司的股票,保证你家子孙三代不愁衣食。

3、复盘。多年以后,当记者再次问到儿子被绑架,为何如此冷静时,李嘉诚说:

因为这次是我做错了,因为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结局世人皆知。李超人继续当了很多年超人,而绑匪很快花完了10个亿,不久后身首异处。

绑匪是个极端样本,但很好地论述了本文开篇一句有点儿绕口的话:

懂得“如何富一次”,和懂得“如何只用富一次”,非常非常不一样。

美国的统计数据,中了彩票头奖的人,大多结局不妙,有些人甚至不如不要中奖。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如果说长期资本的聪明家伙是因为“什么都知道”而破产,发了横财的人,难免会因为“什么都不知道”而破产。

当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以为自己知道

4

难道穷人不该博?

难道人生不就是精彩纷呈?

有人会开启“杠精模式”了:

难道穷人不该博吗?

没错,华尔街那帮混蛋为了多赚一点儿,而亏掉自己的几个亿本钱,的确很蠢。但是如果口袋里空空如也,不博一下,又怎么有机会呢?

穷人和年轻人更应该“敢赌”吗?

不应该。

搏击和博彩是两回事,

拼搏和搏命也是两回事。

年轻人尤其不该赌,原因有四:

1、关键在于“正期望值”;

很多文章喜欢说要做大概率获胜的事情,这也不对。确切说,是要做“正期望值”的事。(请看《被蠢人、穷人与聪明人放弃的“概率权”》)

只有在正期望值的领域,拼搏才是有意义的。

对于没钱的人,你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创新活力,其实也是本钱。

2、每个伟大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如果不能从零到0.1,就永远没机会从1到一个亿。

你需要一个雪团,才能滚大一个雪球。

3、自暴自弃会上瘾;

去赌场里迅速输掉口袋里最后几块钱,过把瘾就死,这样的人很快会成为职业韭菜。行为习惯会融入血液,最终铸就了宿命。

4、陷入“稀缺”的泥潭。

猴子赌苞谷,和猴子扔苞谷没什么区别。于是“穷人”便永远处于大脑稀缺状态,无暇思考未来,更无力为未来布局,每天都在应付眼前的窘迫。

即使如投资专家所言,年轻人可以承担较大的风险,例如可以配置更高比例的股票资产,但也不能去炒消息股,而是该采用理性的、长线的价值投资,或者是定投多元化的指数基金。

战略上可以大胆,但战术上不能乱来。

以我下围棋的教训来看,在局部没把握的地方去拼,纯属自寻死路。

还有人会说:

难道人生不就该精彩纷呈吗?

你看lady Gaga不也在奥斯卡获奖典礼上表达了,趴下怕什么,我趴了这么多次,不照样来到巅峰?

王石用巴顿将军的名言评价褚时健: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些励志名言都对。然而lady Gaga并非经常被打趴,她一直是螺旋式上升的,甚至连螺旋都没有,只是在争议声中稳稳上升。

而褚时健和马斯克这类人,其内核价值就是他们的个人。他们暂时的破产,并不会殃及内心世界的资产,甚至不会殃及他们的外部财富关系网络。

但这类人在世界上太罕见了。即使他们的天赋白送给你,你也未必愿意要。


5

你此生可以富一次

并且只用富一次

过去40年,发财的最大秘密几乎可以概括如下:

一、爱拼才会赢;

二、赌性更坚强。

一是指敢干,二是指敢下注。

以上二者会互相强化。尤其是对混合了创业与投资的开拓者而言。

例如,一个创业者所做的事情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他敢于下注,并通过拼和快速学习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成功概率。

又例如,“相信所以看见”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而言的确很灵验。

难题在于:

有些参与式的决策,的确可以边想边干边优化,可以不断突破边界。

例如科比的传奇。

而有些事情的边界是“刚性”的,拼也没用,更不能去赌。

例如,据猜测科比的直升机驾驶员可能是因为想讨好科比(也是对他的爱拼精神的致敬)而去挑战极端天气,以致产生悲剧。

对于没有完整经历过一个经济周期的人们而言,理解边界和起伏是件很难的事情。

前阵子,雷军分享自己半生的一个又一个“低潮”,然后又一次一次站起来,并且比以前更上一个台阶。

他当然是聪明勤奋厉害的角色,但更主要的原因也许是:

过去数十年奇迹般的超级大周期里,一浪接着一浪,总能将“暂时低潮”中的人接住,然后抛向更高处。

罕见的也许不是个体,而是时代。

一路上升的游戏里,All in的人可能更容易取得“极端斯坦”(塔勒布语)的财富。

在这一背景下,再加上人们只关注聚光灯下的“成功者”,令“赌”成为一种被夸大的精神。

也许赌和拼搏的边界本来就是模糊的,识别这一点,除了看期望值的正负(显然这一点也充满了主观性),还有一个思考办法是:

设想一下,当糟糕的结果发生时,你是否可以接受。

本质上,决策都是面向不确定性的未来分配资源,某种意义上都是在“下注”。

但是赌徒们往往眼里只有大奖,只有超级大赢家。

其实,即使是面对一个大概率获胜的、期望值为正的机会,决定你是否应该下注的,不是计算“假如我赢了我会怎样”,甚至也不是去计算“期望值”(除非你是一个持续下注者并能令大数定律发挥作用),而是:

即使是小概率的糟糕结果发生,你也能够接受。

财富自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选择自由。

如德鲁克所言:真正的自由乃是抉择的自由,做或不做,这样做或那样做,观点一致或观点相左,你可以自由选择。

在德鲁克看来,所谓自由,就是做出选择,并对选择的结果负责任,不管结果是什么。

假如不能做到这一点,也许即使“财富自由”了,也算不上自由。

B部分

防爆指南


1

“防爆指南”之一

你自己别爆掉

有人写文章说,价值投资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人长寿,89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芒格,还有别的诸多例子。

但事实可能是,长寿成就了价值投资者

只要活得够久,就会有更多可能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你需要做两件事:避免自己太早挂掉;活得更久。

这个世界让人太早挂掉的事情,几乎都被统计学算出了概率。下面是一个人一生中挂掉的可能性(据说来自美国的保险公司,数字有待核实):

  • 死于心脏病:危险概率是1/3

  • 死于癌症:危险概率是1/4

  • 死于中风:危险概率是1/14

  • 死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45

  • 死于飞机失事:危险概率是1/4000

  • 死于狂犬病:危险概率是1/700000

  • ……

你要做的是,从降低较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入手,例如多运动,注意饮食,防止心血管病,立即戒烟,等等。

就像芒格说的,如果我知道哪里会让我死掉,我就不去那些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拉长寿命。

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 · 蒂尔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个人计划:

活到120岁。

具体策略有:

  • 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他投资了成立于 2009 年的 Unity 公司,宣称要在不久的将来,消灭 1/3 与衰老相关的人类疾病。

  • 为一家专门研究人类抗衰老技术的基金会,提供了 700 多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 服用生长激素药物

  • 往身体里注入年轻人的血液。 提供换血服务的,是一家名叫安布罗希亚的硅谷创业公司。

传奇人物索普从上学时起就应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知识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80多岁时还像30多岁一样矫健。

今年85岁的他依然运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每天锻炼,服用各类药品,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自己肉身的衰老速度,更是为了提高他的死而复生的概率。

索普计划在去世后将身体冷冻保存,等科技足够发达时“复活”。

他认为该项赌注获胜的概率是2%。

索普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概率的人,他一路战胜了赌场和股市,是量化交易的鼻祖。

那么,他为什么押注于一件小概率的事情?

尽管只有2%的可能性,但是一旦发生,回报是极大的。所以这件事“期望值”为正,而且数值极大。

就像帕斯卡的“上帝赌注”。

例如,人类探索成为多星球物种,就是某种帕斯卡赌注。


大多数人对概率的无知,体现在决策时对基础概率的漠视。

对于特别美好和特别糟糕的事情,我们总是夸大其概率。

例如发大财的人毕竟是少数,靠赌发大财的比例更低。

我们的大脑尤其不会计算叠加概率,所以总是会弄混条件概率。

例如下图:

我们经常能在“成功者”中看见赌徒(又或是赌性较重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赌能令一个人更成功。

贝叶斯定律会告诉我们,“成功的赌徒/赌徒”依然是一个极小的数值,并且期望值为负,和彩票一样不值得去买。

2

“防爆指南”之二

别被身边的人炸到

两句话:

  • 别让自己在乎的亲友爆掉;

  • 远离烂人,别被他们炸到。

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远离那些会炸掉的人,除非他们是你无法切割的亲友。

我们的文化崇尚以成败论英雄,所以“能人”无需受到道德的束缚。跟着大哥有肉吃,利益大过是非。

然而根据巴菲特和我的经验,几乎从来没有从与“烂人”合作中得到任何东西,除了教训。

而且烂人还有一个特点,即使你不断妥协,希望与其建立某种“这样你可满意了吧”的平衡,也只会招致对方“原来你丫是个软柿子”的步步紧逼,绝不收手。

更不消说那些会“炸掉”的人。不管这类人多聪明,多能干,多有关系,一旦炸掉,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3

“防爆指南”之三

别让你的职业生涯爆掉

待在自己的能力圈里。

你的职业应该是能带给你快乐的。

理想状态是:你干工作干不累,工作“干你”你不苦。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就像涮火锅一样,你应该不断往自己的职业火锅里加汤加料加热。

“跨界”经常是无能者的避难所,一个总在跨界的人是令人怀疑的。

假如真有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你会发现他们本质上干的是一件事情。

基于自己的能力圈,保持开放性,不断学习。

别在追逐一个又一个热点中迷失自我。

4

“防爆指南”之四

别让你的财富爆掉

你要努力让“富一次”和“只用富一次”变成一件事情。

例如前段时间传闻某大厂有人借钱加杠杆炒股,这是自己给自己埋地雷。

杠杆有某种等效原理,它能放大回报,也会放大风险。

可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该等效原理并非是中性的,而是恶性的,永远不值得去碰。

亚里士多德说:中等水平的财富,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就是幸福

也许做到了这一点,反而更容易实现“富一次”。


5

“防爆指南”之五

别让你的精神世界爆掉

李佛摩是被不少中国投机客崇拜的偶像,尽管他最终自杀。

  • 1893年,李佛摩16岁初涉股市就取得成功,以放空出名,有“华尔街大空头”之称。

  • 李佛摩去往纽约后半年内输光家产。

  • 他借了500美元,重回波士顿,再赚回10000美元。

  • 1901年,美国股市大涨,李佛摩财产爆增至五万美元。

  • 不久,李佛摩再次输光。

  • 1907年10月24日,大赚300万美元。

  • 1908年,做多棉花期货,几周内破产,负债100万美元。

  • 1917年4月,偿还所有债务。

  • 1929年,趁股灾赚取超过一亿美元。

  • 1934年3月5日第四次破产。

  • 1940年11月,在洗手间举枪自杀。 

李佛摩曾有句名言:“华尔街不曾变过。口袋变了,股票变了,华尔街却从来没变,因为人性没变。”

他认为,“投资人必须提防很多东西,尤其是自己。”

他随时自省,因为“市场永远不会错,只有人性会犯错”。

懂得很多道理,也利用这些道理富了好几次,然而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李佛摩死时还有500万美元,那时的美元相当值钱。尽管他多次从破产中崛起,但是最终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部分是因为先天疾病)。

假如某个投资让你睡不好觉,最好要反思一下是否真值得。

C部分

投资大坑

本部分,总结了人们经常陷入的10个投资大坑。

1

“投资大坑”之一

饥饿感

小时候我从襄阳回武汉乡下老家,途中需要两天。第一晚到了武汉,投宿亲戚家,第二天一大早天不亮再赶长途车,我被从窗户塞进去,全家才勉强挤上去。

我们总是担心挤不上车。

有人总结过去四十年的发财机遇,划分逻辑就是第一波,第二波……

信“康波”的人,精确至年份地执行着“忌破财、宜置业”的投资计划。

我们总是担心错过某一波。

当某一波来临,大家蜂拥而上,孤注一掷。

我们有种挥之不去的饥饿感,即使有钱了也无法抹掉。

在加国,做地产经纪的朋友讲她客户的故事。那位先生住着一栋大House,大冬天舍不得开暖气,在家裹了件大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家孩子有次上一位老太太的辅导班,她租住在一栋漏水的老房子里,却把花园收拾得生机勃勃。有次我看见她雇人运来一整车的花,种在并不属于她的房子周围。

中国人舍得买贵房子,买豪车,但如这位老太太般“大手笔”买花的,极为罕见。

我们过上好日子的时间并不久,饥饿感从骨子里影响着我们的投资价值观与策略。

所以我们总是害怕错过。

这就是FOMO:错失恐惧症。

可投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

要敢于对平庸的机会说不。

更何况,大多数所谓机会也许只是坑。


2

“投资大坑”之二

想暴富

世人皆有贪心,连“美元总统”格林斯潘也不能幸免。

格林斯潘被麦道夫骗走了30%的退休储蓄(他买的基金投给了麦道夫)。他提起这件事时说,当初的回报看起来太舒服了。

麦道夫在中国不会有市场。10%的年回报率,作为一个骗子你不觉得惭愧吗?

大名鼎鼎的桥水基金,其旗舰产品Pure Alpha在2018年的回报率为14.6%,超过了市场和大多数同行。30多年来,该基金产生了12%的平均年回报率。

至少在一两年前,这个数字可能是大多数人看不上的。也许最近会有所变化吧。

战胜市场是非常难的事情,但人们总是跃跃欲试。

但你会明白,要试图击败市场,你的对手是像耶鲁大学基金会这样的机构。

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可以击败85%的投资者(美国的统计数据)。

但是有多少人愿意选择如此没有想象力的方法?

从平凡到优秀难,保持优秀更难。均值回归犹如地心引力般无处不在。

汤姆·彼得斯的经典之作《追求卓越》里,精心选出了43家最伟大的公司,该书出版后仅两年,其中就有近1/3陷入了财务危机。 

大多数卓越者会回归“平均水平”。

暴富不易,连达到市场平均水平都很难。

3

“投资大坑”之三

太年轻

十多年前,我们地产公司账上有些资金,财务就顺手做点儿理财,打打新股。老外股东对此提醒到,打新股有风险啊。几个中国股东说,打新股怎么会有风险?想打都打不到啊。

现在回头看,真够幼稚的。

改革开放40年,我们都是市场经济的新手,更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周期。

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衰退。

2015年,大量高杠杆的投资者完全不知道风险是什么。

我们心底默认,经济会一直高增长,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股市突破 10000点不是梦。

我们没有美国人的那种经历:在 1929年10月股市崩盘之后,股票投资者用了整整 21年零 3个月的时间才使自己的收益赶上债券投资者。

美国散户从90%降到6%,他们是如何被“消灭”的?

而我们的散户还贡献着80%的交易额。(此为三年前的数值)

4

“投资大坑”之四

忽悠多

看到一位“投资导师”在某书的序言里讲:“要长线投资,不为短期利润所诱惑,您才能真正赚到钱!”

他举自己学生“花”的例子:

  • 从2007年4月到2007年10月股市见顶前,她坚持长期操作,股票账户从十几万变成了七十多万。

  • 2009年6月,沪指经历了从6124跌到1664的大跌,然后反弹到了3000点。花的账户有1400万,都是股票。 

  • 2010年3月份,花的账户市值竟然达到了9990万。

  • 2010年底的时候,花卖股买房,拥有28套房了。

3年时间从十几万到一个亿,这是长线投资吗?

节奏准确地由股票切换成房子,这不是人是神啊。

作为“投资导师”,该人讲的故事,和他的主张风马牛不相及。他所传递的投资价值观,真会害死人。

5

“投资大坑”之五

想逆袭

如上面的故事,发大财、大跃进,大逆袭,是我们的财富文化中挥之不去的基调。

6

“投资大坑”之六

追ALL IN

《激荡三十年》写李书福说过这么一段话:

“小时候我赌过钱,比方说赢了 1块钱,全放下,变 4块了,全放下,变 8块了,再全放下,变 16块。有些人赢了 1块钱,就收回 5毛,他赢的钱明显比我少得多。但我这种弄法,可能最后一次全没有了,一分也不剩。”

20多年里,他每次都把赚的钱“全放下”,赌到一个行业里。

  • 他拍照赚了点钱,一年后就去开了一家照相馆;

  • 再多赚了点钱,一年后就去办了一个冰箱配件厂,又赚到钱了;

  • 两年后他索性办起了一家名叫北极花的冰箱厂;

  • 再到后面的造摩托、造车,收购。

在过去40年的高速发展中,最厉害的人大多来自奋不顾身的ALL IN者。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 反正大家都穷,没什么可输的;

  • 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需要敢冲的人;

  • 创业者需要全力以赴。

然而阵亡者更是数不胜数。成功者或许只是幸存者偏差。

普通人不要轻言ALL IN。

腾讯说ALL IN 2B,但其王者荣耀还在日入3.5亿。(此为三年前的数值)

有人说,你是指下注的时候要讲究策略吗?我有凯利公式呀。

然而凯利公式必须是在期望值为正的时候才有用。

ALL IN的应该是一个人的激情、专注、专业,而非赌上自己的全部资产,押车押房子。

7

“投资大坑”之七

信秘方

投资没有秘诀,即使偶尔有,也不可复制,并且迅速会失效。

投资无法预测。没有人能准确地预测周期,即使你看准了某件事情必然发生,时间也未必站在你这一边。

《价值投资:通往理性投资之路》一书中写道:

“我反复研究的一个主题是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没有丝毫的证据表明我们可以预测未来……

(我们)研究了分析师的短期分析能力,研究结果很不乐观。24个月的平均预测错误高达94%,12个月的平均预测错误为45%。”

时间讨厌你看穿它。

投资专家绝大多数是星座专家。

如《财富、战争与智慧》所写:

“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所谓的专家只是通过直觉进行预测,他们的成功率低于50%。‘在预测多种可能的结果时,他们的成功率甚至赶不上那些向股票版面扔飞镖的猴子’。”

该结论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包含了294名专家在多年中所进行的82361个预测。

搞笑的是,专家们所犯的大多数错误在于他们依靠直觉与情感启发法做决策,原来即使是“大师”也没有秘方,只是在乱扔飞镖而已。

《专家的政治判断》对此评论道:

“人类的预测往往无效,这是因为他们骨子里是宿命论者,他们讨厌利用概率策略来预测,因为这意味着错误不可避免。”

结果是,那些专家中的幸存者,被视为大师,然后才开始画靶心,总结成功秘方,这些秘方被散户们奉为至宝。

永远不要试图去预测。

8

“投资大坑”之八

“炒房教”

中国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信仰”房子永远会涨的人了。

橡树资本的创始人在《周期》一书中提及,阿姆斯特丹市绅士运河区经过 350年房价才上涨 1倍。

房价永远会涨,是个传说,而非事实。

房子在本国是个极其复杂的话题,买了的人嫌买少了不开心,没买的人更不开心,到底该不该买房?何时买?何地买?房子和学校,是饭桌上的核心话题之二。

除非是有长期不错租金回报的物业,否则房子应该以自住为主,尤其不应该加太大杠杆炒房。

即使长线看,房价几乎都是上涨的,但有可能在周期性调整中,杠杆砸死炒房者,熬不到房价继续向上。

2004年我去香港,看到满大街天桥上都拉着广告横幅,写着帮助负资产的人活命。

我们的炒房者,几乎没有经历过一次回调,更不知道负资产的残酷。

当然,房产仍然可以是个人重要的资产组合之一。

少数核心城市的核心物业仍然是可以作为对抗通胀的投资考量。


9

“投资大坑”之九

喜扎堆

韭菜是一种群居植物。

大家总是扎堆进,挤踏逃。

韭菜总觉得自己可以跟着庄家,割别的韭菜。

韭菜也知道一窝蜂是很愚蠢的事情,但聪明的韭菜认为自己可以提前跑掉。

然而如果你不能远离疯狂,就没法先逃出去。在狂欢舞会上,音乐结束前没人愿意退场。

南海公司1720年1月21日宣布其债务私有化计划之后不久,股票价格从每股128美元暴涨至每股187美元,进而在一个月内上涨至每股300美元。

如下图所示,人类有史以来数一数二的天才--牛顿,在这个价位上将股票出售,获得7000英镑的合理利润,但股票价格继续上涨。 

在股价达到顶峰时,牛顿又忍不住买回了南海公司的股票。他因此损失了20000英镑。这笔钱放在今天是一笔巨款。

据说,在牛顿的余生中,只要有人提到南海公司的名字,他就会浑身发抖。

没有独立思考,很难通过投资赚钱。

没有专业能力,很难通过工作赚钱。

10

“投资大坑”之十

爱装死

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着一个可怕而又很容易被低估的敌人:

通货膨胀。

通胀的杀人力看似无形,其实残酷:

如果通胀率为3%——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正常水平”,24年后同样的钱购买力会削弱一半。

如果通胀率为5%,不到15年,购买力就会减半——而且再过15年后又会减半,变为1/4。

如果更高呢?

在经历过几轮割韭菜后,人们如惊弓之鸟。什么都不保险,干脆装死。

然而你并不能回避现实。

活着就会冒一定的风险。 

有人很毒舌地说:“穷人”有一种折腾到归零了才舒坦的奇妙心理。

真所谓:宁要确定性的穷,不要不确定的富。

人的一生很漫长,学习也是一件终生大事。

不要因为一个周期的挫折就躺平,智慧往往是跨代际的

一步好棋,是指能让你有好的下一手,下下一手。

一个好的决策,是让你有更好的下一个选择权。

人生漫漫,不要在局部孤注一掷然后一蹶不振。

一城一池的得失,未必会影响你的全局。

暂时搁下,保存实力,重新开始。



D部分

财富秘方

真正的理性在于避免系统性毁灭。

避免永久性损失,比一下子发大财要重要得多。

下面几位可能是真正的大师,他们的观点值得聆听。

1

“财富秘方”之一

赢得输家的游戏

投资界存在两种投资者:

  • 能做出高质量积极管理决策的一小撮精英分子;

  • 既无资源又没接受过战胜市场所需训练的大部分人。

普通人想成为前者,最终只会沦为赌徒。

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应该加入“消极管理俱乐部”。例如多元化定投指数基金。

个人投资者应避开股票选择的游戏,专注于资产的配置。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罗杰·伊伯森在报告中指出:

  • 超过90%的投资收益变动取决于资产配置,选股和波段操作的重要性位居其次;

  • 对于大众投资者来说,百分之百的收益都来自资产配置,因为选股和波段操作是负和博弈,降低了总体收益。

投资是赢得输家的游戏。《赢得输家的游戏》一书写道:

  • 在赢家游戏里,结果是由赢家的正确行动决定,即胜负由游戏的一方战胜另一方决定。

  • 而在输家游戏里,结果则是由输家的错误决定,即胜负由游戏打败自己的一方所决定。

例如,专业网球比赛属于“赢家游戏”,获胜方靠打败对手获胜;而业余网球比赛属于“输家游戏”,获胜方获胜则因为对手自己打败了自己。

“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少打坏球。”

投资也是一种“输家游戏”,你必须遵循一条简单的规则--避免错误。

查尔斯·D.埃利斯在《赢得输家的游戏》一书中总结了“十诫”: 

1、勿忘储蓄。把储蓄投资于你未来的幸福、安全和儿女的教育。 

2、不要投机。如果你必须“投机倒把”来满足情感上的渴望,那么你必须承认这是在赌自己的能力足以击败专家老手,所以,你会拿多少钱去拉斯维加斯和老手赌博,就把投机的钱限制在同样的范围内。

3、切勿以税收为主要原因影响投资

4、不要把住宅当成投资。把它当成你和家人一起生活的地方。住宅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工具,从来都不是。但是,住宅在促进家庭幸福方面必定是很好的投资。

截至2007年的30年间,美国房价每年上涨5.5%。其中,4.1%只是通胀指数。成本,包括税收、保险和日常的保养达到3%。

5、不要从事商品交易。商品交易真的只不过是价格投机。这并不是投资,因为没有创造任何经济生产力或者价值。 

6、别被经纪人或共同基金销售忽悠了。

7、不要投资新的或者“有意思”的投资工具。设计这些工具往往就是为了“卖给”投资者,而不是让投资者“拥有”。

8、不要仅仅因为你听说投资债券更保守或者收益、本金都有保障就投资债券。债券的价格波动和股价相当,而且债券对于长期投资的主要风险——通胀的抵御能力很差。

9、把你的长期目标、长期投资计划及财产规划写下来,并坚持到底。至少每十年要评估一次,

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欢欣鼓舞的时候,你可能就在危险的边缘。消极失望的时候,要记住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不要轻举妄动。在投资方面,活跃的操作几乎都是多余的。行动越少越好。 

10、对于有定投计划的人,应专注于指数基金。不要投资你自己的公司——尽管这个公司可能真的很好,因为自己在这家公司的工作收入,已经是“总体经济组合”的主要配置了。


2

“财富秘方”之二

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四项基本原则,来自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

1、将股票看成相应比例的企业所有权;

2、在价格大幅低于价值时买进,以创建安全边际;

3、让两极化的“市场先生”成为你的仆人,而非你的主人;

4、保持理性、客观和冷静。

生意就是生意,生意就该创造价值,现金流好,利润高,为股东赚钱。

投资的本质也是要围绕价值展开,否则就是投机。


3

“财富秘方”之三

刺猬战略

约翰·博格,先锋集团的创始人与董事长,指数基金的缔造者。

指数基金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投资时代。先锋集团旗下管理着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金。

博格认为自己的使命,是将复杂的投资进行简化并将其引入成千上万的美国普通家庭。其核心观点是:

  • 强调长期投资的明智性;

  • 试图超越市场的徒劳无功;

  • 高成本给成功投资带来的巨大负担。

博格提出了10大投资法则:

法则1:记住均值回归法则

均值回归法则清楚地表明,通过考察历史业绩来选择基金是非常危险的尝试。过去永远不能代表未来。

当股市表现完全脱离其基本面,或者落后基本面太多,均值回归法则早晚会起作用。

法则2:时间是你的朋友,冲动是你的敌人

好好享受复利带来的奇迹。给予你自己充足的时间,并牢记通胀的风险。

投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被市场的塞壬之歌诱惑,引诱你在股票价格上涨时买入,在价格跳水时卖出。因为揣测市场时机是不可能的。

法则3:选择最正确的基金买入并长期持有

投资者将要面临的下一个严峻考验就是在投资组合中选择最恰当的资产配置方式。股票的目的是提供资产和收入的增长,而债券则是保持现有资产和现有的收入水平。

法则4:对未来保有现实的预期

股市中的投资收益,即股息收入加上盈利增长,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法则5:忘掉那根针,买下整个草堆

塞万提斯说:“千万别试图在草堆中找一根针。”

如果你不能肯定你的投资决定是正确的,可以分散风险和进行多样化投资。当你认识到了找这根针有多么困难,只需买下整个草堆。

法则6:最小化庄家的抽成

投资者最好的机会就是拥有市场本身,并将庄家的抽成降至最低。

法则7:永远逃不开风险

当你决定用现有资金来累积长期财富时,你必须决定的是你想要具体承担哪一类风险。

无论怎么做,资金一直都会处于风险之中。

法则8:警惕最后一场战争

投资者不应该无视过去,但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某种特定的周期性循环会永远存在。没有什么是永远存在的。

仅仅因为个别投资者坚持要“打完最后一场仗”,不代表你也要这么做。

法则9:刺猬会战胜狐狸

古希腊诗人阿奇劳哲斯曾说:“狐狸多技巧,刺猬仅一招。”

刺猬,代表只知道一件大事的那类金融机构:保持长期投资成功的精髓是简洁。刺猬广泛分散投资风险,买入并长期持有,将成本控制在最低程度。

法则10:坚持到底

投资根本就没有终极秘诀,只有最伟大的简洁。这些投资法则都是关于基本的算术,关于最基本和最没有争议的原则。但是投资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需要纪律、耐心、毅力以及最宝贵的品质与常识。

金融市场总是来回摇摆,你需要尽可能忽略那些转瞬即逝的不和谐因素,将短期的变化与长期的情况分开。


E部分

持久富足


1

从“用脑袋赚钱”

切换到“用屁股赚钱”

首先,你要省钱,储蓄。

其次,你要努力实现一些“在最差的时候还能给你挣钱”的救命稻草收入。

最好你的投资能够如《原则》作者达里欧所说,构建十几个独立的收入流。

分散投资是唯一的免费午餐,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是从严谨的数学公式中推导出来的。

房产投资金额大,流动性差,反而令很多人被动地赚了大钱。因为换成股票,你不敢如此重仓,不敢加杠杆,而且涨一点儿早跑了。

这就是所谓“屁股赚钱比脑袋赚钱多”之一种。

然而,以前靠增值的物业投资,也许会慢慢变成靠物业带来的现金流。

巴菲特数次在给股东的信里提及个人的房产投资,他更看重物业的租金收入。

这倒是印证了某种观点:

有钱人不是资产体量越来越大,而是现金流越来越多。

我们一生追求的不是做大做强资产体量,而是做大做强稳定、持续的现金流。

巴菲特说过“5288铁律”:

如果我的114.75美元在1942年被投资在一个无佣金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上,所有股息都进行再投资,那么到2019年1月31日,我所持股份的价值(税前)将增至606811美元。

这相当于每1美元赚了5288美元。

然而,用屁股赚钱的事情,更需要厉害的脑袋。

即使是将投资决策外包给专业人士,你也要独立做出外包这个决策的决策。

2

诚实是一种“策略”

而非一种美德

芒格说过:我们更多的是因为讲道德而赚到了额外的钱。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说法适合我们。他没有说诚实是最佳品行,他说那是最佳策略

这句话有两重含义,一是对外诚实,一是对内诚实。

如芒格所说:

你的内心应该有一个罗盘。这样,你就会知道哪些事情是即使完全合法也不能做的。

对内诚实更艰难。因为自己是最容易骗的。

芒格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上说:处理不好“心理否认”是致人破产的常见方式。

诺奖得主卡尼曼认为:

“(人们甚至不想投入)最少的精力去设法切实搞清楚他们做错了什么,此事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们就是不想知道。”

人们喜欢骗自己,也擅长于骗自己。有位教授写过一本论述人们为何容易受骗的学术专著,结果他竟然也是伯纳德·麦道夫庞氏骗局的投资者。

即便不喜欢现实,也要承认现实。 

一个人不可能被别人欺骗,他只是通过骗子来自己骗自己。


3

能力圈和舒适圈的

黄金交叉点


你的学习也是要基于能力圈的,否则跨界只是个幻觉。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从来没有学过围棋,试一下拼命学一阵子围棋,看看你能够达到什么水平。

走出舒适区,和走出能力圈不是一回事情。

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舒适区,并不断拓展。

要走出的,是自己的懒惰舒适区。

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很有价值。风险资本家弗雷德·威尔逊认为:

“你取胜的唯一途径就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并坚持做你擅长的事情。”

查尔斯·D.埃利斯的观点更有趣,他认为:

每个投资者都有一个能力区(你真正擅长的投资领域),和一个舒适区(能让你保持镇定和理智的投资领域)。如果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你就能明白自己需要在以上两个区域学习哪些知识(见下图)。

上图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你的最佳区域,你最该专注的部分,在那里,你拥有所需的技能和情绪,能做到最好。

即使如此,所谓“一个人无法赚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这句话也有极强的误导性

难道那些靠房产增值赚到了人生中大部分财富的人,靠的是自己的认知能力吗?

如果真的是,当初为什么不多买几套呢?

还有,提倡所谓“不靠运气赚钱”,本质上也许恰恰是追求完全靠运气赚钱

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财富领域几乎是这种随机性的投射。

知道自己的已知与无知的比例,比单纯放大已知更重要。

这就是所谓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模糊。

能力和认知,是帮助我们理解不确定性的概率,而非消除不确定性。

4

构建你的“两眼”战略


塔勒布说,牙医比对冲基金经理更富有。

基金经理的收入是极端两极分化、并且不确定、不可持续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做一名牙医,然后在巴菲特年轻的时候买了他的股票。

这里的个人“两眼”战略,和塔勒布的杠铃策略也有点儿像。

先追求不输,然后去追求赢。

5

构建你的核心能力


一个人不需要用反弹来证明自己,但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科斯定律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从一开始它的产权归谁,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

保护财富的最好方式是让自己配得上这财富。

6

构建你的

个人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的概念是格雷厄姆的箴言,它永远不会过时。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说:

若要将稳健投资的秘诀精炼成几个字,我们可以大胆地将“安全边际”这个座右铭作为答案。 

什么是安全边际?本杰明·格雷厄姆将“安全边际”定义为“价格和预示的或经过评估的(内在)价值之间有利的差额”。内在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安全边际反映了内在价值和当前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

打比方说,如果你要建一座能过10吨货车的桥,这个桥的载重量最好是20吨甚至更高。

格雷厄姆说安全边际的目的非常简单:“实质上,安全边际的功能使得准确预估未来成为多余。”

塞思·卡拉曼将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体系简单描述为:在安全边际许可的低价时买进,然后等待。

是否意味着要极端保守呢?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财富洞见,综合了这个世界的基本智慧。

不仅是财富,你个人也要有非常厚的安全边际

此外,别拼得太凶,要有一些冗余。七八分也许比九点五分更好。

守住现金,就是守住某种选择权。

如巴菲特所说:现金是一种看涨期权。

多读些无用的书。

也试着去做些无用的事情。

7

黑天鹅的正面应用


在不确定性的世界,概率思考是一种基本能力。是否意味着要极端保守呢?并非如此,这是一种财富洞见,综合了这个世界的基本智慧。

投资是一种运用概率的活动,所以其他概率博弈的经验可能会对投资有所助益。

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泽克豪泽是一位桥牌高手,他说道: 

桥牌需要在近乎不可知的情况下不断地评估可能性,一局之内,选手需要做数百次决断,还要常常权衡可能的得与失。但好的决定也可能会造成坏的结果,这既包括自己的决定,也包括搭档的决定,选手对此必须一直保持心平气和。如果想在一个不可知的世界里进行明智的投资,这种坦然接受的能力就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因为极小概率的“黑天鹅”爆掉,但也有人可以正向利用黑天鹅赚钱。

据说当时塔勒布管理的对冲基金 Empirica,从“ 9· 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的市场大跌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以下来自一本书的序言:

塔勒布坦言自己事先并不知道任何黑天鹅事件的消息,他只是认为市场对重大系统性风险的估计严重不足,导致深度价外的看跌期权价格被严重低估。

因此,他提前布局,在通用汽车股价还在 30美元左右交易时,买下了以每股 5美元抛出该股的看跌期权,事后证明这次投资极富远见。

塔勒布对风险有一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切肤之痛,他说:“对于我的大多数美国同学来说,风险就是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概率分布。而我从小在战火纷飞的黎巴嫩长大,风险对于我来说意味着在每天吃晚饭的时候,我不知道白天和我一起踢球的小伙伴还能活下来几个人。”

不管多么沮丧,也别失去播种的希望。


8

从“头牌”到“妈咪”

有篇文章写一位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厉害了一辈子,最后还是挂掉了。

为什么水平又高,又有实战经验,对风险也有极深的理解,还是会爆掉呢?

除了“均值回归”,还因为对冲基金经理是一种类似于选美和拳击的职业。

拳击手的宿命就是被击倒。

所以,想脱离角斗士的命运,必须实现从“头牌”到“妈咪”转换。

例如老而弥坚的“赌徒”索罗斯,他换麾下的基金经理如换衣服。

投资天才斯文森的成功,除了科学的投资战略,也有他挑选基金人才的眼光。

2003年哈佛经济学家JoshLerner的研究表明:耶鲁捐赠基金在过去五年中一大半的优异表现都得归功于所挑选的基金人才。

人生如赌场,你要过成“赌场”,而不是当个“赌徒”。哪怕你很厉害,也有失手的一天。

成功的企业,某种意义上都是开设了一个赌场,而非拼命做选美或拳击冠军。

9

制定你的长期路线图

你需要长期而伟大的路线图。

在投资方面,时间就是阿基米德的杠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利计算,而是不确定世界的一连串起起伏伏的乘法。

投资的时间长度,衡量和判断投资结果的时间段,对于任何一项投资都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制定正确资产组合的关键。 

《赢得输家的游戏》写道:

时间让投资从毫无吸引力变得最具魅力,因为尽管预期回报率的平均值完全不受时间的影响,但是以预期平均值为中心的实际收益率的范围或者分布很大程度上受时间的影响。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本来沉闷单调的投资会变得魅力四射,反之亦然。

“一生只用富一次”,原本就是一个过程,而非一次暴富,然后终身躺平。那样不仅不牢靠,而且失去了与财富共同生长的乐趣。

10

实现人生的持久性知足

有些人喜欢赌博,并非是爱上发财,而是爱上了赌场。

财富如海水,越喝越渴。

贪婪会养成一种自毁型人格。

比较是万恶之源。因为你的头上永远有比你更富有的人。

放低期望值。能实现财富的平均回报已经很好了。

据说:人很少因为通胀而破产,大多是因为跑赢通胀而破产。

请再看一次“一生只用富一次”的谎言和真相:

谎言
真相
赚把大的,一生躺赢
富足是一个过程,伴随一生
是牢不可破的堡垒富是航行于不确定大海的帆船
“一生富一次”只是少数人中彩票每个人此生都有机会“富一次”
富是贵为人上人
富是自我满足
财富多多益善一生只用富一次,不值得为更富去赌

人生的持久性知足,往往是与财富无关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在给同学的留言本上,关于“职业理想”这一栏,我写道:

有钱去做与钱无关的事情。

惟有“与钱无关的事情”,方能实现人生的持久性知足。

而适当且牢靠的财富,可以保护“与钱无关的事情”。

要实现以上理想,一个人一生只用富一次足矣。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最好的一生

本文新增约1000字。
如果你能预知未来,又不可以改变一切,你将如何度过这一生?
你会嫁给一个男人,即使你早知道后来你们会分手;
你们会有一个女儿,你知道她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她在三岁时被砸伤、青春期与你吵架、大学毕业,以及、在25岁时死于攀岩。
无论你多么爱她,现实如同你提前看过的剧本般,丝毫不差地发生着。
这是《你一生的故事》的故事,我格外喜欢的一篇姜峯楠的小说。
该书的主题是以自由意志(决定论)、语言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讲述了一位语言学家与外星人七肢桶遭遇后,学会了Ta们的语言,从而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
与外星人的语言沟通极为艰难,突破口来自于七肢桶重做了人类给他们演示的一个物理实验。这是你我在初中时都学过的知识:
光的折射。
你应该还记得这个实验的要点:
1、一束光穿过空气进入水中,因为水的折射率与空气不同,所以光走的方向产生了改变;
2、当光从A走到B,光选择的路径必然是最快的一条。
那么,为什么不如下图的虚线,直接走个直线呢?
如上图里面的虚线,它比光实际走的路程短,但在水中的部分比实际线要长一些,由于光在水里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所以尽管路程短,时间反而更长。
但是,又为什么不如下图右边虚线那样,折射得更厉害一些呢?
与实际线相比,这第二条理论线在水中的部分更少,但总长度比实际线长得多。光如果走这条路线,花的时间也同样比实际线长。
综上所述,该道理可阐述为:
一束光实际选择的路线永远是最快的一条——这就是“费马的最少时间律”。
问题来了:光从A到达B之前,是如何设计自己的路线的?
在小说中,有一段堪称高潮的对话。女主角,我,一位语言学家,与物理学家盖雷,也就是“我”后来的丈夫,讨论了“费马的最少时间律”。
我:“我还想问问你费马定律的事。我觉得这里头有些古怪,可又说不清怪在什么地方。这个定律听上去根本不像物理定律嘛。”
盖雷:“我敢打赌,我知道你觉得什么地方古怪。你习惯于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考虑光的折射:接触水面是因,产生折射改变方向是果。你之所以觉得费马定律古怪,原因在于它是从目的,以及达成目的的手段这个角度来描述光的。好像有谁向光下了一道圣旨:‘令尔等以最短或最长时间完成尔等使命。’”
:“接着说。”
盖雷:“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关系到物理学中蕴含的哲理。自从十七世纪费马提出这条定律以来,人们便一直在讨论。普朗克还就这个问题写过不少著作:物理学的一般公理都是因果关系,为什么费马定律这样的变分原理却是以目的为导向?比如这里的光,好像有自己的目的。这已经接近于目的论了。”
:“我们假定,一道光束的目的就是选取一条耗时最少的路径。这道光束怎么才能选出这条路?”(如下图)
盖雷:“这个……好吧,我们设想万物皆有灵魂,采用拟人化的说法。这束光必须检查所有可能采取的路径,计算出每条路径将花费的时间,从而选出耗时最少的一条。”
:“要做到你说的这一点,那道光束必须知道它的目的地是哪里。如果目的地是甲点,最快路径就与到乙点全然不同。”
盖雷:“一点没错。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最快路径’这种说法就失去了意义。另外,给定一条路径,要计算出这条路径所费的时间,还必须知道这条路上有什么,比如有没有水之类。”
:“就是说,这道光束事先必须什么都知道,早在它出发之前就知道。对不对?”
盖雷:“我们这么说吧,这道光不可能贸然踏上旅途,走出一段之后再作调整。需要重作调整的路绝不会是耗时最少的路径。这道光必须在出发之初便完成一切所需计算。”
我在心里自言自语,这道光束,在它选定路径出发之前,必得事先知道自己最终将在何处止步。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什么,我很清楚。我抬头望着盖雷:
“这就是我一直觉得古怪的地方。我很不安。”
这段在电影《降临》中未曾表现的对白,引出了目的论和因果论。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自然事物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自己运动”。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是有目的性的宇宙,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目标,也有自己的位置,运动是由物质的本质决定的。
按照他的哲学,事物并不是盲目地任意运动,而是按其内在固有的本质、功能运动,它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运动。
牛顿的宇宙,则更像是一台巨大而精密的自动运作的机器,物体之所以这么运动,是因为外在的,无目的性的结果。
牛顿宇宙的决定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中普遍存在一种客观规律和因果关系。一切结果都是由先前的某种原因导致的,或者是可以根据前提条件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
以“惯性定律”为例,牛顿的表述是:除非有外力的作用,否则运动中的物体会维持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则会保持静止
可是,在牛顿诞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除非有外力作用,否则所有运动中的物体最后都会停下来
直至今日,许多人依然会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认为亚里士多德是正确的。
回到光线的折射问题,决定论会根据因果关系,以不同媒介对光的折射率,来解释光的路径变化。
而从目的论来看,光之所以改变路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抵达目的地所需时间。
为什么光会“选择”最短路线?难道光有自由意志?
以及:假如外星人七肢桶能够预知未来,他们还有自由意志吗?
而在小说里,女主角幸运且又非常不幸运地掌握了外星人的语言,从而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知道所有故事的结局,自己要和一个会分手的男人结婚,会生下一个命中注定要在25岁死去的女儿。
 
让我们暂时忘掉自由意志,而是沿着时间逆流而上,去探索光的历史。
笛卡尔出生在1596年。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笛卡尔二元论唯心主义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留下名言“我思故我在”(或译为“思考是唯一确定的存在”),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欧陆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哲学。
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
他从逻辑学几何学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 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
  2.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尔曾经在“光学”论文里,将光比作网球,当削球时,光会以不同的角度弹回。如同我们在初中课本里学到的一样,他解释了折射产生的光学幻觉,例如叉鱼的时候,看到的鱼和实际的位置不一样。
他推导出了著名的正弦定理。这个陈述是正确的,而他的“光在水中速度加快”的前提却是错的。
笛卡尔死后7年,一代天才费马收到了一篇“关于光”的论文。该文分析了反射定律,基于如下原理:
自然将永远选择最短的路线。
这意味着光会沿两个既定点之间可能最短的路线传播。
 
费马受此启发,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鉴于该原理对研究反射有作用,对研究折射会不会也有用呢?
经历了历史上最早期的成功数学建模,费马得出费马原理,开始时又名“最短时间原理”:
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
费马原理更正确的称谓应是“平稳时间原理”:光沿着所需时间为平稳的路径传播。所谓的平稳是数学上的微分概念,可以理解为一阶导数为零,它可以是极大值、极小值甚至是拐点。
有趣的是,费马认为光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这一点与笛卡尔的观点相反。两人从直接矛盾的两个假设出发,结果却得出相同的结论: 如下图。
正如小说《你一生的故事》里“我”的疑惑,人们最初也对费马原理表示难以理解,一个人也许可以通过计算,选择回家的最快路径,但是:
光为什么会偏向最快的路?
光既没有意识,也没有目的,根本不会在乎到达某一特定点会有多快。
笛卡尔的门徒克莱尔塞利埃,对此提出反驳,他在信中写道:
你建立证明所依据的原则,即自然总以最短的和最简单的方式行动只是一个理想原则,而不是一个实际原则,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任何自然结果的原因。
克莱尔塞利埃认为“自然没有意识”。自然不会在一些可能性中选择要走的路,考虑远、近未来的结果。任何时候,它只发现一扇敞开的门,穿过之后,整条路已经决定,整个故事已经完成。
这种世界观,即“决定主义”。
费马回应了这一质疑:

我不声称信任自然的神秘,也没声称过信任。它有我从来没有试图观察过的模糊、隐蔽的方式;在需要的情况下,我只是为折射问题提供了一些微小的几何帮助。

费马把数学模型与物理现象相联系。他认为该模型应该被作为科学家的工作工具,直到出现更好的模型。至于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应该留给哲学家考虑。
正如他留下的“费马猜想”,经历了三个世纪,直到1995年才被证明一样,费马的以上立场,也极具现代性。
20世纪初,量子物理学认为,自然有时面临选择并随机解决:
当它遇到一些可能性时,它会抓阄。
这看起来是很难接受的奇怪观点,连爱因斯坦都反驳道:
“上帝不玩骰子。”
尽管我们通常认为爱因斯坦的新理论“战胜”了牛顿的力学体系,但在有些哲学家看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革命仍然属于经典物理学的范畴。
牛顿相信上帝,爱因斯坦相信斯宾诺莎所描述的“万物之神”。他们都相信这个世界是统一的,有规律的。
爱因斯坦厌恶幽灵般的超距作用,量子效应所呈现出来的不可测和随机性,在他看来“只是因为尚未发现深层规律”。
他认为,一旦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这个世界又将变得可被预测。
这似乎意味着,牛顿体系的决定论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回到人类身边。
对于爱因斯坦有关世界的可解释性的“不甘心”,玻尔几乎与费马如出一辙地回答道:
“我不知道;我正在说的是,使用量子力学和概率论,我可以做出非常精确的预测。”
20世纪初,少年费曼就读于法洛克卫高中。青年物理博士艾布拉姆·巴德因经济不济,被迫来到费曼所在的中学教书,尽管他曾经师从名家伊西多·拉比
巴德经常在课后与费曼讨论科学,他向费曼介绍了引人入胜的“最小作用量原理”,说它没有办法得到解释或证明,却在物理学中无处不在。
费曼说:“他只是解说,他并没有证明任何东西。没有任何复杂的事情,他只是说明有这样一个原理存在。我随即为之倾倒,能以这样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法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多年以后,费曼提出了“路径积分”方法和费曼图,并命名为“量子力学最小作用原则”。1965年,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最小作用量原理应用于作用量的最初始表述,常归功于皮埃尔·莫佩尔蒂。于1744年和1746年,他写出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论文。
但是,史学专家指出,这优先声明并不明确。莱昂哈德·欧拉在他的1744年论文里就已谈到这原理。还有一些考据显示出,在1705年,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就已经发现这原理了。
莫佩尔蒂发表的最小作用量原理阐明,对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作用量趋向于最小值。他定义一个运动中的物体的作用量A为物体质量m、移动速度v与移动距离s的乘积:
A=mvs
莫佩尔蒂认为,自然界的行为就是要让上述乘积,以及总和在数学上的复合量尽可能小。
他又从宇宙论的观点来论述,最小作用量好像是一种经济原理。在经济学里,大概就是精省资源的意思。
尽管莫佩尔蒂提出的原理在力学与光学领域得到了验证,可他的动机却是以该原理作为证明上帝存在的第一个科学证明。
这论述的瑕疵是,并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解释,为什么作用量趋向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假若,我们解释最小作用量为大自然的精省资源,那么,我们又怎样解释最大作用量呢?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此后,由于引入相空间,哈密顿和雅可比为最小作用量原理找到了正确的数学框架,并且发现该原理被错误命名了:
作用量不是尽可能小(最小化)或尽可能大(最大化),而是稳定。
作者姜峯楠在《你一生的故事》的后记里,提及了他对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的喜爱催生出了这个故事。
他写道:这个故事中对费马最少时间律的讨论略去了它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内容,因为该定律的经典解释更符合小说的主旨。
小说情节的启发来自于作者看了一出由保罗·林克表演的话剧,说的是主人公的妻子跟乳腺癌的搏斗。他由此想:
也许能够用变分原理写个故事,描写一个人面对无法避免的结果时的态度。
最早涉及变分原理的物理问题大约就是最速降线了:
“质点被约束在光滑轨道上,仅受重力驱动从A点滑至B点。求使质点通过AB用时最短的轨道方程。”
“最速降线”这一问题的最早提出,来自伽利略。
他想,当一个球从同一个高度的斜坡滚下来,什么样的坡滚得最快呢?
如上图,看似上面的直线距离最近,但却不是最快路线。
伽利略自己猜测,最快路线应该是个圆弧。其实并非如此。
伯努利家族的约翰.伯努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还广发英雄帖,召集天下聪明人论剑“最速降线”,其中尤其点名了牛顿。
包括牛顿在内的几位大侠解出了难题。
有趣的是,人们发现,原来,“最速降线”就是“等时曲线”。
如上图,三颗球受重力影响从不同位置出发,沿着等时曲线下滑时,滑落到曲线底部所耗费的时间是一样的。
约翰·伯努利对这一问题的解答非常聪明,他将球沿曲线的运动,与光的折射相类比。
如前所述,光的折射,遵循如下定律:
因为该公式“实现”了光线的最快路径,那么,小球滚下斜坡的最速降线,可以模拟为光在一连串不同介质中的折射,以令小球从 A 点(下图左上角)到达 B 点(下图右下角)总是沿着尽可能快的路径。
如下图:
约翰·伯努利通过能量守恒与折射定律,以及暗藏其中的费马原理,巧妙计算出了最速降线。
当时已经不专注于科学研究的牛顿,在接到约翰·伯努利的挑战之后,仅用了一晚上就解答出了这道难题。
数百年前的这场关于“最速降线”的巅峰智力游戏,催生了《你一生的故事》的灵感来源:变分法
用变分法来解答“最速降线”,过程如下:
首先建立坐标系,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
则质点下落速率与下落高度间的关系为:
速度是位移关于时间的导数,也可以通过移项写成dt=ds/v,对dt积分,就会得到总时间:
我们要做的,是求出T的极值(最小值)。
问题明朗了,但是我们不能确切知道y(x)是什么,因为自变量不是x,而是一个和x有关的曲线。
所以T是x的函数的函数,也被称为泛函数
泛函求极值的方法和过程,被称作变分法
上述最速降线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一个泛函集合上求极值的问题。
变分法是处理泛函的数学领域,和处理函数的普通微积分相对。
譬如,这样的泛函可以通过未知函数的积分和它的导数来构造。
变分法最终寻求的是极值函数:它们使得泛函取得极大或极小值。
变分法是一种绝妙而实用的数学工具,它以一种全局思维,“自动地”为我们在众多函数中选出了最优的一个。
物理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与数学中的变分法,彼此借力,又互相推动,帮助人类更进一步理解真实的世界。
在小说《你一生的故事》里,男主角告诉女主角:
几乎每一条物理定律都可以阐释为变分原理,但人类头脑在思考这些原理时往往将它们简化为表述因果关系的公式。
没错,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人在中学物理中所学到的东西。
这种教育方法,有利于让一个孩子快速“掌握”牛顿的公式,并在现实世界的尺度中,精确地做好符合自然定律和社会规则的事情。
然而,残酷之处在于,中学物理教的只是“特例”,线性的、规则的、均匀的(即使变化也是均匀的)事物和现象,大多只出现在课本和考卷中,只出现在标准生产线上。
真实的世界并非如此,不管是物理世界,还是人类社会,到处都是非线性的、不规则的、不均匀的现象。
作者借女主角之口说道:
人类凭借直观手段发现的物理特性都是某一对象在某一给定时刻所表现出来的属性,诸如运动、速度等概念都是这样。
为什么呢?因为:按先后顺序、以因果关系阐述这些事件最方便。
于是,在绝大多数地球人的世界观里,“一个事件引发另一个事件,一个原因导致一个结果,由此引发连锁反应,事物于是由过去的状态发展到未来的状态。”
 
即使在伽利略之后四个世纪的今天,人们仍然迷惑:
为什么与方程和计算有关的数学概念,能够模拟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物理系统的行为?
进而,为什么物理法则应该简单?
14世纪初,一位法国修道士为此提供了答案。
奥卡姆剃刀,拉丁文为lex parsimoniae,意思是简约之法则,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则。他说: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换一种说法,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在科学方法中对简单性的偏好,是基于可证伪性的标准。对于某个现象的所有可接受的解释,都存在无数个可能的、更为复杂的变体:
因为你可以把任何解释中的错误归结于特例假设,从而避免该错误的发生。所以,较简单的理论比复杂的理论更好,因为它们更加可检验。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四条规则,说明了他所用于研究解释未知现象的方法论。如下:
规则1:求自然事物之原因时,除了真的及解释现象上必不可少的以外,不当再增加其他。
规则2:所以在可能的状况下,对于同类的结果,必须给以相同的原因。
规则3:物体之属性,倘不能减少亦不能使之增强者,而且为一切物体所共有,则必须视之为一切物体所共有之属性。
规则4:在实验物理学内,由现象经归纳而推得的定理,倘非有相反的假设存在,则必须视之为精确的或近于真的,如是,在没有发现其他现象,将其修正或容许例外之前,恒当如此视之。
拿破仑问拉普拉斯为何他的著作《天体力学》一书中一句也不提上帝,拉普拉斯回答:“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
而牛顿需要这个假设,因为他认为行星最终会在轨道上慢下来、或被微小的干扰变动方向。所以,每过一阵子,上帝之手把它们重新推回轨道。
在费曼看来,科学定律都是猜出来的,并且暂时还没被实验数据推翻。
爱因斯坦相信存在一个有统一规律的客观世界,但他也认为科学中的概念与原理是约定的,那些公理是人类思想的自由创造,是“自由选择出来的”。
“为什么旧有的定律可能是错的。观察怎么会不正确呢?如果它已得到仔细检查,结论又怎么会不对呢?为什么物理学家总在变更定律呢?”
费曼的解答是:
  • 第一,定律不是观察结果;
  • 第二,实验总是不精确的。
“定律都是猜中的规律和推断,而不是观察所坚持的东西。它们只是好的猜想,到目前为止一直都能通过观察检验这副筛子。但后来知道,眼下的这副筛子的网眼要比以前使用的更小,于是这条定律就过不去了。
戴维斯和阿德莱德《物理定律的本性》一书的引言中这样评论费曼:“最好把费曼的风格描写成对被普遍承认的智慧的一种尊敬和失敬的混合物。
费曼很早就掌握了物理学的现成定律,又能以一种游戏人间的态度,发展出他自己高度直觉化的方法。
费曼讨厌哲学家,讨厌类比,但他自己就是一个擅长类比的科学哲学家。
作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数值上最精确的物理理论之一”的提出者,费曼如孩童般自由发挥,他非常有趣地使用了“猜”和“筛子”这些字眼。
“因此说,定律都是猜测出来的,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推断。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你需要猜测。”
 
我们距离这个世界的真相一定很远很远。
有一次出海钓鱼,返回途中,远远望见城市,船长说:望山跑死马,海上也一样。
不管我们在自然科学上如何突飞猛进(绝对值),人类对个体的命运的未知与无能为力(相对值),与数千年前并无差别。
这其中固然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二元性,更多的或许是因为人自身更能丈量出未知世界的遥不可及。
在《你一生的故事》里,外星人之于人类顶尖科学家,相当于牛顿爱因斯坦之于你我(当然要再乘上10的n次方)。
有些物理属性,人类用数学积分才能定义,七肢桶却认为是最基本的。
更重要的是,尽管外星人七肢桶的数学与人类数学是相通的,但两者从方法上说正好相反。
与人类相反,七肢桶凭直觉知道,物理属性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属性才有意义可言,比如“作用量”或其他我们人类需要用积分公式描述其定义的物性。
在这本毕竟仍然是科幻的小说里,作者运用了“变分法”所带来的那种有悖人类直觉的数学张力,将最小作用量与外星人的底层思维关联在一起。
让我们再次说及光的折射。在小说中:
  • 人类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因为空气与水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光改变了路径。
  • 外星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光之所以改变路径,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它抵达目的地所耗费的时间。
外星人之所以事先便知道“果”,然后再启动“因”,是因为他们发展出了“同步并举式”的意识模式,能同时感知所有事件,并按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来理解它们,有最小目的,也有最大目的。
让我去除科幻中的玄幻,用一种简化的、人类可以感知的方式,来理解一下外星人的“同步并举”:
你在一个房间里,安静地听着音乐。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甚至没有体积的外星人正在观察你。
所谓没有体积的外星人,就像没有时间的我们。你看,过去并不存在,未来还没到来,现在只是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微分,小到无限小。
外星人的体积,就像是空间上的微分,小到无限小。
他看到我们,就像人类看到外星人七肢桶,七肢桶可以同时遍历“所有的时间”,而在房间安静听音乐的你,在体积无限小的外星人眼里正遍历着“所有的空间”。
你愿意驾驭着空间(同时被空间束缚)穿行于“并不存在”的时间?还是愿意驾驭着时间(并且也成为时间的囚徒)穿行于“并不存在”的空间?
小说里因为学会了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而得以发展出他们的同步并举式”的意识模式的女主角,陷入了这个两难选择的夹缝之间,成为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囚徒:
这种时刻,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一瞥间五十年诸般纷纭并发眼底,我的余生尽在其中。还有,你的一生。
在这种时刻,女主角的自由意志还存在吗?
如果她知道要嫁的那个男人后来会分手,她还能接受他求爱时那真诚而无辜的眼神吗?
如果她知道自己会有一个女儿,知道她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包括她在25岁时死于攀岩,她还能在女儿安然入睡的夜晚停止哭泣吗?
文艺作品里的情绪张力对逻辑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哪怕这个逻辑假设来自非常严谨的变分法,和最小作用量原理。
 
100多年前,一名穷困潦倒的青年物理博士,不得不来到一所中学教书。他碰巧遇到一个叫费曼的男孩,碰巧对这个男孩讲起无处不在、却又无法解释的最小作用量原理。
多年以后,费曼提出了量子力学中最强有力的表述之一:路径积分。
这种理论告诉人们:在我们测量之间所有可能的路径和事件,真的全部都会发生。
费曼的基本概念如下:
要知道一个粒子从A点到B点的概率,要把所有的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去。
如何计算这些无限可能性的路径呢?费曼把“旅程”所需的时间切成许多小段,在每个时间里,粒子可以在空间里走任意直线。
这个过程似乎很奇怪,因为路径似乎可以漫无边际,计算中也没出现解释因果关系的物理公式,甚至没有出现光速。
路径积分的最惊人之处,是费曼只加了一个古典的物理学因素进去,那就是:
最小作用量原理。
由此,人们甚至可以运用路径积分来重新推导整个量子力学。
费曼在《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一书中,向外行读者介绍光的量子理论,其中,就解释了小说中“我”与盖雷关于光的折射的“诡异”讨论。
他首先介绍了物理学家如何计算一个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他们根据一些规则在纸片上画出一些箭头,这些规则是: 
基本原则: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等于所谓“概率振幅”之箭头的长度的平方。例如一个长度为 0. 4的箭头代表着 0. 16(或写作 16%)的概率。
一个事件可能以几种不同方式发生时,画箭头的一般规则是:对每种方式画一个箭头,然后合成这些箭头(把它们加起来),即用一个箭头的尾钩住前一个箭头的头。从第一个箭头之尾画向最后一个箭头之头,就画出了“最终箭头”。最终箭头的平方即给出整个事件的概率。
费曼说:事件发生的每种可能的方式都有一个振幅。而且为了正确计算在不同情况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必须把代表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方式的箭头都加起来,而不是只加我们认为重要的那些箭头。
也就是说事实并非我们假设的那样,光如下图这样“旅行”:
关于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现象,费曼讲到:“我们把光电倍增管放在水下——假定实验员能够安排好这些事。光源是在空气中的 S处,探测器是在水下的 D处。”(见下图,来自《QED:光和物质的奇妙理论》)。
我们再次计算一个光子从光源到达探测器的概率。为了做这个计算,我们应该考虑光行进的所有可能路径。光行进的每一条可能路径都贡献一个小箭头,而且,同上面的例子一样,所有的小箭头长度都大致相同。
我们可以再次绘制一张标明光子以通过各可能路径所需时间的曲线图。这个图的曲线将同我们原来绘制的光从镜面反射的那个图的曲线很相似:它始于最高点,然后向下,再返回向上;最重要的贡献来自箭头指向几乎同一方向的那些地方(在那里,一个路径与相邻路径所需时间相同),这就是曲线底部所对应的地方。这里也是所需时间最短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哪里是需时最短之处。
徐一鸿在费曼上面那本书的序言里,将整个微观世界的规则放大至宏观尺度,以帮助读者理解积分和求和。
他提到了另一个名字:“对历史求和”。
如果把量子物理的规则关联到宏观的人类尺度的事物,那么历史事件的所有其他选择(如拿破仑在滑铁卢大获全胜,或肯尼迪避开了暗杀者的子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会有一个振幅与之相关联,我们将把这些振幅都加起来(即把所有那些箭头都加起来)。
难道历史也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那么“造物主”要的是什么最小值或最大值?
能用变分法来计算一个人的命运吗?
在量子力学里,作用量,是粒子在“时空”中路径的函数。
在电影《星际穿越》里,布兰德教授将所有的重要想法都融合在一个母方程里,写在黑板上,直至30年后墨菲长大来帮他求解这个方程。
这个方程正是关于“作用量”(Action)。
一个众所周知的(对物理学家来说)数学步骤就是从这样一个作用量开始,并推导出所有非量子化的物理定律的。教授的方程事实上就是所有非量子化的定律的源头。
至此,人类最精确的科学,居然建立在不知道和不确定的基础之上。
玻尔兹曼将“概率”引入物理学的核心,直接用它来解释热动力学的基础,这一做法起初被认为荒谬至极。
而费曼则提出了所谓“概率振幅”,来描述已知世界的本质。
难道我们中学时候学到的牛顿物理定律其实并不精确?但是,那些古老的建筑依然屹立,满大街上跑着可以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车辆,因果律在各个层面仍然主宰着这个世界,真真假假的英雄言之凿凿地解释着成败逻辑,巨大的火箭轨迹清晰地飞向太空。
费曼解释道:这是不是意味着物理学——一门极精确的学科——已经退化到“只能计算事件的概率,而不能精确地预言究竟将要发生什么”的地步了呢?是的!这是一个退却!但事情本身就是这样的:
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是概率,不过科学并没就此垮台。
徐一鸿说:“我们是怎样终于认识了光,这个故事的演进简直就是一出充满了命运的纠结、曲折、逆转的扣人心弦的活剧。”
世界未必如我们双眼所看。
欢迎来到一个更令人不安、但更加(相对)真实的世界。
在17、18世纪,物理世界被视为一台由创造者设计并运行的机器。科学只是用来解释机器是怎样工作的。
《最佳可能的世界--数学与命运》一书的中文版序言里,作者Ivar Ekeland写道:
“......如果全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并且正如教义所声称的,他爱人类,那么为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会是肮脏的、粗野的、短暂的?对于上帝的能力和仁爱之心来说,人类拥有更好的生活,至少是好人生活舒适,邪恶的人生活悲惨,生活的好坏和他们的行为成比例难道不是更适当的吗?”
Ivar Ekeland说:随着科学在17世纪的出现,一个非常原创性的答案开始形成。也许上帝本人受制于自然法则,所以某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离开我出发的地方前我不可能到达某地,除非碰到其他物体落体不可能停止。
所以我们生活在“最佳可能的世界”中。在所有与自然法则相一致的世界中,上帝创造了最好的一个,即那个人类得到最好境遇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全体的境遇好,而只是在所有其他可能的世界中,他们的境遇会更差。
莱布尼兹认为,现存的世界被选中是因为它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怎样才是“最好的”?它必须是最完美的。
完美由两件事情组成:
  • 一方面是变化,即无穷丰富的自然现象;
  • 另一方面是秩序,即所有事情的内部联系和自然法则的简单性。
然而,最好的世界,为什么依然有如此多苦难?
最完美的世界,为什么允许饥饿、愚昧、残暴存在?
我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曾经问我:
爸爸,上帝是不是有很多双眼睛?因为他要照看地球上所有的人。
假如确有造物主,也许他应该通过规则和算法来制造世界。
“最好”,也许指的是“规则”和“算法”。
莫佩尔蒂把“最小作用量原理”视为上帝赋予他的创造物的记号。自然尽可能少地消耗“数学燃料”,不是源于偶然,而应归于设计。 
从物理和数学的角度看,这都像是一个完美的“设计”。
但是,在费曼的宇宙观里,并没有引入造物主。他说:自然界允许我们计算的只是概率。
在费曼对光线的折射计算理论中,所有的路线都有可能;经典路线只是比其他路线更有可能。
就像是用一个谜团结束对另外一个谜团的解释。
光和石头作为实体,根据一定的概率选择它们的路线,这些概率可以提前计算。为何如此?这是新的谜团。
时至今日,关于现实世界是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观点,似乎无人再提。
自然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发生,当事情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原因时,就找不到最优化的意义了。
量子随机性,撼动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物理学的一块基石——因果律。如《你一生的故事》里的故事张力之源:我们一直认为,任何一种现象或者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
现实处于“整齐连续的、原因和结果成比例的可积系统”和“任何事物依赖于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不可小视的不可积系统之间”。
Ivar Ekeland写道:
世界不分因果链,不是线性地安排事件,使得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每一事件就像树干,把网状的根伸向过去,把树冠托向未来。
任何事件永远不会只有一个原因:越往前寻找,越能找到任一特殊事件发生的越多的前因。也永远不会只有一个结果:向未来看得越远,单一事件张开的网越宽。”
在物理学中寻找最佳可能的世界,我们几乎走到了尽头。我们在亚原子层面发现了随机性,在我们自己的层面发现了混沌,在中间的某个地方是稳定作用量原理。
费曼说:真实世界中最重要的东西 ,看起来就像是一大批定律共同起作用的一种复杂的偶然结果 。
事实上 ,科学真正存在所必需的 ,是在思想上不承认自然界必须满足像我们的哲学家所主张的那些先入为主的要求 。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发表的演讲中,费曼讲到:
“我觉得,这个理论只是把困难扫到地毯下去了,当然,对此我也不能肯定。”
他质疑的正是自己的理论——量子电动力学。尽管其被誉为“人类发现的最精确的理论”。根据它做出的预测,经过实验证明,误差均在百万分之一的范围内。
如果你能预知未来,又不可以改变一切,你将如何度过这一生?
在《你一生的故事》里,“我”选择了面对这一切。尽管“我”早已知道这一切,仍然在每打开一手或好或烂的牌时,都如少女约会般满是期待。
小说里的“我”潜意识里仍然想改变、阻止某些“已经知道的事情”,结果,“我”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反而强化了她的叛逆,从而强化了冒险的孩子死于冒险的命运。
你会选择拥有这种能力吗?你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将在最美好的年华逝去,你还会和你知道注定要离开你的男人“make love,make you”吗?
在平铺的时光中,在那个惟一有时间指向的物理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用下,我们命中注定都会死,我们与小说里的主角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无论多么爱自己的父母,他们都会离去。我们的孩子小时候无论怎样天真可爱,她都会经历青春期,和你心底明明白白知道只想和她上床的那个混小子约会。
在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系统里,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呈现出来,“时间之箭”仿佛不存在了。
爱因斯坦在好友米凯莱·贝索去世后,给他的妹妹写了一封信:
“米凯莱从这个奇怪的世界离开了,比我先走一步,但这没什么。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的人都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分别只不过是持久而顽固的幻觉。”
时间流逝这个鲜活的经验从何而来?
卡洛·罗韦利写道:
我认为答案就在热量和时间的紧密联系中:只有当热量发生转移时,才有过去和未来的区别。热量与概率相关,而概率又决定了:我们和周围世界的互动无法追究到微小的细节。
这样一来,“时间的流逝”便在物理学中出现了,但并不是在精确地描述物体的真实状况时,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统计学与热力学中。这可能就是揭开时间之谜的钥匙。
“此刻”并不比“此处”更加客观,但是世界内部微观的相互作用促使某系统(比如我们自己)内部出现了时间性的现象,这个系统只通过无数变量相互作用
在接下来的解释里,卡洛·罗韦利假设了某种超感觉生物,就像七肢桶:
我们的记忆和意识都建立在这些概率性的现象之上。假如存在一种超感觉的生物,那么对它来说,就不存在时间的“流逝”,宇宙会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的一整块。但是,由于我们意识的局限性,我们只能看到一幅模糊的世界图景,并栖居于时间之中。
卡洛·罗韦利引用了编辑的一句话:
“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广阔。”
他认为,正是这种对世界的模糊观察,孕育了我们时光流逝的观念。
然而,在引力、量子力学和热力学三者的交叉地带,许多问题依然纠缠在一起,时间则位于这团乱麻的中心。
这对人类而言,既是最紧迫的难题,又像是某种赐福。
 
十一
我喜欢斯拉沃热·齐泽克在《事件》一书中对“事件”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事件视为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
这是一个奇妙而智慧的表述。齐泽克写道:
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界限,便是事件所在的空间。
换而言之,假如一件事情因果分明得干干净净,就意味着一切皆可预测,也许就不配称为“事件”。
《事件》这本哲学小册子里,作者将事件的定义与“因果性”关联起来。他认为:
事件都带有某些“奇迹”似的东西,可以是日常意外,也可以是带有神性的宏大事件。
例如,对于爱情的理解,你并非是因为她的容颜爱上她,而是因为爱上她才迷恋她的容颜。
爱情之所以具有事件性,正是因为其循环结构,事件可以互为因果。
《事件》提及哲学的先验论和存在论,并说存在论已经成为量子科学、脑科学和进化论的领地。
假如用“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来看《你一生的故事》的女主角的“一切了然于眼前”的一生,我们该如何评判她一生的“事件性”?
是最好?还是最糟?
女主角预知了女儿一生的一切,她如被施加了极刑的母亲,疯狂而又绝望地试图去改变女儿在二十五岁死去的未来,可她所做的一切与女儿的命运构成了某种负向的循环结构。
人们总是在躲避自己命运的途中,与命运不期而遇。
然而,请允许我让时光倒流,允许我替那位母亲倒置因和果。
这样,那个似乎无法逃离的互为因果死循环,也许便成为一次生命的绽放。
那些毫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孩子的第一次行走,一个微笑,一个愚蠢的玩具,一场糟糕透顶的旅游,突然带有了神性,无法避免的结果将被某种原因超越,在你的一生之中,所有的故事都属于你,任由你自由重构。
十二
《你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借助于费马最少时间律的经典解释与量子力学解释之间的张力,然后,又与语言相对性原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用数学对费马最少时间律作出数学描述,需要用上变微积分。更要用另外一种理解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方式,这种方式,与我们所习惯的,截然不同。
碰巧,《最佳可能的世界》一书探讨了最小作用量原理。该原理的提出者莫佩尔蒂认为,如果人们接受这一观点,那么所有的物理定律都能用数学方法推导而来。
进而,通过声称所有的创造物都遵循类似的原则,他跨越了科学和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所以,比如说上帝安排了历史的进程,那么人类遭受的苦难的总量应该是最小的。
这个话题延伸至个体的宿命,会好玩儿很多。但我只是追溯了从笛卡尔、费马、莫佩尔蒂到费曼对“光之折射”的探索历程。甚至没有随着《最佳可能的世界》再往进化论和人类社会更进一步。
也许,我们要的并非某个“可能最好的世界”,而是“某种可能性”的最好。即:
并非用“最好”来形容某个“可能的世界”,而是用“最好”来形容“世界的可能性”。
造物主如何设计这种最佳,不得而知。但如何面对这种“可能性的最好”,费曼倒是给出了启发:
你看,我会存疑,可以忍受这些不确定性,也接受自己很无知。我觉得,不知道答案,这要比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有意思得多对不同的事情,我或是有近乎正确的答案,或是可能相信它,对它们的确信程度不同,但我对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确信,还有好多事情我是一无所知的,诸如“我们为何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否有意义,还有这个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等等。
我偶尔也会想想这些问题,但是如果我得不出答案,那我就转身去做别的事,我不用非要知道答案不可。不懂一些东西,漫无目的迷失在神秘的宇宙中,这些没有让我感到恐慌。这是很自然的状态,我能说的就这些——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人类是一种为希望而活的动物。
希望指的并非某事的实现,而是“可能性”。
光的希望是路径上的可能性,年轻人的希望是时间上的可能性,生态系统的希望是多物种的可能性。
《黑暗骑士崛起》里有段台词: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哪怕是做了某件不起眼事的普通人,为一个无助的男孩披上一件外套,告诉他,人生还可以继续下去。
在暗黑的电影里,诺兰镜头下的英雄,始终相信人性最后的希望,坚守自己的可能性,带给别人可能性,不管“可能性”多么微不足道,多么孱弱,概率多么低,也如烛光般在暗夜中愈发耀眼。
人们面对可能性所做出的选择,并不能够决定最后的结果。我们选择之后,然后等待未知的“被选择”。
对的选择未必有好的结果,哪怕概率站在你这一边,希望之“可能性”也可能漂移到那些与当下的现实擦肩而过的平行宇宙里。
个体主观的选择,和被现实世界选择的结果,二者之间并非线性关系,因果链条缠绕难辨。
然而,这其中,正是希望之“可能性”的生长之地。
英雄们为“可能性”而行动,或是为一个无助的孩子披上外套,或是将核弹拖出城市。
他们并不需要这“可能性”为自己做出任何承诺,也不会因“可能性”的湮灭而有怨言。
他们平静地出手去做,即使在他人看来“可能性”并不存在。
在地球抛弃众神(又或是被众神抛弃)之后,在牛顿的确定性大厦于愈发数字化的世俗世界中不复存在之际,在统计学不仅被用来解释这个模糊的世界并且还用于操纵世间万物时,人类的自由意志还可以存在于命运骰子随机的飞舞之中吗?个体还可以有某种超出了原因的结果”吗?
托尔金在《魔戒》中借夏尔的园丁山姆之口说道:

我知道,这不公平;我们本来就不该来。但是我们来了。

这就像我们听过的精彩故事,歌颂伟大的事迹,充满了黑暗和危险。有时候你不想知道结局,因为怎么可能有快乐结局?发生这么多可怕的事,这世界怎么回到从前?

但是最后可怕的阴影终究会消失,就连黑暗也会消失,崭新的一天将会来临,太阳也会散发更明亮的光芒。这才是让人永生难忘、意义非凡的成人故事,纵使你太年轻不明白为什么;但是我想我明白了,我现在明白了。

这些故事里的主角,有很多机会半途而废,但是他们并没有,他们决定勇往直前。因为他们抱着一种信念。 ”

佛罗多当时正在怀疑自己肩负的使命,他问山姆:“我们抱着什么信念?”

山姆答:“这世上一定存在着某些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奋战。”

最后
在我看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英雄(A hero can be anyone)”,“谁都可以成就一段传说”,指的是:
只有当“可能性”模糊不清,只有当选择和被选择并不对称,只有当付出未必有回报,你才能通过主动选择,来实现此生的自由意志。
最小作用量与变分法,因与果,主动选择与随波逐流,不可预测和命中注定,彼此之间都有某种循环互动的存在结构。
也许我们不必因为宇宙没有目的而感到孤独和虚无。比起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恐惧而言,人类更该庆幸自己如此幸运地透过宇宙大过滤器的筛孔而得以存在。
当我们将科学交给概率,将命运交给随机性,请相信:
你的某个弱小选择可能会改变世界,那些暂时的迷雾或许正是希望的藏身之处。
情节扑朔迷离,因果出乎意料,信念从不熄灭,每个人的未知命运都可以是被传颂的神话。
我喜欢姜峯楠在《你一生的故事》后续里的文字,且以其收尾。
冯内古特给《五号屠场》二十五周年纪念版所作的简介中写道:
“斯蒂芬·霍金认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很有挑逗意味。但现在,预知未来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知道我那些无助的、信赖他人的孩子后来怎样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人。我知道我那些老友的结局是什么,因为他们大多已经退休或去世了。
我想对霍金以及所有比我年轻的人们说:
耐心点。你的未来将会来到你面前,像只小狗一样躺在你脚边,无论你是什么样,它都会理解你,爱你。”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

心想事成的人,“绝对”不会快乐

 
期待和梦想,往往比拥有和实现之后更摄动人心。就像鼻子闻到的咖啡香味,占了人可以感受到的咖啡香的90%。
所以买了新房、新车、新船、新飞机的人,往往喜欢邀朋友来,倒不全是为了炫耀,而是想要从朋友羡慕(嫉恨)的眼神中,找寻自己因为得到而失去的期待与梦想。
于是,朋友的赞叹(以及他心底新种下的梦想),与主人自己的拥有之间,就构成了一种在一个人身上很难共存的二元结构,从而帮助主人确认了自己的拥有。
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里有段台词:
拉康哲学的重点是,幻想必须超越现实,因为在你到手的那一刹那你没办法也不会再想要它。为了继续存在,欲望的客体必须永远无法达成。你要的不是"它"本身,而是对"它"的幻想。欲望与疯狂幻想相辅相成。
这正是巴斯可所谓的真正的快乐,来自对未来快乐的白日梦。不然我们怎么会说,"猎比杀更为有趣",或"小心你许下的愿望",不是因为你会得到它,而是因为一旦得到它,你再也不会要它。
所以,也许我们装修一套房子,不必急于完工,让它一点点生长。而花园的好处是,园艺本来就是一个无限游戏,植物们能以自己的缓慢生长哺育我们,教诲我们。
此外,做一些满怀期待、但又不必纠结于结果如何的事情,也许是幸福的。典型的如父母养育孩子,绝大多数父母起初充满梦想,后来一天天见自己的天才孩子变得平常,平庸。而每个父母绝不因此懊恼,只是默默接受,继续奉献,而过往的记忆也被小心翼翼地珍藏。
这类爱若能脱离血缘的关联,跳出自私的基因的驱使,则会变成了不起的想法和梦想。
然而,在当今起伏的世界里,拉康的哲学像是某种炫耀:凡事唾手可得,我需要为自己设置更为够不着的目标,目标后面还有目标,永无止境。
这仿佛又会陷入财富转轮上的小白鼠的困境:越转越快,越快越加速,直至被抛出,或者精疲力竭而死。
所以,拉康所言“幻想必须超越现实”,绝非是要放大自己的猎物,也不是所谓“欲望管理”,而是重新思考欲望本身,令其成为一个无限游戏。
于是乎,“断、舍、离”与“简化生活”流行开来。梭罗很早就说过:“人们要过好生活其实需要的并不多,但他们还是屈从于无尽的辛劳。”
可是,现代人去哪里找一个瓦尔登湖畔的森林为自己建一个很便宜的木屋?况且梭罗的“隐居之地”其实离小镇很近,他总是很积极地跑去朋友家蹭晚饭,更不消说他还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文凭。
我们该舍弃的到底是什么?假如有一把人生的奥卡姆剃刀,我们又该如何对自己下手?
丹麦作家斯文.布林克曼在《减法人生》(即将出中文版)里,引用了一首很有趣的诗歌:

“你不应贪图所有,

宇宙茫茫,你不过是当中一颗尘埃。 

但你这颗尘埃里却也藏着一个世界, 

你要让它变得完整而充实。

人生之路各异,

你只需取一径前往, 

并与它合二为一,忠诚且专注。 

别的路径暂且搁置一旁,

因你总会归来。

......”

这首诗表面上看,似乎是在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其实并非如此。

一个人的存在尽管短暂,却充满了神奇性。我们可以用自己有限的双眼,去观看无限的宇宙。请想一下这个过程中“观看”与“光”的双向性:

1、无限的光汇聚至观察者有限的双眼之中;

2、“观看”(哪怕只算是主观的幻觉)从有限的双眼探照至无尽的宇宙间。

有种说法称:造物主“设计”人类是为了确认宇宙的存在。所谓“一即是全,全即是一”,我们生命的有限性(单向的时间),身体的局限性(熵减的系统),是“意识”所依之地。

虚幻与实在,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拥有和失去,以类似于弹弓效应的张力将生命拉去时空的深处。

每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当下,我们只能做两件事:回忆,展望。
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存量时间不断增加,而存量时间的一切可能性归零;
对于未来,等待发生的生命时间不断减少,而未来时间的可能性则在展开。
所以,我们的一生像是一棵倒着长的树:
当我们回忆过去时,反倒可以将已经归零的可能性舒展开来,自由穿梭于一个个波函数早已坍缩的平行宇宙里;
当我们展望未来时,需要思考各种可能性的结果,并且坦然接受随机性将自己带入任何一个或好或坏的“单一现实”中。

所以,回到上面的话题,我们该如何挥舞自己的奥卡姆剃刀?

我的想法是,生命本身可能就是一把奥卡姆剃刀,我们在充满可能性的时空里如闪电般劈出去,斩断悬而未决的锁链,斩断一团乱麻的因果,斩向我们虚幻卑微的欲望。

我们该如何定义自己的“猎物”?
我喜欢克尔凯郭尔给出的答案:
“心灵的纯粹就是只想要专注于一件事......如果人类能够做到只专注于一件事, 那他应当求善向善。”
对于喜欢做智力题的我而言,这个似乎有点儿文艺和宗教色彩的说法,有着某种意外的精确性。
克尔凯郭尔区隔了欲望和目的,他的逻辑是:求善向善的过程中,善本身即为回报。
也许就像我们观看之际,其实就是打开眼睛让光进来而已。
请允许我将克尔凯郭尔的高尚哲学,与概率和时间联系起来:
我们的焦虑和恐惧往往来自于不确定性,来自不知道自己会落入许多个平行宇宙中的哪一个。
其实,当我们落入某个“单一现实宇宙”中时,反而会很安静,只是会为过去错失的某个平行宇宙(可能性已经为零)懊恼,为下一个不确定性再次担忧。
不确定性会令人感慨世事无常,而专注于求善能帮助我们消除这无根的漂泊感。
以及,当我们回望时,求善向善更能够为过往的时间赋予某种富足和宁静。

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爱是一种能力,付出就是拥有,付出后被爱对象是否一样爱回来,付出和回报是否符合因果,已经不重要了。

当今流行说“我消灭你,与你无关”,也许应该换作“我爱你,与你无关”。

本文开篇那段电影台词的后一段是:
“所以拉康给我们的教训是: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
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
因为到头来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孤独大脑